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259例临床分析论文_夏平辉

夏平辉

湖南航天医院儿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259例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的观察,总结小儿惊厥在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病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259例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热性惊厥145例(55.98%),颅内感染42例(16.22%),癫痫31例(11.97%),颅内出血10例(3.86%),中毒9例(3.47%),维生素D缺乏手足抽搐症8例(3.09%),腹泻、电解质紊乱7例(2.72%),中毒性脑病4例(1.54%),新生儿缺血性缺氧性脑病3例(1.15%)。全年均有发病。结论:小儿惊厥以1~3岁为发病高峰,且以热性惊厥为多,其次为颅内感染,癫痫等疾病。

关键词:惊厥;小儿;病因;临床特点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好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据统计5%~6%的儿童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发作。此病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1]。惊厥多次发作或惊厥持续状态可遗留严重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本文通过对本院两年内收治的259例小儿惊厥的病例分析,研究小儿惊厥在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病因,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本院2009年9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259例患儿,其中男128例,女131例;年龄小于1岁77例(29.73%),1岁~3岁133例(51.35%),3岁~6岁35例(13.51%),6岁以上14例(5.41%),以婴幼儿居多。

1.2临床表现

惊厥伴发热187例,以热性惊厥(55.98%)为主;无热性惊厥72例,以癫痫(11.97%)为主。全身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178例,不典型抽搐81例;抽搐1次148例,抽搐2次56例,抽搐3次39例,抽搐3次以上16例;抽搐时间<5min167例,5~10min62例,>10min30例;全年均有发病,发病率夏季高于冬季。

1.3病因

热性惊厥145例(55.98%),颅内感染42例(16.22%),癫痫31例(11.97%),颅内出血10例(3.86%),中毒9例(3.47%),维生素D缺乏手足抽搐症8例(3.09%),腹泻、电解质紊乱7例(2.72%),中毒性脑病4例(1.54%),新生儿缺血性缺氧性脑病3例(1.15%)。

1.4病因与年龄

惊厥病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见表1。

表1 259例小儿惊厥的病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1.5治疗

惊厥起病急,急救需尽快控制惊厥发作,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同时积极寻找病因,病因治疗,防止复发。控制惊厥:首选地西泮[2],按0.3~0.5mg/(kg?次)静脉缓注,作用时间短,必要时20min后可重复一次;苯巴比妥钠按15~30mg/(kg?次)肌注,起效慢,可用于巩固疗效;其他药物可选择水合氯醛、苯妥英钠等。对症处理:高热进行物理降温,无效给以药物降温;颅内高压治疗可用地塞米松0.2~0.4mg/(kg?次),静注每6 h/1次。同时给予20%甘露醇1~2g/(kg?次)快速静滴,每6~8 h/1次[3]。注意患儿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因治疗: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感染性疾病选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避免滥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尽快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20mL缓慢静脉注射或滴注;对于确诊癫痫的患儿,予以抗癫痫药治疗。护理措施: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患儿窒息,防止舌咬伤,控制高热,密切关注病情变化[4]。

1.6转归

259例惊厥患儿经治疗后治愈187例(72.20%),好转54例(20.85%),转上级医院15例(5.71%),放弃治疗3例。

2讨论

小儿惊厥是儿科的常见急症,其中儿科急诊的发病率达到10%-20%[5]。惊厥是由于大脑神经元阵发性的异常放电,大脑的缺血、缺氧、炎症、中毒等造成神经元兴奋性过高的因素,都会导致惊厥的发生。此病发病迅速,变化快,处理不当会造成脑缺氧性损害,多次发作或惊厥持续状态还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对儿童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6]。本文病例以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共210例(81.08%),这是因为3岁以下的儿童大脑发育还不完全,兴奋易扩散,神经髓鞘形成不良,保护作用差,冲动易泛化[7]。新生儿以颅内出血(10例)多见,可能与新生儿产伤有关,其次为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8例)和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多见,可能与新生儿生长发育快,钙需求量大,容易引起低钙血症;婴幼儿则以热性惊厥占首位,其次为颅内感染、癫痫,3~ 6岁以癫痫为主,其次为热性惊厥、颅内感染,6岁以上以颅内感染为主,说明热性惊厥、颅内感染和癫痫是小儿惊厥的三大主要原因。

本文中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的首要原因,占145例(55.98%)。在我国,热性惊厥的发病率约在3.9%[8]。对于热性惊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反复发作者注意排除中枢神经严重疾病,持续时间超过30min以上者应注意避免日后发展为癫痫。故应迅速解除高热,以减少后遗症。本文中8例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均为1岁以下婴儿,提示预防低钙血症应从孕期开始,母乳喂养的同时及时增加辅食。本文中腹泻、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共有7例,肠道疾病不仅可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还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需引起重视[9]。

另外,本文资料显示小儿惊厥的治愈率较高,治愈187例(72.20%),好转54例(20.85%),预后好。总体来说,只要诊断准确,治疗迅速,小儿惊厥多可得到有效控制[10]。

综上所述,小儿惊厥的病因复杂,不同年龄的病因也有所不同,热性惊厥、颅内感染和癫痫是小儿惊厥的三大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259例惊厥患儿的病因分析,将有助于查明病因,降低病死率,避免后遗症。

参考文献:

[1]韩玉昆.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3-257

[2]王晓榕.小儿惊厥持续状态3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7,23(23):3720-3721

[3]马聪敏.小儿惊厥[J].医学综述,2006,12(12):747-749

[4]杨泽惠,马俊东,张桂英.小儿惊厥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03-104

[5]王守磊.中度高原地区小儿惊厥临床相关因素探讨[J].高原医学杂志,2005,15(2):40-41

[6]刘利群,毛定安,王成,等.小儿惊厥268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杂志,2004,24(1):54-56

[7]刘才发,谢祥恩,张小荣,等.小儿惊厥21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11):91-92

[8]吴洁.小儿惊厥诊断及鉴别思路(上)[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0):857-860

[9]徐太林,王静连,张宏.小儿惊厥121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2):154

[10]张红媛,尹飞,彭镜,等.小儿惊厥719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52-554

论文作者:夏平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小儿惊厥259例临床分析论文_夏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