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

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

郭志东[1]2001年在《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处于信息社会时代,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基础教育骨干教师较少,且出现断层等现象,培养专家型的教师尤为紧迫。本文从分析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历程及其特征入手,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探讨培养中学化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方法和途径。使普通化学教师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按照适合的方法途径,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尽快达到教师发展的较高阶段。

武春娟[2]2013年在《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之一。本人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已有的研究中,从内容方面,多关注教师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从方法方面,多使用单一的研究方法而忽略了教师发展的动态性和社会性所导致的复杂性。根据质性研究的特点,本文选取现象学、解释学和过程哲学作为本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选择了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展示化学专家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素质变化,揭示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以及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文中选取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严西平老师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通过课堂观察,比较严老师与另一位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学情况、严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教学情况以及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的情况等叁方面的比较分析,研究严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挖掘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素质。此外,通过对严老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案和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展示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变化。通过访谈,我们研究了严老师在成为专家型化学教师过程中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总结了影响他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开阔的视野;专业反思和专业进取能力;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重视学生发展的职业情怀。

陈泊蓉[3]2017年在《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一重重挑战接踵而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型教师。另一方面,随着知识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与成长问题成为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师是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急切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追求,是解决基础教育现存问题的必要条件。对创新型教师的研究对培养创新型教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和成长问题的研究既需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回答,更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型教师个体和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以创新型教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特征和成长历程”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创新型教师样本进行深入访谈获得访谈资料,从优秀教师的人物传记中搜集创新型教师的传记文本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以及人物传记的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通过编码、归纳、概括、总结获得32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素。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为独立开放的人格特征、发散求异的思维品质、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独特创新的专业特质、乐观包容的情感特征。构建了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并进行了检验。其次,对收集到的创新型教师成长历程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研究发现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表现出阶段性,其成长一般经历职前准备阶段、专业适应阶段、自我探索阶段、专业成熟阶段、超越自我阶段等五阶段,每一阶段都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成长特点。创新型教师是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推动成长的。内部动力有教育理想和信念、对教育的热爱、自我实现的需求、自主性发展意识,外部动力有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表现为在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以教学问题为起点在反思中不断自我更新。再次,运用主题分析法对影响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共得到18项影响其成长的因素要素。通过梳理发现,学习和努力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教师对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的积极反思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因素,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外部因素。传统的教师权威文化、应试文化、教育复制人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以及刻板繁杂的管理制度对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有制约作用。本研究从创新型人才的视角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和成长进行研究,发现人格特征和思维品质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先天素质,因此在教师资格认定中,应加强对准教师人格和思维的检测。此外,本研究从创设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及教师教育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对策构想。

尹筱莉[4]2007年在《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家教师的教学是优质高效的教学,其优质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源于专家教师的教学认识之优和教学行动之优,所以,开展对专家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共同特征及内涵的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化学专家与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的比较研究”这样一个切入点,通过中外比较研究,对相关研究的理论及结论进行了梳理和整合,运用课堂观察、跟踪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围绕化学专家与新手教师有关化学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和计算技能的典型课例的教学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基本假设:①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各有其共同特征,将此共同特征称之为教师课堂教学特质。②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是教学知识图式、教学思路、教学行为、教学情意四方面特征的集合,其中教学知识图式、教学思路、教学情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③专家与新手教师教学效果的差异在于其课堂教学特质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本研究的主要工作:①多角度地对中外教师有效教学、专家-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概述。②对建国以来化学教师研究进行了追溯和反思。③采用课堂观察、跟踪访谈等方法,以10余名化学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有关化学事实性知识、化学理论性知识、化学计算技能的典型课堂教学实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知识图式、教学思路进行了细致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④归纳专家型化学教师教学的基本规范。基于上述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的根本差异在于,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改造过程,而新手教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技能的单向传递过程。②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差异具体表现为其各构成要素的差异。③专家型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特征是以激励和恰当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为支持条件,以推进学生思考和探索为根本的教学活动循环(指以“问题→互动→总结”为基本链节的循环)与教师角色循环(指以“主导角色→辅助角色→主导角色”为基本链节的循环)的有机统一。④教学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化学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形成基本原因和基本动力。⑤提出了专家型化学教师教学基本规范的框架。其中②、③、④、⑤四点在相关研究中尚未见报道,是本研究有一定创新性的观点。

周春良[5]2014年在《卓越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成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质的教育依赖卓越的教师,只有建立一支高水平、高度专业化的卓越教师队伍,才能造就优质的教育,才能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因此,开展针对卓越教师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已有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卓越教师的含义、素质结构、影响因素、培养途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不过,已有研究也存在几点不足:一是在内容上缺少关于卓越教师个性特征的整体研究和卓越教师成长的历程研究;二是在方法上多以思辨式的理论研究为主,实证基础上的研究较为薄弱;叁是在研究深度上多停留在陈述观点、列举事实、呈现策略,缺少立足实践的客观理性分析。本研究是以特级教师为样本针对卓越教师个性特征与成长机制的实证研究,希冀在上述叁个方面有所突破。卓越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优秀的群体,但究竟哪些教师是卓越教师,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未有定论,本研究就对这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了让研究更有说服力,我们采用实证方式,以现实中的特级教师作为卓越教师的载体进行研究。因为特级教师是官方认可且人们公认的优秀教师群体,特级教师属于卓越教师,但卓越教师不一定是特级教师。以特级教师为样本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本研究基于S市163位特级教师的调查开展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如问卷、访谈等;以质性研究方法为辅,如生活史研究、因素分析等方法。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设计,如设计问卷、编制访谈提纲、提炼卓越教师的基本特征等;然后实施研究计划,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和资料,获得关于卓越教师个性特征和成长机制的研究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通过分析现实中关于卓越教师培养培育的途径和策略,提出卓越教师培养培育的基本策略和促进广大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发现,卓越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个性特征和成长机制是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人格特征和专业特征,专业特征又细分为专业理解、专业知识、专业情感、专业行为;成长机制具体表现为发展阶段、成长影响因素、成长动力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教师成为卓越教师的潜力和可能性,具备这些特征——稳定、成熟、责任心强、独立、执着、认真、好强固执等——的教师更容易成长为卓越教师。因此,在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增加教师人格检测环节,遴选更多具备这些潜质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将对卓越教师的大批出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影响卓越教师成长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文化、重要他人、关键事件等是非常重要的,校长领导方式对于卓越教师发展与对于普通教师发展的作用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卓越教师发展的动力来源方面,“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核心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是维持这一动力的重要因素。这将在根本上纠正现实中教师培训的一个不当认识——即卓越教师是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而成长起来的。现实中的培训活动对于卓越教师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内在的自主追求。只有着眼于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教师培育策略才能够真正促进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文化引领、组织协调、制度建设、项目推动、教师培训等维度提出了卓越教师培育培养的基本策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培养卓越教师;教育思想与观念引领卓越教师发展;尊重教学风格、坚持卓越教师自主发展;注重交流,在相互学习中提升;完善机制制度,提供展示平台;以卓越教师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化提升。

高敬芝[6]2007年在《中学化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问题解决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科问题解决的研究直到近30年才引起学科研究者们的关注。化学问题解决研究近十年来虽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国内基于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教师比较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空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和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为主要特征,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则是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体现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增强中学化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运用意识,不断提高其教学策略水平,对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中学化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水平进行比较,本论文通过自行编制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对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四省市的部分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熟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水平,无论在教学理念水平、一般教学策略水平,还是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异更大。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学化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水平的差异,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自觉提高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水平提供一些有益参考,论文紧密结合具体的中学化学教学案例,从教学理念、集中策略、类比策略、分解策略、逆推策略、探究策略、反思策略等角度,对专家教师和一般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了有效地提高中学化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水平,论文提出了通过师资培训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通过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有利于创造型教师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帮助教师认识到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建议教师运用反思,学会反思等对策和建议。这些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水平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左彦鹏[7]2016年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关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关系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影响高职教育内涵提升,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我国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为对象,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理论为指导,选取广东、山东、江苏、辽宁、天津等省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调查和访谈。研究采用的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主体,是被调查对象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与建议,共40个问题。访谈对象是来自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访谈提纲包括17个问题。本文共分五章。导论。本章首先着重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国家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名不副实"。进而作者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本研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系统研究来阐释和拓展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然后作者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将我国研究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历程分为叁个阶段:孕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并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特点;进而提出了关于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本研究的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以及方法、思路与进度。第一章从高职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特点、培养对象的特点、课程特点等方面界定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确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并且在阐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特征基础上,依据各类教育法律法规、政府的政策文件,构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其内涵,主要有高尚的"专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能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第二章,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即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现状,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证研究,真实地显现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道德弱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先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服务质量不高。第叁章主要探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的原因。根据第二章的实证研究结果,笔者讨论了国家政策、制度、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自身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度阐释。包括: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缺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存在明显不足;高职院校自身原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原因,等等。第四章,在第叁章原因分析基础上,主要论述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策略: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前培养制度;校企合作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断谋求自我更新与提升。

任奋兰[8]2006年在《一位研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路程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作为传载和创造文化的方式,其庚续性、绵延性,是任何一种文化行为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在其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培养“研究型教师”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有效策略。但目前都是对研究型教师的共性进行研究,没有突出每位研究型教师的学科特色。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法,对清华附中特级化学教师闫梦醒进行个案研究,我认为他具备了研究型教师的四个特征,通过研究他的教学思想、成长因素以及他的成长路程,从而构建研究型化学教师特征的结构成分,根据特征提出培养研究型化学教师的建议。 闫梦醒老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种有论有史、有人有事、有情有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有化学实验,又有化学史故事,还有化学美感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学教学。使学生在意志、理智、情感、体魄等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人格、个性、特长健全发展;使教师敬业爱生、探美求真、厚德载物、人文日新的人格得以体现。 闫梦醒老师的成长路程:(1)立志做学者型教师;(2)读书积淀;(3)得到启发;(4)找到研究切入点;(5)目标明确,研究创新。 闫梦醒老师的成长因素:(1)良好的家庭影响;(2)清华附中的影响;(3)良好的人格因素,包括:不断开拓进去学习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善于吸纳,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正直做人,严谨做事;坚强的意志品质;冷静而又理性的人生态度。 本研究的启示: 1.研究型化学教师特征的结构模式(如图)

简晏红[9]2011年在《促进青年教师高水平快速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人们对于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越来越年轻化,青年教师占了学校教师的很大一部分比例,青年教师的水平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却让人不能满意。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缓慢,教育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校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学校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国内外中小学教育领域广泛存在着一种引入瞩目的现象:有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花了比一般教师更少的时间,却达到了比一般教师更高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多数青年教师相比,这部分青年教师实现了超常规专业发展。本论文认为,部分青年教师高水平快速发展现象,对于旨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教师职初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传统的教师成长研究的基本假设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缓慢过程,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传统的教师教育也是基于这一假设,对于教师的培养也是以按部就班的形式进行的。本论文认为,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假设可能不正确,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是高起点、跨越式的,只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和适当的方法,教师可以实现高水平快速专业发展。本论文在界定教师专业发展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文献尤其是我国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及有关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文献进行了评析,描述、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一系列青年教师高水平快速发展案例展示,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假设,即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存在着影响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关键因素与次要因素,通过对其中关键因素的适当干预,可以使职初教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本论文运用优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元研究、优秀青年教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部分高水平快速发展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速度最为关键的五个因素,即职业态度,专业发展策略、学习,研究与反思,教学知识和技能,成就动机,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如何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干预,形成促进职初教师高水平快速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和继续教育策略。

卢伯春[10]2013年在《中小学体育名师的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了开拓体育名师研究,致力于培养上海市中小学体育高端人才,探索培养体育名师的新模式,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建构主义、课程开发、成人学习等理论,在分析了体育名师基地培养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名师培养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培养过程优化的策略,为上海市体育名师基地实施方案的制订提供决策建议,为落实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改善上海市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体育人才资源。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缘由,研究意义、方法及设计,对论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规约,并对就与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进行说明,阐明教育中建构主义的理论、课程开发理论等对体育名师培养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对非体育学科名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次梳理并归纳国内有关体育名师及优秀体育教师的研究现状。第叁章体育名师培养的基本理论研究。对体育名师的概念、内涵重新进行界定。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名师应有坚定的体育教师职业信念,广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体育专业能力等素养;体育名师要有榜样作用、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体育名师的成长主要分为五阶段:职前启蒙期、入职关键期、在职突破期、成名后分流期、思想沉淀期。体育名师培养的向度,表现为外部培养和内部驱动的作用力在体育名师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此消彼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培养的方向由注重运动训练、教学、科研能力,向注重体育教学、科研转变。第四章体育名师基地培养现状调查表明,体育名师基地在培养基地学员职业信念、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设计能力、听评课能力方面取得了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员的个性化发展实现不够,部分学员教学反思水平不高,教学特色不明显,科研能力有待继续提升等。影响学员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基地学员自身因素、基地培养过程中的导师团队聘用问题、培养方案的执行问题,以及对学员学习结果监督不力。第五章基于对体育名师培养的基本理论和体育名师基地培养现状的思考,提出了优化体育名师基地培养的策略,1)要转变基地培养的价值观、教学观、时空观;2)培养方案要向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内容多样化、评价制度科学化方向发展;3)要注重体育名师基地导师团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4)关注基地学员的个性化发展需求;5)培养方式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养组织形式和导师指导下的学员自主学习法,批判性反思的质变学习法、导师与学员互动的研讨法、发挥基地学员特长的示范法等培养方法;6)建立对学员学习效果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体育名师基地的管理制度,确保培养方案有效、精准执行。

参考文献:

[1]. 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D]. 郭志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2]. 专家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 武春娟. 苏州大学. 2013

[3]. 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D]. 陈泊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4]. 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 尹筱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卓越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成长机制研究[D]. 周春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 中学化学教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比较研究[D]. 高敬芝.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左彦鹏. 辽宁师范大学. 2016

[8]. 一位研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路程及其启示[D]. 任奋兰.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9]. 促进青年教师高水平快速发展研究[D]. 简晏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 中小学体育名师的培养研究[D]. 卢伯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