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策略浅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投资策略论文,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整市道的操作技巧
大牛市也有调整,当调整来临时,作为散户投资者,如何采取正确的操作策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值得考虑:
1.做空回补。这是以暂时的退却换取今后的前进,适应于调整将开始时。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所持的股票果断地斩仓卖出,再在跌得更低的价位里买入同量的股票。这样做的好处是,权当仍持有同样品种、同样数量的股票没有抛,但却获得了倒差价,成为空头行情的赢家;另一种做法是用斩仓的资金,在低位买进更多的原来股票,虽账面上没有赢钱,但却赚了股票,一旦回调结束,开始反弹,便可率先解套或盈利。这是一种主动性“生产自救”。
2.结构调整。随着股指的演变趋势,进行调整持筹持币结构的顺势而为,所以较容易理解。当回调开始,将手中的有盈利的股票先跑掉一些,也就是说,腾出一些仓位,多留一些钱。即便是好股票,同样也不要死捂不放。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现阶段总体来说二级市场的资金显得不足,不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相反,先期的热门股,除非主力深陷被套,一般不会在下一轮行情再关照它,来帮人解套。当然,随行情转为趋多时,亦可增加持筹比例。
3.追跌杀涨。此次方法对敢于做短差、抢反弹的人而言,比较适合。在通常情况下,回调行情中,跌幅较大的,必是先期涨幅较大的;同样,凡跌幅较深的,又是日后反弹较强的。因此,擅长抢反弹的,就要拣跌幅较大的买,越跌越买,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一旦反弹,便要不贪不恋,果断杀涨,且大涨大杀,小涨小杀,不涨再等。
4.舍劣换优。这是专门对原先买错了股票的人所可考虑的。在回调行情中,正是进行持股结构调整的极佳机会,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从原骑的劣马,换乘为骏马的方法。具体地说,上轮行情中涨势欠佳的,一般来说均为弱势股,其所以会成弱势,无非一是少题材,二是前期爆炒过上档阻力大,这类股票的沉寂还将继续,不如针对当前市场的热点,以及确实有支持其上涨的原因,如重组后的业绩改观,大比例送增股等,弱势股一般跌幅也不大,割肉的损失不大,换成强势股后,解套并获利的主动权也就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与庄巧周旋
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说白了每只股票都有庄家,散户入市炒股,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就是散户与庄家之间的斗智斗勇,加之随着沪深两市的盘子越来越大,个股行情将是今后两市发展与演变的主线。那么,面对盘中一千多只股票,如何识别庄家的性质(强庄或弱庄),或者是识别了之后,又如何与庄家共舞,这也许是散户投资者的必修课之一。
首先,见放量即跟。由于庄家在底部悄然吸筹时,一般散户投资者是难以识别的,所以一般不要去苛求在最低价买入,但一旦庄家吸足了发动个股行情的筹码,必然需要通过放量拉升,才能达到坐庄获利的目的,而根据测算,通常庄家从启动时,至少要拉升30%以上,才能悉数派发,顺利出局。基于这个道理,凡见某股开始放量,判断的依据是,当日成交量为流通盘5%时,为启动必须的量;10%时为攻击量。作为散户,如果不贪的话,见前一种成交量时跟进,可分享庄家拉升个股涨幅20%的成果,后一种则可分享10%~15%。
其次,见巨量即退。并不是成交量越大越好的,当某股放出该股流通量30%以上的成交量,说明庄家通过对倒想溜。这个现象对一些无法通过上述办法确切掌握该股从启动至今累计升幅已达多少的人来说,也就多了一个判断该股的行情是否到头的依据。换言之,假如无法知道已搭乘了庄家的车有多少行程了,一见放出巨量,先下车再说。否则,如果该庄撤离,没有新庄与其换防,该股将会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沉寂。所以,一旦见某股放出巨量的时候,宁可先果断地退出来,看一看再说,如果巨量之后仍放量上攻,则说明有新庄介入,再返身亦不迟。
再次,见推荐即慎。为了配合庄家行为,一些挂靠其名下的“专家”,会恰好到处地进行确实有庄入盘的个股进行推荐。虽然有时按图索骥,确实会有所收益,并且还有买入后很快就飚升的甜头,但这种甜味是出自甘蔗的末梢,也就是说凡听从了推介的个股,往往是行情已到了强弩之末,买入的基本上属于顶部价,稍有不慎,就会接上庄家撤走前的最后一棒,套牢后将长期难以解套。因此,凡被人极力推介的个股,散户介入千万要慎之又慎,可以结合上述对个股成交量的研判,似更妥帖一些。或者宁可放弃与这类庄家共舞,以免误入圈套。
运用上市公司“大年小年”规律来选股
曾几何时,上市公司在实施分配方案中悄然出现了一种“大年小年”的现象。即以间隔性的一年分的多一些,一年分的少一些,甚至不分。
对此现象如何看?不少人对没有进行大比例送、增股的公司大加赞赏,反之,则颇有微词,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实施大年型分配方案或采取小年型股利政策,具体的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与考虑,而对投资者而言,其实只要掌握本文所谈的“大年小年”的规律,也就可以想要股票的和想要红利各求所需,完全可以避险趋利,根本用不着说三道四。
所谓的“大年小年”现象,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某个上市公司距上次较大比例送、增股之后,不满一年,或略超过一年,本次就不会再继续实施送、增股的分配预(预)案,而是采取或分红利或暂不分配或不分只配的方案,对前一种情况来说,就是该公司的“大年”,有后一种考虑的,就是该公司的“小年”,而对2007年上市的次新股,上半年上市的先迎来“大年”,下半年上市的,则先度过“小年”,对喜欢“搏黑马”的投资者来说,就可以根据这些基本规律和自己的“实际需要”,去筛选符合自己胃口的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是过“大年”,抑或是度“小年”,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当一个公司进行了较大比例的送、增股之后,应当有一个修养生息,蓄势待发的过程,否则其根本不可能有几何级的翻番业绩与股本同步扩张,因此,凡做过大规模股本扩张的,一般是在二年内不会再实施较大比例的送、增股(少数有例外,只能理解是货币资金存在困难,无力分红利,只得硬着头皮再送、增股),所以,也就有了一年送、增股(“大年”),一年派红利(“小年”)的现象。
从这个角度,作为散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在分配方案上实施“大年”抑或“小年”的方案,不但要予以理解,而且还应该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