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_工学论文

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异论文,性别论文,大学生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6)05-0036-07

      一、研究背景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高校录取率从1998年的34%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75%,原本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获得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98年普通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仅为38.3%,2004年达到45.65%,2009年女大学生的比例首次超过了男生,达到50.48%,到2013年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达到51.75%,比男大学生多出53.2万人。[1]

      随着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女性和男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质量和结构差异。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男生比例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均属理工科,且男生比例均超过80%,而女生主要集中于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护理学专业女生比例高达92%。[2]另有研究发现,男生主要集中于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信息、化学等理工学科,而女生主要集中在文学与新闻、经济、国际关系、外语、师范等人文学科。[3-5]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2007-2008年在美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中,有11.1%的女性获得了教育学专业,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为3.7%;11.6%的男性获得了工程学科的学位,女性仅占2%。[6]2010年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专业女生比例为15%,工程类专业女生比例仅为14%。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存在类似问题。[7]

      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可能会加剧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因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积累了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力资本,而不同专业的工作机会及工资回报都与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或市场需求直接相关,因此专业选择也会进一步影响毕业生的工资收入。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工程和商科等专业的毕业生薪酬水平高于其他学科。[8]男生也“恰巧”集中于这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就业市场前景不好的专业往往是女生居多。[9]因此,专业分布的性别差异能够解释劳动力市场性别收入差距的10%—50%。[10]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又可能加剧人们对专业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如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加擅长从事某一类工作,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男生,特别是在选择理工科学生时更加偏好男生,长此以往将导致女性在某些领域的缺位以及施展才华的难度加剧。[11]因此,研究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不仅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学科均衡发展政策,还可能对科学引导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解决专业就业不匹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哪些因素会导致专业选择产生性别差异?除了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和兴趣偏好以外,是否还存在传统观念或社会刻板印象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利用全国85所高校的调研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理论基础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研究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视角,相关理论涉及生物决定论、女性主义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学科刻板印象等。

      生物决定理论认为,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导致男女禀赋的差异,如女性在抽象思维和科学认知方面处于劣势,当他们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就会表现在学科和专业的选择上,因此学科专业的性别差异是外生的、客观的,是先天自然禀赋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专业选择上。[12]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现有的专业性别隔离现象本质上是性别歧视,是社会结构中男女地位与职业隔离的复制,并通过教育制度强化这一结果。[13]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男性占据了社会上的优势学科,而女性只能选择非重要地位的学科。这种“男性学科”和“女性学科”的分离并非男女的生理差异造成的,更多的是通过社会文化建构的。

      社会控制理论从社会维持性别隔离状态的角度出发,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外部因素影响下,通过内化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可能存在的社会歧视因素的驱使,在教育、职业等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如倾向于社会所期待的专业,女性会较多选择那些承担养育功能的专业领域,男性则会较多选择需要分析思维的专业。[14]

      还有一种与之相关的理论解释是“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即无论性别和专业如何,大学生都认同“男性适合学习理工科目,女性则更适合文史科目”。[15-16]

      2.已有的研究成果

      除生理因素外,影响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个人因素包括偏好、兴趣和能力等。学科兴趣是学生选专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17-18]同时,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个人理想[19],男生更看重未来工作的货币价值,因此倾向选择那些未来收入更高的专业。[20-21]女生倾向选择学习难度低、竞争程度低的学科,高风险工作的专业对男性的吸引力更强。[22]男女生在学术准备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专业选择的差异,高中成绩的性别差异与大学专业选择之间存在相关性。[23]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意见是影响男女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24],女生比男生更加看重“父母和家人的影响”[25]。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也会导致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相较于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学生更倾向选择男性主导专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学生越可能选择男生主导专业。[26]

      3.文献述评

      尽管关注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多,但绝大多数研究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忽略了生理差异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究其原因是难以找到准确衡量生理差异的变量。本文假设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在大学前已经存在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而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和学科兴趣主要受生理差异的影响,较少受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因此选用这两个变量作为生理差异的代理变量。此外,由于我国的高考和大学录取分文科和理科进行,高中文理分科将影响学生进入何类大学及何种专业。除学科兴趣外,高中文科和理科的教学水平、任课教师的偏好等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文理分科选择,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因此这两个变量仍代表不同的含义,不能相互替代。二是已有研究忽略了学生能力对专业选择的影响。在我国大学和专业录取机制下,专业兴趣仅仅是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学生的专业选择还会受到高考分数的限制,学生会因为高考分数而选择那些更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如果忽略了上述两类因素对专业选择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估计偏差。此外,以往国内外有关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研究多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学校的学生作为分析对象,缺少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大样本数据的分析,且多限于描述统计分析。本文使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大样本数据,并通过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剥离除生理差异外影响大学生专业选择性别差异的因素。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针对全体样本建立逻辑斯特回归模型,检验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选择理工科专业还是人文社科专业。模型(1)如下:

      

      其中,i表示学生个体。因变量

表示大学专业:

=1表示学生i选择理工科专业,

=0表示学生i选择人文、社科专业①。自变量中

表示性别;

表示家庭背景因素,如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年收入、父亲受教育年限、父亲职业等变量;

表示高中阶段的特征,包括高中对数理化的兴趣、高中类型、高中文理分科等变量;

表示大学入学阶段的特征,包括大学入学方式、高考成绩等变量。为分析高中文理分科与性别对专业选择的交互作用,模型中还引入高中文理分科与性别的交叉项

*

H。

      考虑到高中文理分科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大学专业选择,如那些高中阶段攻读文科的学生在填报大学和专业志愿时也一般选择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那些高中阶段攻读理科的学生则可以在填报大学和专业志愿时选择人文社科或理工科专业。为此,本文进一步将样本限定在高中选择理科的学生,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高中理科生选择人文社科或理工科专业,并建立了模型(2)。

      

      模型(2)中的因变量与模型(1)相同,自变量中去除了高中文理分科变量及其与性别的交互变量,其余自变量与模型(1)相同。

      此外,为进一步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如何在理科和工科中进行选择,本文进一步建立了模型(3)。

      

      模型(3)中,因变量

为理科或工科的虚拟变量,自变量的选择与模型(2)相同。

      2.研究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2014年面向全国97所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共回收100941份有效问卷。数据收集完毕后,根据我国的院校类型结构、学科分布以及性别比例情况,对原有数据进行再抽样,共得到85所高校的41566个有效样本。本文对再抽样样本进行了进一步处理。首先,本文中的大学专业是学生被大学录取的专业,转专业学生按照转专业前的专业进行分类。其次,本文主要关注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专业,因此剔除了农林医等样本。最后,本文对高考分数进行清洗,剔除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并去除保送生和特长生,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样本量为30907,其中女生占50.4%,男生占49.6%。样本的总体分布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的家庭背景差异不大:50.3%的学生来自农村,男生所占比例(52.1%)略高于女生(48.6%);来自低收入(5000元以下)家庭的女生占比(37.5%)略高于男生(33.1%)。在高中阶段,对数理化有非常强烈兴趣的男生占比为11.2%,远高于女生(4.8%),对数理化兴趣不强的女生占比(17.1%)则远高于男生(10.4%);来自重点高中的男生占比(55%)高于女生(51.5%);选择理科的男生占比(79.6%)远高于女生(54.3%)。学生的大学入学方式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大学专业的选择有较大的差异:选择人文专业(27.0%)和社科专业(38.8%)的女生占比均远高于男生(分别为10.2%和23.8%),且选择社科专业的女生占比最高;男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工科专业,远高于女生(23.0%)。

      

      表2展示了高中文理科选择与大学专业选择的关系,可以看出:在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中,有98.4%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继续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高中选择理科的学生中,仅有26.2%的学生选择了人文社科专业,另有58.6%的学生选择了工科,15.2%的学生选择了理科。这说明,高中文理科的选择与大学专业选择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且那些高中选择理科的学生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从性别来看,高中理科生中女生在大学修读人文专业和社科专业的占比远高于男生。

      

      四、研究发现

      表3呈现的是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1)检验的是全样本数据。在只加入了性别、高中文理科以及二者的交互项的情况下,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选择理工科,高中理科生更有可能选择理工科,且高中理科男生选择大学理工科专业的可能性更大。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后,性别、高中文理科以及二者的交互变量仍然显著,且系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性别和高中文理科是影响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系数的数值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生比女生更倾向选择理工科专业,高中理科生比高中文科生更倾向选择理工科专业,且高中理科男生要比高中理科女生更倾向选择理工科专业。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来看,家庭特征变量会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乡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倾向选择人文社科专业;父亲受教育年限越高,学生越有可能选择理工科专业;父亲在中层和高层就业的学生比父亲在基层就业的学生更倾向选择人文社科专业;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选择人文社科专业的可能性越大。从高中阶段特征来看,高中对数理化更有兴趣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理工科专业;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重点高中的学生更倾向选择人文社科专业。从大学入学特征来看,高考分数越高的学生越倾向选择理工科;招生类型对专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模型(2)将高中理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高中理科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高中理科生进行大学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高中理科男生更倾向选择理工科专业,高中理科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专业,与模型(1)的研究发现一致。控制变量如家庭特征变量、高中背景、大学入学特征各变量对大学专业选择的影响与模型(1)相一致。

      模型(3)进一步检验了哪些因素会影响高中理科生在理科和工科之间的选择。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高中理科男生更倾向选择大学的工科专业,高中理科女生则更倾向选择大学的理科专业。家庭所在地、父亲受教育年限、父亲职业对学生选择理科还是工科并无影响,家庭收入高、高考分数高、来自重点高中的学生更倾向选择工科,对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兴趣非常强烈的学生更倾向选择理科。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利用全国85所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男女生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选择人文社科专业的占比远高于男生,且选择社科专业的女生占比最高,而男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工科专业,远高于女生。大学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已经体现,约八成男生在高中时选择理科,仅有一半的女生选择理科。文科生几乎全部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理科生中超过七成的学生选择了理工科专业,剩下的1/4选择人文社科专业。

      计量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个人、家庭等基本特征以及可能的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和对数理化的兴趣变量后,男生仍更倾向选择理工科专业,女生更倾向选择人文社科专业;在理科和工科专业中,男生更倾向选择工科,女生更可能选择理科。从控制变量的特征来看:首先,对数理化的兴趣是影响学生选择大学理工科而非人文社科专业的显著因素,而这种兴趣并不会对学生选择理科或者工科产生影响,即学生在理科和工科之间的选择并不受兴趣的影响;其次,高考分数越高的学生越倾向选择理工科专业,且在理科和工科之间更倾向选择工科,这说明,相比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对理工科专业的偏好更强;最后,父亲职业地位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更偏向选择理工科专业,而父亲受教育年限高的学生则更偏向选择理工科专业,且在面临理科和工科的选择时,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更倾向选择工科。

      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即便考虑了可能的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男女生在大学专业选择方面仍然存在差异,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在社会控制理论下男女基于社会期待做出的专业选择,女性主义理论视角下存在所谓的“男性学科”和“女性学科”,以及可能存在的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专业选择的影响,即“男性适合学习理工科目,女性更适合文史科目”。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面向高中生的大学专业介绍及对专业选择指导,逐渐减小社会刻板印象和传统观念对不同性别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在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在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的指引下,中学对学生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的指导极不重视。在缺少充足的信息和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认识不清、理解不足、盲目选择的现象。如果男女生基于生理、心理以及兴趣的因素做出专业选择,即便存在性别差异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男女学生缺少专业的引导加上受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误导,其做出的选择很可能不利于学业发展。专业上的性别差异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女性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性不强、教育投资回报不高的职业。长此以往,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将进一步加剧。

      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育与经济社会不平等问题相互关联,大学专业的选择关乎专业人力资本积累和职业发展方向。因此,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劳动供给方的专业选择差异与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联系,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消除大学专业选择上的性别歧视,其意义超出对劳动力市场绩效的影响,对教育领域专业选择的性别平等也具有反向促进作用。

      ①本文对学科专业的划分参照2012年新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理学”门类包括12个专业大类36个专业,“工学”门类包括31个大类的169种专业,人文专业主要包括文学、史学和哲学学科的所有专业,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管理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所有专业。

      ②基层就业包含个体户、农(林、牧、渔)民、工人、进城务工人员、无业人员;中层就业包含技术辅助人员、一般管理及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高层就业包括含行政管理人员(县乡科级以上干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

标签:;  ;  ;  ;  ;  ;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_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