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宏观调控对徐州市外汇收支的影响及政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20)在《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关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经由传统的军事领域、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逐步向政府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应用领域和应用形式的不断拓展,大数据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伴随“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逐步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的建设,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改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流程、提高决策质量、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服务效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也让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可能。2018年,国家人社部出台了人社系统三年行风建设方案,同年,徐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徐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两者都明确提出了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机构优化和职能转变,不断增强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服务能力。本文以公共治理理论、公共价值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以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在服务型人社建设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情况,整理和研究在服务型人社建设过程中大数据使用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比当前国内外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大数据的成功应用,对徐州市人社局在服务型人社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人员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在人社领域的运用,使之成为推动服务型人社建设的有力举措。该论文有图8幅,表8个,参考文献58篇。
杨梦满[2](2020)在《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当一个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有所变动时,该变动就有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进而对他国的经济环境造成影响。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其货币政策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很高,给他国带来影响的方向和大小也呈现不确定性,我国的资本流出量也势必会因其变动而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每一次美联储利率的变动都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而通过观察近期美联储利率变动后我国资本流动的情况可以发现,与过去美联储利率变动有所不同,近期美联储利率发生变动后,我国资本流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变动,因此可以认为美联储利率变动对我国资本流出产生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美联储利率变动对我国资本流出的周期性影响,还要着重注意,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是否具有时变性和结构性变动。通过研读现有的文献发现,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来对我国的资本流出进行分析,很少有论述渠道机制对中国资本流出产生影响的文献,因此本文将基于传导机制在时变的视角下分析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规模及其结构产生的影响,并且对各渠道传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对现有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资本流出和传导渠道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现有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提出美联储利率变动会对我国资本流出产生影响,且该影响通过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进行传导,并通过机理分析出各渠道传导的特征;其次通过分析美联储利率变动对全世界资本流动产生的影响和我国资本流出现状,对比资本流出结构下各项目的流出状态;同时通过建立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规模及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1)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规模产生影响的方向与美联储利率变动具有同向性,且该影响具有时变性和持续性的特征。(2)美联储利率变动通过渠道传导对中国资本流出规模产生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和结构性变动的特征。美联储利率变动会引起我国利率的同向变动,在现阶段,利率渠道控制我国资本流出的作用有所增强;美联储利率变动与我国汇率变动呈反向变动,汇率渠道可以有效缓解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产生的影响;美联储利率变动会引起我国资产价格的同向波动,从长期看,利用资产价格渠道并不能达到有效控制中国资本流出的目的。(3)美联储利率变动会对资本流出项下各项目产生影响,且该影响具有结构性变动的特征,投资收益项目对美联储利率变动较为敏感,资本和金融项目、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则具有滞后性。最后,本文为了降低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产生过大的影响,基于美联储利率变动对我国资本流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和中国资本流出项下各项目因美联储利率变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该论文有图25幅,表8个,参考文献126篇
张家源[3](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言方[4](2019)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进入“高质量”的新常态,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短期内似乎有利于平抑煤价波动,但其长期传导影响及经济运行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以煤炭价格波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科学评估当前我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效力,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煤炭价格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以避免陷入“价格波动失常-政府强制干预”的恶性循环。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部分,本文对照分析我国煤炭价格的波动趋势及政府采取的价格政策,得出我国煤炭价格波动是煤炭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干预共同导致的。同时,本文采用EEMD方法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价格波动会受到长期趋势、短期市场供需变动引发的高频变量和关键政策调控等重大事件引发的低频变量的综合影响,其中低频变量对煤炭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最为显着;同时,煤炭价格调控政策与低频变量的波动结构紧密相关,且可能会对煤炭价格波动产生影响作用;此外,本文采用ARIMA模型预测出2019-2020年我国煤炭价格将保持小幅下降的态势。在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部分,本文按照政策发布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构建出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分析框架,将煤炭价格政策划分为直接定价政策和间接控价政策,然后按照政策工具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煤价政策的代理变量,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代理变量的长期波动趋势是符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鉴于此,本文采用GMM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炭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并根据预期理论估算出各种政策工具的前瞻性水平,其主要研究结论为:一是2008-2017年期间政府实施的直接定价政策均会对煤炭价格波动发挥抑制作用,并且政府可选择合适的长短期政策工具及政策组合来优化政策调控方案,进而最大化提高直接定价政策的有效性;二是与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相比,产量控制政策在短期并不会带来煤炭价格的大幅提升,这为该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三是无论实施的间接控价政策是否能有效抑制煤价波动,政策联合发布均会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四是不同政策工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并且政策发布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前瞻性水平产生影响。在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及方案设计部分,本文基于构建的DSGE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设计出无政策干预的基准情景、中长期合同政策情景、去产能政策情景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情景,DSGE仿真结果表明:政策干预会扭曲煤炭供需或其他因素对煤炭价格的传导效应,且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被减弱,但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上述冲击影响会被强化;同时,不同于中长期合同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去产能政策会在长期带来总产出下降,这部分总产出损失可反映出实施该政策的经济成本。此外,间接控价政策对煤炭价格的冲击作用明显弱于市场供需的自发调节,同样地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影响也明显小于后者。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即政府应客观评估中长期合同政策对平抑煤价发挥的长短期作用,灵活选择政策工具及联合发布方式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水平,同时可适度加大去产能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引导和规范煤炭供需双方的市场化交易行为,以合理平抑煤价波动、有效治理煤炭产能过剩和快速提升煤炭市场化程度。该论文有图38幅,表32个,参考文献203篇。
崔苎心[5](2018)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采取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研究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汇率的影响,探索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决定的内在逻辑。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在综合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和巴萨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10个经济体与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及各经济体内部的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等变量对汇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再试图从需求的角度对传导机理进行完善。本文将贸易收支、政府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三个需求因素与相对劳动生产率有机结合,再通过VAR模型探索我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发现:第一,不管贸易部门还是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能够提高一国的汇率水平。第二,本文所选取的经济体以及我国都不符合巴萨效应。更加主张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的运用。第三,本文所加入的开放度和人均GDP增长率两个控制变量对汇率的波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通过稳健性检验本文发现,将名义汇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更换样本以及解释变量来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证明了劳动生产率对汇率的影响具有普遍性。第五,通过对于需求渠道建立的模型本文发现,我国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提升会通过产出扩大效应带来贸易顺差从而使人民币有升值压力。第六,从消费渠道来看,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进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支出的增加,同时政府消费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也存在相互挤占作用,改变消费结构,从而促进人民币汇率的下降。根据得出的结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提升货币价值、吸引国际资本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促进充分就业,以及注重劳动和资本流动等方面的调整。
乔剑浩[6](2018)在《陈云经济思想的伦理内涵》文中指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纵观陈云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可以概括他的主要经济伦理思想,综合平衡经济伦理思想中,农业与工业,轻重工业间,以及重工业各部门间的比例要平衡。农业经济伦理思想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粮食供给与生产不能脱钩。商业经济伦理思想中,做到公私兼顾,走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确保人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反通胀伦理思想中,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供需平衡。经济改革伦理思想中,必须打破大锅饭,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的学习到实事求是精神贯穿陈云同志的一生。当下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与攻坚期,各种经济利益矛盾凸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学习陈云同志的经济伦理思想,为我们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汤姚楠[7](2017)在《东北振兴中的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益明显递减,促使经济结构性问题越积越多。这种结构性问题,在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尤为突出。长期以来,辽中南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传统重化工业的粗放式发展,低端供给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以其为代表的东北地区近年经济连续下滑,形势非常严峻。究其问题的实质在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和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及其对市场机制的不适应,形成了现今经济结构的特殊问题形态和结构调整的巨大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中国步入这一途径的基本策略是供给侧改革。产业是决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所在,产业活动区位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核心所在,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现阶段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日益复杂问题的最佳选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根本保障,也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更是破解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代表的东北经济困局、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关键。辽中南城市群不仅是辽宁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主体,同时也是引领东北振兴,打造东北国家经济支撑带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核心区域之一。本文全面剖析了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化、结构状态、优化升级、产业分工与合作及供给侧改革,并在模型实证的基础上找准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问题与东北经济振兴的关键所在,提出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与路径选择;在产业分工合作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性与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辽中南城市群融入东北亚“一带一路”的域际产业分工合作构想,探寻创新之路;同时,分析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对策与保障。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丰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与城市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内容,而且为东北振兴与振兴中的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基础分析研究部分,从辽中南城市群区域工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划分着手,厘清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与特征,以及产业发展、交融和变迁的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得出辽中南城市群的国企比重高,行业和行政垄断造成一些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大重化工业企业的生存刚性和调整的困难,同时,体制机制问题,又造成“孤岛式”企业现象,使产业联系脱节,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导致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这些研究结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调整分析奠定基础。本文核心研究部分,首先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状态及优化升级趋势。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依次分析辽中南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区位优势产业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产业,得出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逐渐从过去的“第二产业独大”向二、三产业并举转变,但第三产业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数城市的区域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但集聚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核心城市作用不够突出,要素流动不够均衡,城市经济空间联系不够紧密;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辽中南城市群以石化产业和冶金业为代表的传统重化工业发展粗放,能耗高、污染大,对环境破坏严重,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应技术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长度,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僵尸企业,促进可持续发展;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应自主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适应市场变化,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矿产开采业,耗能大,污染高,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属于后向部门,应限制发展,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侧重资源型产业向制造业方向、传统基础工业朝深加工方向转型;传统轻工业发展注重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第三产业,其中的公共服务业,虽然属于区位优势产业,但对其他产业带动能力较弱,其中的新兴服务业属于环境友好型部门,能耗小、附加值大,近几年来集聚关联效应增强,应选择性大力发展,其中以交仓邮、批发和零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提供终端产品的同时,也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需要重点发展。其次,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方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调整及基本路径选择应从城市群资源环境经济及发展趋势综合考虑,遵循低碳经济节约性、持久性和相伴性的生态经济原则。本文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低碳化趋势,按国家减排承诺目标,以低碳减排与经济增长为双向控制目标,在发挥产业关联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多目标区域产业结构投入产出优化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调整的分析结果及路径选择,表明第三产业总产出规模需增幅最大,机械电子产业和传统轻工业有较高的总产出增长潜力,城市基础设施规模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矿产开采业高耗能、污染大,总产出规模需减幅最大,石油加工和冶金业作为高排放产业规模需较大减幅,建筑业区位优势不明显、对其他产业带动能力弱,需缩减一定的规模,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食品和烟草,应随需求减少而缩减规模。再次,分析辽中南城市群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在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关联性、工业产业集聚与分工、现代产业体系及产业链集成结构、产业发展路径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是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重点发展7大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聚集扩散效应、产业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链关联效应、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效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各类要素、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与合理化配置,将辽中南城市群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提出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策略,以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延伸到国际,包括国家与国家及区域与国家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探索融入东北亚“一带一路”世界域际产业合作的战略构想及创新之路。最后,在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供给侧结构失衡分析基础上,针对三次产业比例失衡,传统低端产品严重产能过剩,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的要素投入结构失衡,以及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失衡,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对策与体制机制保障。结论与展望部分,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同时,提出相关后续研究拟采用大数据方法收集分析实时、高频、过程性数据,以推进更深层次的高目标研究。本文基于东北振兴与城市群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新常态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采用了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方法,以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为主,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融合交叉与多维视角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业结构优化分析指标体系与多目标优化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①本文运用新结构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创新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双联动研究。通过对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状态和优化升级趋势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得到对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创新性认识。本文提出,资源禀赋和其决定的区域比较优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当在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禀赋、产业比较优势、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基础上,向低碳化、高技术化、高智能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制造业、制造最终产品的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比重需要逐渐增加;同时,还应发挥产业聚集扩散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双联动。②融合新结构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理论,创新结构比较研究,既延伸了新结构经济学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又弥补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析方法的不足。这是通过建立辽中南城市群的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而实现的。以低碳减排与经济增长为双向控制目标,研究了在发挥产业关联效应的前提下,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方案,为辽中南城市群区域成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核心增长极奠定制定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基础。③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分析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失衡和时空发展矛盾,并提出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空发展对策,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际的政策制定参考价值。
王智花[8](2016)在《基于Divisia指数的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其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对中央银行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实行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体系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总量,因此基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视角重新审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为今后判断一个金融工具是否应该纳入指标体系以及货币当局调整货币政策调控方向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对我国基础货币可控性和货币乘数可控性进行了研究,证明我国货币供给内外生性共存的特征。通过货币供给可测性理论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传导分析以及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运行状态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在当前货币供应量具备一定可控性且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在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需要不断完善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在对货币定义梳理的基础上,选取债券回购余额、短期利率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离岸人民币、电子货币、民间借贷作为货币供应的拓展因素,对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体系进行新的统计和层次划分,使用Divisia指数方法构建出加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为验证修正后的货币供应量指标DM2的适用性,本文使用2005-2015年的数据,构建了以实际产出、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为自变量的货币需求函数,运用HP滤波将经济周期冲击的非对称性引入其中,运用最小二乘法对DM2和M2的需求函数进行估计,得出结论:DM2相比M2对经济周期更加敏感,货币需求函数更加稳健。使用2007-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货币政策工具冲击方程,并利用STR模型考察经济变量的非对称性,结果显示:DM2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加显着。最后建立VAR模型对DM2和经济运行状态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比包含M2的VAR模型,得出结论:DM2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相关关系较强,且含有DM2的VAR模型预测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更加准确。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及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货币统计框架;正确发挥货币乘数的作用;控制外来因素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冲击;建立数量、价格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调控框架;注重稳定预期在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微调货币政策以配合经济结构调整。
蒋冬梅[9](2016)在《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煤炭能源一直是中国城镇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廉价动力,作为两种资源(能源)的富集地和叠加区——煤炭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为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由于煤炭城市资源开采强度过大、土地损毁过高,地-矿冲突不断恶化而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和现实难题。因此,本文在把握地-矿冲突特征及动因基础上,构建改进的C-D生产函数揭示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与地-矿等要素之间的演化规律,进而运用Kuznets(库兹涅兹)曲线、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空间均衡原理及“3S”技术,分别从宏观需求、中观供给、微观管控三个层次重点研究地-矿冲突的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呈现区域分异特点并分为地(城)矿冲突、地(农)矿冲突、矿水冲突和矿灾冲突四种类型;其中,社会公众、煤矿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基于自身利益,对煤炭城市地-矿冲突感性认知差异较大,并且地下煤炭开采单位综合效用价值明显低于地上缓采区边界地上土地资源单位平均综合价值。就其成因而言,城市依附煤矿而建是地-矿冲突的先天原因,同位资源权属分割是地-矿冲突的制度原因,立体空间管控滞后是地-矿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为计量城市发展与地-矿的关系,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分析框架和改进C-D生产函数,将土地资源和煤炭能源两种要素纳入统一框架和计量模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很难被资本等要素投入替代,而煤炭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正向驱动变为负相关。煤炭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贡献度大于煤炭贡献度,由此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建议,宏观层面的公共政策创新应该集中在压缩煤炭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和差别化调控主导贡献因素上。再次,为寻求化解地-矿冲突宏观需求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基于煤炭能源消费需求宏观调控视角,构建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Kuznets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天津和山西等28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存在倒“U”型曲线规律,并且中国煤炭消费顶点值34.56×108t出现在2013-2014年间,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较早出现消费顶点,其余各省、市(区)将于未来20-30年内进入数量脱钩阶段。并且中国煤炭消费及生产重心西移,未来东、西部地区仍是中国煤炭消费调控的重点区域,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规模应控制在27.40×108t,其中西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大为9.27×108t、东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紧随其后为8.41×108t、中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排第三为6.13×108t、东北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小为3.59×108t。第四,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中观供给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将主流的研究焦点(人口—土地—粮食)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矿产开发活动(煤炭—土地—经济)相融合,以土地承载力为研究载体,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仿真量化煤炭城市——乌海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基本态势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是以损毁土地、破坏耕地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地-矿“协调模式”为乌海市冲突调控的最优发展方案,在此方案下乌海市到2020年的总人口为64.25万人,土地综合承载力在温饱消费水平下为79.24万人、在小康消费水平下为65.11万人,在低富裕消费水平下为51.25万人。由此建议,虽然乌海市土地承载力可以满足总人口在温饱以及小康消费水平下的活动强度,但是从化解地-矿冲突视角出发,应该降低煤炭开采强度,加强采煤损毁土地修复。最后,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微观管控层面的调控路径,针对煤炭城市地-矿空间冲突尤其是资源压覆现实难题,论文从空间优化视角寻求化解地-矿冲突的立体空间管控手段。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理论上应该界定三个调控边界并划分四个管控区域,济宁和徐州沛县实证结果显示,地-矿冲突范围内四大管控区、地上土地面积分别为8.46km2、79.19km2、12.63km2、26.88km2和0.185km2、31.556km2、15.735km2和24.480km2,并且济宁市当前缓采(可建)边界内87.65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68.93%),应该优先开展地上土地开发建设,与此对应地下压覆的6.33×108t煤炭能源暂不予开采利用,缓采(可建)边界之外39.51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31.07%),应该优先支持地下1.02×108t煤炭能源的开采利用,而徐州市沛县禁采和限采区域及其对应的建成、可建区域合计31.74km2,占整个压覆区的44.11%、应该优先支持地上城镇建设并限制地下煤炭能源开采,而缓采和可采区域及其对应的有条件及禁建区域合计40.22km2,占压覆区的55.89%、应该优先支持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并限制地上城镇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王猛[10](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慈善事业源远流长,迄今为止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慈善组织是慈善活动实施的载体,中国历朝历代曾经出现过多种形式的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开展了大量救助活动,这有效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成为协调、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慈善组织开展活动的善款善物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的捐赠,这种捐赠背后是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信任与认可,也就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公信力作为“无形资产”,是慈善组织获取公众信任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社会衡量慈善组织优劣的重要尺度。慈善组织公信力是慈善组织行为能力的基础,体现了慈善组织的理念、诚信和具体服务的水平,同时也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反映着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然而,近几年,一些慈善组织因为自身管理失范,频频陷入信任危机,其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有所下降,这引发全社会的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论文试图运用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改革开放以来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进行研究,以期以史为镜、总结有益经验,为当前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提供参考借鉴。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的缘由;基于学界对历史上和当前慈善发展史、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的回顾,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客观评论;随后对文章的研究时限、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最后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回顾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情况。近代时期是中国慈善组织尤其是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鼎盛时期,首先分析了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兴盛的背景,接着对慈善组织的组织建设进行剖析、对政府法制在慈善组织公信力方面的规范进行分析,最后对典型慈善组织在公信力建设方面的一些措施进行探析。第二章主要讨论复苏时期(1978-1993)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情况。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间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以及这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举措;接着分析了复苏时期慈善组织的面临发展环境和这时期慈善法制的建设情况;最后,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探析慈善组织在塑造公信力方面的一些运行机制。第三章探究了快速发展时期(1994-2007)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情况。首先从中央政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方面对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描述了其态势,接着结合这一时期政府最新慈善法制建设说明其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影响;再次,以“明报事件”、提出慈善组织行业自律倡议书等几个典型事例分析民间力量在推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方面的作用;最后,以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探究这时期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的具体举措。第四章对转型时期(2008--)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自然灾害中的慈善组织应对及2008年之后慈善组织的发展态势:接下来,对2008年之后的慈善法制建设进行分析;接着以“制定《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透明慈善联合行动”等事件分析民间力量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剖析转型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壹基金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有益经验。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与未来。首先总结了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演变,也就是慈善法制建设由缺位到相对健全、民间力量成为推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重要角色、社会媒体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愈来愈深;接着介绍了香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一些做法;随后论述了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应当要处理好慈善组织与政府、与社会媒体、与捐赠主体、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未来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方向和举措。最后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研究给出一个概括性归纳,总结如下:慈善组织的发展需要公信力,公信力是推动慈善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存在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使然;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慈善组织自身、政府、社会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性建设,更是一种慈善文化的建设。
二、金融宏观调控对徐州市外汇收支的影响及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宏观调控对徐州市外汇收支的影响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议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
2 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应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应用的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的应用现状 |
3.1 徐州市人社局大数据总体建设情况 |
3.2 各业务板块大数据应用现状 |
3.3 综合柜员制建设 |
3.4 徐州人社手机app及社保卡建设 |
4 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 |
4.1 缺乏标准化的数据采集管理制度 |
4.2 缺乏跨部门间的数据整合应用工作机制 |
4.3 缺乏专业的人才管理办法及激励考核机制 |
4.4 缺乏跨部门间的组织协调体系及数据共享机制 |
5 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对大数据在服务型人社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 |
5.2 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存在不足 |
5.3 我市信息产业发展滞后,对大数据应用的推动作用不足 |
6 国内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大数据应用的经验借鉴 |
6.1 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启示 |
6.2 国内服务型政府大数据应用经验借鉴 |
6.3 国外服务型政府大数据应用经验借鉴 |
6.4 对我市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应用的启示 |
7 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大数据应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
7.1 增强对大数据的认知,彻底改变传统工作思维和模式 |
7.2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间的数据整合机制 |
7.3 加强大数据的应用范围,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能力 |
7.4 健全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交流合作机制 |
7.5 预防徐州市服务型人社建设过程中大数据的使用风险和衍生风险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 |
2.2 关于资本流出的研究 |
2.3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4 关于美联储利率变动对资本流出产生影响的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相关概念界定和引发资本流出的动因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引发资本流出的动因理论分析 |
3.3 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 |
4 美联储利率变动及中国资本流出现状分析 |
4.1 美联储利率变动历程 |
4.2 中国资本流出变化趋势分析 |
5 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指标选取与说明 |
5.3 变量平稳性检验 |
5.4 参数估计 |
5.5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
1.3.2 地方金融风险 |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可行性 |
1.5.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
5.1.1 指标选择 |
5.1.2 模型设定 |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中国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 |
2.2 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 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的波动研究 |
2.4 煤炭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
3.1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历史趋势及政策调控 |
3.2 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态势分析 |
3.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
3.4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趋势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分析 |
4.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构成 |
4.2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特征分析 |
4.3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代理变量设计 |
4.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及前瞻性分析 |
5.1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传导模型构建 |
5.2 中国煤炭直接定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
5.3 中国煤炭间接调价政策对煤价波动的传导影响 |
5.4 中国煤炭价格政策的前瞻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模型设计 |
6.1 DSGE模型概述 |
6.2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系统构建 |
6.3 中国煤炭价格波动的DSGE模型设计 |
6.4 模型参数的校准和估计 |
6.5 DSGE模型的稳健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政策传导下中国煤价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情景仿真和调控方案设计 |
7.1 煤炭价格政策调控情景设计 |
7.2 无政策干预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3 中长期合同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4 去产能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5 市场结构调整政策传导下煤炭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7.6 中国煤炭价格调控方案设计 |
7.7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劳动生产率 |
二、人民币汇率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写作方法 |
第四节 文章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回顾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劳动生产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演进历程的文献综述 |
二、基于供给视角下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文献综述 |
三、基于需求视角下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文献综述 |
四、对现有理论的总结述评 |
第三章 我国劳动生产率与人民币汇率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我国劳动生产率演进历程 |
一、1949-1980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劳动生产率演进历程 |
二、1980-2005年转型期我国劳动生产率演进历程 |
三、2005-2016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演进历程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进历程 |
一、我国1949到1980年在传统体制下汇率制度演变历程 |
二、我国1980到2005年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汇率制度演变 |
三、我国2005年2016年汇率制度进一步演变历 |
第四章 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变动的机理 |
第一节 基于供给视角下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机理 |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 |
二、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 |
第二节 基于需求视角下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机理 |
第五章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基于供给视角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模型及变量设置 |
一、模型及预测 |
二、变量设置及说明 |
第二节 数据描述 |
第三节 实证检验及结果解释 |
一、动态面板实证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我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基于需求视角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模型及变量设置 |
一、模型及预测 |
二、变量设置及说明 |
第二节 数据描述 |
第三节 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汇率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陈云经济思想的伦理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一、选题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特点 |
一、研究主要方法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陈云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革命战争时期 |
一、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时期 |
二、延安时期 |
三、东北时期 |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二、“一五”时期 |
第三节 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一、大跃进时期 |
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第四节 “文革”结束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
一、“文革”结束初期 |
二、改革开放时期 |
第三章 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 |
第一节 陈云的综合平衡经济思想 |
一、什么是综合平衡? |
二、按比例原则 |
三、综合平衡的实现 |
第二节 陈云的农业经济思想 |
一、农业的重要性 |
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三、提高农村生产力 |
四、搞好粮食生产和粮食供应 |
第三节 陈云的商业经济思想 |
一、社会主义商业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群众路线 |
三、公私关系 |
四、发展对外贸易 |
第四节 陈云反通胀经济思想 |
一、通胀的原因 |
二、稳定市场物价,保证人民生活 |
第五节 陈云经济改革思想 |
一、经济改革的背景 |
二、“八大”前后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第四章 陈云经济学思想的伦理学意义 |
第一节 陈云“综合平衡”经济学思想的伦理意义 |
第二节 陈云农业经济思想伦理学意义 |
第三节 陈云商业经济思想伦理学意义 |
第四节 陈云反通胀经济思想的伦理学意义 |
第五节 陈云经济改革思想的伦理学意义 |
第五章 陈云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表现 |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
二、供给侧改革下的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供给侧改革 |
第二节 农业基础论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的重要意义 |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二、农业现代化是以科学技术普遍运用为前提的 |
三、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 |
第三节 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一、计划经济思想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 |
二、市场经济要健康运营,必须以宏观调控的计划思想保驾护航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东北振兴中的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东北振兴与辽中南城市群 |
2.1.2 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升级 |
2.1.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分析指标体系及组成指标 |
2.1.4 供需结构失衡与产能过剩 |
2.1.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6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发展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
2.2.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2.2.4 产业创新理论 |
2.2.5 投入产出理论 |
2.2.6 区域经济辐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城市群发展研究 |
2.3.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
2.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研究 |
3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形成与演化分析 |
3.1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及经济发展概况 |
3.1.1 辽中南城市群区位条件与资源概况 |
3.1.2 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优势与作用地位 |
3.2 区域工业发展阶段划分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演变轨迹 |
3.2.1 辽中南工业区形成的初期基础阶段 |
3.2.2 辽中南城市群工业化时期的重工业经济成长与衰落阶段 |
3.2.3 辽中南城市群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3.3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
3.3.1 历史因素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2 所有制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3 国家产业布局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4 市场联系结构和市场一体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5 消费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6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
3.3.7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3.3.8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产业结构状态及优化升级趋势分析 |
4.1 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4.1.1 辽中南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状态 |
4.1.2 辽中南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的效率 |
4.2 区位优势产业及其流动结构分析 |
4.2.1 区位优势产业分析 |
4.2.2 区位优势产业在城市群内的流动结构动态分析 |
4.3 规划重点发展产业分析 |
4.4 区域产业结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 |
4.4.1 投入产出法主要应用指标 |
4.4.2 区域产业投入产出法分析 |
4.4.3 区位优势产业的关联效应综合分析 |
4.4.4 产业结构的问题与制约分析 |
4.4.5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升级分析 |
5.1 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规划模型 |
5.1.1 模型的理论基础及产业低碳发展目标 |
5.1.2 多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型 |
5.1.3 模型约束条件设定及相关依据 |
5.1.4 数据处理和指标选择 |
5.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5.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
6.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产业分工合作关联分析 |
6.1.1 产业分工合作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性 |
6.1.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必要性 |
6.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基础分析 |
6.2.1 工业产业集聚与分工现状分析 |
6.2.2 辽中南城市群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
6.3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对策 |
6.3.1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 |
6.3.2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 |
6.4 经济一体化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6.4.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遇 |
6.4.2 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跨国地域合作 |
6.4.3 融入“一带一路”东北振兴产业域际合作的空间战略构想 |
6.5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策略 |
6.5.1 强化沈阳大连核心城市集聚力发展极的极化作用策略 |
6.5.2 加强新型一体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与协调策略 |
6.5.3 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建设策略 |
6.5.4 统筹空间规划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
6.5.5 强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1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分析 |
7.1.1 区域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
7.1.2 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失衡问题 |
7.1.3 要素投入结构失衡问题 |
7.1.4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问题 |
7.2 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改革总体思路 |
7.2.1 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 |
7.2.2 资源优化配置 |
7.2.3 产业结构优化 |
7.2.4 流通结构优化 |
7.2.5 排放结构优化 |
7.3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发展对策 |
7.3.1 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
7.3.2 产业组织调整对策 |
7.3.3 产业技术调整对策 |
7.3.4 产业贸易调整对策 |
7.4 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要素供给侧改革对策 |
7.4.1 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对策 |
7.4.2 土地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对策 |
7.4.3 引领创新用人机制调整的供给侧改革对策 |
7.5 供给侧改革的制度供给保障 |
7.5.1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 |
7.5.2 落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制保障 |
7.5.3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调整的体制机制保障 |
7.5.4 激励体制机制保障 |
7.5.5 区域市场网络促进的供给侧改革保障 |
7.5.6 国家经济供给和地方经济供给的一体化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Divisia指数的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假设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理论分析 |
2.1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 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货币供应量可测性的理论基础 |
2.4 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 |
2.5 内生货币视角下货币供应量反映经济运行状态的理论基础 |
2.6 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3 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设计与计量 |
3.1 货币定义概念界定 |
3.2 统计口径拓展因素 |
3.3 经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
4 基于修正指标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分析 |
4.1 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
4.2 货币需求函数的修正 |
4.3 模型估计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对政策工具的敏感性分析 |
5.1 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 |
5.2 STR模型的构建 |
5.3 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与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分析 |
6.1 实证分析 |
6.2 相关性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7.4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经济发展与煤炭开发研究 |
1.2.2 地-矿冲突及其调控研究 |
1.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
1.2.4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研究 |
1.2.5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
1.2.6 简要述评及研究切入点 |
1.3 研究内容 |
1.3.1 煤炭城市地-矿冲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贡献计量 |
1.3.2 煤炭消费需求假说提炼及其宏观实证分析研究 |
1.3.3 煤炭城市土地承载力模拟仿真与情景分析研究 |
1.3.4 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及其边界调控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框架与理论分析 |
2.1 主要内涵界定 |
2.1.1 煤炭城市 |
2.1.2 地-矿冲突 |
2.1.3 机理机制 |
2.1.4 空间管制 |
2.2 基本研究框架 |
2.2.1 逻辑分析框架 |
2.2.2 章节结构安排 |
2.3 关键理论分析 |
2.3.1 系统理论 |
2.3.2 协同理论 |
2.3.3 冲突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地-矿冲突特征与动因解析:调控的前提 |
3.1 地-矿资源现状与供需矛盾 |
3.1.1 土地现状与供需矛盾 |
3.1.2 煤炭现状与供需矛盾 |
3.2 地-矿冲突现状与表现形式 |
3.2.1 地-矿冲突宏观现状 |
3.2.2 地-矿冲突表现形式 |
3.3 地-矿冲突分区与综合特征 |
3.3.1 地-矿冲突分区 |
3.3.2 分区综合特征 |
3.4 地-矿冲突微观调研——以济宁矿城冲突为例 |
3.4.1 地-矿冲突基本现状 |
3.4.2 地-矿冲突感性认知 |
3.4.3 地-矿冲突理性认知 |
3.5 地-矿冲突动因与策略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发展与地-矿关系计量:调控的基础 |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框架 |
4.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常用模型介绍 |
4.2.2 模型改进与构建 |
4.3 全国层面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整理 |
4.3.2 参数估计 |
4.3.3 结果分析 |
4.4 典型煤炭城市验证 |
4.4.1 徐州(东部地区) |
4.4.2 大同(中部地区) |
4.4.3 乌海(西部地区) |
4.4.4 抚顺(东北地区) |
4.4.5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宏观需求调控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5.1.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
5.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5.2 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特征 |
5.2.1 国外(发达国家)特征 |
5.2.2 国内(发展国家)特征 |
5.3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炼 |
5.3.1 理论分析 |
5.3.2 假说提炼 |
5.4 研究方法与假说检验 |
5.4.1 研究方法—Kuznets曲线方程 |
5.4.2 整体把握——基于全国数据的验证 |
5.4.3 局部分析——基于各省数据的验证 |
5.4.4 现实指导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6 地-矿冲突系统模拟:中观供给调控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6.1.1 逻辑框架 |
6.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6.2 系统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原理 |
6.2.2 变量选择 |
6.2.3 模型建立 |
6.3 实证分析 |
6.3.1 研究区概况 |
6.3.2 参数值估计 |
6.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3.4 仿真结果分析 |
6.4 多情景模拟 |
6.4.1 情景模拟设置 |
6.4.2 情景模拟结果 |
6.4.3 模拟结果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矿冲突空间优化:微观管制调控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7.2 理论模型构建 |
7.2.1 一般城市调控模型 |
7.2.2 煤炭城市理论命题:三个立体边界和四大调控区域 |
7.3 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思路 |
7.3.2 地-矿价值评估 |
7.3.3 研究区选择 |
7.3.4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缘何选择此题 |
三、学术研究回顾与述评 |
四、选题研究时限及基本概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回顾(1840-1949)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慈善组织的兴盛背景 |
一、传统慈善文化与西方慈善思想双重启发 |
二、自然灾害与战乱纷繁构成社会基础 |
三、国外力量援助近代慈善组织的成立 |
四、经济发展为近代慈善组织产生奠定物质基础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慈善组织的组织建设 |
一、组织宗旨:解决社会问题,易使众人信服 |
二、管理体制:体现民主理念,注重权力制约 |
三、组织成员:主要领导有威望,一般会员有限制 |
第三节 政府法制对慈善组织运行的规范 |
一、善款善物的筹集 |
二、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 |
三、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 |
第四节 近代慈善组织如何维护自身公信力 |
一、资金筹募与使用 |
二、资金的监管 |
三、财务信息的公开 |
四、赈灾程序 |
五、救助对象甄别 |
第二章 复苏时期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研究(1978-1993)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生存及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1949-1978) |
一、建国初期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 |
二、1949-1966年间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 |
三、中国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的自我反思 |
第二节 复苏时期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分析 |
一、政治环境趋于稳定 |
二、政府职能始让民间 |
三、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慈善参与 |
四、救灾思想更加合理 |
第三节 政府法制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慈善组织登记注册 |
二、善款的筹集使用 |
三、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 |
四、首个慈善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 |
第四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举措 |
一、资金筹集社会化 |
二、资金使用准确化 |
三、内部监管多样化 |
第三章 发展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1994-2007)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及其发展态势 |
一、中央政策更加明朗 |
二、社会环境已然形成 |
三、政府对慈善认识更加客观公正 |
四、慈善组织的成长及其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政府法制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慈善组织准入 |
二、慈善资金使用 |
三、政府监督管理 |
四、组织信息公开 |
五、慈善组织评估 |
第三节 民间力量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02年“明报事件” |
二、制定“中国非营利组织(NPO)公信力标准” |
三、发布“慈善组织行业自律倡议书” |
四、科研机构为公信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第四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举措 |
一、日常工作管理 |
二、内部专业化建设 |
三、财务监督管理 |
第四章 转型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2008-) |
第一节 中国慈善组织的转型发展 |
一、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慈善组织应对 |
二、2008年后的中国慈善组织发展 |
三、第二次转型:由近代向当代 |
第二节 政府法制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资金使用 |
二、监督管理 |
三、信息公开 |
四、征信与组织评估 |
五、其他指引性规定 |
第三节 民间力量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制定《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 |
二、开通“中国慈善信息平台” |
三、透明慈善联合行动 |
四、成立中国慈善联合会 |
第四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举措 |
一、中国红十字会 |
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
第五章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演变 |
一、慈善法制建设由缺位到相对健全 |
二、民间力量变为推动公信力建设的重要角色 |
三、社会媒体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愈来愈深 |
第二节 香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香港慈善发展简述 |
二、香港慈善组织如何获得公信力 |
三、香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 |
第三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慈善组织与政府 |
二、慈善组织与捐赠主体 |
三、慈善组织与社会媒体 |
四、慈善组织与其他组织 |
第四节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未来构建 |
一、未来方向:以自律为基础,辅之以他律 |
二、具体措施:内部自律+外部他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金融宏观调控对徐州市外汇收支的影响及政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人社局服务型人社建设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D]. 王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美联储利率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研究[D]. 杨梦满.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政策传导下中国煤炭价格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张言方.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5]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实证研究[D]. 崔苎心.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6]陈云经济思想的伦理内涵[D]. 乔剑浩.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7]东北振兴中的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汤姚楠.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8]基于Divisia指数的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研究[D]. 王智花.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9]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D]. 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8)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王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