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太会阳 刘开凡 梅洁

探讨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太会阳 刘开凡 梅洁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400例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进行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为9例,感染率为2.25%。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手术的类型、住院的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是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于普外科术后切口患者,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因此,需要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探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情况,提高治疗的质量。

【关键词】普外科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普外科手术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在临床中发现,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切口性感染[1]。因此,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是影响普外科手术预后效果的一大因素。为了提升手术的疗效,这个时候就需要针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2]。本次研究探究了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希望以此来对患者的治疗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取400例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进行资料回顾分析。在进行研究之前,还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400例患者中,有218例男性患者,18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46.5±5.4)岁。选取的对象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的是资料回顾分析的方式进行回归性分析,然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第一,切口存在红肿 、热 、痛、脓性分泌物的时候。第二,切口较深的切口,出现脓液或者穿刺抽出脓液[3]。第三,出现自然裂开的情况,或者是出现外科医师打开切口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脓性分泌物或者大于38摄氏度的发热情况。第四,进一步进行手术探查的时候,发现切口脓肿或者是出现了其他感染情况。第五,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出现分泌物培养阳性[4]。

1.3评价指标

根据合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试行 )》标准进行探究。切口的类型标准分类,I为无菌手术切口,II为污染性手术切口的类型,III为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类型[5]。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x ±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 ,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普外科手术400例患者当中,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类型为9例,感染率为2.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从切口类型与切口感染上看,I类的为53例,感染为1例,感染率为1.86%。II类为247例,感染的存在5例,感染率为2.02%。III类切口的患者为100例,感染的为4例,感染率为4.0%。III类与其他两组类型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从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上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手术人数为49例,感染的人数为2例,感染率为4.08%。阑尾手术,手术人数为88例,感染的人数为3例,感染率为3.41%。胆囊及胆道手术,手术人数为34例,感染的人数为1例,感染率为2.94%。剖腹探查术,手术人数为59例,感染的人数为1例,感染率为1.69%。由此可见,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与阑尾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更高,与其他的类型性比较,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从住院的时间与切口感染上看,住院时间小于或者等于7天的患者为145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1例,感染率为0.69%。住院时间在8到15天的患者为198例,感染的人数为5例。感染率为2.53%。住院时间大于16天的患者为57例,感染的人数为4例。感染率为7.02%。住院时间大于16天的患者与其他时间段的患者相比较,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可能性越大。

从抗生素的使用与切口感染上看,单独用药的患者为210例,感染率为0.95%。二联用药的患者为120例,感染率为2.5%。三联用药的患者为70例,感染率为5.71%。三联用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三联用药与二联用药、单独用药相比较,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从切口类型与切口感染上看,III类切口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4.0%,与I类、II类相比较最高。手术类型与切口感染上看,与其他的类型性比较,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与阑尾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更高,感染率分别为4.08%和3.41%。住院的时间与切口感染上看,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可能性越大。抗生素的使用与切口感染上看,三联用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因此,针对于普外科术后切口患者,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6]。因此,需要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探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低切口感染的情况,提高治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蔚.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5(03):84-85.

[2]刘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西部医学,2018(12):21-22.

[3]丁锦荣.导致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8,25(06):825-826.

[4]宋静,王乐秋,朱秀丽,何春艳.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16(12):102-103.

[5]杨成虎,范秀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探讨[J].西部医学,2018,2(04):13-14.

[6]姜轶山.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7(97):273+275.

论文作者:太会阳 刘开凡 梅洁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探讨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太会阳 刘开凡 梅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