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清韵——道教音乐审美风格论(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阴柔论文,之二论文,风格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存思”都有强烈的心理修炼性质,并多以神仙、经书为焦点展开想象、联想活动。“如见玉帝,念道思真,静存此心,密密研究,经中至理,体之身心”。〔48〕“存想太上真人在高座上转经而说法也”。〔49〕在唱[步虚]时,则要存思尊神和体内真气的运行。〔48〕这些想象都是超现实的,故需要用固定程序的心理训练来使幻想成真,通常在心理活动上要求精神专注、排除欲望和兴奋情感,身心完全放松虚静,并有一些辅助性的“心理技术方法”:全神贯注于复杂的呼吸运动的特殊的调息、气功等,反复的身体动作(咽气,叩齿),诵经音声模式的反复等,要点就在于摆脱杂念,导致虚静的心理状态,再展开固定程序的宗教想象。存思的心理特征类似现代心理学所称的“冥想”和“沉思”。研究表明,沉思可导致重要的脑电波和其它生理变化:新陈代谢和心律减慢,心理紧张消除,趋于平静。〔50〕可见,科仪音乐中广泛运用的修道术同样是在虚静、专思的心理状态前提下而再展开直觉和联想,这种心理状态直接制约着道士们音乐审美情趣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在音乐实践中处于相应的审美心理状态,一致运用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从这个角度透视,就能充分理解各地道教音乐为何如此统一地偏爱阴柔而不是其它的杂多风格。
结语
勿庸讳言,要真正穷尽道教音乐的奥秘,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尚须长期的艰苦努力。本篇的研究,只是向“把握全貌、透视本质”的目标有所前进,对道教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本质特点提出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和认识。
首先,道教音乐是一种宗教音乐现象。神圣神秘的宗教信仰和仪式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教音乐的面貌和基本特点,可以说没有宗教信仰和仪式,道教音乐将失去其主体性,甚至将不复存在。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局内人立场了解神圣观念和礼仪的特点,应是认识道教音乐自身本质特性的一个基点,否则我们的观察就会成为雾里看花,甚至偏失方向,看不清它的实质和价值。正如本篇初步研究所示,神圣观念和礼仪对音乐现象的制约和影响既广泛深远又非常微妙复杂,它或显或隐,或曲或直,在不同道派、不同音乐体裁以至音乐形式内容的不同层面都有不同程度和深度的体现,受其制约最多从而最能反映道乐本质的音乐现象乃是全真道十方韵的主体内核,它应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其次,道教音乐也是一种审美艺术现象,它虽然服务于宗教信仰和仪式,其表达的基本情感性质特征与仪式的氛围基调也高度统一对应,但音乐艺术的特殊运动逻辑决定了它又必须采用自己的具体表达形式和方式,而非亦步亦趋地解释仪式的具体内容和情节。因此,我们绝不能因强调道教音乐的宗教性而排斥或忽略对音乐艺术形式风格的具体分析,恰恰相反,音乐学的研究主题,正要求我们确认音乐的相对独立性,并着重从形态学角度细致分析音乐表现的具体形式和方式以及从中体现的审美趣味和风格,这样才能正确地看清宗教与音乐的辩证关系,看清音乐表达宗教观念的特殊性。否则,我们的研究就很可能偏向宗教仪式的主题,或者只能停留在空泛议论的状态而不能说明实质问题。
最后,道教音乐并不仅是单纯的宗教文化现象或音乐现象,也是一种民族历史文化现象,它发放了诸多特殊文化信息,归根结蒂它是以特殊的大文化因素为其根基。道教音乐“阴柔”审美风格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无根可寻的,它实是某些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厚积薄发:南方特殊的自然人文地理营造出特有的崇拜神灵的巫风民俗和偏爱阴柔的艺术传统,其构成了道家哲学和道教艺术形成发展的温床;通过道家哲人的抽象思维,这一传统升华为清晰简明的理论表述和总结,成为道教文化实践的思想指南;根源于老庄思想的修道术在实践中促成道士“重柔贵虚”的集体心理特征的形成;最后,这种趋同心理与科仪音乐实践结合运作,进一步向音乐审美领域延伸,促成了道教音乐审美趣味和阴柔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研究相关的文化基础可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根源上帮助我们加深理解道教音乐的形式特点和美学风格,探寻其内在的文化机制和动力,认识它的本质和必然性。
从总体上看,道教音乐的形成发展,它的独特风貌和本质大致可归于宗教、音乐艺术和历史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的合力作用,这就决定了只有通过有机的跨学科研究,方能一步步深入堂奥,识其秘旨。前面的道路或许还很长很长,但相信只要沿着正确的研究之路不懈前进,总有希望到达光辉的终点。
道教音乐仍在中国大地回响,仍在继续给人以美的享受,仍珍藏着尚待开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这些正在并将继续为那些在学术之路上挥汗披荆的跋涉者提供无穷的动力!
* 作者是我院94级音乐学专业博士毕业生,本文为博士论文。原文分上、下两篇,共十章,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发表了第十章并略有删节。指导教师袁静芳教授。
注释:
〔1〕《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7月版第15页。
〔2 〕关于审美形态这个概念在美学理论界有广狭两种范围的不同解释,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中作了较宽泛的解释,认为审美形态学应以审美范畴研究为主,辅之以艺术风格和意象流变的研究。参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40页。而叶纯之、蒋一民著《音乐美学导论》一书中则狭义地理解为“音乐形态”或“音乐结构”。本文倾向后者的定义。参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2 月版该书第四章《音乐风格》。
〔3〕详参野村良雄著,金文达、 张前译《音乐美学》中关于节奏的论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4〕〔5〕参见《现代美学体系》第40页。第70—72页。
〔6〕《复鲁契非书》,转引自彭立勋著《美感心理研究》第21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见《文心雕龙声律篇》。
〔8〕《尚书·古文疏证》云:“韵兴于汉建安及齐梁间。 韵之变凡二。前此止论五音,后方有四声。”
〔9〕如宋明帝《文章志》:“罗友有大韵。 ”《晋书·庚凯传》“雅有远韵。”《郄鉴传》“乐彦辅道韵平淡”,《曹眦传》“会无玄韵淡泊”,《宋书·王敬传》“敬弘神韵冲简”。《谢方明传》“自然有雅韵”。《齐书·周颙传赞》:“彦伦辞辩,苦节清韵。”《嗣衡阳·王钧传》“其风清素韵,弥足可怀”。转引自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第147页。春风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
〔10〕〔11〕《中国艺术精神》第176—178页。第64页。大陆美学家敏泽先生也有类似看法,认为晋宋时期流行以“韵”评人的风度的自然、飘逸、高雅,从其使用情况看,“韵”或“风韵”实即指人在精神上蔑视礼法、放浪形骸、高雅超俗的表现,参见《中国美学思想史》第52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转引自《辞源·四》。
〔13〕《中国美学范畴辞典》“韵”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62页,167页。
〔14〕《管锥篇》第四卷1353页。
〔15〕《“气韵”探源》载《美术史论丛刊》1982年3期。
〔16〕《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
〔17〕详参见蒲亨强著《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一书中“道教与文人音乐”一章。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3月版。
〔18〕详参萧兵、叶绍宪著《老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参南怀瑾:《禅宗与道家》第247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牟钟鉴等著《道教通论》第16页。
〔21〕这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研究结论,参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第247页,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版。
〔22〕《宋史·范祖禹传》
〔23〕据《宋史·地理志》和《宋会要辑稿》
〔24〕详朱谦之著《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25〕《宋会要辑稿·道释一》,记有历年经考试获度牒的各地道士数目,南方和江南一带人数大大超过北方。
〔26〕饶有趣味的是,古希腊人也有崇拜天体的神秘观念,认为唯有天体是不死的、永恒的和不改变的,他们给予天体崇高的地位,称之为“以太”,意为希腊文的“永恒之流”或“永恒的时间”。古代人把天作为最高的地方分配给神灵,相信神灵和天一样都是不死的东西。参见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第40—41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这与道教的神仙信仰和内丹理论都有惊人的相同点,不同处在于道教更进一步创造出了一套与天合一的具体理论和方法。
〔27〕〔28〕全真清修派大师马丹阳《丹阳真人语录》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言天者,非外指复载之天地也,盖指身体中之天下地也。人之膈已上为天,膈已下为地,若天气降、地脉通,上下冲和,精气自固也。”转引自张广保著《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第92页,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第101页。
〔29〕详参胡孚琛著《魏晋神仙道教》附录《道教史上的内丹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太上老君内观经》阐述甚详:“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寻思,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景,内察一心。”
〔31〕《太平经》卷73—85:“求道之法静为根”,“久久自静,万道俱出,长存不死,与天相毕”。卷154—170:“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也,神明佑之。…久久自能见神。”
〔32〕晚唐作品《老君清静心经》,发挥《道德经》修养的妙义,全篇392字,反复强调心神清静,渐入真道的原理。如“如此清静。 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得悟道者,常清静也。”
〔33〕〔34〕详参黄公伟著《道教与修道秘义指要》第三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35〕《长生真人至真语录》:“虚者,道之体也,阴阳明其虚则万物生也,至性明其虚则恍惚生也。”
〔36〕转引自《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第92页。
〔37〕〔38〕姬志真《云山集·心赋篇》
〔39〕〔40〕《中和集》,明正统道藏·涧真部·方法类》光字号。
〔41〕〔42〕《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第102页。第101页。
〔43〕参见《中国艺术精神》第62页。
〔44〕《应帝王》
〔45〕见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261页。
〔46〕〔47〕转引自彭立勋著《美感心理研究》第221页,229页,23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224页,227页,229页。
〔48〕转引自闵智亭、 李养正主编:《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44页。
〔49〕《太极真人敷灵宝斋醮盛仪诸经要诀》载《道藏》第九册。
〔50〕据医生对禅宗和尚作实验后的报告,因禅宗的禅宗法实与道教存思法类似,故可引证。详[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由之校《宗教心理学》第13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