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樊子迎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樊子迎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软土地基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审查和分析了软地建筑技术在建造公路桥梁方面的应用,并且就这些问题的主要特点、病害类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合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字:软土地基;公路桥梁;应用研究

1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由于软土地基的构成比较特殊,一般多为黏土、小颗粒、松散沙子和粉末土壤,因此,软地基本身难以固定,较难粘合,而且强度较低,非常容易变形,这就导致软土地基工程问题较多,是当下丞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现软土地基中几种常见的病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一般软土地基会出现沉降和不稳定这两种病害。

2.1 沉降

软土地基最大的特点就是砂土松散,且砂土颗粒较小,可能导致土壤之间存在很多缝隙,此外,其还含有较多的水分,当公路桥梁投入使用之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水分也会随之而蒸发,这就导致了土壤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土壤颗粒之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导致公路桥梁发生沉降,大大影响了公路桥梁的质量,造成一些危害。对于桥梁来说,其桩基础能够帮助承担一部分压力,所以沉降程度可能小一些,造成的危害也就小一些。然而对于公路来说,没有东西能够帮助其分担压力,因此,沉降程度大,所造成的危害也就大。

2.2 不稳定

软土本身是非常不稳定的,再加上外界的压力,可能会发生形变,作用力不同,形变的程度也不同,如果形变较为严重,则在公路桥梁中,可能会出现裂缝,甚至会出现移位现象。

3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时的主要技术要领

3.1 铺垫材料

由于用于软土地基的砂土较为松散,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土壤层很可能会发生沉降,这就会大大影响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一般在施工过程中,会铺设一些材料,这样土壤层的抗压能力就会大大增加。一般都是运用玻璃纤维,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软土地基的土壤较黏的时候,就需要在其中加入生石灰和水泥,这样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就会大大增加。

3.2 表面处理

一般情况下,由于软土地基结构特殊,稳定性较差,所以,其表面也比较软,这就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此现象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之下,一般采用机器施工,但是与此同时,必须要保证软土地基的厚度和机器强度相适应,这样施工质量才能有所保证。此外,还存在一种较为复杂的情况。土壤表面硬度适中,但是含水非常多,这也会大大影响施工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在进行施工之前,在施工地点开凿沟槽,使多余的水分沿着沟槽流淌出来。

3.3 软黏土加固作业

出于软土地基材料的自身特点,其抗压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了其不牢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固定材料,例如固化剂、混凝土、水泥等等,这样,这种不牢固的现象就能有所改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固定材料一般都需要配合专业的混拌设施使用,促使材料和设备发生反应,加强软土地表的牢固性。一般处于饱和状态的软土地基施工,都会运用此类方法,经过长期事实论证,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可靠的。

3.4 砂垫层施工

在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施工工艺,叫做砂垫层技术,这种技术对施工的条件要求较高,一般用于工期较长、土壤厚度不大、排水性好、沙石硕性好的环境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垫砂层一般是20厘米,这样,排水面的高度就能有所提升,而且能够保障地基的承受压力的同时,还能排水、固定,为接下来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在进行砂垫层工艺时,材料的质量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而且,对于粗砂的使用量也要严格控制,一般都控制在5%以下。在完成施工后,还需要进行洒水和压实作业,根据砂垫层的实际情况随时改善施工方法,这样,施工的质量才能得以控制,有所保证。

3.5 垂直排水柱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对于土壤较黏的软土,一般采用垂直排水柱法进行施工。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采用排水柱来进行排水,这样排水时间就被大大缩减,同时,工作效率就大大增加。用作排水柱的材料较为简单,一般用的最多的就是纸板和砂井,在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例如外界条件、现场情况等,来确定具体的排水方法及排水工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砂井的直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经过详细的计算再进行施工。如果计算的结果不符合现场施工要求,严禁“将计就计”,必须对施工方案重新做出调整,重新计算各项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排水柱建设的施工质量。

3.6 构建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搅拌机,将水泥和生石灰等用作固定的材料与软土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才可用作软土地基的建设。软土经过加入这些固定材料后,会与这些材料发生一些化学反应,软土地基就反应变成了复合型的地基,与此同时,其防水能力和固定能力也随之而增强,则地基也会更加牢固,因此,公路桥梁的建设中,通常会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优点较多,而且一般不会干扰路基,所以越来越多的软土建设都使用这种方法。然而,这种技术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施工现场的卫生一定要保持好,对于不平整的地表,要首先对其进行填充等等。

4 对添加材料质量监控的研究和分析

4.1 对软土地基分层的厚度的检查

影响公路桥梁质量的因素多重多样,其中,软土地基分层的厚度就是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软土地基分层的厚度,严禁疏忽大意,只有每一层土壤的指标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公路桥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在今后投入使用后才能更加有保障。此外,影响软土地基分层厚度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机械影响就是一重要因素,所以,必须确保地基厚度与机械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分层厚度大约是30厘米,所以必须先保证好这个,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压实工作,再次过程中,细砂中的含水量必须控制在范围内。最后,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分层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4.2 对细砂含水量的检测

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还与细砂的含水量有关,然而影响细砂含水量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大小不一,所以,对于细砂含水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在施工过程中,细砂含水量的平均值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如果含水量较平均值偏低,则需要在喷水作业过程中来对含水量进行调整,与此同时,一般还会采取压实操作,这样就能更好的控制水量,如果水量过多,地基表面会隆起,对公路桥梁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含水量较平均值偏高,则多出来的水就会与其他材料混合,导致其他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会对公路桥梁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于细砂含水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必须做到细砂含水量合格,方可进一步施工。

5 结语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关系到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命脉,涉及到其安全和稳定的性能,同时也跟经济效益有关。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建筑的过程中,增强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其施工技艺,改善其不粘合、不稳定的缺点,促使公路桥梁建设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慧凯.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25):34-35.

[2]杨升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J].四川建材,2018,44(3):123-124.

[3]鲁震.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8):176-177.

论文作者:樊子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樊子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