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给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我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导,积极探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一、认清形势,创新观念
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形势,确立符合基层实际,反映职工心愿的观念和思路。要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创新观念,方法在于求真务实。不创新观念,我们在思维上就改变不了老办法、老框框的束缚;不求真务实,我们就看不清当前基层所面临的艰巨繁重的任务,就认识不到基层的关键位置和重要作用,就把握不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我们要本着创新观念、求真务实的精神,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开展新形势教育,按照新形势的要求,以创新精神探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育人、激励人,以充分激化人的潜能,把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为此,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排忧解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需。把提高思想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群众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观念教育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形载体之中。以此保护和激发职工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住重点,创新机制
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创新,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目标激励机制。以发展目标和当前的任务为主题,通过讲座、讨论、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势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信任感和自豪感,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
二是建立健全荣誉激励机制。在工作实践中开展文明工程、创新成果等评优活动,宣传文明单位、和谐家庭、感动社会人物等先进典型,从而树立榜样,凝聚人心。
三是建立健全职工发展激励机制。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实施差别管理,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培养,通过晋升、培训、交流和典型塑造等方式,给各类人才成长架桥铺路、搭建平台。
四是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解决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一套完备、有效、具有操作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监督制约机制,让监督者有章可循,被监督者有规可守。
六是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机制。有计划、有安排地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载体对职工进行在岗教育、继续教育、区域网络等学习培训,以培养职工素质,提高职工综合能力。
三、发挥优势,创新方法
基层单位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预测动机,超前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客观事务对人们思想动机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客观因素,人们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动机,从而导致相应的言行结果。研究群众思想动机及其表现形式,把握其变化的规律,对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有时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被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工作现实,不善于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不善于对群众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趋向作出应有的预测,“马后炮”的事后教育和“亡羊补牢”的应急处理,难免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于堵漏,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这并不是说出了问题不要解决,而是说要尽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头,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二)善讲道理,及时开导。思想工作是开导人的工作,讲道理则是开导人们心灵大门的钥匙。做群众工作应多讲道理、善讲道理,通过讲道理去开导群众,实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的目标。一要把道理讲透。由于不同群众的文化素质、社会经历和觉悟程度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能力也有差别,所以进行理论教育时必须注重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不断章取义,向群众讲全讲透讲彻底,切实增强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二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要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把在实践中经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及时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把基本道理讲出新内容,群众会觉得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三要把道理讲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变化和企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讲的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尤其是对群众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分歧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回答;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活,也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性。比如乌马河区模范人物的言行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企业的精神,他们产生并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的事迹在群众中影响广泛,用来讲道理、教育群众,最容易使群众产生共鸣。
(三)沟通情感,经常疏导。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不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是紧密的同志关系,存在着感情上的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和互相影响。实践证明,在疏导群众的过程中,基层干部与群众情感相通,双方的思想交流就能畅通无阻,思想工作就会水到渠成,基层工作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首先靠尊重人格。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群众最不欢迎那些官职不大、架子不小,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干部,他们对那些喜欢强制命令、指手画脚、冷酷无情的干部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消极对抗。基层干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把自己与群众摆在同等地位,建立将心比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开展平等交谈,才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反之,就会使群众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阻碍工作的开展。其次靠坦诚对待。真诚、坦率、正直、宽厚是连接情感的粘合剂。基层干部要以真诚的心意、坦率的态度、正直的言行、宽厚的胸怀来对待群众,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朋友,敞开心扉,实话实说,旗帜鲜明地阐述是非观点,实事求是地说明客观情况,满腔热情地疏导疑虑困惑,妥善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手到病除”的效果。再次靠施以爱心。群众的思想疙瘩,多数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的,每一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周围的朋友和同志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关怀和帮助。基层干部要把关心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列入工作内容,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要解决好那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影响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问题。让广大群众从中得实惠,比口头上反复空洞说教的效果好得多。实践证明: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办成事一件;“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只有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才能挖掘出广大群众身上潜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并使之投入到社会的改革发展中去。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扎根于职工群众之中,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统一职工思想,凝聚职工力量,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坚持以变应变的原则、不断调整工作方式,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与干部职工的要求相适应,就一定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作者:崔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群众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职工论文; 思想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道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