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安全感关系及教育应对
陆 芳
(盐城师范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大数据省重点建设实验室)
[摘 要]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父母长时间和远距离的分离体验,导致留守儿童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安全感显著降低,并成为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对709名农村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水平具有十分突出的预测效应。随着年龄增长,同伴越来越多地成为留守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重视发展同伴关系,发挥学校和教师在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同伴交往、提升交往技能、增强心理安全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同伴关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核心就是要着眼于农村未来的建设力量,做好农村劳动力和人才的储备工作。只有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未来建设的主力军——留守儿童的发展,才能最终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截至2018年8月底,民政部数据表明全国共有69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不少研究发现,由于亲子之间的长期分离、家庭功能的明显弱化,这些儿童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往往得不到保障,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尽管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助人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特点,但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积极情绪显著更少,更容易出现孤独感、莫名烦躁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等消极情绪[1],攻击、退缩和违纪等行为问题显著更高[2][3],对人际交往及社会的态度更趋于消极[4],社会适应水平也相对较低[5],这些现象表明留守处境对儿童发展有明显的不利影响。随着留守儿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近些年全国各地留守儿童自杀、伤人、被害等极端恶性事件的频发,一次次敲响了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警钟。
一、文献分析
从依恋理论视角来看[6],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质是:在诸多身心特征发展的关键时期,留守经历带来的与父母长时间和远距离的分离体验,导致儿童缺少父母(尤其母亲)持续而稳定的爱,进而陷入情感支持薄弱、安全基地和避难港湾匮乏、人际交往的典型榜样和有效指导缺位等诸多发展困境,降低了儿童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安全感、信任感,成为诱发儿童心理发展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的现况及其发展结果研究
心理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多见于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阐释中。需要层次理论认为[7],安全感是一种不会遭受伤害和威胁、所处环境是安全的心理感受,有安全感的人通常较少感到孤单、焦虑、敌意、悲观,人际交往中也较少表现出紧张或冲突。每个人都有安全需求,如果这种低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感到焦虑和紧张,难以产生对高层次需求的强烈渴望。有研究者在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问卷,把安全感进一步分为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和自我安全感三个方面。[8]依恋理论更是强调亲密关系的建立会增强儿童的安全感,形成对自我、他人的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型,这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
不少研究证实,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发展有显著差异,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水平明显高于留守儿童。[10][11][12][13]这说明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安全感的重要影响源,由于缺少父母持续而稳定的保障、关爱和安全基地作用,留守儿童需要付出更多的精神能量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事件,他们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影响。廖传景等,发现留守儿童安全感主要表现在人际自信、安危感知、应激掌控、自我接纳和生人无畏等五个方面,留守儿童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均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14]
安全感被认为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甚至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它是儿童应对各种困境、压力和不良刺激的内在支持力,也是他们个性成熟、社会化顺利进行和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15][16][17]Melanie认为,安全感是一种精神资源,可提高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调节刺激反应的能力,帮助人们调动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更高的幸福感。[18]Brumbaugh和Fraley提出,安全感能推动人们对威胁情境更好地认知、理解、判断和调整,从而有效促进个体的适应和身心发展。[19]由上述观点可见,与安全感匮乏的个体相比,心理安全感高的个体通常会具有勇于承担风险、迎接挑战困难的精神,而不是无端地频繁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焦躁和忧虑状态。
1.3.1 普通外科。1)食道支架:进口支架均为镍钛合金类,植入后行MRI检查是安全的。部分国产品牌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是否在强磁场下发生移位、发热、甚至抛射不清楚,对产品说明书未注明与MRI兼容的支架,通常禁行MRI检查。
可见,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支持了心理安全感对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健康、社会适应具有的显著效应。但“留守”现象十分复杂, 留守儿童最终能否适应学校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是否更容易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诸如此类问题的调查结果时而还会出现一些分歧。实际上,留守儿童自身具有的心理品质、外部社会支持网络等,都会在留守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发挥着一定的中介或调节效应,需要对这些路径作具体而细致的分析,才能够更准确地阐释两者之间的内在机制。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采用邹泓编制的同伴关系量表的修订版[34],考察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该问卷主要评估儿童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自我感觉,共有30道题目,分为两个维度,即同伴接受分量表和同伴恐惧自卑分量表。采用4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比较符合”“4=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同伴接纳的程度越高。同伴恐惧自卑分量表中的题目都采用正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恐惧感和自卑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2。
采用西南大学廖传景等人编制的《留守儿童安全感量表》[33],测查儿童的心理安全感。该问卷一共26道题目,包括五个维度,即人际自信、安危感知、应激掌控、自我接纳和生人无畏。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1=非常符合”“2=比较符合”“3=不确定”“4=比较不符合”“5=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安全感水平越高。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8,其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较好,均符合测量学要求。
进一步考察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对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具体影响情况。以性别、年级为控制变量,同时以同伴关系的不同维度为自变量、心理安全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3。表3的回归检验发现,也就是说,同伴接受和同伴恐惧自卑维度对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分别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和负向预测力。
二、研究方法
(5)专家组。完善专家选取制度,进一步细化专家选取的原则。建议针对不同级别的论证,对专家组组成人员的职称、级别的人数和比例有明确要求,各部门、行业专家的选聘比例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使选取的专家从含概的专业范围及业务水平方面都能得到考虑,提高论证管理的水平。
一些学者探讨了留守儿童安全感形成的家庭因素,发现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相处时间越短暂,孩子不安全感倾向的可能性越大[27],与母亲(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最高,其次是和祖辈生活,被寄养在亲朋家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水平最低。[28]此外,亲子依恋安全性对留守儿童安全感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积极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利于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发展。[29]
对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的探讨上。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模式由宏环境、外环境、中环境和微环境构成。其中,微环境是指儿童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家庭与学校。[25]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也提出,儿童会习得家庭内和家庭外两个独立的行为系统,而且家庭外系统即他们的共享环境或同伴群体的作用会最终超越家庭内系统,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26]这些理论充分说明,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特别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和人际交往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同伴关系的发展现状
对收集到的被试样本按留守和非留守进行心理安全感和同伴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人际自信、安危自知、应激掌控、自我接纳和生人无畏及心理安全感总分方面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安全感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提取流程:黄连粉碎过筛后,取黄连粗粉适量,按照以下工艺流程分别制备极性不同的黄连组分,如图1所示。经过不同流程,黄连粗提物被分为黄连总碱、非生物碱、多糖3个部分。
同伴交往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同伴接受、同伴恐惧自卑维度上也同样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非留守儿童的同伴接受程度明显好于留守儿童,他们的同伴恐惧自卑水平也明显低于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同伴关系与心理安全感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之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与他们的同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由表2的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同伴关系中的同伴接受维度与人际自信、自我接纳以及心理安全感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同伴恐惧自卑与除了生人无畏之外的安全感各维度都呈显著或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1)。这表明留守儿童的同伴接受程度越高、同伴恐惧自卑水平越低,他们的心理安全感就会发展得越好。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差异(M±SD)
表2 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和安全感的相关分析
尽管已有研究业已证实,友谊质量、同伴依恋都能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30][31],但与家庭环境影响的研究相比,学校中同伴因素的作用分析仍显不足。学校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另一重要土壤,安全感是其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基础,个体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也是他们安全感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的过程。[32]因此,建立和发展亲密的同伴关系,在同伴相处中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会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降低因亲子分离带来的发展风险,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表3 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分离的确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与廖传景、曹中平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35][36]第一次离开母体的初生婴儿首先遭遇的就是安全感的匮乏,寻求安全感成为他们除了生理需要之外最重要的本能。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在生命早期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个时期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如果能够给予婴儿经常、一致、可靠的积极照顾,婴儿就会于舒适与满足中产生最初的安全感,并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经历的亲子分离使他们更难获得父母稳定而敏感的照料,进而形成相对较低的安全感水平。社会、学校都应鼓励外出打工的父母通过各种方式,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保持密切的、稳定的联络与沟通,并创造条件多陪伴他们。
同伴关系状况不但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水平显著相关,而且还具有十分突出的预测效应,验证了李骊、韩瀛等学者的研究结果。[37][38]本研究发现同伴恐惧自卑和同伴接受分别对安全感的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在彼此接纳、友好和谐的同伴关系中,这些年龄相仿、知识背景与兴趣爱好相似、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接近的儿童,相互之间心理防御低、沟通鸿沟小、共通性大、互动性高,更容易通过亲密交流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喜爱、关心、帮助和支持,缓解恐惧和自卑情绪,这些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往往使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心理安全感水平,继而把同伴群体作为进一步对外探索的安全基地,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留守儿童所经历的亲子分离,使他们更容易形成内向、自卑、敏感的不良个性阻碍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因此,在班级中营造互帮互助、彼此接纳的良好氛围,也是提升留守儿童安全感的有效措施。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他们在同伴交往中会表现出更多的恐惧自卑情绪,同伴接纳水平也更低。父母作为儿童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他人,在与孩子日常的频繁互动中,通过直接指导、榜样示范、积极强化等方式传授给孩子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和方法,这对儿童发展以后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十分重要。反映亲子双方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更是强调生命早期形成的这种关系表征是儿童后期发展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39]不少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40][41]在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中,留守儿童感受到的爱与尊重相对较少,容易产生一些认知偏差和消极体验,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指导和良好示范,与他人的交往也更容易出现自私冷漠、自卑退缩、冲动攻击、情绪不稳等情绪和行为问题,更少获得同伴的赞许、尊重、喜欢和接纳,同伴交往的消极体验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恐惧和自卑情绪,影响同伴关系的质量。伴随着青春期个体人际交往的重心由父母向同伴转移,同伴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安全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意义愈发凸显,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需要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重视,并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二)基于同伴交往视角的教育应对
尽管儿童的安全感最初来自父母的情感联结与亲密依恋,持续而稳定的父母关爱对儿童安全感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儿童滞留农村老家的现实短期内又难以改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一方面,亲子分离往往使他们在面临生病、受到欺负、成长难题等发展困境时不能及时获得父母的安慰、指导和帮助,更容易出现依恋关系破坏、安全感水平降低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和逐渐进入青春期,同伴往往会越来越多地成为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亲密的同伴关系和友谊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对安全感、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42]对于情绪起伏较大的青少年来说,同伴接纳和友谊体验是这个时期个体心理安全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特别在留守处境短期难以改变的现实条件下,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重视发展同伴关系、发挥学校和教师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以此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显然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盐城市三所农村中小学5—9共五个年级783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测试,最后收回有效问卷7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55%。有效问卷中,被试年龄跨度从11岁到16岁,其中,男生占48.9%,女生占51.1%;五年级占24.3%,六年级占22.2%,七年级占23.0%,八年级占17.0%,九年级占13.4%。被试中,留守儿童占35.0%,非留守儿童占65.0%。
国内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实证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是其应对方式、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20][21]首先,人际安全感能显著正向预测问题指向的应对、负向预测其反社会行为,也就是说,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人际安全感降低,容易使其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表现出更多的说谎、偷窃、攻击等反社会行为,遇到应激事件时也越少采取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其次,情绪安全感能显著负向预测留守儿童的情绪指向应对和神经症行为,即儿童的情绪安全感越低,就越倾向于采取逃避、发泄等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并更多表现出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心理安全感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安全感对学习适应、社交适应等社会适应维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22]此外,还有学者把安全感作为中介或调节因素,分析了安全感在刺激变量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发现,一方面,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随着安全感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另一方面,安全感在留守处境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23][24]
第一,发挥教师的正面影响力,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参与同伴交往。高度重视教师的正确观念和行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对学校教师定期开展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认识到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同伴关系对提升学生安全感、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学会辨识和关注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不良交往行为,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教育。(2)以教师的积极接纳正面影响同伴接纳。儿童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点,教师作为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常常拥有更多的权威性和不可辩驳性,由此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同伴接纳情况很容易受到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影响:经常受到教师指责批评的儿童往往容易成为同伴群体排斥、拒绝的对象,那些为教师喜爱、接纳的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也更容易拥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则常常成为被忽视的对象。因此,不以学习成绩高低来功利对待那些内向的、成绩差的甚至叛逆的留守儿童,为学生交往树立良好的榜样和示范。
治疗后,分析组肛门失禁发生率为3.57%(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7/28),两者之间相差较大(χ2=18.3331,P=0.0028),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营造相互支持的同伴交往氛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利用此环节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练习和巩固适宜的交往行为:(1)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通过课堂秩序的建立、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反馈、课堂中的表扬与惩罚、学生行为问题的处理等手段,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交往行为和融洽的同学关系。(2)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更能够让学生在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同心协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以及融洽的同伴关系。(3)重视培养儿童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利用每一次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学会认真聆听和尊重、欣赏他人的不同观点,鼓励以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和评论他人,为儿童的积极参与、不怕犯错、勇于接受挫折和挑战营造安全、安心的交往氛围,并努力泛化到课堂之外的活动和互动之中。
齐波夫定律的含义是:“如果有一组随机数,将其从大到小排序后,如果最大数是次大数的2倍,是第3大数的3倍,……是第N 大数的N倍”[3],则数组服从于齐波夫分布律。”换句话说,齐波夫定律就是指这样的一个数列,其倒数比等于自然数列,这是帕雷托分布的极限情况[4]。数学表达式为:
第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同伴交往的机会。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较好地满足他们相互认识和建立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同伴交往开始越来越具有选择性。学校可以面向儿童的成长特点和需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体类、科技类和社会实践类活动,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和精力进行选择,在展现自我能力、培养兴趣爱好的活动中,增强同伴互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在一起遵守规则、共同体验挫折、合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儿童能交流烦恼、分享快乐、获得支持、解决困惑,获得人际交往和应对冲突能力的实践锻炼机会,有助于建立友谊和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C#面向对象程序封装、继承、多态的三个基本特征贯穿在程序的整个设计中,他们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各种类中的成员调动后的最终任务。见图8。
第四,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技能。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的作用,针对当前阶段留守儿童同伴交往和友谊关系建立和发展中的存在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留守儿童设计同伴交往指导、友谊质量提升的专题活动方案,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传授人际交往的一般技能,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榜样示范和正面强化,以期改善同伴关系和友谊质量、提升心理安全感。
钢件未经过预热比经过预热电阻率低,与爆炸焊块相比,最低电阻率(151~210μΩ.mm)略高于爆炸焊块的电阻率(130.5μΩ.mm)。钢件预热由于表面生成氧化膜,增大了电阻率。
但正如有学者所言,伴随儿童成长,儿童安全感的保护需要保持适度的张力,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阶段,需要让孩子承受安全感的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以促成个体发展中自主意识与责任感的提升。[43]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为留守儿童创造各种机会提升他们的心理安全感,而且还要注意避免过度保护,把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转变为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契机和促动力,帮助他们建立更高水平的心理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池瑾等.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儿童的情绪特征比较[J]. 教育科学研究, 2008(08):54-57.
[2]刘霞等.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03):98-102.
[3]胡昆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8): 994- 996.
[4]赵景欣、刘霞.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日常积极事件的保护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6):634-640.
[5]范兴华等.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33-40.
[6][9]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82(04): 664-678.
[7]Maslow, A. 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04): 370-396.
[8]曹中平等. 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 171-173.
[10][27][35]曹中平、杨元花.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8(07): 36-38.
[11][20]黄月胜等. 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03): 82-87.
[12][14][23][36]廖传景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全感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3): 88-97.
[13][24]Liao, C., Hu, Y., & Zhang, J. Measuring the Sense of Security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China[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10): 1585-1601.
[15]Maslow, A. H., Hirsh, E., Stein, M., & Honigmann, I.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45(01), 21-41.
[16]Cummings, E. M. & Davies, P. T. Interparental Conf l ict in Kindergarten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Security as an Explanatory Mechanism[J]. Child Development, 2012(05): 1703-1715.
[17]Zotova, Y. O. & Karapetyan, L. V.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s the Foundation of Personal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Psychology in Russia: State of the Art, 2018(02):100-113.
[18]Melanie, C. What Underlies Security? Neurological Evidence for Attachments Resource Enhancement Role[D]. Kansas City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1.
[19]Brumbaugh, C. C. & Fraley, R. C. Transference and Attachment: How do Attachment Patterns Get Carried Forward from one Relationshipto the Next?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6(04): 552-560.
[21]姜圣秋等. 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3): 385-387.
[22]邝宏达、徐礼平. 自尊及心理安全感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9): 1084-1086.
[25]车广吉等. 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155-160.
[26]陈会昌、叶子.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04): 48-52.
[28]李翠英. 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9):234-235.
[29]刘永刚.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01):70-75.
[30][37]李骊. 友谊质量、师生关系对初中农村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J]. 文教资料, 2008(05): 153-155.
[31][42]刘智文. 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安全感发展的影响[D].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32][43]刘铁芳. 安全感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J]. 教育研究, 2016(02): 50-56.
[33]廖传景. 留守儿童安全感量表编制及常模建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80-88.
[34]邹泓等. 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43-50.
[38]韩瀛.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安全感的比较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39]尤瑾、郭永玉.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98-104.
[40]李晓巍、刘艳. 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493-496.
[41]彭运石等. 亲子分离年龄对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影响:家庭功能的调节[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731-733.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 Rel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Secur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Lu Fang
(Jiangsu Key Constructive Laboratory for Big Data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Yancheng TeachersCollege)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hollowing,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Long-term and distant separation experience with parents leads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psychological secur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hich become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 survey of 709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ound that the secur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signif 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eer relationship had a very promine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psychological secur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peer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others in the liv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Given the relative diff i culty in improving rearing environment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t is of great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 signif i cance for school and teachers to guide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peer interaction,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enhance their psychological security.
Key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ecurity; Peer Relation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89(2019)06-0078-07
[收稿日期] 2019-08-0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风险和保护因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BBA18007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受虐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及其教育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YD004。
[作者简介] 陆芳,盐城师范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大数据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研究。
责任编辑:李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