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动手能力论文,教学策略论文,计算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机动手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目的,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合乎逻辑地操作计算机,使具体的信息处理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计算机教学应根据这些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保证教学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实现。
一、针对“综合性”的教学策略
(一)依据智力技能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进行智能训练的策略
计算机动手能力是学生在学会操作计算机,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但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智力技能的支持。计算机操作技能中包含有智力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作为动作技能的支配者与调节者的智力技能的发展能促进动手能力的提高。可以说,计算机动手能力既是动手操作技能、技巧内化沉淀的结果,也是诸种智能成分的综合发展水平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训练学生如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而要依据小学生智能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尤其要针对他们发展上的弱点,开展多种智能训练。
(二)针对非智力因素对动手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采用“合理动机+积极情感+优良意志”的综合培养策略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必要条件,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可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上计算机导言课时,教师就要把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社会意义讲清楚、讲透彻。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挑选难度适中的练习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再次,可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建立威信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心理需要更加强烈。最后,要充分利用操作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获得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与建议,包括对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恰当的分析,均可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操作的愿望。
2.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与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实践表明,有些小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突破时,心甘情愿放弃努力,甚至形成“我不是学计算机的那块料”之感,这就是所谓的“习得性无助感”。无助感产生后,通常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其一,学习动机降低,积极操作的要求微弱,消极被动,对涉及计算机操作的任务不抱希望;其二,出现认知障碍,形成对操作活动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势,在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连原本应该能顺利进行的操作也难以为继;其三,情绪失调,最初表现为烦躁,继而变得冷漠、悲观、颓丧,陷入抑郁状态。虽然并不是所有学生在经历连续操作失败后都会产生无助感,但教师要认识到无助感对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培养的巨大消极影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预防与应对措施。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对失败操作进行合理归因。计算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但是,如果教师能通过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完全可以把学生从失望中解脱出来。
在帮助学生消除习得性无助感的同时,教师还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操作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同义。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在成功操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实践证明,给学生提供成功操作的机会,控制操作任务的难度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首选策略。因此,教师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要控制难度:过于简单的训练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他们只需通过举手之劳就能应付,非但不能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反而会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训练任务难度过大,超出了极大多数学生能力范围之所及以至于他们无法动手而望机兴叹,这样的结果是把他们推向习得性无助感的边缘。只有难度适中的操作任务(因为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是适宜的。对这样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能够体验到成功操作的喜悦,其自我效能感无疑会得到提高。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替代强化策略。据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可从观察其他同学的成功的示范性操作中受到鼓励,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得到增强。此做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之中。最后,凭借解释、劝告和说服等言语策略也可帮助学生改变自我效能感。
3.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例如,增强学生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的意志品质的独立性和坚持性就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太强,在操作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老师和同学。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取限制他们的求助行为的策略。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当已学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未复习时,当对问题未作深入地思考、找不到矛盾所在、提不出自己的看法时,当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等都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虽然这些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上机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耐心和坚持性。缺乏坚持性的学生容易在出现暂时操作错误时,放弃调试努力,以至无法完成操作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既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证明继续努力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其实他们已离成功不远,放弃调试是不明智的;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言语暗示训练,让学生明白不断地调试是上机操作的基本活动或过程,教学生学会在自己打算放弃操作时暗示自己继续努力,甚至顺利完成操作任务为止。
二、针对“层次性”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既存在年龄特征又有个别差异。其年龄特征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的阶段层次性与渐进继续性。依据发展水平,动手能力可分为由低向高发展的四种水平:模仿能力、再造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其中每种水平又可分为多种亚层次的水平,比如,模仿可分为单步操作模仿、简单多步模仿和综合模仿。小学生因受其知识经验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以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特点。同时,表现出沿着从模仿→再造→迁移→创造过渡发展的趋势。这些特点反映着小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发展的共性。另一方面,小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又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为能力水平上的差异。计算机教学既要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共性又要针对其个别差异而施加教学策略。
(一)依据小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实施“以培养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适度发展创造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模仿能力是小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小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应着力抓好模仿过程的两个成分——观察与仿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正式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之前,为了检查他们的观察效果,教师可要求他们用言语报告所观察到的示范动作以及操作步骤。当学生描述有误时,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纠正,直到他们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模仿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后,教师就要适时布置一些较高要求的操作任务来培养他们的再造能力与迁移能力。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要为其提供一些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完成的练习任务以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LOGO语言的编程教学中,在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操作编程模拟了会走的秒表的动画之后,可要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举一反三,编制会转动的风扇的动画;在学生学会了编制模拟降落伞的动画过程后,又让他们进行技能迁移,模拟气球上升时由大变小的动画过程,甚至还要引导他们大胆地进行空间想象,运用创造性思维编程模拟蜘蛛爬行、地球绕太阳旋转、天平摆动等过程。
(二)针对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采用“程序训练”策略来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虽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他们对那些比较抽象的、步骤繁多的操作的掌握进程。但是,如果教师能采用程序训练策略则有望突破这些教学难点。程序训练的原则就是把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分解为若干层次,要求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最后进行综合练习。采用程序训练法有利于教师及时检查和了解学生,发现操作错误及难点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教学。例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鼠标双击在鼠标操作中较难掌握。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掌握鼠标指向、单击鼠标;再强调双击是连续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并进行分解演示操作;随后,指导学生进行类似分步操作并结合Windows帮助教程及纸牌游戏进行综合练习来巩固掌握鼠标双击操作。
(三)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实行“分层教学”策略
小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最为突出地表现在能力水平的差异。要推进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大面积提高”,教师就应照顾到每位学生的特殊情况,力求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选择不同操作目标与要求的自由,有主动发展的余地。
1.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的分层策略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动手能力的现实发展水平,确定位于其最近发展区水平和理想发展区水平的目标,然后,再提出与目标相匹配的易、中、难三种档次的教学要求。例如,在LOGO编程教学中,对差生提出相对较低的要求:了解LOGO语言的启动、海色及屏幕的介绍,10条基本绘图命令,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套,过程的组成、定义,初步学会用过程编制海色作图;对中等生提出基本要求:理解LOGO语言的全部知识点,学会过程定义、编辑、调试与修改,学会编制带变量的过程;对优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中等生应掌握的程度上更熟练地编制作图并能自由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编辑。
2.辅导分层策略
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辅导有不同要求,差生的要求最为强烈,他们比能力较强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富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关爱与帮助。因此,教师应把辅导重点放在差生身上,对他们进行“耐心+个别化辅导”,即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又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教师如果忽视了差生的这一心理要求,不但会使他们的动手困难积重难返,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致使教学失效。
3.评价分层策略
既然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不同,教师就应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操作成效并提供具有诊断性与指导意义的改进建议或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例如,对已达到原先制定的最近发展区能力水平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朝理想发展区水平的方向努力,为其提出更高难度的新要求。
三、针对“实践性”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很强,知识教学必须通过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来巩固与检验。实践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是在不断地上机操作练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上机练习,即使学生具备有良好的素质,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其动手能力也是难以培养的。实践性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有机会上机练习,又要加强对学生上机操作的引导、指导与督促。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在上机练习过程中的元认知监控训练,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练习效率。
(一)针对课时数量、计算机数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采用“精讲多练”与“合作学习”策略。
1.精讲多练策略
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在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但如果教师不注意讲解的精练性,就会因讲解费时较多而剥夺或缩短了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一般地讲,每节课教师应保证学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上机练习。教师只能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对操作任务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练习步骤的描述上,放在对示范动作的补充说明上。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等到学生基本理解了所讲解与示范的内容,形成了正确的视觉表象之后,教师就应该立即让学生进入模仿操作阶段,使其把正确的视觉表象与动作表象结合起来。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使其动作熟练化。例如,在讲解DOS操作系统的显示磁盘文件目录命令DIR时,教师首先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文件目录的概念并简要地描述DIR命令的作用及主要用法,随后,用演示法与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并领会各种用法的不同,让学生分三种情况上机操练,最后进行小结归纳各种用法的异同。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紧密结合起来。
2.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由若干学生共同努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最大优势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效应。结合到计算机上机教学的实际,教师可采取下列做法:首先,根据微机数量和学生人数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最后按同质分组原则实现匹配,即让每组都分有不同能力水平与特点的学生,从而使各组间保持综合能力均衡,同时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能力发展和个性上的互补性。然后,灵活确定小组成员所承担的角色。可要求各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记录员、发言员、操作员等职务。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把操练任务交给各小组,由所有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操作步骤,共同研究如何完成操作任务以及共同商讨如何解决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最后,由于小组内存在成员间能力水平的层次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操作成绩时,不应以个人记分而代之以小组团体积分。在合作学习中,差生能在优生的帮助下坚持操作练习,能够模仿到优生的学习方法与操作技巧,同时又能增强其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
(二)针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特点,采取加强“元认知监控训练”策略
高效率的练习必然是学习者实施高度的自我监控的练习。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自控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上机练习的效率,教师有必要加强元认知监控的训练。
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元认知监控是指学生在操作计算机的活动中,为了增强练习效率,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操作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观、控制与调节。它包括:
1.制定计划。即在上机操作之前,计划行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构想操作的可能方案并预测其有效性。
2.实施控制。即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评价、反馈操作情况,发现错误操作并据此及时作出修正与调试。
3.检查与评价。即检查、评价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和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操作目标的程度与水平。同时,如果发现自己存在某方面的操作问题,就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元认知监控水平,教师应把元认知监控视为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启发式提问法或由成功操作者详细报告成功监控的经验等方法,教学生学会制定操作计划,自觉控制操作进程,及时检查并客观评价练习效果,使学生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来提高上机练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