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杞县供电公司 河南 开封 475200
摘要:在我国快速的建设过程中,电网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基于现阶段的电能产量并不是特别充裕的现状,电费是以电力计量量为收取依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问题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电力计量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电力计量的特征,找出了现阶段电力计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我国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研究
一、引言
随着电能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对电能的依赖也日益增加。对电力企业而言,电力计量不仅可以看做是电力企业面向用户的窗口,还是电力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标志,因而在保证安全高效供电的基础下,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在进行电力计量的过程中,计量人员要借助相关设备对电力进行计量,这时的设备是否合格、准确率是否达标等都将影响着电力计量的准确性。我国现阶段的电力计量管理中却存在着制度、设备以及管理等落后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进行分析。
二、电力计量的意义及特征
1.电力计量的意义
电能的普及和人们对电能依赖使得电能成为了一种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因而电力企业在保证供电高效稳定的前提下,一是要借助电力计量给电力企业的市场交易和市场营销提供支持;二是借助电力计量为电力企业的设备提供评价依据。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一是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简便地分析电网系统中的设备损耗;二是使设备损耗分析地更加准确;三是有利于指导电力企业的设备更换工作,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2.电力计量的特征
1.技术性
现阶段的电能供给需要电力企业和用户双方面共同操作。电力计量工作是对用电量进行最直接的统计,它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设备使用技术的人员来进行。
2.差异性
电力计量作为收费的依据,因而要实现一定的标准,但事实上,由于工作人员技术的差异,设备准确性的差异以及工作条件的不同,使得电能计量工作在进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进而影响了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3.服务性
电力企业为用户供电前,要对全社会的用户进行电力计量工作,从性质而言它是服务性的,而且为保证电力计量的公平公正,电力企业务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三、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电能的供应愈加紧张,笔者认为,电能的短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计量的效率和安全虽有了明显的提高,电能计量管理呈现着一体化、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电力计量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所减轻,电力企业的效益有所增加。
但对于呈指数增长的用电需求来说,现阶段的电力计量管理还是与理论要求有着一定差距的,电力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未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电能计量的管理未随用电量和用电方式转变而转变;此外,计量人员队伍的建设和计量人员的计量技术还是较落后的,这就往往使电力计量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差。
四、新形势下提高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1.规章制度的标准化
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电力计量的效果和效率,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前就务必制定严格可行的规章制度;基于电力计量的服务性原则,在管理电力计量工作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电力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务必要对计量工作进行调查,进而制定符合本企业实情的制度;为防止工作闪失,务必要落实好上下岗、交接班制度;为保证电力计量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务必要建立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以及责任分摊制度。此外,为保证制度的真正落实和激发员工计量工作的积极性,还应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进一步保证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计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
文中已说明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电力企业要想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就必须改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针,制定一套完善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一是要根据电力计量的流程对现有制度进行整理,结合现阶段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发展和经营的实况摒弃原先冗余的制度,建立适合现阶段发展和利用的制度体系;二是对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要落实得到电力计量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动态化、全方面的管理;三是保证电力计量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电力企业不仅要将电力计量的内容尽可能的透明化,还要保证社会大众能参与到电力计量的管理工作中来;四是考核制度体系的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电力计量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并进行一定的走访工作,以方便对电力计量工作开展的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
3.技术的标准化
在电力计量管理制度和体系都标准化的基础上还要对技术进行标准化,以使制度和体系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笔者认为,技术的标准化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3.1计量准确性的优化
准确性是保证电力计量标准的基础,电力企业在购进设备要根据电力计量实际工作情况采用先进的设备,替换掉原先的旧设备,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旧设备进行二次升级以节约电力计量的资金投入;此外,在初次使用新产品前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试工作,消除误差后正式投入使用,如电能表在使用前要对其进行二次降压以检验其互感器的变化比是否满足使用需求等。
3.2计量前要进行全面考虑
一是在选择电力计量的接线方式时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二是选择计量点之前要到计量现场实地考察,在避免互感和负载二次回路损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量点;此外,还要合理的选择电流互感器等。
3.3必要技术的引进
人们对电能依赖的增加使得电力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企业务必要立足的市场发展规律,加强对电力计量技术的认可程度,在我国现有计量技术不成熟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先进的计量技术以实现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
4.服务的标准化
有了制度、体系以及技术的前提下还要加强对电力计量主体的建设,即电力计量服务的标准化,笔者认为,电力计量服务的标准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4.1加强计量工作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首先要引进电力计量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对计量人员的不断培训以提高计量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高素质的计量队伍不仅有利于加强电力计量标准化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4.2加强计量员工之间的技术交流
为使计量员工能尽快的了解计量工作、提高计量技术水平,务必要加强员工之间的技术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尽可能多的计量问题,大大加快了计量工作的标准化速度。例如,对于某复杂计量技术,可以聘请高技术人才来进行讲座,对专业技能进行详解,以提高计量员工的知识储备和视野面。
4.3加强咨询服务
计量工作的评价是计量工作改进的基础,因而电力企业务必要加强计量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一是电力企业可以在各地开设咨询服务营业点;二是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走访的方式向用户了解电能的计量实况。此外,为实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电力企业要制定相关的服务标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划分相应的服务以及收费准则。
五、结束语
新形势下,人们对电能依赖性的增加使得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加。本文分析了电力计量的意义和特征,找出了现阶段电力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计量技术以及具体计量工作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长海.标准化计量在供电企业计量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18).
[2]陈胜,李云勃.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
[3]陈尧.如何推进电能计量标准化管理[J].民营科技,2014(11).
论文作者:张玉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能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制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