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临床分析论文_刘霞,高杰

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临床分析论文_刘霞,高杰

临朐县五井中心卫生院 山东潍坊 262603

摘要:骨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疼痛,作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是骨科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一般表现为急性疼痛,是一种手术创伤及疾病本身对机体作用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到病人心血管、内分泌、凝血及胃肠系统,同时也会影响病人的心理,长期剧烈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术后病人的康复,因此有必要对症下药,进行必要的术后护理干预。我们对我院160例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必要的疼痛护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骨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在第2次国际疼痛会议提出:疼痛是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并伴随着现有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骨科手术特别是创伤大的手术术后都会有严重疼痛,影响患者的康复,同时有很多患者害怕手术后疼痛而推迟或拒绝手术,使病情加重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效的疼痛治疗可以减少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提高患者安全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所以分析疼痛原因、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正确有效的止痛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是骨科护理的核心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3年3月到2014年5月的部分骨科手术患者160例,其中男性占96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46.4岁,其中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8岁,四肢手术102例,脊柱手术45例,骨盆手术1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及评价方式

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B组)则适当给予疼痛护理干预。采用数字分机评分表进行评价,以0-10划分疼痛等级,0为无痛,之后以3为等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疼痛,10归于重度疼痛。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统计

通过临床观察,得到以下结论:对照组轻度疼痛16例(占20%),中度疼痛38例(占47.5%),重度疼痛26例(占13%);观察组轻度疼痛34例(占42.5%),中度疼痛42例(占52.5%),重度疼痛4例(占5%)。与对照组相比,χ2=4.713,#P <0.05;χ2=9.928,##P <0.01。根据数据统计,不难看出,骨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有着良好的作用,现将基本原则及干预策略总结如下。

3 骨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原则

3.1骨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

(1)患者个体的因素

蒙小燕等报告显示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心理因素、等与创伤无关的因素会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及表达。根据疼痛的闸门控制理论,不同文化素质的人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林贵平报告显示患者害怕麻醉药引起的副作用或担心药物成瘾等使患者拒绝用药,进而影响疼痛的治疗。

(2)与创伤有关的因素

蒙小燕等报告创伤和手术是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后体位不当、血肿及辅料的压迫也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

(3)与护理人员有关的因素

国外调查表明许多护理人员仍然缺乏疼痛知识。国内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护理人员自身技术与知识水平影响他们对术后疼痛的处理态度。林贵平报告显示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评估不足及错误评估,大多数是评估低于患者的自我感受,从而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在美国一个护理院中,当49%患者主诉疼痛时,护理人员只报告了3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骨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原则

根据手术的部位及形式,护理人员对于估计会剧烈疼痛的患者,应该在麻醉效果未完全消散前主动给药,特别是硬膜外间隙预先置管手术,需要术后及时依照规定小剂量注入长效类局部麻醉药。在术后,如果患者需要应用镇痛药,应当采用非麻醉性镇痛与镇静药联合使用,尽量少用麻醉性镇痛药,术后镇痛药物需要小剂量肌肉给药。另外用镇痛药之前,需要仔细观察手术情况,明确疼痛原因,用药间隔时间尽量延长,直到最终停止用药。

4 骨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策略

4.1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疼痛说教

疼痛说教需要在手术进行前开展,首先让患者意识到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让他们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同时让患者消除对服用镇痛药的抵制情绪,告知这样有助于术后恢复,另外,详细告知术后麻醉是一种应对疼痛的正常手段,并不会因此上瘾,并不会因为一两次的使用就产生依赖性或者耐药性。

4.2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产生疼痛反应及焦虑情绪是在所难免的,而且焦虑会随着痛感的增加或者疼痛时间的持续不断加深,因此焦虑状态的疼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因骨科手术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患者心理焦虑的情况就会更加明显。而心理护理是避免焦虑的有效方式,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背景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把握病情变化及情感波动,保证恢复期患者的心情平静。

4.3 注重患者的环境护理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见骨科手术后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而期间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嘈杂的环境是诱发及加重疼痛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在术后应当注意环境的护理。首先让患者居住在一个整洁舒适、光线融合的环境中,同时保证周围环境,护士的各项工作要尽量做到轻柔,避免尖锐或者嘈杂声音的产生与持续。另外根据手术的种类及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体位支撑,尽量减轻疼痛,积极协助活动受限的患者翻身,及时按摩变压处,时刻保持患者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祥和的环境下。

4.4 提高护士的各项能力

术后恢复有赖于护士的专业操作与专业指导,因此护士的专业能力是患者快速恢复的基本保证,护士要积极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应的评分工具及技能,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并且适当、实时止痛。另外,护士应当提高疼痛的感知能力,通过研究发现,护士对疼痛能力的把握一般会比患者的真实感受至少低一个等级,这对患者来说是极大的痛苦,同时也是疼痛护理效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疼痛感知力的把握,是疼痛护理改善的关键。因此医院应当重视疼痛护理工作,将疼痛护理质量作为一项持续的质量改进项目来抓,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同时适当将疼痛护理工作成绩纳入考核范围。

4.5 为患者推荐早期功能锻炼

骨科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降低疼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四肢手术中,因手术创伤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出血、水肿等不良症状,会导致肢体的憋涨性疼痛,如果早期进行必要的手指、手腕的主动活动,则可减轻水肿,不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也可以减轻疼痛。其他骨科类手术同样如此,早期功能性锻炼不仅是一种快速恢复机体功能的策略,同时也是延缓疼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凤.骨科患者术后夜间痛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823.

[2]张玉芳,殷磊.心理护理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79-181.

[3]王继红,吴新.护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1(7C):1914-1915.

[4]马玉兰.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5C):1347.

[5]王华平.骨科病人疼痛的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s增刊1):96-97.

[6]史崇清,李峥.3种术前教育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07-809.

[7]吴婉红,彭玲,陈俏红,等.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27-28.

论文作者:刘霞,高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临床分析论文_刘霞,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