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试论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1](2021)在《中国百年老校校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石莹[2](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王轶男[3](2020)在《高校校训的价值内涵及其育人效应》文中认为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培养与塑造人的神圣殿堂。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与塑造青年人的伟大使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一所大学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值得珍视的象牙塔。高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价值观的熔炉。高校校训作为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在引领当代青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全国39所“985”高校校训的研究,找到高校校训与政治符号的关系,探究高校师生对校训价值观的认同,挖掘更好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方法。对校训的功能、价值取向、育人路径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对校训所传递的价值内涵与当代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在大学生中潜移默化地将校训价值观内化为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第一部分是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包括校训、政治符号、价值观的内涵界定,政治符号理论与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理论介绍。初步解决论文要研究的“是什么”的问题。第二部分,研究我国高校校训的价值起源、校训的历史演变、特点与本质。阐述高校校训的价值基础及校训作为政治符号,它的价值所在。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高校校训的分析,找到高校校训的价值取向。培育践行高校校训价值观的当代价值,上一部分对高校校训进行分析,这一部分详细分析高校校训所传达的价值内涵,并详细分析这些价值内涵的当代价值。第四部分,探究校训育人功能及个案分析,对于校训的育人功能做出有力的辨析。第五部分着重阐述校训育人功能的具体路径,将校训的价值观作用落实到实处,从四个方面对校训育人的途径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深刻挖掘校训的价值内涵与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校训育人的有效方法。
刘晓娜[4](2020)在《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人格教育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和整体建设,因此提升大学生内在的人格品质、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成为大学生踏上社会之前必须完成的蜕变。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孔子思想作为儒家文化代表思想,其中包含的人格教育思想仍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利性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人格问题逐渐凸显,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人格缺失现象,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社会。而孔子思想中的人格教育思想在道德人格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借鉴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中积极有用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塑造大学生理想健全的道德人格。文章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为目的,结合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旨在塑造大学生的理想道德人格。文章在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与不足后,通过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基本概念阐释、主要内容介绍以及养成方式分析三个方面的论述,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提出了内容与方式上的建议。文章结合了当代大学生群体道德人格塑造过程中人格缺失的个别案例,详细分析。在综合分析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各方面原因后,一方面借鉴了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中君子仁德智勇、知礼行义、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倡导为大学生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塑造理想的健康的道德人格。
盛彧航[5](2020)在《批评架构理论框架下2015-2019年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高等教育概念化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在架构理论和批评隐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批评架构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隐喻性架构进行分析。本文旨在阐释受众理解和接受语言的认知机制,关注教育语篇背后的观念、意识以及社会理念的构建过程。本文根据2019QS世界大学排名情况,选择排行靠前的中、美各5所高校2015-2019年间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共计50篇。本研究按以下三个步骤对文本进行分析:架构识别、架构分析、架构阐释。本研究在宏观层面上强调观念意识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强调受众对话语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均出现旅程架构、园艺架构和商业架构。旅程架构在两方语料占比最大,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园艺架构在中方语料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在美方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既体现了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又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根本原因是在中国教育史上,常以“桃李”比喻为学生,以“园丁”比喻教师。商业架构剖析了教育商业化的过程,各高校校长致辞中明确对高等教育商业化持反对态度。赋能架构、行军架构和舞台架构为中方语料特有架构。赋能架构体现了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同时呼吁高校通过教育赋能的重要性。行军架构强调军人的主体作用以及纪律、原则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国家对与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和战略指导使得各高校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舞台架构突出机会平等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社群架构、建筑架构和战争架构为美方语料特有架构。社群架构关注个人与集体的协同发展,同时体现了美国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建筑架构体现了各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战争架构更多关注外部环境,同时重视荣誉感的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批评架构分析可更全面地阐释话语理解和接受的认知机制,并能够揭示架构背后的观念与意识。从实践角度来看,本研究有助于洞悉中、美高等教育概念化对社会理念的建构,为研究中、美教育观提供参考。
曾心妮,王梦雨,金夏妃[6](2020)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学校训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内涵的灵魂,也是校园文化核心部分,凭其简明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形象地表现出该校的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不仅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作为外界了解中国大学精神内涵、特色文化的窗口之一,能让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对中国大学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认识到作为高校灵魂而存在的校训及其翻译的重要性。
闫发贤[7](2017)在《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校训是一所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与结晶,代表了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内在的规定着大学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高校校训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在国内高校中,一些高校利用校训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高校校训德育作用的发挥依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以研究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为逻辑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高校校训德育作用发挥的具体对策。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校训的基础性研究,即对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而展开研究的基础。首先要对校训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的基础上,本部分以高校校训的产生与发展为切入点,发现高校校训具有“简洁精炼”、“内涵丰富”、“相对稳定”的基本特点,具有“外树学校品牌”、“体现价值导向”、“内聚师生人心”、“传承历史文化”和“彰显育人理念”的基本功能。通过对本文搜集到的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归纳分析,以校训的主要内容为分类依据,当前我国高校校训可以分为“以德为先型”、“传统文化型”、“求是创新型”和“学科特色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高校校训其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虽不尽相同,但又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高校校训与大学生德育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首先分析了高校校训与大学生的德育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校训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资源;第二,学校德育为校训文化载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条件。继而分析了高校校训的主要德育价值取向,即注重伦理道德的人文精神、彰显求是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注重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依托校训的育人功能、凝聚功能和导向功能分析了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第二,凝聚人心,强化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价值导向,引导大学育人方向和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影响高校校训德育作用发挥的现实性因素,即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高校校训同质化导致大学个性特点的模糊化,影响大学生对校训理念的认同;其次,高校对校训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对校训的关注度普遍不高;再次,高校校训没有得到教育主体足够的重视,校训建设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在校训制定上学校自身定位不明确,盲目跟风;其二是教育主客体对校训的功能和德育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其三是功利性办学思想对校训建设的冲击。面临的这些现实困境导致了高校校训在学校德育中逐渐被边缘化,对高校校训德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最后,针对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从校训的制定、校训宣传和和校训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增强高校校训德育作用发挥的具体对策和思路,并力求这些对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鲁进[8](2015)在《理学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式 ——以《朱子语类》为主要语料的研究》文中认为全文以理学核心概念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意象图式理论、空间理论等为工具,自义理和认知关系的角度分析朱子理学核心概念,目的是发现理学认知模式的特别之处。全篇讨论的23个理学概念在整体上是内圣和外王的体用关系,在局部常是概念的体用对举的形式。体用关系有内外、先后、动静三个方面,归结为空间、时间、运动三个维度。空间和运动是我们可直接体验的内容,运动是空间之内的运动。体用概念的变化表现为位置的变化和身份或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中有时间的先后关系和条件因果关系。位置的变化常常是由内到外;身份或状态的变化常常是由“体”变“用”;变化由“体”开始,到“用”结束。心性概念仁义礼智对应天德元亨利贞,而元亨利贞源自与四季的属性对应,反映于阴阳周期循环的意象图式。因四季与东南西北的方位有对应关系,故心性内容有时间性,空间性,对应于四季交替的运动过程。春夏秋冬、仁义礼智、元亨利贞都被隐喻为天地间运动的实体,反映于包容万理的人心,故心性概念是空间的、运动的,天理对于人心是体验的内容。自内圣到外王是旅途隐喻,可用事件-结构隐喻理论解释,包含了几个关键的意象图式: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力的图式。整个过程可以归结到《大学》内作为八个步骤的八条目和《中庸》以“诚”为起点的变化。理学概念隐喻可以发生在转喻之前,在该隐喻结果固化后才会有转喻现象。理学概念隐喻存在从相对抽象性的源域映射到更为抽象性的靶域的现象,这是为了更加抽象的理解;也存在从抽象的源域映射到具体靶域的特殊现象,这让具体的内容得到抽象的内涵。理学概念范畴有社会运行系统、生命系统、和物质属性的隐喻关系,概念之间因此有了整体的关联。理学心性概念的转喻显得概念之间是完全的同义关系,它们的转喻表达常有专门的语用凸显,必须完全了解语境内概念间的联系,才能正确理解它们的转喻意义。此外,理学概念间的隐喻和转喻现象的认定常常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认知域之间的关系。“一贯”、“太极”、和“中”的意象图式可囊括理学的概念关系。"一贯"的基本意象图式可叠加而形成复杂的图式,反映理学概念之间的体用有定的关系。“太极”意象图式是阴阳关系图式,也是体用关系图式,但其动态的图式可反映概念的体用无定的关系,其静态的图式反映概念的体用有定的关系。“中”的平衡图式贯穿了和心性有关的所有概念,平衡图式的稳定性使得“中”成为道德心理和行为的标准。理学概念的空间关系有彼此包容的层次关系,突出体现于五常概念,使得概念成员有全息的特点,让人伦纲常成为有规律的彼此相关的整体。
王鉴[9](2015)在《切问近思之道——略论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文中研究说明李定仁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教学论专家,作为中国第二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在我国教学论学术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李定仁先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教学论思想、学术史思想、高等教育思想和民族教育思想。系统总结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及丰富我国教育家的思想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宗婷[10](2015)在《中国高校校训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推出了《校训是什么》系列报道,介绍了一批知名大学的校训及校训背后的故事。引起全社会对高校校训的高度关注,人们更加重视对高校校训内涵和意义的挖掘。高校校训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高校特定的办学宗旨、引领着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研究高校校训对校园文化、乃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高校校训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中国高校校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高校校训的语用特征、语用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接着使用解释模型(ISM模型)对影响高校校训语言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今后高校校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试论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试论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高校校训的价值内涵及其育人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高校校训的价值内涵及其育人效应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1.研究视角创新 |
2.研究方法创新 |
一、概念界定与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1.校训 |
2.政治符号 |
3.价值观内涵 |
(二)理论基础 |
1.政治符号理论 |
2.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理论 |
二、高校校训的起源与价值基础 |
(一)校训的起源 |
1.大学之道——校训的文化沃土 |
2.书院时期的院训 |
(二)高校校训的历史变迁与大学精神的演变 |
1.近代高校校训——以传统经典文化为主 |
2.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高校校训——政治激励成为校训主流 |
3.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校训——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
(三)高校校训的特点分析 |
1.校训的确立形式 |
2.校训的来源方式 |
3.校训词语词频分析 |
(四)校训作为政治符号的本质与价值 |
1.校训与政治符号的关系 |
2.校训体现国家政治方针 |
3.校训引发政治认同 |
4.校训促进政治沟通 |
三、校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当代价值 |
(一)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代表的科学精神 |
1.“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内涵 |
2.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校训分析 |
3.弘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精神推动我国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二)以“尚学重德、止于至善”为代表的道德境界 |
1.“尚学重德、止于至善”的渊源 |
2.蕴含“尚学重德、止于至善”的校训解析 |
3.追求“尚学重德、止于至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以“自强不息”为代表的家国情怀 |
1.“自强不息”的出处与涵义 |
2.蕴含“自强不息”的校训分析 |
3.培育“自强不息”家国情怀塑造坚毅人格,凝聚集体力量 |
四、高校校训的育人功能及个案分析 |
(一)高校校训的育人功能 |
1.校训的激励功能 |
2.校训的约束功能 |
3.校训的引领功能 |
4.校训的教育功能 |
(二)高校校训育人功能的案例分析——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1.“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提出 |
2.励志笃学激励求实精神 |
3.继往开来引领创造新发展 |
4.以德育人培育为人师表 |
五、高校校训育人效应的具体路径 |
(一)发掘精神熏陶作用的物的载体 |
1.校歌熏陶 |
2.校园建筑建设 |
3.重视校训校徽标识建设 |
4.制作校训明信片、节日贺卡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
(二)开设彰显人文关怀的活动载体 |
1.围绕校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2.开展活动,丰富校训时代内涵 |
3.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 |
4.开展校训精神讲座,引导学生价值观培养 |
(三)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载体 |
1.高校微信公众号发挥作用 |
2.高校官网建设校训专题网站,进行价值观教育 |
3.高校官方微博宣传校训精神,引领价值观建设 |
(四)发挥榜样力量,构筑人身载体 |
1.校长营造氛围,解读校训 |
2.充分发挥辅导员与教师的引领作用 |
3.注意发挥典型引领,榜样示范作用 |
4.加强本校师生与校友对校训的宣传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论文的创新之处 |
2.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内容及养成方式 |
(一)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基本概念 |
1.人格的概念 |
2.孔子君子人格的概念 |
(二)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
1.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核心道德 |
2.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行为准则 |
(三)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养成方式 |
1.博学笃志 |
2.静心谨言 |
3.学思结合 |
4.知行合一 |
5.慎独自省 |
6.谦逊自强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问题分析 |
(一)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意义 |
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2.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 |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4.有利于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 |
5.有利于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
(二)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面临的问题 |
1.道德认知偏差 |
2.道德情感淡漠 |
3.道德意志薄弱 |
4.道德行为失衡 |
(三)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社会环境的影响 |
2.家庭环境的影响 |
3.学校环境的影响 |
4.大学生自身因素 |
第三章 君子人格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 |
(一)丰富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内容 |
1.以君子德性见闻之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
2.以君子仁爱忠恕之道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
3.以君子仁勇思义之心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 |
4.以君子遵礼力行之信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
(二)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方式 |
1.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自律自省 |
2.营造健康良好的环境,濡染熏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批评架构理论框架下2015-2019年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高等教育概念化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ynopsi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Conceptualization |
1.1.1 The Cognitive Basis of Conceptualization |
1.1.2 Studies on Conceptualization of Semantic Structure |
1.1.3 Studies on Conceptualization of Event Relations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University Presidents’Messages |
1.2.1 Studies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
1.2.2 Studies from Social Perspective |
1.3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2.1 Theoretical Model |
2.1.1 Framing Theory as Foundation |
2.1.2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as Foundation |
2.1.3 Generation of Critical Framing Model |
2.2 Research Methodology |
2.2.1 Research Questions |
2.2.2 Data Collection |
2.2.3 Research Instruments |
2.2.4 Research Procedures |
Chapter Three Metaphorical Fram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ir Motivations |
3.1 Metaphorical Fram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President Convocation Speeches and Their Motivations |
3.1.1 JOURNEY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1.2 GARDENING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1.3 EMPOWERMENT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1.4 MARCH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1.5 STAGE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2 Metaphorical Fram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ident Convocation Speeches and Their Motivations |
3.2.1 JOURNEY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2.2 COMMUNITY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2.3 BUILDING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2.4 WAR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2.5 COMMERCE Frame and Motivations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phorical Fram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President Speeches and Their Causes |
4.1 Similarities in Metaphorical Frames and Their Causes |
4.1.1 JOURNEY Frame in the Two Corpora |
4.1.2 COMMERCE Frame in the Two Corpora |
4.2 Differences in Metaphorical Frames and Their Causes |
4.2.1 GARDENING Frame in the Two Corpora |
4.2.2 MARCH Frame in Chinese Corpus and WAR Frame in American Corpus |
4.2.3 EMPOWERMENT Frame in Chinese Corpus and BUILDING Frame in American Corpus |
4.2.4 STAGE Frame in Chinese Corpus |
4.2.5 COMMUNITY Frame in American Corpus |
4.3 Summary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Exampl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President Convocation Speeches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6)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学校训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校训翻译中的策略与原则分析 |
2.1 直译意译方法 |
2.2“功能对等”理论 |
2.3 归化异化原则 |
2.4 修辞手法 |
3 校训翻译中的失误及解决方法 |
3.1 中式英语泛滥,应恰当选择直译意译方法 |
3.2 功能不对等,应积极贯彻“功能对等”理论 |
3.3 文化失误,针对归化异化原则做出取舍 |
3.4 美学效果缺失,应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
4 总结 |
(7)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高校校训的基本概述 |
(一)高校校训的产生与发展 |
(二)高校校训的特点及功能 |
(三)高校校训的内容与分类 |
二、高校校训与大学生德育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 |
(一)高校校训与大学生德育的内在联系 |
(二)高校校训的德育价值取向 |
(三)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
三、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
(二)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增强高校校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对策选择 |
(一)校训的制定应体现办学传统及个性特色 |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加大对校训的宣传力度 |
(三)学校育人应重视校训对大学生的德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校训附录 |
(8)理学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式 ——以《朱子语类》为主要语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背景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概念认知分析的理论工具 |
2.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 |
2.2 概念隐喻 |
2.2.1 概念隐喻理论 |
2.2.2 Lakoff和 Johnson的隐喻分类 |
2.3 概念转喻 |
2.3.1 转喻定义 |
2.3.2 转喻分类 |
2.4 意象图式 |
2.5 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的关联 |
2.6 概念合成理论 |
3 理学范畴 |
3.1 范畴的含义 |
3.2 本文的理学范畴结构 |
3.3 理学范畴的特点 |
4 “内圣”之学的概念认知分析 |
4.1 命 |
4.1.1 命与气的含义 |
4.1.2 水对命与气的映射 |
4.1.3 气对命的映射 |
4.1.4 命与气之间的转喻内涵 |
4.1.5 天命的流行 |
4.2 性 |
4.2.1 天命四德映射人性四德 |
4.2.1.1 元亨利贞对仁义礼智的映射 |
4.2.1.2 性本善——仁义礼智与元亨利贞的一致 |
4.2.1.3 性本善——四德成员的概念合成 |
4.2.2 性的隐喻和转喻 |
4.3 心 |
4.3.1 “心”概念的体验性 |
4.3.2 “心”的概念隐喻 |
4.3.2.1 主宰的心 |
4.3.2.2 虚心 |
4.3.2.3 明心 |
4.3.2.4 水心 |
4.3.2.5 偏、正之心 |
4.3.3 心的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
4.3.4 心性转喻 |
4.4 情 |
4.4.1 “情”的发动 |
4.4.2 “情”的路径特点 |
4.4.3 “情性”关系 |
4.4.4 “情”的转喻 |
4.4.4.1 情代心 |
4.4.4.2 情代性 |
4.4.4.3 心代情 |
4.4.4.4 性代情 |
4.5 才 |
4.5.1 与“才”相关的理学概念 |
4.5.2 “才”的隐喻 |
4.6 志 |
4.6.1 “志”的意象 |
4.6.2 “志”的结构隐喻 |
4.6.3 “志”的本体隐喻 |
4.6.4 “志”的转喻 |
4.7 意 |
4.7.1 “意”的隐喻 |
4.7.2 “私意”隐喻 |
4.7.3 “诚意”隐喻 |
4.8 仁义礼智信 |
4.8.1 有关五常的隐喻映射 |
4.8.2 四季的意象图式 |
4.8.3 四季变化、方位和五行的关系 |
4.8.4 五行对五常的映射 |
4.8.4.1 整体结构的映射 |
4.8.4.2 基于四季的局部映射 |
4.8.5 四季对元亨利贞的映射 |
4.8.6 四季同元亨利贞的概念合成 |
4.8.7 元亨利贞对仁义礼智的映射 |
4.8.8 五常心理空间 |
4.8.9 五常排序和平衡图式结构 |
4.9 忠信 |
4.9.1 “忠信”的意象图式 |
4.9.2 “忠信”意象图式的隐喻性 |
4.9.3 心性空间与“忠信”的关系 |
4.10 忠恕 |
4.10.1 “忠恕”的意象图式 |
4.10.2 “忠恕”隐喻 |
4.11 一贯 |
4.11.1 “一贯”的隐喻意义 |
4.11.2 “一贯”隐喻性意象图式 |
4.11.3 “一贯”意象图式的路径特点及其实质 |
4.12 诚 |
4.12.1 “诚”的历时含义 |
4.12.2 “诚”之源 |
4.12.3 “诚”的隐喻 |
4.13 敬 |
4.13.1 “敬”的定义和理学地位 |
4.13.2 “敬”的分布 |
4.13.3 “敬”的词组与隐喻 |
4.13.4 “敬”的隐喻 |
4.13.5 “敬”的转喻 |
4.13.5.1 “敬”替代工夫 |
4.13.5.2 “敬”替代“敬心” |
4.13.6 “敬”的属性特点和概念关系 |
4.13.7 从隐喻和转喻看“敬”的理学思想 |
5 “外王”理想的概念认知分析 |
5.1 道 |
5.1.1 “道”的意象图式 |
5.1.2 “道”的事件—结构隐喻 |
5.1.3 “道”的层次结构与内容 |
5.2 理 |
5.2.1 “理”的隐喻义 |
5.2.2 “理”与认识 |
5.2.3 “理”的意象图式 |
5.2.4 实体隐喻的“理” |
5.2.5 “理明”的因果关系 |
5.3 德 |
5.3.1 “德”隐喻 |
5.3.2 “明德”的因果关系 |
5.3.3 “尊德性”的整体层次 |
5.3.4 “德”的转喻 |
5.4 太极 |
5.4.1 “太极”隐喻 |
5.4.2 作为源域的“太极” |
5.4.3 “太极”结构 |
5.4.3.1 阴阳概念 |
5.4.3.2 阴阳事件—结构隐喻 |
5.4.3.3 “太极”意象图式 |
5.5 皇极 |
5.5.1 “皇极”隐喻 |
5.5.2 “皇极”的意象图式 |
5.6 中和 |
5.6.1 “中”与“和”的范畴变化 |
5.6.2 “致中和”的事件—结构隐喻 |
5.7 中庸 |
5.8 经权 |
5.8.1 “经权”隐喻 |
5.8.2 “经权”意象图式 |
5.9 礼乐 |
5.9.1 “礼乐”隐喻 |
5.9.2 “礼”的映射 |
5.9.3 “礼乐”之质与文 |
5.10 义利 |
5.10.1 阴阳关系的“义利”隐喻 |
5.10.2 “义利”对立与选择依据 |
5.10.3 “利是阻碍”隐喻 |
5.10.4 “义”和“利”的力的图式 |
5.10.5 “义利”的情态意义 |
6 内圣外王 |
6.1 自内圣而外王 |
6.2 内圣的起点 |
6.3 内圣之“诚”至外王 |
6.4 内圣外王的阻力 |
7 体用关系 |
7.1 体用的传统理解 |
7.2 体用关系的体验性 |
7.2.1 体用空间关系 |
7.2.2 体用运动关系 |
7.2.3 体用时间关系 |
7.3 认知的体用关系 |
8 理学认知模式 |
8.1 理学概念的隐喻 |
8.2 理学概念的转喻 |
8.3 理学概念的意象图式 |
8.4 总结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与一些典籍有关的涉及认知的论文 |
1.1 涉及认知的有关《论语》的论文 |
1.2 涉及认知的有关《孟子》的论文 |
1.3 涉及认知的有关《周易》的论文 |
1.4 涉及认知的有关《道德经》的论文 |
1.5 涉及认知的有关《庄子》的论文 |
1.6 《朱子语类》语言研究的论文 |
1.7 与《朱子语类》有关的当代着作 |
附录2 五行概念体系 |
附录3 皇极辨 |
附录4 理学核心概念的主要意象图式 |
附录5 部分语料 |
“心”语料 |
1.明的心 |
2 容器的心 |
3 控制的心 |
4 正心 |
5 偏心 |
6 散漫 |
7 昏 |
“敬”语料 |
后记 |
作者简历 |
(9)切问近思之道——略论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定仁先生的教学论研究 |
二、李定仁先生的教育史研究 |
(一)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
(二)西方国家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
(三)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学术史的研究 |
三、李定仁先生的高等教育研究 |
四、李定仁先生的民族教育研究 |
(一)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 |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
(三)西北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10)中国高校校训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现实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文献检索情况 |
3.2 对文献的研究分析 |
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思路 |
二 中国高校校训的语形特征 |
1 语音方面特征 |
1.1 韵母和谐 |
1.2 声母相谐 |
1.3 平仄相间 |
2 句法特征 |
2.1 校训没有标点 |
2.2 句式是非主谓句 |
2.3 八字格占优势 |
三 中国高校校训的语义分析 |
1 词性单一 |
2 语义丰富 |
3 特色鲜明 |
四 中国高校校训的语用策略 |
1 语音中的语用策略 |
1.1 使用押韵 |
1.2 巧用叠韵 |
1.3 妙用双声 |
1.4 多以平声字结尾 |
2 词汇中的语用策略 |
2.1 引经据典 |
2.2 用词的时代性 |
3 语法中的语用策略 |
3.1 活用词类 |
3.2 用空格代替标点 |
4 修辞中的语用策略 |
4.1 巧用辞格 |
4.2 妙用预设 |
五 基于ISM模型的高校校训语言影响因素分析 |
1 ISM模型简介 |
2 构建影响高校校训语言因素的ISM模型 |
2.1 构建模型 |
2.2 综合分析 |
3 对高校校训语言建设的建议 |
六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800条校训) |
四、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试论大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百年老校校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王涛. 山东大学, 2021
- [2]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高校校训的价值内涵及其育人效应[D]. 王轶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D]. 刘晓娜. 鲁东大学, 2020(01)
- [5]批评架构理论框架下2015-2019年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高等教育概念化的对比研究[D]. 盛彧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6]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学校训翻译策略研究[J]. 曾心妮,王梦雨,金夏妃. 海外英语, 2020(01)
- [7]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分析[D]. 闫发贤.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8]理学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式 ——以《朱子语类》为主要语料的研究[D]. 鲁进. 浙江大学, 2015(04)
- [9]切问近思之道——略论李定仁先生的教育思想[J]. 王鉴.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05)
- [10]中国高校校训语用研究[D]. 金宗婷. 温州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