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电网安全的前沿,越来越多的被企业及研究人员关注。变电运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运行的设备多、危险源及危险隐患出现的几率大。所以,我们有必要找出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将隐患作为重点来探讨分析,最终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隐患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变电运行中所能遇到的各种危险点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解决方法,以为相关部门与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隐患;解决办法;
1变电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危险点及其安全隐患
1.1变压器
1.1.1操作危险点及隐患。变电运行工作中最常见、最典型的操作就是给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切断空载变压器等。一般情况下,在空载变压器切合过程中,易发生操作过电压现象,使变压器的绝缘遭到破坏或受到威胁。
1.1.2防范措施。首先要小心谨慎地操作变压器,其次变压器在安装时中性点要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倒闸应遵循的原则:当并列于不同母线的数台变压器运行时,每一条母线至少应有一台以上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和大地相连,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母联开关跳开造成的母线不接地;当有电源加设在变压器的低压侧时,为了避免当高压侧开关发生跳闸时中性点绝缘系统变为变压器产生的安全隐患,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与大地直接相连。
1.2母线倒闸
1.2.1操作的危险点:母线作为变电运行设备汇聚的场所具有连接件多和操作工作量大等特点。在母线的送电和断电以及2条母线在倒换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对母线的送电断电等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母线操作的潜在危险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对母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导致常常出现带负荷操作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2)在继电保护装置或其他自动装置操作的不正确或不规范而导致的隐患。(3)在对空载的母线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例如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与开关断口电容之间形成串联谐振的隐患。
1.2.2防范措施。(1)当备用的母线出现突发性故障时,应该利用母线开关将其切除,从而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2)在母线倒闸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母联关跳闸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应该及时将母联开关的电源断开。(3)在对2条母线上所有元器件进行转移时,应该根据操作机构的位置不同以及操作人的操作习惯不同选择适当的倒换次序。一般情况下,倒换的次序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将其中一个元件的倒闸搬合到另一条母线上,之后拉开原来的母线刀闸;另一种做法是将全部元件的倒闸搬合到另一条母线上,之后拉开原来母线的所有刀闸。(4)在对设备的倒换过程中,如果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应该特别注意避免继电保护器和其他自动装置对不带电的母线充电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生自动对母线充电的现象,将导致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及继电器误动的情况发生。(5)由于设备由一条母线上倒换到另一条母线的过程中会导致电压互感器停电,为了避免电压回路接触不良以及对不带电的母线充电现象的发生,也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使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产生误动。(6)在对母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母差保护运行的规则对母差加以保护。母差保护应该贯穿于整个倒母线操作的全过程,因为一般情况下母线都装有自动重合闸,因此操作过程中对母线的合闸方式要随机应变。
1.3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及防范
(1)为更好地防止取直流控制熔断器时,由于寄生回路的产生使保护装置误动作的发生,在操作时应先取正级、后取负极,在装直流控制熔断器时,应先把负极装上再装正极,并且应果断迅速地进行熔断器的装、取工作,严禁反复接通、断开。(2)在直流电源的停用过程中,应先把保护出口连接片停用后再停用直流回路,恢复时则应先恢复直流回路,再恢复保护出口连接片。(3)应先做好安全措施拉开开关后,再进行断路器的停电操作。(4)在给断路器供的过程中,应先装上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后再拆除安全措施,这样可以通过装控制熔断器来检查保护装置以及控制回路是否在正常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环形网络的并解操作危险点及其预防
合环、解环操作也就是环形网络的并解列,这是常见的由一种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转变的变电运行操作。为了确保环网并解列操作后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在操作环网的并解列时,不仅要满足线路以及变压器自身的操作需求,并且对每一步骤的潮流分布要正确预计,安全控制各元件的允许范围。环网的并解列操作应满足的条件:在进行合环操作时,对相位必须随时测定,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相位的一致;应科学、合理地调整和控制电压差,应控制和监测合环后各接点的电压,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线路各元件不发生过载现象。情况,最大允许的电压差也应该不超过30%。在合环之后要对各个节点的电压进行控制和检测,保证线路中的各元件不负载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满足和适应环网的方式。在解环操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因解环导致的潮流电压、负荷转移和继电保护的变化等问题。
2变电运行中发生危险事故的防患措施和方法
2.1提高危险点预防意识
在变电运行作业过程中,应该树立起员工安全生产的理念,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变化也应纳入危险点防御工作的范围之内。
2.2实行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硬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间的润滑剂。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可以增强操作人员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激发操作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
2.3强化员工执行标准化操作的力度
严格执行对工作票的“三审”制度,工作票由操作人填写,审核人员通过审核并签字,当班班长作最后的审核并签字,从而提高工作票的合格率。利用标准化作业模式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率。
2.4加强员工的危险性教育和培训工作
通过对员工的危险性教育,使员工时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实用性技术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对危险点预防及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为了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企业还应该制订出一套科学的奖罚机制。加大考核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该坚持以铁的制度、铁的处理来纠正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员。
2.5变电运行中使用红外热像仪等新技术
在变电运行中使用红外线热像仪,不仅可以远距离地对运行中的高、低压电器设备进行诊断,而且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热像仪还有自身的特点:其不仅能更准确地对设备进行诊断,分析出设备的缺陷;还在于在使用红外线热像仪对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并不影响电力生产和正常的变电运行。
3结语
本文针对变电运行中所能遇到的各种危险点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危险点预防意识、强化员工执行标准化操作的力度、变电运行中使用红外热像仪等新技术等建议与措施,为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提供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是变电运行永恒的主题,也是变电运行中的中心工作,所有员工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为企业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雷昊.议变电运行状态检修常见问题[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0):49
[2]杜鹃.新形势下探讨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1(26):115
作者简介:
张弼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沭阳县供电公司 研究方向:变电运行和安全管理。
论文作者:张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母线论文; 操作论文; 变压器论文; 危险论文; 过程中论文; 隐患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