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良好的居住环境。随着我国居民对房屋的需求变大,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状况分析,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防水防漏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房屋渗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质量。文章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中,时常出现的异常现象就是渗水现象,有这一现象存在,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如果建筑出现渗水现象,加上长期得不到处理,就势必会严重削弱建筑的整体稳固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使用期限。所以就必须要将防水防渗工作进行高度重视,从而保障高质量工程的实现,在强化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上,也为建筑业各方面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1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渗漏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有着很大的破坏性,长久之下,其会让建筑物丧失基本的功能。建筑物出现渗漏情况后,不仅会让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还会让建筑物的结构出现漏洞,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就容易引发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人们也无法安全地居住在建筑物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要想建筑物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其关键之一就是解决建筑物的渗漏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防水防渗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建筑物具备更好的防水防渗能力,这样建筑就能够长期稳固地存在下去,不会出现渗漏问题。要想更好地运用防水防渗技术,需要在施工的时候对其基层结构展开防水防渗的工作,这样建筑的基层结构就会十分完善。还有就是在完工后,针对重要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将建筑结构中隐藏的裂缝等进行修补,解决渗漏问题。施工单位要从每个环节切入,一步步完善防水防渗的方法,对各种渗漏问题及时地解决。防水防渗技术的提升可以让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由此可见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要性。
2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
2.1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屋面的防水施工。屋面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阳光直射、温度湿度变动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坚固性和防水性下降。所以,主体结构自防水是最重要的,效果也是最佳的,在结构屋面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二次收面减少裂缝(高温作业,必须薄膜覆盖减少水分散失,控制温差减少裂缝),达到混凝土终凝时间后,及时养护。为了确保屋面不渗水、漏水,一般在结构面上找平完后,做防水层,卷材防水层的几点要求如下
1、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卷材表面清刷干净;热铺卷材时,应涂刷均匀、压实、挤密,确保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能力。
2、不应在雨天、大雾、雪天、大风天气和环境平均温度低于5C时施工,并应防止基层受潮。
3、卷材大面积铺贴前,应先做好节点密封处理、附加层和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细部构造的处理、分格缝的空铺条处理等,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铺贴,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
4、上下层卷材铺贴方向应正确,不应相互垂直铺贴。
5、相邻两幅卷材的接头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
6、叠层铺贴时,上下层卷材间的搭接缝应错开;叠层铺设和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取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搭接无滑移、无挠边。
7、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各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应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应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外墙施工技术
对于外墙面的防水施工,要针对导致外墙面渗漏的具体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具体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墙面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对一些前期施工中遗漏的孔洞要专门进行修复,避免留下渗漏隐患;(2)对建筑外墙面进行仔细清理,施工中的砂浆砌筑问题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同时还要对墙面进行平整操作,确保外墙的使用性能;(3)要对外墙的关键连接部位加强重视,确保这些部位的施工中合理运用了防水防渗技术,譬如外墙面大线条位置,凸出撞墙面的位置,这里就会存在积水隐患,固一般情况下,在做大线条时会直接将砖墙翻边直接做掉,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4)外墙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消除因不规范的施工操作而带来的渗漏隐患。
2.3 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地下室防水防漏的关键还是需要从管道入手。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主要是因为管道漏水,具体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在地下室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其施工技术是否合适,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性,避免因为其破裂导致渗漏现象的出现。对于地下室管道的选购,需要选择高质量材质的管道,不仅如此,还需要进行预埋套管施工,这样就可以防止管道发生漏水问题。最后还需要将防水层施工技术运用于地下室表面,在地下室设置防水层,也可以避免因为管道渗漏问题对地下室产生的不利影响。
2.4 厨房、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
在建筑施工进行中,厨、卫属于水源较为集中的地方,渗水危险点也往往会集中于这些地方,因此,就必须要对这些地方的防水技术运用进行严格把控,以此确保厨、卫间重要作用的发挥。在正式施工进行中,需要充分了其水压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具体情况运用相应在的管状建材,保证所有建材质量、证件的标准和完备,通过全面的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启动施工。一般而言,被建筑行业广泛运用的就是聚氨酯建材,同时要注意所规划的地面坡度要与相关标准相切合。
3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优化应用
3.1 选择正确的防水材料
经济基础的快速提升使得各种各样的高新材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防水防渗材料的种类也是越来越丰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挑选最为恰当的、质量过关的防水材料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具体来说,施工企业务必要以自身的实际施工能力和有关的规定作为参考,以材料的适应情况和整体性能作为依据,进行防水防渗材料的挑选。另外,在挑选防水防渗材料的时候,务必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这样才能确保材料的条件和质量过关,还需要根据应用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防水材料,从而保证防水效果的最大化。
3.3 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应用要点
在实际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技术应用环节,施工管理人员应注意将施工渗漏高发点作为防水防渗技术实施重点,并结合不同的渗漏位置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如在盥洗室防水防渗技术实施环节,应注意选择防水性能较好的砂浆,然后在墙根与露地面交叉位置进行合理的混凝土导墙设置,从而保证整体防水防渗效果。而在地下室防水防渗工艺实施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建筑结构、建筑预期沉降、建筑物刚度进行全面评估,以此确定相应的防水防渗设计标准,保证施工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中,渗水点通常会集中在建筑墙体的内外表面及其地下楼层墙体等,所以,在防水、防渗施工中,必须要将这些渗水危险点做出质量上的充分把控,同时还需要提高施工监管力度,以此科学预防建筑在使用中有渗水情况的出现,并保障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期限。
参考文献:
[1] 刘杨,王永名.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7(21):81+85.
[2] 谭树君.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04):113.
论文作者:章学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防渗论文; 屋面论文; 卷材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水层论文; 地下室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