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电网之间的互联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更需要强调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动态识别以及安全风险预警,这样才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文章在分析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升的主要措施,以期满足运行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朝着高等级、高容量的互联网方向发展,随着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问题也随之出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往往一场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就可能引发多地的停电事故,进而对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带来损失。所以,强调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认知高度,并且将电网运行可靠性直接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之上,这样也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深入研究。
1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解释
最初阶段,对于可靠性的认识,人们会将其作为产品好坏衡量的一种标志,但是将可靠性这个概念运用到电力系统运行之中,就主要是表达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电力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电能,质量达到标准的电能。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预先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部分设备管理的保护,这里所说的可靠性就是设备、元件或者是系统在预定的时间、规定条件下完成最基本的功能。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主要任务在于:在历史的运行过程中,累计电力元件产生的数据,并且针对元件进行可靠性测试之后的数据累计,通过这一部分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对元件的可靠性加以了解。同时,考虑到电力模型的预期负荷变化以及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就可以做好相对应的解析与模拟处理,这一种模拟,就能够针对电力系统之中无法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预先规定的功能。在经过模拟之后,还需要做好相对应的计算,这样就可以获取最有效的数据,并且做好针对性的分析。之后,在机遇系统投入以及可靠性协调的基础上,就可以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进行综合的评价,并且进行辅助决策,这样的目的在于找到限制可靠性的关键,并且组织相关的部门加以实现。
2电力系统可靠性运行的措施
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考虑到数据的积累、合理的分析以及关键支点的查找,这样就可以提升可靠性的整体水平。
2.1系统的运行保护
2.1.1继电保护系统运行
电力系统本身属于彼此联系的网络,一旦某一个环节在运行之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甚至直接让系统崩溃。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继电保护系统。所以,针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主要需要考虑到:首先,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一般需要考虑到继电保护是否有拒动,其次,也需要考虑到是否有错误的动作出现。继电保护系统装置本身带有一定的自动化,其本身存在一定的防卫作用,能够符合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需求。在运行电力系统的时候,需要通过继电保护来发现系统之中面临的障碍,这样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避免进一步影响电力系统。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好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建设呢?通过合理的分析,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继电保护系统本身的可靠性,需要做好全面的监管,能够从继电保护装置的生产开始,一直监管到使用环节:
(1)建立可靠性较高的制度,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定期的开展员工的培训,这样才能确保在出现突发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好相对应的解决,通过良好的技术基础,满足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最终满足系统整体的运行可靠性。
(2)针对继电保护系统,还可以进行相对应的调整,一旦运行之中电力系统出现无法掌握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继电保护系统所处的环境影响,无法发挥其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继电保护本身的密封性需要重点的关注,并且还需要针对室内的问题做好相对应的调节,总体来说,也就是需要适当的调整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环境,这样才符合可靠性方面的需求。
2.1.2电力系统直流电源
(1)做好设计选型以及采购,相比之下,传统的电源因为各个方面的要求难以达标,这样就无法保证其可靠性。所以,人们一般都会使用高频开关电源,这一种电源不仅可以满足重量的要求,同时其污染很小,功率较高,在可靠性满足的同时,还能够确保拥有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2)合理选择与管理蓄电池。通过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凭借其本身的优点,就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要求。阀控式的密封铅酸蓄电池,因为其本身的结构属于密封的,就不会出现漏算或者是排酸雾的现象,再加上其本身的密封度偏高,并且还可以保护隔离正负极板,这样就不会有物质轻易脱落的情况,并且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其寿命。在蓄电池选择之后,就需要进行维修与保养处理,进而找到电池的不足,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同时,满足充电模式的正确性要求,并且在每年之中都需要进行蓄电池的实验,进而满足后续的使用需求。另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不能忽视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因此,就需要做好选择与维护的有效控制。
2.1.3电力系统远动运行
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设备而言,可以开展自动化方面的调度,进而满足远程控制的需求。在无人值班守护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种自动化调度。因此,为了符合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需求,就需要保持电力数据自动化传输的顺畅性要求,这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将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可靠性提升,还应该确保其通道运行的可靠性。在传输通道使用之前,还需要做好参数各个方面的测试。但是仅仅进行这样的操作还是不够的,为了符合通道畅通的需求,就需要经常性地进行线路检测,并且利用误码率以及信噪比,这样才可以将检验完成。
2.2人为因素引发的故障
由于技术操作人员出现的误动作,就可能出现电网瓦解的情况,这就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因此,针对人为因素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具体的表现在于:当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针对故障的原因在短时间内加以识别,然后制定有效的措施,人为的操作就会直接影响系统故障的恢复情况。如,单相操作断路器在有“三相位置不一致”信号存在的时候,就需要全面检查三相断路器的实际位置,并且手动式地将故障切除在非全相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正序、零序和负序的电压与电流。因此,不得有非全相的长时间运行的情况出现,并且需要在1.5s之内将故障排除。由于操作人员本身的差异,使得其知识经验和心理素质都会有差异性存在。所以,也会存在一定的操作可靠性差异。如,某操作人员知识经验有类似问题的处理经验。但是另外一位操作人员本身因为经验不达标,只能够针对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具体而言,利用ER-HRA进行合理的分析。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力系统本身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全国供电量的保障,虽然使用先进的电力设备以及安全控制装置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但是却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并且还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电力系统可靠性并非是电力行业自身的需求,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生产有条不紊进行的核心保障。
参考文献
[1]杨飞虎.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管理研究[J].内江科技,2017,(10):130-131.
[2]钟飞.基于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探究[J].通讯世界,2017,(17):164-165.
[3]暴英凯,文云峰,韩宇奇,等.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人为失误分析与建模[J].电网技术,2016,(02):500-507.
[4]贾奇龙,时娟娟.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理论研究[J].机电信息,2014,(33):10-11.
论文作者:何欣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网论文; 考虑到论文; 操作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