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70例临床分析论文_王欣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70例临床分析论文_王欣

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患者均经过病理分析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分别对其采用腹部超声诊断和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在对患者分别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和阴道超声诊断后,经过腹部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44例,确诊率为62.86%,有18名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8例患者漏诊;经过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59例,确诊率为84.26%,有9例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2例患者漏诊,确诊率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是两种经常用于子宫腺肌病诊断的方法,经过临床的诊断分析表明,阴道超声诊断具有更为准确的诊断率,在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患者时推荐使用。

关键词: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异常增多或者痛经等,发病机理是子宫内膜发生异位,造成病变,经常发病于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其发病症状不太明显,在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其处理不当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妇女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严重威胁着我国妇女的正常生活,目前针对子宫腺肌病,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是及时诊断并早期治疗,既可以及时治疗疾病,有可以防止其对患者造成持续伤害,所以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院近期收治的70例患者的诊断过程,腹部超声以及阴道超声的准确率,具体的报告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均为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患者经过基础的病理学诊断后,均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70例患者,年龄在28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39.2±5.3)岁,均为已婚妇女,63例已经生育,7例患者未生育,患者在临床上,有64例表现为痛经的症状,有23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增多,12例患者出现白带异常的症状,3例患者原发性不孕不育,患者在其他方面的资料没有明显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仪器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超声仪型号:LOGIQ400(通用公司,美国);EUB-2000(日立)。腹部超声(TAUS)的探头频率为3.5MHz;阴道超声(TVUS)的探头频率为6.5~8MHz。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诊断方法

腹部超声诊断方法(TAUS):在诊断前,应该让患者适当充盈膀胱,患者在准备好后,让患者平躺在超声诊断仪上,选取腹部超声诊断探头,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观察,重点对子宫进行观察,了解子宫的生长状况以及子宫肌膜的位置、大小等,并观察子宫内部有无异常的增生状况,之后继续观察患者的卵巢以及阴道的是否正常。阴道超声诊断方法(TVUS):在诊断前,应该让患者排空膀胱,然后选择阴道超声探头,套上避孕套后,分别将探头置于患者的宫颈、阴道后窟窿等部位,逐步的观察患者的阴道以及卵巢的状况,重点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针对患者的超声波图像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患者分别进行腹部超声诊断(TAUS)和阴道超声诊断(TVUS)后,经过腹部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44例,确诊率为62.86%,有18名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8例患者漏诊;经过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59例,确诊率为84.26%,有9例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2例患者漏诊,确诊率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阴道超声诊断更加的准确,并且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更加及时。

3.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近几年常发的妇科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异常增多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国际医学界对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并无明确的研究数据,经过我院的临床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妊娠期子宫的变化情况有关,具体的与子宫进行的各项手术以及服用的药品副作用有关联,详细原因以及发病机理未知,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病,我院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案是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对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主要采取的腹部超声诊断以及阴道超声诊断。这两种诊断方法,其诊断发病的依据都是主要观察患者的子宫状况,通过子宫的表现状况,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者子宫腺肌病,观察指标主要是: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与正常人相比较,子宫会出现异常增大的现象,变现为较为圆满的症状,除此之外,子宫壁会异常的出现增厚的现象,宫腔出现后移,宫颈的位置同样出现偏差,超声图像观察患者的月经,会发现月经异常堆积,排除阻塞,子宫腺肌症肌壁患者会出现肌壁病变,造成痛经的症状。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经过腹部超声诊断(TAUS)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44例,确诊率为62.86%,有18名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8例患者漏诊;经过阴道超声诊断(TVUS)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有59例,确诊率为84.26%,有9例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2例患者漏诊,两种诊断方法表现出的较大的确诊率差距,说明阴道超声诊断较于腹部超声诊断有着更为准确的确诊率,在临床上更加值得采用。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两种诊断方法都是通过超声图像来观察患者的子宫状况,不同的地方是探查位置不同,TAUS主要是通过腹部开始进行超声探测,其探测的图像会受到肠道、肠气等影响,TVUS通过将超声探头置入患者的阴道,可以很好的避开肠道等的干扰,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子宫图像,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准确率更高。

腹部超声诊断(TAUS)和阴道超声诊断(TVUS)是两种经常用于子宫腺肌病诊断的方法,经过临床的诊断研究表明,阴道超声诊断具有更为准确的诊断率,其漏诊率也比较低,可以避免进行误诊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临床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推荐采取阴道超声诊断(TVUS)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兵,张蓉,夏艳.对用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的观察比较[J].求医问药,2013,11(10):134-135.

[2]杜建文,万辉.分析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36-137

[3]韩秀婕,董宝玮,梁平,等.微波治疗肝癌后局部细胞免疫变化及其对临床疗效影响.中国癌症杂志,2007,17(2):135-138.

论文作者:王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70例临床分析论文_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