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是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读懂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教材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高效率的教学,必须在上述教材内容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读懂教材所承载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一、读懂教材中的“四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所以,读懂教材必须理解“四基”的基本含义,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四基”.通常认为,基础知识是指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和定理.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简单的推理.基本思想主要指抽象、推理和建模思想,还包括在基本思想基础上派生出的分类、集合、符号化、归纳、演绎、公理化、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主要包括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和思考的活动经验.直接的活动经验是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直接联系的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如购买物品、校园设计等.间接的活动经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构建的模型中所获得的数学经验,如鸡兔同笼、顺水行舟等.设计的活动经验是学生从教师特意设计的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如随机摸球、地面拼图等.思考的活动经验是学生通过分析、归纳等思考获得的数学经验,如预测结果、探究成因等.在读教材时,“双基”较为明显,数学思想蕴涵在“双基”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双基”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基础知识显然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蕴涵的主要数学思想是转化、推理和建模思想,数学活动是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转化、推理和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二、读懂教材中的“四能” 课程标准指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四能”的培养,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教材.例如,“可能性”的设计思路是要求教师先创设商场促销情境,然后请学生观察“活动说明”后提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让学生观察转盘,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在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后,可以板书问题:“转动转盘,会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先在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把学生引导到提出“获得哪种奖品的可能性最大?哪种可能性最小”这一问题上来,同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启发学生利用分数等相关知识说出判断的理由.最后,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三、读懂教材中的“四维” 课程标准指出:“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按照课标编写的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并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融为一体,所以,读懂教材的“四维”并把它们有机结合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技能的编排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的题材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其情感体验.教材设计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 四、读懂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 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是教学内容安排的关键.通常来说,要考虑三对组织关系,即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和螺旋式.(1)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按照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所谓横向关系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强调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关心的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按照课标要求编写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的题材丰富,使学生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的同时,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例如,“可能性”内容的组织就是以学生经常遇到的、真实的“有奖销售”为素材.(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例如,自然数认识的编排顺序是“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所谓心理顺序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如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顺序“动作感知—抽象概括—实践应用”.(3)直线式和螺旋式.所谓直线式就是把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不重复.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深刻的变化.小学数学中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但是两个阶段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有区别.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都是真分数),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对分数的分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五、读懂教材承载的“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内容领域的核心.本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提出了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教材的主线.因此,教材应当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编排.”显然,读教材时,要关注10个核心词在教材中的渗透.例如,“图形与几何”部分,大多数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然后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最后要引导学生描述现实情境中的几何图形.很显然,这一过程体现了“空间观念”. 六、读懂教材中的“师生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编写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地模仿、练习和记忆.因此,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活动有教师讲授、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实际上,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数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设计了“做一做”、“摆一摆”、“剪一剪”、“折一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教材设计了“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看”和“想”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习惯,教材设计了“说一说”、“议一议”,使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数学理解.例如,“可能性”的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科知识(分数的知识)来推断可能性的大小,所以,教材的设计本身就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并得出可能性大小与面积大小有关.阅读教材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础_数学论文
阅读教材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础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