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淡化语法”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论文_马彬

基于“淡化语法”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论文_马彬

安徽省灵璧实验学校 2342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对当下教学中“淡化语法”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要在诗词、文言文等内容讲述中重视语法教学外,还要对当下的语法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将传统的静态知识讲述转变成动态训练模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淡化语法 初中语文 语法教学

实际上,“语法淡化”就是忽视语法知识的应用,而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淡化” 所引发的问题已逐渐显现出来,许多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高,不管是口语表述还是书面表述都不能将自身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存在很多语法方面的问题。而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在新课标理念下,加强对学生的语法教学十分重要。

一、结合语法教学讲解古代诗歌

现如今,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些诗歌中涉及到很多精练的词语,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弄清诗歌的内容、主题思想,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语法教学来讲解,即抓住诗歌中关键核心句子重点加以讲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日后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

如在讲述《咏雪》这首诗词时,我引导学生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撒盐”重点进行讲解,诗人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用“撒盐空中”比喻得非常形象贴近,雪的下落状态跟盐很接近,引导学生揣摩诗词的含义,让学生去思考,开发他们的想象,从而理解诗人写作的手法和意图,融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诗人在写这首诗词时,大部分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所描写的内容更具生命力。

二、结合语法教学讲解文言文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将语法教学和文言文有效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学习知识,用古汉语知识去分析和了解文本中的语法知识。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理解和灵活应用实词。一般来说,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它们在实词用法上都是有密切联系的。从现代汉语角度看,名词或一些短语结构都能够当主语来用,而动词一般都是当谓语来用,形容词一般都是当修饰语来用。而在古汉语中,这类实词都能用多种语法来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时,只要能够了解这些实词的应用规律和方法,就能够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理解和应用文言文特殊句式。在语言教学中,句子的组成结构都有一定的顺序,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会将这种顺序打乱。在文言文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句式就与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如在《陋室铭》中“何陋之有”,这句话是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的居住环境不好、很闭塞时孔子所说的话。这句话是宾语前置句,其中的“之”是助词,没有实际意义,是宾语前置标志。该句将宾语前置,是与汉语语法顺序的区别所在,在教学时,教师要将这些特殊句式整理出来,对其语法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够灵活地加以应用。

三、将静态知识传授转换为动态训练

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动态训练的灵活性更强。因此,对这一内容,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的一些教学素材,将语法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和理解语法知识。如在对语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一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内容联系在一起,降低名词短语学习的单一性、枯燥性,激发学生对语法知识学习的热情,以此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语法教学的作用,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实际案例加以说明,让语法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有效性。

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之”是一个助词,用在句子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做翻译。而其中的“染”表示的是“被污染”的意思。最后,由于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法教学内容,自己在课余时间试着去创作诗词,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学习内容进行语法扩展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出一些病句,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弄清语序、语法内容,并根据这一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从句子的成分及逻辑性入手强化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就要有效解决“淡化语法”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解诗词、文言文都要结合语法内容,并注重学生语法知识的动态训练,巩固学生所学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文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随文语法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2,(08):129-136。

[2]赵晨霞 试论淡化语法背景下的中职语文语法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8,6,(20):329-335。

论文作者:马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基于“淡化语法”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教学论文_马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