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疼痛科 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所收住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月后均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定,观察组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痊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能减轻或避免焦虑抑郁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早期心理干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损治愈后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是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的也是最难治疗的并发症,美国神经病协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将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局部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者定义为PHN,也有文献将带状疱疹神经痛分为3期:①急性疱疹性神经痛(自皮疹出现30天内),②亚急性疱疹性神经痛(皮疹出现后30天~120天之间的时期),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自发疹开始疼痛持续至少120天)[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本科室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护理工作中心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所收住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2例,男性40例,女性42例,年龄31-92岁,平均年龄65.89岁。
1.2 诊断标准 所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可伴周身轻度不适。自觉疼痛明显,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后遗疼痛[2]。
1.3 护理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规护理,如治疗、饮食护理等,每天病房消毒,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左右,病房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位清洁;穿宽松棉质内衣,目的减少对痂皮的摩擦;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皮肤瘙痒时抓伤造成皮肤感染,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磨擦[3]。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3.1 心理护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难忍时,加强患者的营养补充,给予其清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创面的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4],不宜饮酒。疼痛剧烈的患者饮食睡眠差,情绪低落,甚至担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长期疼痛易致患者焦虑、沮丧、失眠,又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5]。责任护士积极引导患者,关心体贴患者,视患者为亲人,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倾诉,把握沟通方式,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3.2 行为干预和音乐疗法 指导患者训练2次/周,25min/次左右,剩余的时间患者自行训练。合适的乐曲选择是由患者的体质、病情、文化背景、爱好、心理状况等决定的。让患者放松地坐或卧在床上,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感觉个别肌肉群[6]。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让患者保持平静、放松心情,放慢呼吸在此过程中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患者在脑海中想象优美的景象除其痛苦,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各种治疗便利。
1.3.3 巩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患者与医护人员、患者之间、患者与家人亲友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对家属采取有效沟通的方法,增加家属到医院陪伴和探视时间,减少患者孤独感,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引导乐观的患者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鼓励周围的病友。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在护理干预实施前,与患者及家属就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有效沟通。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实施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HADS(由Zigmond与Snaith于1983年创制)方法。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病人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总分0~7代表正常;总分8~10代表轻度抑郁/焦虑;总11~14代表中度抑郁/焦虑;总分15~21 代表重度抑郁/焦虑,据患者的感受评估痛情绪的情况[7]。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 HA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心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HA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心理干预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在以上几点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4%,高于对照组的5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早期护理干预PHN患者可以有效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应得到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楼淑芳,马睿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早期干预[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67-69
[2]陈玉婷.强化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31-133
[3]陈华珍.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2010,175-176
[4]张加英,张俊英.带状疱疹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27-28
[5]黄晓哲,张素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干预效果[J].当代护士,2011:20-21
[6]张锦绣.带状疱疹患者负性情绪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95-96
[7]刘爽,杨庆华,范文静.知信行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5,35(4):311-313
[8]张艳丽,梁爱芳,杨小静.早期干预治疗带状疱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2):73- 74)
论文作者:顾光丽,胡丽华,孙丽华,范雪松,刘婷,张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痛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后遗论文; 疼痛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