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_杨月红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650204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任意选取6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定期复诊以及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遵医行为;护理干预;影响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临床治愈较为困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1]。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遵医率低的情况,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为了解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本文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0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年龄(53.1±4.2)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6例和14例,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53.5±4.4)岁,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健康教育

患者对糖尿病缺乏了解是影响其遵医行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健康知识匮乏,接受事物较慢,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耐心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不良影响、治疗与护理方法、遵医嘱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医嘱可能会导致的后果[2]。

1.2.2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由于受经济因素或疾病因素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其遵医程度[3]。护理人员还可以培养患者的绘画、书法、下棋等兴趣爱好,减轻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其能够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积极配合临床工作。

1.2.3运动指导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告知患者有氧运动加速糖的氧化作用,从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患者可选择太极拳、散步、慢跑、广场舞等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患者感觉不劳累为宜。指导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随身携带饼干、糖果等零食,以免发生低血糖。

1.2.4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完善随访沟通机制,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病情,并及时给予适当指导,出院1个月内每周随访一次,2个月后每半个月随访一次,3个月后一个月随访1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微信群或QQ群,及时了解患者的现状,并给患者答疑解惑。

1.3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诊以及按时用药的例数,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s)代表计量数据,其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差异,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较为接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t=5.23,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6.95,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多饮多尿、消瘦、肥胖等症状,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对于糖尿病治疗临床以控制血糖为主,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只有严格遵从与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有效达到治疗效果。但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不高,血糖控制较差。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良,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较差的原因,一是患病时间、年龄、文化程度因素,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长,长时间治疗已经失去了治愈信心,且老年群体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保健知识缺乏,依从性较差,所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具有必要性。二是经济因素,经济收入较低的患者维持治疗较难,依从性也相对较差,家庭配合情况也会影响患者遵医行为。

因此,本研究针对患者遵医行为差的原因,实施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均显著较优,说明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遵医程度,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认可。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希春,闫桂环,曾宪红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与病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4):3-5.

[2]刘群.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09-111.

[3]易小红,魏婵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97-99.

[4]谭小金,卢群,易云霞等.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34):3255-3256.

[5]庞晴,黄秋鹏,何霁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2):250-251+254.

论文作者:杨月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_杨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