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_科技论文

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_科技论文

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经济学界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先后形成过四次高峰。此次的第 四次研讨高峰同以前相比,时代背景已经大大不同了。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目前市场经济 已 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选择的主流经济制度;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产权流的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时期,处于与经济 全球化趋势相融合的时期。因此,此次研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对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就 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果不发展劳动价值论,那么 就无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拓展劳动的含义是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性工程

马克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仅仅限定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 动(当然,马克思还提到流通领域的一些劳动,如包装、运输等),其他活动则被视为非生产 性劳动,不创造价值。现在看来,这样界定生产劳动范围太窄,它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许多 活动,其中有些是非常重要的活动,都排除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之外,是不妥当的,也解释不 了现实。因此,拓展劳动的概念,是发展劳动价值论首先要做的工作。

所谓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类社会生存 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劳动包括有目的的为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而付出的一切脑力和体力的耗 费。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劳动概念的变化是有理论准备的,其中有 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一,马克思预见到,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 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注:《资本论》第1卷第556页。

)。第二,马克思曾经精辟地分 析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 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但是,所有这些人,不仅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且还创 造剩余价值(注:《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444、165、301、147页。)。第三,马克思在探讨生产劳动的定义时,曾经提出了四个概念,即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精神生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注:《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444、165、301、147页。)。第四,马克思已经从英国官方工厂的报告中 看到了生产劳动者范畴内涵的变化(注:《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444、165、301、14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后100多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分工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拓展,商品交易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日益显著。例如,在1780-1890年 期间,是英国第一代领先工业的扩展时期,领先产业是棉纺、铸铁和铁路。但在其后的半个 世纪里,英国进入第二代领先工业的发展时期,领先产业是钢、电、硫酸和汽车(注:(法)博得:《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页和173页。)。在此背 景下,劳动分工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产阶层的 形成,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样就使得劳动的分工层次不断地细化,经过全社会的劳动 ,不仅需要生产出维持生存的物质产品,而且需要生产出提高发展的服务产品,甚至需要生 产出满足灵魂需要的精神产品;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工具里的技术含量不 断增加,这样就使得分工内涵E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人们,劳动手段不仅要 由手工化转变为机械化,而且要尽快地发展为电子化,不然的话,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会始 终处于“低智商”状态;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分工的 链条日益长化,现在的劳动分工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了,而且是 跨国界、跨集团、跨区域的了。在这样巨大的历史变化背景下,劳动的概念怎么能不发生变 化呢?所以,面对现实,我们可以把劳动的含义拓展为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劳动。如 果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一个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越来越多的人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 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应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马克思虽然在有关著作中也提到流通领域里的包装、分类、运输等劳动属于生产劳动,但 在他看来,凡是服务于价值形式变化而与使用价值无关的劳动,都不是生产劳动。因此,所 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被视为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之所以这样分析非 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与他所处时代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水平密切相关。从消 费结构上看,当时人们消费的主要是满足吃、住需要的物质产品,而满足享受、发展需要 的非物质产品(服务产品)所占比例很低。而且,这种简单的消费结构在马克思时代一直比较 稳定;从产业结构上看,当时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是第一产业(如农业、采掘业)和第二产业(

如机器制造及加工业、工场手工业),第三产业则很不发达;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 模和技术发展状况,分工也不发达,分工链条很短,很多种类的劳动还混杂在一起,由同一 个企业、 甚至同一个人来完成。

但是,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消费结构、社会分工状况发生了 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与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理论就难以适应现实。

对于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已有一些理论做出了解释。例如,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40年代 曾 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 要、自我实现。应该说,这种划分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定的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人的需要便会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演进到更高级的需要,消费结构也会相应从以 基本生活必需品为主演变到以享受、发展资料为主。人们所熟悉的恩格尔定律也反映了这种 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用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呈递减趋势,而用于非生 活必需品方面的开支则呈递增趋势。因此我们从消费结构的历史变迁来看,大致经历了从农 产品、手工消费品到工业制成品,从实物产品到服务产品再到信息产品的历史轨迹。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分工链条不断拉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 使生产劳动的范围在不断拓展。技术发展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生产性行业,如电讯技术的发 展使电信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日趋重要的行业;随着经济复杂程度的提高,信息交流 显得日趋重要,这使得信息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成为日趋活跃的行业。分工的发展也不断产生 一些前所未有的行业,一些原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生产环节,逐步独立出来形成了 新的行业,而这些新兴行业的劳动用原有的眼光看,又呈现出非生产劳动的性质。如企业的 融资活动随着分工的发展交给了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证券行业便是由分工 发展而来的新型服务业。同样,市场范围的扩大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行业,如家务劳动的社会 化、市场化把原来由家庭成员或仆人从事的家务劳动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行业,即 家政服务业。家庭劳动曾被认为是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但家政服务业的劳动就不能不视为 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正是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过去一个世 纪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 趋势,第三产业则呈上升趋势。例如马克思逝世于1883年,当时的英国GNP为14.5亿英镑, 相隔100年之后,1982年,英国GNP为2706.5亿英镑,到了1998年英国GNP为8190亿英镑。如 果按照美元计算,1980年时,英国的人均GNP为8580美元,1998年时人均GNP已为21410美元 。原因是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1980年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重分别为2.2%、42.6% 和55.2%;1996年时分别为1.8%、31.5%和66.7%。1997年,妇女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妇女 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85.5%,男性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男性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 已占59.3%。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加大,是提高生活 质量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还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 产业结构的变动轨迹呈现出同样的规律,改革开放以后尤为明显。1978年至1999年,我国第 三产业迅速发展,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例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1999年33.0%,提高近10 个百分点;在服务行业就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比例由12.2%提高到26.9%,提高 了14.7个百分点。如果仍按以往的标准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那么,1999年,我国27 035.8亿元的服务业产值就说不清来源,18987万人的服务业大军就成为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 劳动者。显然,这是不妥的。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有两点认识是需要深化的。第一,我们应 避免重犯马克思所批评过的错误方法。这个错误方法就是把一切产业,除了农业和手工业以 外,都一概被包括在制造业这个术语中。其结果,不仅束缚了我们的观念,而且抹杀了经济 史上不同时期的重大本质区别(注:《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444页。)。所以,今天我们在使用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和第二产业 (主要是制造业)的术语同时,还使用“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这一术语有着非常重要的 意义。它使我们不仅看到了经济史上不同时期的重大本质区别,而且看到了经济活动变化的 轨迹和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第二,我们应以务实的态度看待马克思当年在论述中“可以完 全置之不理”的产业。马克思在研究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义表现时,曾经说过:“资 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 置之不理。”(注:《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第442-443页。)然而,在马克思当年研究中可以完全置之不理的非物质生产领域,今天有 的已经发展成为了非常庞大的产业。例如,书、画等艺术品产业、表演艺术产业、教育产业 、卫生产业的规模之大,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我们在研究中怎么能继续“可以完全 置之不理”呢?同时,根据研究1992年我国6部门投入产出表和1998年我国统计年鉴的资料结 果表明,大量的服务行业的增长率对未来若干年内经济的增长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弹性值 达到1.78,即这一部门的1%的增长率,会使国民经济增长1.78%。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第 三产业的份额还会不断扩大,其经济增长率的弹性值也会逐步扩大。因此,否认第三产业具 有生 产劳动的性质,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因此是不可取的。

三、科技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创新力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因此,在劳动价值论 中,马克思不仅把劳动理解为体力与脑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0页。),而且预见到,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 科学的性质,而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直接劳动则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212页。)。人类社会的进展 完全验证了上述的理论。也就是科技劳动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例如,20世纪初, 社 会生产力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现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已达到70-80%。这说明国家 实力的主要差距已从资源缺口、外汇缺口、技术缺口转变为知识缺口。人类社会的劳动分工 已从以体力劳动(蓝领)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白领)为主,又即将转变为以科技劳动(金领)

为主的演变轨迹。科技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原因 何在?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劳动体现了人类独具的创新力,它可以提高全部技术装备水平 ,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通过扩大内涵再生产的方式,使社会生 产力沿着低成本、高附加值的轨迹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低成本、高附加值的过程,实 际上也就是相应地提高一个国家投资率和储蓄率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大爆 炸的时代,科技劳动所体现的人类独具的创新力显得尤为突出,这种人类独具的创新力包括 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的掌握力。动物虽然通过遗传的作用,也可以继承其前辈的 某些优点;机器在人的操作下也可以记录过去的某些事情,但它们都不具备人类科技劳动者 独具的那种对信息的掌握力。我们现在正处在“知识爆炸”或“信息爆炸”的时代,正处在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具备对已有知识 的继承力,而且需要具备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力。在当代搞经济建设,最忌讳的是情报 不灵、信息不通。它最需要的是不间断地敏锐地搜集、处理和储存大量信息。因此,在一定 意义上,可以说科技劳动就是继承、掌握客观事物的信息,并通过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进而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智力劳动。据统计,近20年来,全世界每年出版的书籍约有 60万种,平均每分钟有1157种书籍出版;每年发表的自然科学论文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就 有13699篇论文出现;每年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在30万件以上,平均每天即有833.333件专利 问世。因此科技劳动者只有尽可能多读书、多掌握新信息,这样知识才能丰富,视野才能开 阔,思维才能活跃,才可能在消化前人已有的全部成果的基础上做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可见,科技劳动在搜集、处理和储存信息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是十分巨大的。

第二,对于文明的传承和理解的创造力。科技劳动,不仅需要阅读别人的专著和论文,了 解 情报和信息,而且要能够理解和批判它们,避免陷入以往的习惯性思维,另辟蹊径一跃而起 而不是拾阶而上重走老路,这才是科技劳动所具有的创造力。科技成果起源于实践,扎根于 思考,凝结于科学抽象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的方法,又要有丰富的想象;既 要实事求是,又要异想天开。自然界是统一和谐的整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只 有人类科技劳动的想象才能把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因此,只有能自由想象并把表面上互 不相干的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的人类,才能创造发明。科技劳动者正是凭借着自己 的理解创造力,搭起了改变自然满足人们新需求由此及彼的桥梁。在科技发展史上,科技劳 动者们凭借人类特有的理解创造力,做出了许许多多人们靠自然恩赐无法得到的价值巨大的 科 技成果:伽利略创立了惯性定律;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凯库勒创立了苯环理 论;魏格纳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摩尔根创立了现代遗传理论;库利奇发明了钨丝白炽灯; 贝尔德研制出了电视;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等。在科技成果中,无不凝结着科技劳动者的 理解创造力。理解创造力是人类独具的天赋能力,它引导科技劳动者去设计新的实验,发现 新的事实,从而概括出规律,使自然物质有了新的价值。可以说,理解创造力是新价值的源 泉,它不仅会耗去科技劳动者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而且也伴随着科技劳动者生命的整个途程 。

第三,对于发明的执著和冒险的攻坚力。同其他劳动者相比,人类科技劳动者不仅需要具 有理解创造力,而且需要具有实现创造的冒险攻坚力。因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往往被许多假 象所掩盖,所以人要发现规律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特别是假象,才能获得对真理的认识,而这 种认识往往又是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易得到的。由于思维方法,或者实验条件,或者 计算能力等等的限制,都会造成失败。但是,优秀的科技劳动者面对失败,总是以坚忍不拔 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泰然处之。他们可以从失败中找出教训,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 去探索,以1%的聪明,99%的汗水去换得最终的成功。人类这种特有的创造价值的冒险攻坚 力,在很多科技劳动者的劳动中都可以体现出来。例如,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明知沥青铀 矿渣有放射性,但她仍在简陋的工棚里一锅一锅地熬着成吨的矿渣,从几十吨矿渣中才提出 0.1克氯化镭,最后患放射病而死。可见,如果没有科技劳动者付出了这种人类特有的冒险 攻 坚劳动,人类社会只能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野蛮、蒙昧时代,人们又怎么能享受到现代文明 中那些给人以不同于自然固有恩赐的凝结在物中的新价值呢?

科技劳动是在所有产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劳动分工形式。科技劳动同简单劳动 相比,是一种质量完全不同的劳动;而且科技劳动也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因此,科技劳动 既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种熟练劳动,也不能被含糊地算作为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因为科技劳 动往往含有在简单劳动内或熟练劳动内所不具有的由人的脑力、智力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财 产 ,即知识财产,在法律上又被称为“知识产权”。尽管世界上的人们从法律的角度对知识产 权予以保护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时间并不太长,但它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和 创造起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据有人统计,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的周期,18世纪大约为10 0年,19世纪大约为50年,20世纪初期大约为30年,20世纪中期大约为10年,近20年大约在5 年之内。这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不尊重科技劳动,就是无视产业化的快速进程,无视发 展社会生产力,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管理劳动体现了人类劳动独具的组织力

管理劳动在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一点,我们是逐步加 深认识的。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有许多我们所不熟悉 和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其中管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劳动 的话,那么,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劳动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体性。这就需要对生 产 进行组织和管理,从而能使单个的生产要素产生一种具有活力的新的生产要素。因此,管理 劳动已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智力劳动。它包括计划、组织、经营、 控制、创新、承担风险等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具有这种知识力的管理者一旦从所有者手里 获得了经营的权力,潜在其身的经营力就会在生产过程、销售过程、服务过程中显现出来, 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正因为如此,近100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不仅已经逐 步成为了一门科学,而且逐步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独特的和主要的制度。由于这种制度的 出现,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具有生产效率,由此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反映了时代的 进取精神,以至于有人对管理制度的出现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人类历史中,一种新的制度 在出现时遇到的阻力如此的少,引起的混乱如此的少,引起的争论如此的少”。(注:(梅)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同时在发 达国家,人们对于管理的认识也是较为深刻的。例如,有人认为,“管理工作是一切人类活 动中最广泛的、最苛求的活动;毫无疑问,也是最全面最敏锐的活动;同时还是最重要的活 动。”而管理人员则被认为是“特殊和特别种类的人。他们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人,他们领导 、推 动其他人和发掘其他人的潜力(理想)。”(注:(梅)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非常重视管理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过,当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 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时,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 动(注:《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第550-551页。)。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管理劳动 者组织起来的集体劳动,通过分工协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比个体劳动更有效率。管理劳动者 的这种管理劳动是物无法做到的。死的物不可能指挥活的人,但管理者的管理劳动却可以把 劳动者组织起来并可以比他们在分散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管理劳动的这 种人类独具的组织力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适应变化的决策能力。随着科学和技术进步的飞跃发展,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交 易的行情变化莫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即适应市场变化 的、迅速的、不断的、根本的变革。为了创造更大价值和获取更多的利益,管理者必须充分 地运用自己的脑力和智慧去发动变革、寻求机遇。他们要花费劳动通过大量调查和思考确定 未来前景和企业的前进方向,然后他们要把自己的意见与其他人交流以求得出更完善的目标 ,并 带领其他人克服障碍达到这一目标。对于管理者的这种决策劳动在企业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很多学者都做过专门研究,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者们的研究就很有代表性。他们收 集了大量的资料,开始时把管理者的领导决策劳动的影响列出了1000多项,最后则归纳出了 两大类:称之为目标纬度和关怀纬度。他们以这些概念为基础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具有目 标纬度和关怀纬度均高特点并具有领导决策力的管理者(“高-高”管理者)的劳动,常能使 下属取得高工作绩效和高满意度,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二,激励政策的设计能力。要使劳动者在企业团队中发挥应有作用、创造更大价值的另 一个条件是,应该使他们在企业的体制中受到好的激励。为此,管理者还必须花费劳动去设 计适用于本企业员工偏好的制度去激励员工。管理者有没有这种设计能力,以及耗费的设计 劳动多还是少,激励政策的设计是否有效,这会导致企业和企业中每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 很不一样的。企业管理理论常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说明了管理者激励政策对劳动绩效的影响: 绩效=f(能力×激励)。这个公式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一个缺乏激励政策的管 理者的企业里平平庸庸会是个负担,但到了一个由优秀管理者管理的企业里却会成为企业的 栋梁。因此,考虑到管理者的设计劳动所提供的机会对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作用,上述公式还 应加上“表现机会”一项,即:绩效=f(能力×激励×机会)。可见,在管理者的设计劳动推 动下,整个企业的劳动者的能力都可以因得到激励和机会而有更好的发挥,创造出更大的价 值。

第三,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每一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 自 己的优势,我们至少可以把劳动者按其特长分为八类:善于革新者、善于模仿者、善于评价 者、善于推动者、善于生产者、善于核查者、善于维护者、善于学习者。上述八种人在无人 亲和沟通的情况下,如果什么都要自己干,就会导致生产效率很低,创造的价值很小。因此 ,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在某一组织中通过与人的沟通来实施管理。一个善于亲和沟通的管 理者,倾向于了解所有人的看法,尽力沟通所有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使他们建立起合作关 系,把他们的劳动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样的管理者必须花费大量时间 和精力亲自与被管理者交谈,倾听他们的需要,解答他们的问题,并传达企业的前景规划。 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推动将沟通达成的结果付诸实施。如果管理者传递的隐含信息与正式 沟通渠道传递的实际信息相矛盾,那么管理者就会在被管理者中丧失亲和力。实践证明,管 理者要做的这些都是物做不到的,它是具有亲和沟通力的管理者必须付出的人类特有的组织 劳动。

总之,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在世 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在管理方面下苦功夫才行,不然的话,再丰富的资源也不 会得到最佳配置,再熟练的员工也不会得到起码尊重,再广阔的市场也不会得到满意份额。 管理之所以被称为一门科学,这完全是建立在劳动分工深化的基础上的,随着世界市场的不 断扩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发生变化。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 国家,在管理劳动的领域,已经经历过由所有者管理向专职管理的转变,现在又面临着由专 职管理向专家管理的转变,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对管理劳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且 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

五、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方式选择

目前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分 配制度的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已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制度确立 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分配制度。这种新的分配制度的确立,不仅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而且符 合经济体制的要求。

这种分配制度的主体,即按劳分配,具有两大来源:首先,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当 年构想;其次,源于列宁、斯大林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实践。显然,所谓的“按劳分配”制 度是针对着所谓的不劳而获、纯粹剥削劳动人民的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制度,针对着小 农经济思想的平均主义制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按需分配主张而形成的。而对于这种 分配制度的另一项内容,即“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主要来源于2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在确认中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作经济体制改 革 的基本方向,在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之后,就 必须承认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现实经济生活的基本社会形态与基本生产方式。于是,在分 配领域也就必须考虑除劳动之外的资本、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与地位。显然,所谓的 “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制定就是针对着排斥除劳动以外的其他一切创造财富的力量的非 科学命题而形成的。

在研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又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否是正确的, 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时候,我们应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两个思想方法。其一 ,分配问题从来就不是独立的,它只是经济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一个经济实现。虽然分 配对生产有激励作用,甚至可以推出“激励创造供给”的命题,但是说到底,还是生产决定 分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06页。

)。其二,分配问题并非是一种理想的呼唤,并非是一种道德上的诉求,而是现实社会 的产物。在揭示按劳分配的“弊病”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强调地说明:“权利决不能超出社 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05页。

)并且断言:“这种分配方式会随 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因此现阶 段我国分配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必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是要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出 发 ,物的要素是不创造价值的,这一点必须坚持。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说明要素所 有者获得收入的合理性,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这里涉及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价值 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两者不能等同。既不能用价值创造去规范价值分配,也不能用价值 分配来解释价值源泉。价值创造出来以后如何分配呢?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的。 所有权最本质的体现是获得利益。当所有权占有多元化的时候,生产要素所有者必然要参与 价值分配,这不以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为转移,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实这也是符 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的。例如,马克思认为,当机器、原料和劳动力这劳动过 程三要素也作为资本三要素时,“在这种情况下,这三个要素也就都进入价值形成过程”(注:《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册第12页。)

。再例如,马克思还提出,与劳动不同的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必须得到报酬,剩余价值的 两个部分(利息和地租)在这里表现为从事经营的资本家的费用即预付。”(注:《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第569页。)当然,至于每一 个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多少价值,则应由市场竞争法则决定。

第二是要正确认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如果从功能上看,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 能够调动人们积累资本和配置资源的积极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揭露了资本的残酷一面 时,又对资本的文明一面给予了“三个有利于”的评价,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 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注:《资本论》第三卷第925-926页。)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 说,由于缺乏资本积累,因此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 用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外国学者麦迪逊曾经分析了1950年至1965年期间22个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增长状况,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这些国家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注:周天勇主编:《新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当然不 同学者的研究结果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他们在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对比后 ,基 本上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要比在发达国家重要得 多,资本所发挥的贡献度也要比在发达国家明显得多。

总之,从性质上看,在当代中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理论依据是:第一 ,在生产领域中,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归劳 动者所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第一,在生产领域中,除劳动以外的生产 要素构成了创造财富的因素;第二,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而一切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要求等价交换,而不能无偿使用。从数量上看,“按劳分配”的 最低标准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的费用,否则,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因为那 意 味着劳动力的萎缩。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则是银行的利息,否则便无投资的动 力。归纳起来,一句话,由于存在了一个“要素财富论”(即财富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 出来的),所以顺理成章地发生了一个“要素贡献论”(即按各自要素的贡献来获得要素的收 益)。我们以为,这也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最终理论依据( 其实,即使“劳动”也应当被称为“生产要素”,而且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不过为 了分析问题,才可以把它单列出来)。

标签:;  ;  ;  ;  ;  ;  

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