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变文风入手改进理论宣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毋庸讳言,现在文风问题成了一个大问题,干部群众意见不小。不好的文风,直接影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宣传贯彻,直接影响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也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光党内存在文风问题,社会上、学术界同样有文风问题。
文风方面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还是“八股文”。八股原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四股中还需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故成八股。鲁迅曾在《伪自由书·透底》一文中写道:“八股原是蠢笨的产物。一来是考官嫌麻烦——他们的头脑大半是阴沉木做的,——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二来,连应试的人也觉得又省力,又不费事了。这样的八股,无论新旧,都应当扫荡。”这里的“旧”当然指科举考试时的八股文,所谓“新”则是指五四运动之后一些知识分子当中的“洋八股”。鲁迅曾经批评这种洋八股,“只会‘辱骂~恐吓’甚至于‘判决’,而不肯具体地切实地运用科学所求得的公式,去解释每天的新的事实,新的现象,而只抄一通公式,往一切事实上乱凑”。
毛泽东把革命队伍中的洋八股称为“党八股”。他在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毛泽东说:“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这种文风,早已存在,但尚未充实,尚未得到普遍的发展。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的发展,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重读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仍可感受到它切中时弊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八股文绵延不绝、反复成风,可见其有着一定的思想和社会根源,克服起来也不会是一件容易事。今天我们转变文风,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单靠某一方面是不足以见成效的,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特别是党报党刊,理应率先做出努力,切实追求和树立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切实改变空话套话、程式化、文件化等文风,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方面、更多的人们。
求是杂志是党中央机关刊。为了切实改进本刊的文风,我们欢迎并期待着这样的稿件:
——选题符合本刊定位。欢迎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助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文章;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为党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说明、理论支持的文章;需要深入总结各地各部门实际工作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阐述的文章;需要能够对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的文章。
——内容言之有物。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理论探讨、政策研究,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经验总结。但无论写什么,都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益,切忌空泛。
——行文简洁流畅。文章最宜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文章无定法,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最好多一些创意,给人以新鲜感,让读者读得流畅、读得明白、读得轻松,而不是沉闷、费劲、吃力。理论文章写到深入浅出、简洁流畅的地步,才是真本事、高水平。
——语言生动活泼。我们欢迎自然质朴、生动鲜活、表现实际生活的语言,也不排斥带有学术味、书卷气的语言和富有生气的古人的语言,但不欢迎晦涩难懂、装腔作势、卖弄辞藻、华而不实的语言。
——标题鲜明新颖。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理论文章的标题不好拟,这是实情,但下不下工夫结果肯定不一样。希望作者和我们共同努力,使文章的标题更准确、更鲜明、更新颖、更吸引人。
文风反映着党风,从一个侧面印证和彰显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创造活力。愿广大作者和我们一道,从现在做起,从每一篇文章做起,让文风来一个转变,使党刊成为全党从高级干部到普通党员都喜闻乐见、各得其所的刊物。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