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董伟丽

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董伟丽

董伟丽 陕西省长武县巨家镇中心小学 713600

教学情境,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情境教学的优势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难以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点,对于数学学科更是提不起兴趣。而情境教学就是创设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情境,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数学奥妙,激发小学生走进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合理的数学情境教学可以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数学知识要点相结合,寓教于乐,在传授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第三,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情感,增强人的认知能力。创设熟悉的环境,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将自己正面的积极的情感投入进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化的数学概念。

二、教学情境的类型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桥梁,是学生从形象思维意识转变为抽象思维意识的有效途径。

1.趣味情境。创设趣味性数学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将数学知识寓于生动有趣的趣味性环境中,可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时,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活动——“猫和老鼠”。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一人是“猫”,其余的几个人为“老鼠”,“猫”在抓“老鼠”的时候,“老鼠”要不断地变换位置和调整顺序,在欢快的游戏中使学生加深对于位置与顺序的理解。

2.实物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想的培养是需要学生亲身体验的,创设实物情境,就是要将学生置于实物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在学习“认识物体”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积木,让学生搭建不同的物体,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每种物体都是具有不同的形状的,然后教小学生搭建长方体、正方体等数学常用物体,并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搭建的物体说明其形状和主要特征,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实物的存在,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将学生置于生活经验中,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购物或模拟购物。买价格为1元的笔记本时,我们可以数出10角,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抽象出“1元=10角”这一数学常识。同时,可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数学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情境创设要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及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具有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

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由于师生在经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导致双方在对客观世界和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判断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产生偏差。如果教师忽视了这种偏差,不仅不利于情境功能的发挥而且会给我们的数学教学造成一定的障碍。情境创设要“反映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教师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情境。

三要符合数学教学的目标。许多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理解存在着绝对化和形式化的倾向:无论什么课都要安排一个创设情境的环节,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没有了这个环节就体现不出新教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思想,所以为了创设情境有的教师便生拉硬拽甚至想办法捏造不符合常规的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忽视了教学目标与要求,缺乏目的性。教学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如果偏离了这一宗旨,教学情境只会成为我们教学的绊脚石。

四要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要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教学中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境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数学自身特点”的强烈关注,应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

论文作者:董伟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董伟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