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文杰[1]2003年在《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利鲁唑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利鲁唑(2-氨基-6-叁氟甲氧基-苯并噻唑)属苯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国外的研究报道表明它具有神经保护、抗惊厥、镇静、抗抑郁等药理作用,但是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其阻断突触后膜上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稳定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以及减少突触后γ-氨基丁酸的重摄取等作用相关。这些机制与镇痛及阿片功能关系密切。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利鲁唑是否象其他阿片功能调节剂一样调节阿片的功能,并系统观察利鲁唑对阿片药理作用,包括对痛阈、吗啡镇痛、吗啡引起的耐受和躯体依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1)在小鼠冰醋酸扭体实验中,腹腔注射冰醋酸后小鼠扭体次数为33.4/15min,皮下注射利鲁唑10mg/kg减少扭体次数至30次/15min;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中,皮下注射利鲁唑10mg/kg能延长基础痛阈由3.2至3.7秒;在小鼠55℃热板实验中,皮下注射利鲁唑10mg/kg能延长基础痛阈由13.3至13.7秒;因此,利鲁唑单独皮下给药在以上叁种镇痛模型中均无自身镇痛作用。 (2)利鲁唑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使等剂量吗啡镇痛作用增强。在0.6%冰醋酸扭体实验中,皮下注射吗啡1mg/kg能使扭体次数由33.4/15min减少到19.5/15min,皮下注射利鲁唑能进一步使动物扭体次数减少;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实验中,利鲁唑(10mg/kg)可分别使2.5和5mg/kg吗啡可能最大镇痛百分率分别由7%和13%增加到31%和73%,分别增强了4.4和6.1倍;在小鼠55℃热板模型上,皮下注射利鲁唑(10mg/kg)使5mg/kg吗啡可能最大镇痛百分率由40%增加到74%,是单纯吗啡组的1.9倍,同样能显着增强吗啡镇痛; (3)在小鼠55℃热板实验中,皮下注射吗啡1佣mg/lkg对小鼠进行急性处理,可使10 mg吸g吗啡镇痛作用显着降低,其最大可能镇痛率由93%下降到63%,提示急性耐受的发生。利鲁啤对此方式所致的急性耐受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在小鼠55℃热板实验中,用吗啡慢性处理动物使等剂量吗啡镇痛作用下降,产生明显耐受。当在每次给予吗啡前20分钟给予利鲁啤可明显抑制吗啡所致的耐受; (4)用不同的吗啡慢性给药方案分别处理大鼠和小鼠能诱发躯体依赖,在纳洛酮催促下,出现典型的戒断综合征。如在每次给利鲁哩前20分钟皮下注射小同剂量利鲁啤,则对纳洛酮催促所引起的大鼠和小鼠的戒断综合征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提示利鲁哇对吗啡所致躯体依赖具有预防作用。而在吗啡依赖小鼠用纳洛酮催促前皮下注射利鲁啤,对戒断综合征无显着影响,提示利鲁啤对小鼠吗啡躯体依赖无治疗作用; (5)在正常的大脑,小脑和丘脑均有Nosi舌性存在,分别为(66士句,(66士乃和师7土4)U。在整体实验中,皮下注射利鲁吟10 mg吸g使日士不同脑区NOS活性均下降30%。将利鲁哩直接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正常小鼠不同脑区的NOS活性受到显着抑制,和对照组相比,利鲁畔可分别抑制大脑、小脑和丘脑的NOS活性30%礴0%。与单纯吗啡组相比较,用吗啡和利鲁哩预处理小鼠3天,可引起小鼠大脑、小脑和丘脑NOS活性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当用纳洛酮催促使之处于戒断状态时,吗啡依赖小鼠大脑、小脑和丘脑的NOS活性则较对照组升高2一倍,而利鲁啤+吗啡组不同脑区NOS活性与单纯吗啡给药组相比较,均显着降低; 哟用荧光探针nu}3/AjM,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利鲁畔1佣pmo盯L对PC12细胞内钙浓度有抑制作用。随着加入利鲁哇时间的延长至40秒时能显着抑制细胞内钙浓度,在120秒达到高峰,细胞内钙浓度下降50%。 这些结果表明,利鲁啤对吗啡药理作用具有明显影响,能增强吗啡镇痛、对抗吗啡耐受和躯体依赖。这些实验结果再次证明NMDA受体作用系统对阿片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利鲁吟是一种新的阿片功能调节剂。这些认识将有利于对阿片耐受和依赖的机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为临床上开发低成瘾的强效镇痛复方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魏丽娟[2]2015年在《利鲁唑在脂多糖诱导眼内炎症中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眼外伤、内眼手术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多为细菌进入眼内导致感染所致,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等。细菌性眼内炎是严重威胁视力的眼科急症,细菌性眼内炎预后受细菌数量、毒力、患者年龄及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及时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玻璃体切除术等治疗,但是视力预后仍不理想,常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细菌在增殖、破裂的过程中释放的毒性物质(内毒素、外毒素)可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坏死[1,2,3]。其中细菌的裂解产物是诱发眼内炎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脂多糖是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其主要毒性致病因子,可用于玻璃体腔注射,诱导感染性眼内炎症反应[4]。炎症反应导致血眼屏障破坏,炎性细胞向组织间隙迁移浸润,蛋白渗漏,精密的视网膜结构被破坏,最终导致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如何消除眼内炎中眼内组织破坏、改善最终视力预后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在积极抗菌治疗的同时,能否有效并及时地控制眼内炎症反应是治疗的关键,也是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利鲁唑(Riluzole)属于苯并噻唑类衍生物,1996年开始作为一种新型谷氨酸释放抑制剂被批准应用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治疗,其稳定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作用使其在神经保护、抗惊厥、抗抑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提示其在更多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其药理机制,我们推测其可能在眼内炎症控制中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拟观察利鲁唑对脂多糖诱导大鼠眼内炎症的干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lipopolysaccharide from Escherichia coli)建立大鼠眼内炎模型,观察其炎症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利鲁唑的干预作用,然后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眼内炎的治疗提供新线索。材料与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组: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眼内炎组;3组:眼内炎利鲁唑干预组。生理盐水组大鼠右眼注入5μl无菌生理盐水。2、3组大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入LPS(2μg,5μl),建立LPS诱导的眼内炎模型。左眼为正常对照眼。利鲁唑干预组在LPS注射前12 h和术中及术后连续3 d腹腔内注射利鲁唑注射液(0.1%,10mg/kg)。第一部分:造模后6h、12h、24h、48h、3d、5d、7d进行眼部炎症评分,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炎症细胞浸润,行免疫组化测定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在视网膜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分布,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视网膜组织中GS的表达情况,观察利鲁唑的干预作用。第二部分:对利鲁唑的干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玻璃体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炎症评分玻璃体腔内注射LPS诱导出典型眼内炎临床表现,造模后干预组炎症反应明显较2组轻,造模后24 h、48h、3d时间点两组临床炎症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未见明显炎症反应。2.病理组织学检查常规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浸润,对切片中以锯齿缘为前界的玻璃体腔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进行计数分析。2组、3组在造模后均可观察到大量外周血白细胞眼内的浸润。HE染色显示各时间点3组玻璃体内炎症细胞计数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造模后玻璃体腔、视网膜大部分未见、或散在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视网膜形态基本正常,结构清晰。与1组相比,GS在眼内炎组的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内颗粒层、神经节细胞层Müller细胞胞浆中。2组、3组在6h、12h、24h、48h、3d GS的表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组GS的表达明显低于2组,但仍高于对照组。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GS的表达48h时,对照组视网膜中检测到低水平表达,眼内炎组GS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利鲁唑干预组GSm RNA表达较眼内炎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4.谷氨酸浓度2组和3组大鼠玻璃体中谷氨酸含量在炎症初期就开始升高,48h时达到高峰,分别为324.01±2.47μmol/l、253.95±10.76μmol/l。2组在5d时谷氨酸浓度较之前出现小幅回升(298.04±4.83μmol/l),然后逐渐下降。6h后各时间点,3组造模眼玻璃体谷氨酸浓度明显低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高于1组。5.LPS诱导眼内炎后,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颗粒层,3d时出现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2组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多于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视网膜未见明显细胞凋亡,6h,12h,24h时眼内炎组与干预组相比细胞凋亡程度无明显差异,其后各时间点3组凋亡细胞指数均低于同期眼内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鲁唑可以抑制内毒素诱导的眼内炎中炎症细胞的眼内浸润,减少组织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使玻璃体谷氨酸含量降低,抑制Müller细胞活化。该研究结果提示利鲁唑在细菌性眼内炎中的保护作用,为眼内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粟文杰[3]2003年在《利鲁唑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利鲁唑 (2 氨基 6 叁氟甲氧基 苯并噻唑 )属苯噻唑类化合物 ,具有明确的药理活性。它主要通过抑制钠通道的激活和减少谷氨酸的释放等机制产生神经保护、抗惊厥、抗抑郁、镇静和抗躯体依赖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为利鲁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刘卫刚[4]2005年在《石杉碱甲在脊髓器官型培养水平对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它是以进行性肌肉无力为特点的致死性疾病,患者多在首次出现症状后的3-5年内死于呼吸衰竭。ALS的发病机制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Cu/Zn SOD基因突变;2)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3) 线粒体功能异常;4) 氧化应激;5) 病毒感染;6) 免疫异常等等。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是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SALS)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在病理情况下,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异常增高,过度刺激其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毒性作用。 体外细胞(或组织)培养尤其是脊髓的器官型培养在ALS的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器官型培养的脊髓中,培养物能存活3个月以上,可以显示出良好的细胞形态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突触联接。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作为ALS的一种体外研究方式,它是利用脊髓器官型培养技术,在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抑制谷氨酸的的转运,造成突触间隙谷氨酸浓度的增高,根据谷氨酸的兴奋毒性机制,对腹角运动神经元造成损伤。它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模型去研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从而为临床前使用某些药物治疗ALS提供重要实验基础。 ALS治疗非常困难,ALS药物研究主要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基因治疗等。利鲁唑(riluzole)是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之一,是第一个获美国FDA和欧盟批准用于治疗ALS的药物。但它的疗效有限,仅能延长病人生命几个月,并不能治愈ALS。进一步研究尤其从我国中药中研发新的治疗ALS药物非常重要。 石杉碱甲(Huperzine A, HupA)是从民间草药千层塔(蛇足石杉)中分离到的一种新型石松类生物碱有效单体,虽然它是一种可逆性的高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但对石杉碱甲的药理作用深入研究表明,它还通过抗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等途径对细胞产生一定的
张楠[5]2015年在《利鲁唑对急性高眼压致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青光眼(Glaucoma)是指一系列与眼内压相关的、以视神经特征性损伤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眼病。对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学术界未达成一致结论,很多研究表明[4-6]眼压升高,可能引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玻璃体中谷氨酸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Caspase-3是细胞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的关键,测定组织内的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应该组织的凋亡状态。苯并噻唑类药物利鲁唑是一种抗谷氨酸药物,国外许多学者从整体、离体、分子水平探讨了利鲁唑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麻醉、神经保护、抗惊厥、抗抑郁、镇痛和抗依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该药最早作为谷氨酸拮抗剂广泛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治疗,后又有研究发现利鲁唑在稳定细胞内外离子(钠、钾、钙)浓度有一定疗效。国外有文献报道利鲁唑可以缩短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b波恢复时间[1];国内已开展利用利鲁唑治疗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3]。因此本研究利用前房灌注升高眼压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给予利鲁唑干预,通过检测Caspase-3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进而了解利鲁唑在急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为急性高眼压视神经保护提供药物治疗的依据。材料与方法以前房灌注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80例,高眼压对照组40例、利鲁唑干预组4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0例,造模成功后于再灌注12h、24h、48h及72h处死大鼠,摘取眼球。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Caspase-3在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运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均用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E染色:正常大鼠视网膜层次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整齐。高眼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水肿明显,出现炎性细胞,视网膜结构不清晰;利鲁唑干预组大鼠视网膜水肿较高眼压对照组轻,炎性细胞较少,结构相对完整。2.免疫组化2.1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表达微弱,不同时间点,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同一水平波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2高眼压对照组及利鲁唑干预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表达均随再灌注时间而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减低,再灌注24h时,Caspase-3阳性细胞数最多;经统计学分析,再灌注不同时间间Caspase-3阳性细胞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利鲁唑干预效果分析:对叁组大鼠各再灌注时间点视网膜Caspase-3阳性细胞数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12h=67.851 P<0.01、F24h=112.187 P<0.01、F48h=39.640P<0.01、F72h=15.033 P<0.01。经LSD法两两比较示,再灌注各时间点,利鲁唑干预组大鼠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较高眼压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TUNEL染色3.1正常对照组大鼠:凋亡细胞少见。不同时间点,凋亡细胞数在同一水平波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2高眼压对照组及利鲁唑干预组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数均随再灌注时间而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减低,再灌注24h时,数值达到最大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再灌注不同时间间凋亡细胞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利鲁唑干预效果分析:对叁组大鼠各再灌注时间点凋亡细胞数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12h=93.888 P<0.01、F24h=396.437 P<0.01、F48h=482.622 P<0.01、F72h=198.285 P<0.01。经LSD法两两比较示,再灌注各时间点,利鲁唑干预组大鼠凋亡细胞数均较高眼压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高眼压致大鼠视网膜损伤后Caspase-3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目增加。2.利鲁唑药物干预治疗可通过减少高眼压视网膜损伤中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常庚[6]2010年在《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谷氨酸毒性造成的运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选择性地损伤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四肢肌肉无力,常累及咽喉肌和呼吸肌等。患者多于发病3-5年内死亡。该病目前病因不清,尚无有效治疗。近年来FDA批准的新药利鲁唑临床开始应用,但仅能延长生存期,且价格昂贵、副作用大,一些患者不能耐受,临床并未广泛应用。所以,迫切地需要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寻求新的治疗药物。ALS的发病机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Cu/Zn SOD基因突变;2)谷氨酸的兴奋毒作用;3)线粒体功能异常;4)氧化应激;5)小胶质细胞增生等。多数学者认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ALS的发病,其中谷氨酸的兴奋性毒作用和氧化应激是ALS的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致病因素。谷氨酸作为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对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但高浓度的谷氨酸则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维持谷氨酸生理浓度主要依赖于运动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的谷氨酸转运体。当谷氨酸转运体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就会直接造成细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异常增高,激活谷氨酸AMPA受体,引起细胞内钙超载,钙离子大量积聚直接引起线粒体去极化、能量代谢损伤、使产生ATP的电子传递链解耦联,随之大量自由基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释放,造成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在运动神经元或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又内产生的大量ROS,又会导致星形胶质细胞上谷氨酸转运功能的破坏。多种发病机制在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过程中起作用,同时临床试验也证明了,采用单一的治疗策略效果都不理想。因此,联合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我们在研究中联合应用力鲁唑和莱菔硫烷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以期取得良好的疗效。利鲁唑是一种经典的抗谷氨酸药物,也是目前公认的可延缓ALS病程的药物。近年来,很多体内和体外的研究证实,利鲁唑不仅能降低细胞外的谷氨酸浓度,而且能有效保护谷氨酸转运体,加强谷氨酸转运体对谷氨酸的摄取。莱菔硫烷( sulforaphane ,SF)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中,可以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而Nrf2/ARE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诱导一系列内源性抗氧化酶和抗氧化蛋白上调,协同加强细胞清除ROS/RNS的防御系统,维持细胞内的还原电位。因此,有学者推断此通路有望成为神经变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Nrf2是位于胞浆中一个转录因子,而ARE是存在于多种抗氧化酶和抗氧化蛋白基因的5’侧翼的顺式DNA调节元件,称为抗氧化反应元件。正常情况下,Nrf2被Keap1锚定在胞浆内,Keap1是与actin结合一个的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调节蛋白,扮演着分子开关的角色。当Keap1感受到ROS或诱导剂的信号后发生构象改变与Nrf2解离,Nrf2向核内移位与ARE结合后诱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我们应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苏-羟天冬氨酸(THA)诱导的脊髓体外器官型培养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模型,探讨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谷氨酸毒性造成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并研究联合用药的保护机制。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谷氨酸毒性造成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有协同保护作用,比单一用药有优势。这对于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新的联合用药模式。第一部分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模型的研究目的:探讨建立THA诱导的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方法:应用脊髓体外器官型培养模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THA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运动神经元数目,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培养基中LDH,MDA和谷氨酸的含量。结果:经过4周培养后,THA组培养液中谷氨酸、LDH和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减少。结论:用THA干预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后,导致了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和培养液中谷氨酸的含量的升高。因此THA诱导的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是研究慢性谷氨酸毒性的理想模型。第二部分探讨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是否有协同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是否比单药效果好。方法:应用脊髓体外器官型培养模型,每个实验均随机分成5组:THA组、莱菔硫烷处理组(10μM ,4μM)、利鲁唑处理组(5μM ,2μM)、联合用药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运动神经元数目,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培养基中LDH和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经过4周培养后,莱菔硫烷处理组(10μM)、利鲁唑处理组(5μM)和联合用药组运动神经元数目较THA组明显增加,差异显着。在运动神经元数目上,莱菔硫烷处理组(10μM)、利鲁唑处理组(5μM)和联合用药组无显着差别。莱菔硫烷处理组(10μM)、利鲁唑处理组10μM)和联合用药组的培养液中LDH,MDA的含量低于THA组。这叁组之间,培养液中LDH、MDA的含量无明显差别。经过4周培养后,莱菔硫烷处理组(4μM)和利鲁唑处理组(2μM)在运动神经元数目和培养液中MDA的含量上,与THA组相比无差异显着。在运动神经元数目上,小剂量联合用药组多于菔硫烷处理组(4μM)、利鲁唑处理组(2μM)和THA组。在培养液中LDH、MDA的含量上,小剂量联合用药组低于莱菔硫烷处理组(4μM)、利鲁唑处理组(2μM)和THA组。结论: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谷氨酸毒性造成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有协同保护作用,比单一用药有优势。第叁部分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的探讨目的:探讨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应用脊髓体外器官型培养模型,随机分成5个组:对照组、THA组、莱菔硫烷处理组、利鲁唑处理组、联合用药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O-1、NQO1和Nrf-2蛋白水平的变化,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培养液中谷氨酸的变化。结果:经过4周培养后,莱菔硫烷处理组和联合用药组能够诱导Ⅱ相酶NQO-1、HO-1、和Nrf-2的表达。利鲁唑组在NQO-1、HO-1、和Nrf-2的表达上与THA组相比无显着差别。利鲁唑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培养液中谷氨酸的含量较THA组明显降低,莱菔硫烷处理组培养液中谷氨酸的含量与THA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的神经保护机制在于既能诱导Ⅱ相酶的表达,又能降低细胞外液中的谷氨酸。
粟文杰, 苏瑞斌, 徐江平, 李锦[7]2003年在《利鲁唑对吗啡躯体依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评价利鲁唑对吗啡躯体依赖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在小鼠吗啡依赖和大鼠依赖模型上分析利鲁唑对吗啡躯体依赖的影响。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鼠脑组织NOS活性。结果 :在小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 0mg/kg ,sc)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 ;在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和 5mg/kg,sc)使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积分明显降低。利鲁唑能显着降低吗啡依赖小鼠不同脑区(大脑、小脑、丘脑 )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结论 :利鲁唑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和小鼠的戒断症状 ,机制与抑制吗啡依赖状态下脑组织内NOS活性代偿性升高有关
郑大伟[8]2010年在《利鲁唑在慢性压迫背根节模型的外周镇痛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疼痛本是组织损伤时引起的一种不愉快感觉,分为急性痛和慢性痛两种,急性痛主要发挥机体保护作用,而慢性痛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一种病态。慢性疼痛的主要类型之一,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指由于外伤、缺血、中毒或机体代谢异常等原因所致神经损伤和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令人难以忍受的慢性疼痛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在损伤后某一段时间内发生,此时原发损伤往往已痊愈,患者常出现痛觉过敏(hyperalgesia)、触诱发痛(allodynia)、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及感觉倒错(paraesthesia)等症状。背根神经节或相应脊神经在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情况下受压而导致的腰背痛等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目前以药物为主。临床上,常用以下几种:非甾体消炎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NMDA受体拮抗剂、阿片类镇痛药以及天然药物等。其中尤以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为一线用药。但是,这些药物多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而且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性,这些药物多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如阿片类镇痛药存在不同程度的成瘾性;NMDA受体拮抗剂往往会导致共济失调、嗜睡、精神症状等方面的症状,这些副作用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而能够经过实验证明可以于外周发挥作用并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的口服药物未见报道。因此,通过深入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病因和机制,开发或寻找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型化学药物成为疼痛研究中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寻找一种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外周机制、以外周神经系统为作用靶点的理想镇痛药物更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许多研究越来越揭示了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维持以及转变的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归其根本,都最终表现为神经系统中损伤神经元超兴奋的特点,特别是在外周神经系统,这种超兴奋的改变与损伤神经元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改变、钠电流增大、SMPO出现或增大进而导致异位自发放电出现或增多有直接联系。损伤的感觉神经元胞体产生的异位自发放电持续的传入,导致了脊髓水平和高位中枢水平的敏化,进而引起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的出现。动物实验和人体记录的研究结果表明,损伤神经元产生的异位自发放电,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而且由于异位自发放电的客观和可定量的特点,研究中可以应用电生理技术在受损神经的传入纤维以及DRG上面长时间记录异位自发放电并观察分析放电的型式、频率等指标的变化,使我们可以客观真实地判断疼痛发生的类型与程度的改变。所以,对异位自发放电的检测和记录已经被作为研究疼痛机制、评价药物镇痛效果的公认手段。利鲁唑(riluzole),化学名为2-氨基-6-叁氟甲氧基-苯并噻唑,属于苯噻唑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作为谷氨酸释放抑制剂被用于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利鲁唑作为神经保护药也用于治疗脊髓和脑损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表明,利鲁唑至少通过稳定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激活G蛋白进而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谷氨酸的释放和抑制NMDA受体功能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很多文献也有报道,利鲁唑在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阻断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敏感的持续性钠电流(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 ,INaP),并且把利鲁唑作为相对特异性INaP阻断剂使用。虽然已有研究表明INaP对于神经元的兴奋性和节律产生起着重要作用,但均位于中枢或非痛性外周神经系统,而我实验室近期的研究发现在外周受损DRG神经元上INaP可以被加巴喷丁和低剂量利多卡因抑制,提示损伤DRG神经元的INaP可能是外周水平的潜在镇痛靶点。目前,关于利鲁唑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为了避免利鲁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作用,本课题由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DRG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入手,使用本实验室创建的大鼠DRG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RG,CCD)模型为实验对象,应用行为学检测、单纤维记录的方法,观察利鲁唑应用于外周神经系统时对动物机械缩足阈值和神经元放电的可能影响,并找到外周镇痛的潜在靶点,为有针对性地将利鲁唑应用于镇痛治疗或筛选出其它特异性的外周镇痛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探讨利鲁唑是否适合用于特异性的外周镇痛而不影响正常生理痛信号的传入。主要结果:1.慢性压迫DRG损伤的动物模型行为学改变在术后1~35 d内均可观察到CCD组(n=4)同侧后肢机械缩足阈值与对照组(n=6)相比显着下降(非配对t检验,P < 0.05),而对侧后足未有明显变化。2.利鲁唑显着抑制CCD模型动物的机械触痛敏我们选择于术后第5至8天出现明显机械触痛敏的动物作为处理组,利鲁唑(500μmol/L, n = 11)被注射于出现明显机械触痛敏现象之模型的左侧腰五椎间孔内。在注射后24小时内,利鲁唑显着减小了机械缩足阈值的降低程度,行为学表现为已降低缩足阈值的短时间恢复。利鲁唑的这种作用始于注射后2 h,在6 h达到最强,持续大约12 h。和注射利鲁唑对机械触痛敏的作用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在术后第7至8天(7.4±0.2, n = 11),注射ACSF (n = 8)于出现明显机械机械触痛敏现象之模型的左侧腰五椎间孔后,并没有反转缩足阈值的降低。3.受损DRG神经元异位自发放电的主要特征在DRG慢性压迫损伤后2~8d内,在体人工脑脊液灌流的实验条件下,异位自发放电出现率为18.8%。从49例慢性压迫损伤DRG的背根神经纤维上,分离出96根表现为自发放电阳性的神经纤维,其中94根纤维的自发放电波型为单向峰,波宽较窄小于1 ms,动作电位幅度为50~400μV,纤维传导速度在4.4~38.5 m/s范围,可确定为A类纤维。A类神经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节律形式表现为周期节律,占30.85% (29/94)、非周期节律,占69.15%(65/94)。自发放电稳定记录的持续时间为2~7h。4.利鲁唑显着抑制CCD A类神经元自发放电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局部浸浴利鲁唑(500μmol/L)的条件下,给药5min后,纤维自发放电的频率被显着抑制并在药物洗脱后可以恢复(n=6)。利鲁唑对CCD A类纤维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浴药物浓度的增大(10 ~ 500μmol/L)而增强,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5.利鲁唑(500μmol/L)作用下放电频率减少平均百分数周期放电(39.61±15.52)% (n =9)远小于非周期放电(73.34±6.68)%(n =21,χ~2检验,P < 0.05)。主要结论:1.局部应用利鲁唑可显着抑制CCD模型动物的机械触痛敏,显示出了较好的外周镇痛作用,确切证实了利鲁唑作为特异性较高的外周镇痛药物具有良好应用的前景。2.利鲁唑可显着抑制受损DRG神经元的异位自发放电,并具有较大的有效剂量范围(10 ~ 500μmol/L),从细胞水平为利鲁唑的外周镇痛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也揭示了利鲁唑发挥外周镇痛作用的部分机制。3.利鲁唑对非周期放电的抑制作用远大于对周期放电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利鲁唑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D]. 粟文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
[2]. 利鲁唑在脂多糖诱导眼内炎症中的干预研究[D]. 魏丽娟. 郑州大学. 2015
[3]. 利鲁唑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粟文杰.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
[4]. 石杉碱甲在脊髓器官型培养水平对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 刘卫刚. 河北医科大学. 2005
[5]. 利鲁唑对急性高眼压致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D]. 张楠. 郑州大学. 2015
[6]. 联合应用莱菔硫烷和利鲁唑对谷氨酸毒性造成的运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D]. 常庚. 河北医科大学. 2010
[7]. 利鲁唑对吗啡躯体依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粟文杰, 苏瑞斌, 徐江平, 李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3
[8]. 利鲁唑在慢性压迫背根节模型的外周镇痛作用[D]. 郑大伟. 第四军医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