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亟须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材论文,中学论文,亟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现行中语教材存在着一些十分明显的缺憾,亟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现行中语教材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脱离现实生活,缺乏这门渗透人文精神的学科应该具有的时代感。任何学科与实际生活都有联系,但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这样与生活的联系如此密切。单从过去时代提供的精神产品中汲取语文知识的营养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的。从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到世纪之交的九十年代末,短短的40多年,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应体现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它应尽量缩短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尤其是渗透在教材(主要是现代文)中的思想观念要与重大的社会变革相合拍,在保留确有价值的传统篇目的基础上,适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反观我们现在使用的中语教材,明显地感到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太远。以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四册为例,基本篇目中现代文共10篇,其中取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便有7篇,其余3篇也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而且,现行教材中的不少文章是按五六十年代的观念定的,致使一些陈旧观念残留其中。如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本来是很有必要的,但选用的却是含有如下观点的文章:“至于小资产阶级呢?他们也有着另一种‘理想王国’。比如有些青年人认为,自己的理想生活就是‘温暖的小家庭’(而不是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像一潭死水一样的滞止不前的‘安静’(而不是波澜壮阔的斗争),就是属于这一种。不过,归根结蒂,这是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一脉相承的。”(见高中语文第二册《崇高的理想》)。作者将“有些青年人”归入事实上已不存在的“小资产阶级”的范畴,正是受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影响,文中所说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也显然是指“一抓就灵”的“阶级斗争”,这无疑会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又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见高中语文第一册)将中毒者称之为“阶级弟兄”,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上升为“阶级友爱”,则明显地留有“左”的印记。
语文教材要注重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名篇佳作中受到革命精神和美好道德情操的熏陶,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这种思想教育不能停留于“文革”前甚至建国初期的水准。纵观初高中语文教材,在思想教育的渗透上,引导学生认识过去多,认识现实少;革命传统和理想前途教育多,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德意识、法纪意识以及自信、自强、自立、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少。尽管学生可以从革命先辈身上学到许多高贵品质,也可以通过了解旧中国的苦难激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创造新生活的斗志,但时代的改变不仅会使物质文明发生变化,而且会给精神文明注入新的内容。现代化建设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对新一代的意志品质的要求单靠“忆苦思甜”来培养是难以达到的。学生固然需要补上“阶级斗争”这一课,但他们更要了解的是当今社会的种种矛盾,学会观察和认识他们所面对的现实生活。
由于编者未能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因而使得现行教材内容陈旧,偶尔见到几篇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也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人教社配套选编的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读课本》(高中为《语文读本》),收入了不少与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时文,但在应试教育主宰语文教学的情况下,这套课本实际上被束之高阁,在许多学校根本未与学生见面,因此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现行中语教材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思维训练的封闭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模糊性,除语音、文字等基础知识较少争议外,许多问题都不存在十分精确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对于文章的理解,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然而目前的语文教材和教参,却总是把一家之言当作定论塞给学生,各种练习和测试又以此为依据来考查学生,致使学生难越雷池一步。每篇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意在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但同时也给学生划定了一个思维的框框。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更是把学生的认识限制得太死。
以鲁迅的《故乡》(见初中语文第四册)为例,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就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外貌、动作语态、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四个方面的变化一一找出“关键词”填写表格。然而细读《故乡》,我们却怎么也找不出四个方面都能一一对照的“关键词语”。可以断言,即便鲁迅先生本人也无法解答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文章并没有也毫无必要像编者所说的那样刻意地进行对照描写。翻开教参,其答案也不符合题目要求,除外貌一项外,其余三个方面均以编者的概述代替“关键词语”。另一道练习题摘录了《故乡》中的三段文字,要求学生回答:“哪一段以叙述为主,通过叙述表明什么?哪一段以说明为主,通过说明表现什么?哪一段以议论为主,通过议论说明什么?”我们很难相信,鲁迅先生在动笔时每写一段都曾考虑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哪有真情实感可言?这还不算,题目接着要学生另外找出两三个议论句,并“说一说这样的议论在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比较小说中的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什么不同”。难道阅读文学作品就是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吗?本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经过上述练习的折腾,学生哪还有欣赏的乐趣,哪还有回味的余地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
又如《回忆我的母亲》(见初中语文第六册),练习第一题就给学生来了个下马威:“细读课文第一段,分别指出这一段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和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短短几十个字的开头,竟被编者挖掘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参考答案判定“她勤劳一生”是全文的叙事线索,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作者虽然将母亲“勤劳一生”这一“最大的特点”作为叙述的重点,但并未贯串始终。文章是从多方面表现母亲的性格和品质的,尤其是母亲对“我”投身革命的支持占了很大的篇幅,这也正是作者写本篇回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参考答案还把“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看作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则更是叫人莫名其妙。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看出这句话所起的作用不过是开启下文而已。尽管上述答案均值得商榷,但学生不接受也得接受,因为它一旦写进教参,就成了考试时评判正误的唯一标准。
语文既然是一门具有灵活性、模糊性的学科,其思维训练的方式就应该同样具有灵活性。尤其是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加以肯定,“众口一词”决不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只会阻碍思维的健康发展。而现时的语文教学,总是想方设法使学生与教材、教参或专家、权威的口径相统一,如有不同的看法,不论正确与否,也只能屈从定论。这种状况如不改变,是很难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的。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单靠改革教学方法是不能奏效的,对教材、考试的改革已成了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该对此加以认真的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编写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颖实用的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