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与提高关系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论述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提出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著名论断。这人论断后来成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国家体委伍绍祖主任1995年6月在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小平同志曾提出,体育方面主要是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当然也有国家的水平问题,要提高各个项目的运动水平,这也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所阐明的,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这是对立统一。伍主任接着说,“小平同志的这些意见,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见1995年6月29日《中国体育报》)荣高棠同志1989年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一文中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是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是发展体育运动的一条规律。”(见1989年10月2日《中国体育报》)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各级体委机构面临这个问题,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面临这个问题,体育大学也面临这个问题。可见,深入学习、理解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开展我国体育工作是何等重要。
二、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毛主席在《讲话》中说:“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同时提出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虽然是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对体育工作同样具有指导作用。但是,以这个论断指导实际工作还需要研究和认识一些具体工作规律,由于对这一环节研究不够,因此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只从数量上去认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认为只要基础扩大了,提高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典型例子是金字塔的比喻,金字塔的底盘——基础——越大,金字塔塔尖——提高——就越高。这种把普及与提高关系简单化为数量上的关系,使我们在工作上陷于困惑,在理论上也说不通。这种认识用在乒乓球等项目上很顺理,用在自行车、跳水等项目上则遇到困难。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骑自行车人数之多令世界吃惊,但中国的自行车运动水平却远远落在世界水平后面。我国跳水运动在世界大赛上每每夺冠,但从事跳水运动的人数却不敢夸耀。世界上也不乏此类例子。针对金字塔的比喻,有人提出美国世界贸易大厦的例子。108层高的世贸大厦,其基础不是像金字塔那样铺得很大,而是把基础向地下打得很深。因此,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仅只是数量上的关系,还应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普及和提高是两项任务
毛主席在《讲话》中说:“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他接着说:“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种任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
在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中,首先应该明确普及和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种任务。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普及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都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工作,是摆在全体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两项任务,都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努力做好,去掉任何一项任务都是不行的。只要全民健身,不要竞技体育不行;只要竞技体育,不要全民健身更不行。其次,这两项任务的范围、内容、工作规律是不同的。全民健身面向全国人民,以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形式为主,以因地制宜、自愿参与为原则,要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收集、整理、研究和推广健身方法和器材等等。而竞技体育工作另有自己的工作规律,要培养教练员和选拔、训练运动员,要组织和参加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的竞赛活动,要协调好后备力量与尖子运动员的层次关系,要研究训练计划,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潜力,要有外事、信息、后勤、教育、思想工作等方面的配合等等。这些工作是与全民健身工作有区别的。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根据各自的规律办事,才能把这两项任务做好。第三,这两项任务虽然不能互相替代,却有联系,需要研究和处理好。
四、注意层次关系
除了普及与提高关系中的数量关系和协调发展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层次关系,即毛主席在《讲话》中所说的“专门家和普及工作者的关系”。他指出,一切专门家“都应该和在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注意并处理好这种层次关系是解决普及与提高关系的关键。过去在普及与提高关系中出现的困惑,感到的棘手问题与没有注意和处理好这个层次关系是有关的。
无论是古代金字塔,还是现代摩天大厦,都是一层一层往上盖的,塔尖楼顶虽与地面基础有关,但其直接“基础”是紧贴着它的那一层。我们只讲塔尖楼顶与地下基础之间的关系,忽视中间那些层次,显然是不科学的。
过去对“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做法是让优秀运动队下基层表演,这对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密切运动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但想通过这种做法解决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是不实际的。现在电视普及了,许多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顶尖运动员的表演常常出现在百姓眼前,这能就此解决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吗?这里需要培养一系列和一大批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干部和体育工作者,忽视了这一点,想真正解决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是不可能的。回顾过去的工作,真正需要检讨和改进的地方也正是这一点。
荣高棠同志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写道:“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也是提高的重要基础”,“抓住了中小学生的体育普及,就抓住了最大的普及,……有利于构成一座层层衔接,步步升高的宝塔。”(见1989年10月2日《中国体育报》)国家体委提出的“科技兴体,人才为本”方针,点到了问题的关键。学校体育靠谁去推动?靠千千万万的体育教师。三级训练网靠谁去一级一级的培养后备力量?靠一层一层的教练员。这千千万万的体育教师和一层一层的教练员就是普及和提高关系中的夹在塔尖楼顶与地下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人才为本”中的重要内容。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正是通过这中间环节发生了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关系,做到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五、重视和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
千千万万的体育教师和各个层次的教练员,对上影响着国家竞技体育的基础,对下影响着全民健身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对我国体育事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培养并改造这支队伍,重视和发挥这支队伍的体育教育的作用,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深刻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