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从阐述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特性及危害出发,进一步介绍了预应力管桩技术、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等等各种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加固技术;应用
1软基加固技术概述
软基加固技术是针对软土层建造施工进行的技术操作,以提高软土层的利用效率,加强市政建设,完善道路施工。软土是一种粉尘颗粒形成的一种沉积物,具有粘稠、流动性大的特点,就是在水分子含量较大和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极易形成软土层,不同的软土受到成层结构、历史成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但是基本的软性是相通的,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如何完善的处理软基加固问题,有效控制后期地面沉降量的问题,成为了软基加固技术运用要解决的重中之重。本文从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的有效运用入手,对软基加固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期能够更好的解决软基道路施工事宜。
2软土基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的运用现状
2.1软土地基的硬度系数过低市政道路平时的人流承载量大,车辆的来往较多,因此对道路的硬度要求较高,对道路的外在承载抗压力要求较高,但是软土地基,因为是软土的材料,粘稠性较高,较为松软,硬度不足,如果在进行市政建设中没有在动工阶段对软体地基做好相应的防固措施,极易导致道路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发生路面的塌陷和断裂,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困扰,不利于市民的出行安全,影响市区的市容市貌。
2.2软土地基的承压能力较弱软土地基的承压能力较弱,内部水分较多,材料中存在许多小分子结构,各个小分子结构之间的间隙较大,如果在施工阶段不对软土地基的内部水分进行处理,有效缩小分子结构之间的空隙,那么在后期建造和投入使用后,都极为容易造成路面的断裂,影响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并且对后期的维护造成巨大的影响,增加维护的费用支出。
2.3软土地基的内部材质松软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软”,内部材质的松软与含水量的高低有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软土地基相比于正常的软土地基,含水量要更高一些,正式因为较高的含水量,使得软土地基的内部材质变得松软。软土地基的包含的土质有两种,一种是本身所具有的粘土,一种是从空气中吸入的粉土,粘土和粉土的材质都带有较大的负极电子,本身就极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一旦碰到雨天,软土地基的材料因为空气湿度的增加,雨水的浸泡、就变得更加粘稠和松软,从而降低市政道路地基的稳固性,使得道路的施工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3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3.1 使用软基加固技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1.1 路基因素
在进行软土加固的过程中,一般对土层比较薄的软土层进行一下表面性的处理。但是,并不是每种遇到的软土层薄的情况都只需要做一下表面处理即可,大多时候,加以其他配合方法处理才是最最佳选择。都需要但是在发现有重要构造物时,应该采用开挖换填法处理。例如,当软土层中夹杂着沙子的时候,还要加以强夯法进行加固。
3.1.2 道路因素
由于市政道路所要求的性质不像公路那样平坦、细腻,所以或多花少不用再采用沉降措施以加固地基。由于城市道路的等级比较低,要在沉积降解之前先铺上一层路面,在之后再进行正式工作,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由于重复工作的资金和成本。在路堤设计的比较宽而低时,需要考虑一下实施情况,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不能使用换填法进行加固,否则在以后路堤被大车压损破裂。相反,如果路堤被认为是狭窄而高的情况下,采用换填法应该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路堤设计的比较高,实施中采用强夯法来加固将会对设计造成稳定性上的威胁。路堤如果设计的宽又高时,地基产生压力球的根部就会越深,这样在深度的粘土层就会沉降。
3.1.3 施工环境
显然,在道路施工中,不仅仅要考虑对于软土怎样进行加固时,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施工下对环境的环保问题。例如:噪音、地基的振动、地面下水的变化和排出的水泥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基的周围发生很大的变化时,那么地基上面的道路也会产生一些列问题 ,比如,隆起或者沉降,不利于地基的加固结果。如果这样道路的旁边有建筑物的话,对建筑物进行保护是最好不过的了,其次,是需要采用控制剪切变形的方法作为其降低沉降量的方法之一。
3.2 软土加固的方法
3.2.1 表层加固法
由于软土中所含有的水分过大造成了了其抗压缩性差且承载能力低的特点,所以,加固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降低其水分含量的方法。表层加固法有两点需要做的,第一,排除地面的表面积水。这可以通过在地面开沟挖渠的方法能完成;第二,同时,在不远处挖一个深一些的坑,利用地下渗水的方式降低软土中的水分。这可挖渠要采用科学的技术原则,即沟渠的断面尺寸一般控制在 0.5 米左右,而深度需要达到 0.5-1 米为最佳。为了此沟渠以后成为盲沟再为表层加固法提供服务,应该用砂砾、碎石等渗水性能好的材料再将其填上。
3.2.2 原地面处理
这种技术,适合与软土层下面有适合做地基的一些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煤渣、矿渣等,利用这些好料填到原来软土的地方,以形成合格地基。另外,还可以进行人工地基,这种人工地基是需要大型机械进行操作的,它可以分层压、夯、振动,以达到地基达到合格的密实度。当然这是在地面的软土层薄的情况下适用的。因为上部荷载不大时,就进行压、夯、振动等密实处理后,会达到取得换填加固地基目的。
3.2.3 振冲置换法
这种技术,是采用机械性的工具,一般为一个能震动的管状设备,通过电击水流,制造出孔隙在弱黏土中,后将坚硬材料如碎石等填入,然后可以达到高度 1.51 米,深度达到 25 米的大型密实桩体。碎石桩与粘性土形成的复合地基,可以提整体抗剪强度,降低地基沉降量。这种方法也叫碎石桩法。也就是说工作者目的在于达到一种理想环境,那就是制造出一个形同钢筋混凝土的复合结构,从而达到既不怕地下水温的影响,又可以节省资金,可以降低地基沉降量。达到这样的环境,等于将软土进行置换,而需要挤密砂体的振冲技术的前期辅助。
3.2.4 塑料排水板法
由于市政施工都在露天下进行,施工效果直接与环境天气有关,当遇到降雨或者地面原因,水分比较大的时候就需要塑料板排水法来进行排水,达到不损坏地基的作用。
3.2.5水泥搅拌桩法
这种方法也称之为道路施工中的湿法或者干法。分成浆液喷射法和粉体喷射法,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的加固体与桩间土共同,取决于被加固土的土层含水量采用干法(喷粉)或湿法(喷浆)。一般当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小于 30%时宜采用湿法,大于 50%时宜采用干法,而界于 30%~50%之间时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所述,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不但保证了各种情况下可以正常施工,或者保障不受天气的影响作业,同时也为下一次的软土加固提供条件,为城市道路的畅通做保证,保持城市的文明形象,为国民经济做垫脚石。
参考文献:
[1] 贾瑜 . 市政道路应用软基加固技术的分析[J]. 江西建材,2017(01).
[2] 仝方 .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分析[J]. 智能城市,2017(01).
论文作者:崔焘滢,李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地基论文; 土层论文; 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土地论文; 路堤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