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论文_史献琨1,李雨桐1,陈博2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论文_史献琨1,李雨桐1,陈博2

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摘要: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城镇化历史演变的一般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积累与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实现城镇化,包括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权利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

引言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

1.1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指出,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并全面推进功能混合与产城融合,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而言,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实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它也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将小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本文认为,特色小镇在发展规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明确城镇功能内容,实现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移出来,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1.2 基于中观层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响应

从中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资源、项目与产业整合,实现区域性产业集聚与升级,为特色小镇持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中观层面,特色小镇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对产业进行定位,对文化内涵与社区功能进行明确实施,进而实现发展空间平台的有效完善,为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助力,特别是强化政府方面的引导,做到服务保障到位。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

2.1 “新”—创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修正和优化,更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创新,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变革趋势,将智慧城市、“互联网+”、健康城市、低碳经济等新的发展理念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协调,从传统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框架向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框架转变,将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镇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互补性;三是绿色,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坚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现代技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打造绿色城镇;四是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在开放环境下谋求发展,既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大开大合的城镇体系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植入新鲜活力;五是共享,既要实现城乡人民共享特色小镇发展成果,同时又要增强特色小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2.2 “特”—强化特色塑造

特色小镇建设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强化特色塑造,避免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特”重点体现在:一是产业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石,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从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产业;二是文化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硬实力,文化就是特色小镇的软实力,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凝聚核心价值,将独特文化融入小镇建设中,形成小镇亮丽名片;三是发展模式特色,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基础和风格,因此在发展模式上不能“千镇一律”,要因镇制宜,找到适宜的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2.3 “融”—融合多元要素

特色小镇建设要体现融合的思想,通过创新要素的融合、多功能融合和多主体的融合,搭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有效载体。一是“产、城、人、文”共融,在特色小镇规划上要坚持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和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创新活力的注入;二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三化融合发展,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要注重用新技术去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以“互联网+”提升小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业态;三是多元主体的融合互补,要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促进不同主体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共同参与并发挥作用。

3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3.1 突出规划引领,强调特色小镇战略性地位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对特色小镇的总体定位、规划原则、建设标准、入选条件、筛选程序和扶持策略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突出各个特色小镇的特色亮点,破局“千镇一面”的困局,最大限度地让特色小镇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新动力。二是实施“多规合一”。在天津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统筹推进“多规合一”规划改革,合理安排特色小镇的布局和功能,确保特色小镇的土地、城建、产业和基础设施配套,与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布局的定位相符、规模相配、功能相适,并将特色小镇建设系统纳入全市城镇化的规划体系。三是坚持“一镇一规”。根据天津各个特色小镇的产业优势、人口集聚、人居环境、空间布局和地域风貌的不同情况,按照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商则商的原则做规划,使每个镇都有鲜明的特色,定位最佳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3.2 辅助支撑策略的提出

(1)要配合特色小镇以人为本的核心策略来实现交通缝合,并保证交通运营的环保低碳性。通过交通网络将特色小镇及周边联系起来,并形成双方彼此的紧密联系。举例来说,小镇区域交通要积极建设“多横多纵的主干线路网结构“,这其中就包括一条高速路,配合城市交通主干路网结构,实现东西、南北的交错贯穿,即多横多纵交通联系体系。总体来说,就是要贴合实际地形现状与地产权接线来达成特色小镇的自由式布局目的。

(2)应该为特色小镇构建健全的、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将慢行系统优先设置进来,同时注重对交通空间的无缝连接引导,保证“产城融合”运行质量的优化提升过程。详细来讲,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慢行系统主要可以划分为通勤与休闲两种,一般通勤型慢行系统会与路网结构相结合,注重对人慢区域功能的设置与发挥,并同时遵守居住——就业空间之间的的最近距离原则,为城市居民出行工作节约交通成本;另外一种是休闲型慢行系统,它将小镇主要区域与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重要场合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对小镇水网、绿网的结构优化重整,为小镇居民创设休闲人性聚集区,优化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再一点,它也能够实现特色小镇的全面设施升级,主要是基于需求配置来进行升级和分级,为小镇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更多特色服务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士雯,赵艳华,国福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天津特色小镇培育策略研究[J].城市,2016,(10):22-25.

[2]孙洋.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82-83.

[3]曾江,慈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51-56.

论文作者:史献琨1,李雨桐1,陈博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论文_史献琨1,李雨桐1,陈博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