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在国际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使得建筑工程的数量急剧增多,虽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建筑结构当中的裂缝问题非常普遍,而且裂缝的类型有很多种,其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但都会对建筑本身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围绕建筑结构当中的裂缝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建筑结构当中裂缝的产生原因,并对相关的防治措施加以探讨,希望建筑结构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治策略
引言
我国建筑工程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基础。当前建筑结构中存在一定的裂缝现象,而这个裂缝使得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与使用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给用户带来了不安全感。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可能会使得建筑出现严重的损坏,影响居住安全。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预防,使得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1建筑结构当中裂缝的产生原因
(1)设计图纸缺乏合理性,在建筑结构当中,应力较为集中的部分是裂缝的多发区域,例如在高层建筑当中,地层的裂缝问题会较为严重,且在柱下1/3的部位较为集中,裂缝的形态发展往往会随着受力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是与应力方向相垂直,呈现两端细中间宽的状态,而沿灰缝开裂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一般建筑结构当中的裂缝都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设计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配筋进行计算时,考虑不够全面,未能对裂缝宽度以及扰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准确的验算,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结构体突变的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处理,同样会使建筑结构当中出现裂缝问题。(2)施工阶段对于建筑结构的质量好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模板或钢筋等材料操作不合理的现象,容易导致混凝土在没有彻底凝固之前出现沉降,从而产生塑性裂缝。任何类型裂缝的产生都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质量,而塑性裂缝的影响则是比较严重的裂缝问题之一,除此之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会对建筑结构的质量造成一定的限制,在对模板进行捆扎的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引发裂缝问题。(3)能够对建筑结构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施工的工艺、技能、方法、材料以及设备等等,如果工艺方法缺乏规范性或施工不合理,都可能会引发裂缝问题,而人为因素是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或缺乏责任心都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对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4)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建筑结构质量的关键,需要在设计图纸当中对各类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未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或材料搭配不合理,都会对施工的质量以及建筑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施工当中的原材料包括沙子、水泥以及骨料等,建筑结构本身在混凝土方面具有较高的质量要求,一旦有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工程当中使用,将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从而在建筑结构当中产生裂缝问题。
2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问题的具体措施
2.1建筑设计措施
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以及建筑使用的基础,因此,在改善裂缝问题上,必须要先做好设计。针对建筑的使用,对其结构类型、承载基础以及地基类型等多个因素加以分析,使得结构的布置尽量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物的高度与横墙间距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即横墙间距不宜超过建筑物高度的1.5倍,而建筑物的长高比例需要控制在2.5以下。通常,在荷载、高度存在较大的差异的部位,产生裂缝的机率增高,主要是因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所以,在设计时,还需要对其受力加以注意。要从设计上来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需要对其总长度超过45m的长条形建筑设置对应的伸缩缝。伸缩缝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其因为受力可能带来的变化,提前留好一定的空间,避免影响墙体的整体。
2.2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施工阶段,应该对混凝土模板进行合理的构造,提升模板和支架的刚度,避免模板构件无法承受荷载压力出现变形引发裂缝问题,在对模板加以使用以前,应该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护,避免存在变形问题,影响浇筑质量,同时还要对拆模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不能为了施工的速度而过早的拆除模板,要对早龄期的混凝土质量加以保证,避免出现裂缝或损坏的现象,当然,模板拆除的时间太晚也是不科学的,如果拆除太晚会使混凝土水热化反应的峰值被错过,从而错过最佳的养护时间,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发挥。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与振捣工作同步进行,确保振捣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要对早期的混凝土加强养护,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养护的时间加以控制,如果在风速较大、气温较高或温度偏低等环境下进行施工,则要保证喷水的及时性,可以采用保鲜膜进行覆盖处理,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2.3温度裂缝控制
温度这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对墙体结构进行改造;在建筑物顶层设计拉结筋,可以增加墙体强度,对抗墙体变形产生的剪应力和拉应力。房屋的建筑平面可以通过伸缩缝为墙体的热胀冷缩预留空间,防止挤压或者膨胀产生墙体裂缝;利用植物绿化屋顶或者墙体减少太阳光的照射,不仅调节了温度差有益于居住环境,而且美化了建筑物的外观;施工时,房屋建筑的圈梁做成内包的形式,可以避免圈梁暴露于阳光下,引发墙体裂缝;房屋建筑的屋面保温层施工时应采用正确的手段,并且避免在高温天气下施工。
2.4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材料采购时,尽量选择生产规模大、市场信誉高的材料生产商,在原材料进场以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砂石骨料以及成品砖等原材料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同时还要将检验的记录工作做好,一旦发现有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应坚决排除在外,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当中的要求,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并保证粗骨料当中的石料表面粗糙且质地坚硬,具有较小的孔隙率,粗细骨料要保证含沙量在1%以下,并加入适量的塑化剂和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材料配置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对优质的石子材料加以选择,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增强,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高强度的混凝土加以使用,可以使用中热膨胀水泥,并通过相关实验对掺入外加剂的剂量进行测定。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当中,裂缝问题较为普遍,不但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减少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裂缝的产生原因加以明确,并从多方面入手,制定有效的措施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加以提升,包括提高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规范性,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比优化等措施,使各类裂缝的形成原因得到有效的防控,从而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得到保证,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与对策[J].门窗,2017.
[2]徐朝天.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思考[J].建筑知识,2016.
[3]郑辉.砖混结构建筑裂缝产生和防治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
[4]刘威.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
论文作者:朱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裂缝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墙体论文; 原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