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飞马小学校,四川省 宜宾市 644101)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是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语文这门学科而言,这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掌握拼音字词的语言能力,使学生们能够背诵古诗词,能够赏析古典名著。进行促进学生们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而在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各个学科教学要进行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怎样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就是当前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本文就是以新课改为背景,浅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转变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
1、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在传统教学中,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普遍是一言堂的教学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语文知识,教学手段比较枯燥且单一,缺少教学活动和教学互动,没有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开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是处在被动地位,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学习思维的发展。对于教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活泼好动就是他们的天性,但是教学气氛却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着巨大的差异,以至于学生们对学习语文感到厌烦。
2、没有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就是课堂上的绝对主体。教师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并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开展教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所以,课堂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们,语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注重学生们之间的差异性,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否则,不管语文教师怎么努力教学,都难以提升教学效率。
3、评价标准不够合理。在传统教学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不够合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主要是表现在这些方面:语文教师在理解语文知识上过于固化,就像考试答案一样标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很大不同,其并不是通过计算才能得出唯一答案的,只有古诗词背诵与其它少量的知识才是标准型的内容。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就是教师衡量学生们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语文教师这种应试教育观念,就导致学生们失去学习兴趣。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在新课改下,要想改善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就需要以教师作为出发点,以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为着手点,从而实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改善。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使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想法与需求,让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师还需要转变角色,要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学生们的引导者,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特点与需求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语文教师也要积极参加教学调研,和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为学生们提供平等自由的课堂学习。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少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所以,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自由的课堂学习空间,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看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种轻松、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们充分地交流,以利于学生们学习欲望的激发,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语文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若不是原则性错误,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更注重练习式的教学,重视学生们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却没有重视情感投入,以至于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活跃。而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情感,使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需要关注学生们个性化,用自己耐心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就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4、加强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们运用文字能力的培养,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并没有成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所以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和生活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们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语文知识。语文教师要定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需要结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来开展。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语言交流的能力。
5、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在素质教育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多支持与鼓励学生们的优良表现,可以将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们树立为榜样。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思维发散来解答问题。语文教师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表扬,帮助学生们正确学习习惯的形成。而面对学习懈怠或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委婉地帮助学生们找出问题所在,并通过有效指导,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心,这就是合理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在实行新课改之后,我国的教育教学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国各阶段的教学依然存在着突出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导致教学效率不够。所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就需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本文就是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熊小婧。小学语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探讨——以苏教版《三打白骨精》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7(34).
[2]陈永华。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35):45.
[3]颜彩燕。课堂——绽放生命价值的理想之地——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7(1)
作者简介:邓远树(1966.08-),男,四川省宜宾市人,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
论文作者:邓远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学生们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阶段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