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_黑河论文

河西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_黑河论文

河西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西论文,节水型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地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西走廊发源于祁连山区的内陆河主要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水系,流域地表径流总量为69.92亿m[3],水资源总量为81.8亿m[3]。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的增加,河西走廊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初步预测全区缺水达3~5亿m[3][1]。解决河西走廊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建立节水型社会。

1.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缺乏科学的管理等,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河西走廊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资源短缺。河西走廊属于典型的缺水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河西走廊水资源日益减少。石羊河流域年均水资源量为16.93亿m[3],人均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2,为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石羊河在现有水资源和用水水平基础上的适宜绿洲面积为562.2万亩,而现状绿洲面积则达773.6万亩,大大超过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其直接后果是导致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的沙漠化更为严重。20世纪50年代,石羊河下游民勤县的平均入境水量为5.42亿m[3],至90年代,入境水量减少到1.524亿m[3],2001年入境水量仅有7300万m[5]。黑河中游地区人均水量只有1350m[3],亩均水量510m[3],分别为全国水平的57%和29%,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疏勒河流域的安西盆地,20世纪50年代泉水的出流量为每年2亿m[3],60年代降至1.7亿m[3],80年代仅为1亿m[3],与50年代相比减少了50%。从河西地区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水资源在日益减少,另一方面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这就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的警戒线为40%,而河西走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到102%,其中石羊河流域为154%,黑河流域为95.5%,疏勒河流域为76.4%[2]。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石羊河下游的民勤一带、黑河下游的额济纳一带之所以成为我国西北两大沙尘暴发源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1.3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河西走廊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5%以上。以黑河中游为例,张掖市集中了黑河流域92%的人口和83%的国民经济用水。2001年,张掖市甘州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总量为14.5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95.1%。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2000年,张掖市甘州区的小麦、玉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1.7%,水稻种植面积近10万亩。就整个河西走廊而言,农业用水比重过大,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过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不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模式,使生态环境用水无法保证,进一步加剧了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恶化。

1.4 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长期以来,黑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统一调度和统一监督管理,“多龙管水”,互不统属,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上游挤中游,中游挤下游,下游挤生态”的恶性循环。例如,黑河中游干流地区农田灌溉毛定额平均达1036m[3]/亩,农户大多采用大水漫灌、串灌等粗放的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惊人。从20世纪60年代初西居延海干涸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要求协调解决甘、蒙两省(区)的水量分配问题,但1999年以前,流域管理一直是空白。从石羊河流域来看,20世纪50年代下游民勤县的来水量占石羊河总径流量的30%,但由于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至20世纪末,上游水库增多、来水量减少,中上游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增加,至2002年,民勤县的来水量仅占石羊河总径流量的5%~8%。正是由于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导致上、中、下游地区间的用水矛盾突出,地上水、地下水、城乡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管理以及水污染防治等处于无序状态。

1.5 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疏勒河流域长期以来只重视增加地表水引用,节水工程建设滞后,灌溉技术落后,目前仍有部分灌区采用粗放、低效的大水漫灌,渠系利用率在0.35~0.45之间。黑河干流缺乏控制性骨干调蓄工程,来水、用水过程极不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黑河中游地区引水口门过多、平原水库过多,渠系布局不合理、完好率低,工程配套差,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蒸发损失量大。黑河中游现有平原水库40座,总有效库容7900万m[3],实际蓄水深度大部分在2m左右,水库蒸发、渗漏损失占总蓄水量的30%~40%。据有关专家研究,河西走廊无效蒸发损耗的水量占河西走廊水资源总量的35%。因此,改造、更新落后的水利设施,加强节水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是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目标。

1.6 水质污染严重。疏勒河流域东部的石油河已严重污染,超标项目多达14项,占测试指标数的66.7%[3]。黑河水资源的污染主要产生于中游地区的张掖市。黑河流域属于轻污染,超标项目主要为大肠菌群和高锰酸盐。黑河的水质污染,导致下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迅速恶化。石羊河武威至民勤段每年排入河道的废水高达2933万吨。石羊河校东桥断面、扎子沟断面和红崖山水库水质均已成为劣五类,其年平均污染指数分别达到1.66、1.81、1.69,全部属重污染。河西走廊的的水体污染,使水质逐年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2.节水措施与对策

建立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4]。新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法律地位”[5]。2002年3月,水利部正式批准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试点,试点时间为2002年~2004年。张掖市在一年多的建立节水型社会实践中,“从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水价改革,调整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比例,建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实行高新技术节水与工程节水、常规节水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思路”[6],这对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对河西走廊来说,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建立节水型社会。

2.1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长期以来,我国沿袭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缺乏对流域的统一管理,使水资源管理处于无序状态。1999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黑河流域管理局,作为黑河流域水行政管理机构,这就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一年多来,为适应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张掖市水务局和所属各区、县水务局相继成立,这就为实现城乡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河西走廊应根据《水法》的精神,借鉴黑河流域和张掖市的做法,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流域管理机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各流域管理局和河西五市、区(县)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务局,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兼顾各流域上、中、下游的用水需求和利益,合理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力争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2.2 努力探索水资源市场化管理的途径。水资源市场化管理的核心是明晰水权,并依法实行水权转让。张掖市的做法是:各灌区根据区(县)水务局下达的配水计划总量,将灌水指标配置到农民用水者协会,再由农民用水者协会分解指标配置到农户,核发水权证。农民依据水权证到水管处(站)交纳水费,购买水票,凭水票灌水。对定额内用水部分,购买基本价水票;对超定额部分用水,购买高价水票。水票可以转让,随行就市。水票制管理不但解决了水权明晰的问题,而且使农民节省了大量水费,达到了节水的目的。黑河流域的梨园河灌区,亩均节水81m[3],农民一年每亩节约水费7~10元。

河西走廊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普遍推行水票制管理,把水票作为农业灌溉用水的水量配置、水费结算和水权交易的凭证。在进行水权交易或转让时,必须严格遵守《水法》和有关管理规约。通过探索,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合理的水价体系要体现市场经济运作原则,做到成本补偿、合理收益;按供求关系调整水价,实行动态水价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2.3 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式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中,农业灌溉用水只有水利管理部门管理,缺乏用水户的参与,透明度低,水费收缴混乱,搭车收费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在黑河流域建立节水型社会试点过程中,临泽的梨园河灌区、民乐县的洪水河灌区、甘州区的盈科灌区、高台县的骆驼城灌区分别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45个、61个、33个、9个,山丹县共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89个。农民用水者协会主要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管理、水权管理、水票管理、水事纠纷调处等工作,对灌区灌溉用水的决策、管理进行监督。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式管理,增强了农民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责任感、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和水资源的商品观念,促进了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例如,民乐县洪水河灌区的刘总旗村共有耕地5562亩,亩均节水达30m[3],亩均节省水费4.1元,全村节省水费达2万2千多元。由此可见,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式管理模式,具有节水、减负的巨大优越性,在河西走廊普遍推广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建立节水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4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用水比重过大,大量水资源被浪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考虑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力,量水而行。根据河西走廊的实际情况,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1)以水定产,优化经济结构。应从优化水资源配置出发,不断改造、提升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的目标,积极调整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实现河西走廊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张掖市提出,到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2∶29∶29调整到32∶35∶33,到2010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达到23∶38∶39,这个目标反映了河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走势。(2)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林、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河西地区应禁止大规模的开荒、移民,禁止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进一步压缩带田和小麦、玉米等普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林、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低耗水、耐旱、优质作物的种植,以减轻水资源的承载压力。(3)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根据河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应大力发展草畜、制种、果蔬、花卉和啤酒花、酿酒葡萄、中药材等轻工原料生产,并逐步把它们培育成主导产业,加大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力度,壮大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行产业化经营。(4)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河西走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种植业挤占了生态用水。河西五市应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要求,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努力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这不但有利于节约农业灌溉用水,而且有利于全面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状况,培育强势草畜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2.5 加强节水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由于资金投入不够、管理不善,河西走廊的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已经老化,渠道输水渗漏损失严重,渠系水利用率只有50%左右。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河西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搞好灌区节水配套和挖潜改造工程建设,加强节水示范区项目建设,对输水渠道进行高标准衬砌,如果能够把干、支渠的衬砌率提高到80%、把斗渠的衬砌率提高到70%以上,就可节水20%~-30%。要大力发展喷灌、滴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地膜覆盖种植等高新节水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系数。一般来说,管灌可节水50%~60%,地膜覆盖种植节水率高达60%。同时,还要加强机电井的成井配套工程建设,适度发展井灌,使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综合利用。在黑河中游,要有计划地废除平原水库,改建引水口门,合理开采地下水。在疏勒河流域,要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充分挖掘地下水资源的潜力,以减轻对地表水开发利用的压力。

此外,为了有效地防止河西走廊的水资源污染,河西各级地方政府应抓紧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有效防治水资源污染的政策措施,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逐步实行清洁生产,并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3.结论

在河西走廊建立节水型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树立全局意识和辩证思维,通过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法制观念和市场意识,以水权制度改革为中心,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动力,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构建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为河西走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标签:;  ;  ;  ;  

河西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_黑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