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 南京市炼油厂小学
【摘要】小学生是进入正式教育的初级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可以让小学生受益一生。Zai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还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逐渐将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小学生的学学习需要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课前预习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对接触新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完善自己学习体系,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对新课程形成新的拓展途径,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31-01
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课前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发言更加有内容,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中够应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数学内容复杂和逻辑的定理、概念、公式应当进行提前预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积极的将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借鉴学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一、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预习内容与数学兴趣相联系,找到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时,应当加入综合性和趣味性的预习内容,推动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逐渐能够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
新的教学改革让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而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的多渠道输出,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逐渐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发展目标上。让学生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不同,制定有效的预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挥更高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数学思维,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应当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性,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结合教师的课堂设计将课堂变成学生已知课堂,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有效运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课前预习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开端,也是在课堂上开展学习实践的重要基础条件,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教学设计上应当加入课前预习内容。特别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当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融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学生对课堂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当找到有效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教师的作业设计加入趣味性内容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存在着好奇,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逐渐对于设计内容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教师的课前作业设计应当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寻找和愉快的气氛中,提高数学预习质量。例如在身边找到长方形并记下来,学生积极主动的找,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二)教师逐步渗透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
教师在进行课前预习方法教授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逐渐将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预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进行预习方法掌握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数学符号和引导性问题,让学生逐渐在学习中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比如简单的阅读理解,学生通过画一画来实现预习。数学预习需要学生发现问题,猜测结果,逐渐与教师达成共鸣。课前的预习作业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三)教师将预习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时,应当为学生罗列出预习的主要内容,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实现预习。学生在预习时不但要结合教材内容,而且应当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求知,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实验,对预习内容进行验证。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应当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认识预习内容,逐渐对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问题相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和掌握有效的方法。
三、结论
课前预习已经变成了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时应当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测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通过预习效果的检查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新内容的展开。学生在学习时,应当提出更多的数学疑问性问题,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应当将重要的疑问性问题进行提炼,抓住预习的重点,以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采用激励的形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覃玲.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8):59.
[2]李春荣.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方式方法的实验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3.
[3]顾兴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问题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02.
论文作者:丁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前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习惯论文; 内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