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纬

浅谈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纬

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设计中的不可缺少部分,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生态理念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态理念;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应用

1、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1.1整体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来说,其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非常广泛,并且相互联系,如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植物学、生态水文学等。为了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科学,相关人员要坚持生态功能优先原则[1],从关联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确定生态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和项目建设中,之所以进行生态规划,是出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修复。为了确保生态功能优先原则能够应用到现实中,除了以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为基础,还需要协调好关联性治理和整体性规划两个方面,确保把各种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1.2景观设计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景观系统空间结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的具体描述,是当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具体来说,景观异质性可以分为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时空耦合异质性以及边缘效应异质性4种类型。但是,从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理念角度考虑,园林景观异质性原则更为在意水平异质性。例如景观的尺度、范围、层次感等,做好景观异质性的开发与设计,能够大大提高园林整体的生态功能,在丰富物种的基础上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3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述景观的多样性:①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景观要素的空间布局形态上,既多态美,同时也体现在对景观管理的重视程度。②物种的多样性。尽量避免因物种的单调,而导致生态自然性的缺失。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科学选址,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的适宜性

科学选址是园林景观实现生态规划的前提。在选址过程中,园林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调查与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对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植被种类等形成基本认识。设计不同区域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规避设计中存在的盲区,提高设计的适宜性和科学性。适当调整不适宜的选址,对存在的干扰与不利因素制定处理方案,确保园林景观位置符合科学原则,引导其顺利融入到当地的生态系统中。

2.2互惠共生,确保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根据生态规划理念,生物与环境的互惠共生,务必要确保生物链条的良性循环。而园林景观在设计中,就应该利用这一因素,确保生物与环境相互促进、共同生长。例如有些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对其他植物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其生长环境,设计者在设计中,应全面分析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合理搭配植物类型,制定切实可行设计方案,实现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2.3循环利用,提高园林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节能和环保原则的运用能够全面提高园林内部资源运用效率,减少园林景观运行中向环境中释放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所消耗物资实现重新组合。例如在能源利用过程中,采用堆砌、打破、重组、阵列等方法,实现对景观的利用、改造,变废为宝,并充分利用阳光、风能、雨水、地热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4合理搭配,提高园林植被选择的有效性

植被是园林景观设计主体,根据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首先要选择本土植物,并科学栽培,保证其生长态势符合景观设计要求。其次,设计并完善搭配方案,确保园林植被能够在景观构成中体现协调性的特点,凸显植被的层次性与美观性,确保搭配效果。最后,制定严格的经济预算,将植被的选择控制在一定的成本范围内,确保景观设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良性循环。

3、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3.1坚持生态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

更加的重视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进行,积极发挥出生态环境的主导作用,将生态设计的理念与生态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现场施工原有的材料和再生的材料之间存在冲突,处理这一类问题时要将材料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避免消耗过多的资金成本或者环境成本。由此可知,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尽量要求保留原来的生态环境,将当地的植被特点、文化特点等充分地展现出来,并结合自然条件进行创新,以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指导设计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景观。

3.2实现设计的多元化、科技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理论等更新加速,整个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目前,各地园林景观在设计上更加注重精细化、个性化的发展,反对千篇一律的设计现象。设计时,要求提高对各类设备的使用,通过提高绘图的准确水平,将园林景观的成效图模拟出来,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修改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要求不断掌握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实现多元化设计,创建出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景观环境的需求。

3.3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中的居民每日见到的最多的就是钢筋水泥,未来人们在闲暇之时会越来越趋向于亲近大自然,园林景观未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起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体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因此,未来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地探索研究,确保景观的设计更加的趋向于大众化,更加具有实用功能,如添加运动器械、健身场地等,让民众在参加健身的同时,欣赏到优美的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利用率,使更多的人们体验到园林景观带来的身心愉悦感。

3.4与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协调

城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对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要求越来越高,景观的设计要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而这个景观系统与周边的环境又构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系统,要互相协调才能实现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注重园林景观系统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构建起互相促进、互相协调的双赢关系,促使景观与周边环境这个大的系统内部实现自我更新,为城市发挥出更好的生态功效。

4、总结

总之,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应融入生态规划理念,将生态发展与社会运行相结合。目前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片面注重其社会属性,缺乏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此,设计者应全面反思人类行为在干预自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并从园林景观的长远发展出发,构建生态规划发展路径,进而促进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江红.浅谈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244.

[2]王光生.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7(24):182.

[3]陈颂辉.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J].环境与发展,2017,29(04):216-217.

论文作者:张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