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农业如何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开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是世界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要面临的普遍问题。适度的地区差距有利于激发地区经济活力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地区差距过大,将有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目标的实现。我国东西部的差距由来已久。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扩大的地区差距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世纪之交,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农村经济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是要解决好西部地区农村和农业的落后及农民的贫困。
一、西部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现有人口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土地面积5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1.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1978—1997年,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 东部地区从52%上升为61.4%,西部地区则从17%下降为14.8%。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差距也逐渐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 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从人地关系上看,西部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西部属于低潜低压区,土地面积大,人少地多,以全国56.3%的陆地面积仅承载全国22.5%的人口,土地资源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在土地资源数量上相对于东部地区存有明显优势。东部地区属于高潜高压区,气候条件较好,土地生产潜力大。开发成本较低,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人均耕地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以全国15%的陆地面积却承载了全国41%以上的人口,东部地区土地的承载能力已近极限。人地关系两大区域相关十分悬殊,说明东部地区土地的开发使用已经饱和,土地资源的外延扩展只能立足西部。
2、从水土关系上,时空组合错位,西部缺水严重。 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46%,水土资源空间上不匹配,其中38%集中在西南地区,人均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3倍。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20%,却拥有广袤的后备土地资源,其开发利用受到水资源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陕西、甘肃两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水资源贫乏,而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水资源相对丰富。即使同一省份,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如陕西水资源的70%以上集中于陕西地区,关中和陕北地区不足30%;甘肃省水资源的大部分集中于甘南、西北部则严重缺水。在时间分布上,年际之间和年内季节之间差别也很大,丰水年与平水年相比,水量相差3倍, 枯水年则不足平水年水量的30%—70%。水土资源时空耦合状况欠佳,制约了水土资源的开发,西部缺水程度远远超过东部地区。
3、西部农业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特色农业、林地和草地上。 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西部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药材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西部人均林地和草地面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经过人工种植改造, 提高改善植被品质,可以大大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而西部林地和草地利用前景十分乐观。而西部人均耕地0.095公顷,与全国平均数基本持平, 不具比较优势。
4、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危机已经形成。 西部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是沙漠、戈壁和崇山峻岭,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西北地区沙漠化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水土流失严重,总的情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大,草地退化、沙化严重和碱化严重,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2864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0%。西北地区90%以上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由于自然力和人类不理性的开发利用,区内水土流失和沙化过程仍在继续。(2 )长江中上游地区。山多、山高,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水资源充沛,但水土流失严重,加上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3 )水资源短缺和时空组合不合理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二、西部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西部农村经济比重大,西部的落后首先是农村经济的落后。西部开发要从解决农村问题入手。由于经济发展地区间很不平衡,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的地区差异大于城市,地区差异的扩大速度也高于城市。9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总产出的基尼系数是城市的1.8倍以上,农村工业产值的基尼系数是城市工业的2.5倍以上。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更为明显。1998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1557.43元,仅为全国平均2161.98元的72.03%, 只为东部地区2997.86元的51.95%,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接近一倍。
1、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都很落后。 目前西部地区的农业仍基本处于自给半自给性阶段,农业发展的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缺乏发展农村工业和催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1 )大多数地区还是“靠天吃饭”,农业处于传统农业状态,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比东部低33.6%,人均占有粮食量比全国平均数低20%,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市场销价高,品种更新慢,产品品质差。种植业中,粮食作物面积占73%,居占主体地位,经济作物占21%,大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居主导地位,比重分别为64.35%和30.8%。(2)农村工业、第三产业相当落后,很多地区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农业耕作阶段,农民为温饱而奔忙,现代文明尚未打开许多村寨的门户。1997年西部农民人均乡镇企业产值337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农业劳动力不仅就地转移少,外出比例也很小,农村劳动力配置结构中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1997年为2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见表1)。
表1:西部农村经济水平与全国对比
人均粮食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乡镇企
年份 地区
(公斤)(元) 业产值(元)
1980 全国 388.52 83.14
西部 340.95 67.49
1985 全国 454.13337.63307.33
西部 377.63238.89127.38
1990 全国 505.48548.09963.63
西部 408.07398.13405.22
1997 全国 544.89
2002.33
9022.48
西部 446.32
1240.42
3370.27
西部占全
1997 国的比重
81.91 61.94 37.35
二、三产业劳动
年份 地区力比重(%)
1980 全国6.36
西部3.62
1985 全国
18.11
西部
10.85
1990 全国
20.64
西部
12.39
1997 全国
29.43
西部
21.22
西部占全
1997 国的比重
72.10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80—1997)
2、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外生性,农村贫困发生机率高。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带有比较明显的外生性特征。如西部的很多边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70%来源于上级的财政和信贷投资,地方财政的投资能力较低,区内自筹资金份额只有30%左右,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上级政府补贴,区内市场经济的发育迟缓,贫困发生机率高,农村低收入人口比例大,全国贫困的极点都分布在西部地区。
3、西部乡村劳动力素质显著低于全国乡村总体水平。 西部地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不足10%,农村12周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占50%左右,比全国高1/3左右。西藏文盲率高达77%,云南边境地区有些成人还不能数50以上的数。在人均纯收入800—1000元和800元以下的6 个西部省份中,文盲和半文盲率达56.2%,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仅占63.7%。
三、西部大开发:农业开发什么?
毫无疑问,如果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导思想,那么均衡发展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西部成为依附于东部的原料供应地,始终处于产业链条的下端。而且,西部的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却很脆弱。一半以上的面积是沙漠、戈壁和崇山峻岭,不适合人类长期居处。矿产的富集地又多处于大江大河源头,事关整个国家的生态平衡。现代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验表明,在贫困而不发达的地区,农业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而技术进步又是农业增长的源泉。换言之,要开发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经济战略选择的最重要位置,大力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但是传统农业却不能导致经济增长。因此,西部农业大开发必须抓住三个中心环节,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调整结构,三是提高农民素质,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和整体农业素质。
1、加强科学规划,为西部农业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西部地区发展有共同需求,但各地区在发展中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西部地区地域广阔,情况复杂,不同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等,决定了西部地区的开发不可能遵循同一模式;同时,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可谓百业待兴。鉴于此,西部大开发,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现实,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需求,贯彻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宜农、宜林、宜菜等规划。如选择典型和示范意义的地区,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等,组装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配套技术、模式,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和推广。
2、加强草地、林地、旱地、坡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西部开发应以生态治理为先。治理的重点应是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缓坡改梯(粮食保障田工程)。根据国务院去年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沙化、碱化、退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到2010 年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 万平方公里, 治理荒漠化面积22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这个规划是今后五十年内,我国生态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献。这个规划把草地建设和保护作为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建设步骤,宜采用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和逐步推进的方针。建议近期的工作重点放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域。这里地处半干旱向干旱过渡地带,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表现出有农有牧和时农时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波动性。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这里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速了沙质荒漠化的进程,成为首都和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严重威胁。这个地带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广大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北干旱地区,应加大草业和沙产业的开发力度。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忽视草业发展。草业不仅是牧业的饲料来源,也是城市建设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根据实验,草较树木更节水,覆土保水效果更好,一棵中龄树的耗水量相当于33平方米的草地。研究表明,直径小于0.1 毫米的植物根系保持水土能力最强。西部地区可以“以草为先”。首先以草类创造出适合植物生存的条件,然后种上灌木,乔木。实行“草、灌、乔”结合,再配合人工种草、草料加工、养畜转化、畜产品加工以及社会化科技服务等,形成协调型草地生态经济结构体系。
3、调整农业结构。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 正从供给总量短缺、需求无法选择条件的数量问题,逐渐转化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质量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和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面临市场疲软和需求不足的约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面向市场,立足资源,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战略是发展西部农村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关键。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是:(1 )改低质劣质产品为优质俏销品种。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农业。(2)改单一种养模式为优化模式。大搞立体种养、 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复种指数。(3)改粗放农业为资源节约型农业、 精细农业。(4)改粗级产品为精、深加工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结构优化的重点:(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 延长农村产业链。东西差距扩大突出表现在非农化程度的差异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东西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大约有50%以上来源于二、三产业发展的差距。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总和,农民进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领域,分草加工、销售环境的增值效益,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如宁夏可以枸杞、甘草、沙棘、麻黄、苦豆子、胡芦巴等沙漠植物为原料,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净深加工、精加工。如在日本,农产品流通领域所占的人口比例比农民还要高。一件农产品大约有3/4的钱被流通领域赚走。(2 )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二元结构三元化”,即把目前种植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兼顾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逐步发展成节水高效的“粮经饲”三元结构。其中又以进一步解决发展畜牧业的饲料问题为重点,重点是粮食稳步增长,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经济作物和蔬菜相应发展,确立饲料作物在种植业中的地位,建立节水型种植业结构,最大限度地摆脱水危机。(3)大力发展“名、特、 优、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西部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具有比较优势。如,发挥西南的烤烟、茶叶、蚕丝、蔗糖、菜籽油和柑橘的传统优势;麻类、中药材,滇桂热区的香料、饮料和水果应有较大发展。保持西北的优质棉花和瓜果的现有优势,甜菜、糖和某些油作物也要有较大发展。(4)开发林产品。 除西南地区一些传统的经济林产品以外,西部地区林业也是一大潜在发展优势。今后主要任务是在合理开发与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资源的同时,大力推广人工造林,实现林业经营的战略转变。在西北地区,以实施“三北”防护林规划为主,广泛营造水土保持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局部山区发展用材林。西南地区是西部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由于该区宜林荒地多,水热条件好,农林结合,林业发展前景广阔。
4、加强旱作节水农业建设。加强旱作节水农业建设, 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我国雨养旱地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60%多,粮食产量占总产量46%,如果不加强旱地农业的建设,2030年要达到粮食7.2 亿吨,播面单产350公斤/亩是不可能的。 旱地农业的重要限制因素是缺水,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杆覆盖等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外,雨水积蓄利用是现代旱地农业的新技术。 在年降水量为350—4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0.2—0.4公顷的防渗集流面可集雨灌溉1公顷梯田。如甘肃陇西马河村试验,20公顷玉米滴灌2次,单产6000 公斤/公顷,增产一倍,效果显著。应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
5、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建立棉、糖、果、菜、花、烟、蚕、药等为主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通过信息引导、技术转让,开创名牌、培育产业、建立机制等,利用科技推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使农业形成自我积累、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农业产业化要利用科技力量解决品种、解决农副产品保鲜、储运和深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6、加强培训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种植业论文; 经济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