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选派帮扶一线练“精兵”论文

精准选派帮扶一线练“精兵”

文/范吴瑕

大眼睛,齐刘海,还有一头乌黑的秀发,在威远县庆卫镇庆安村,个子不高的第一书记李茂丹有个好听的名字:“樱桃书记”。“自从2013年第一次到这里采摘樱桃,我就与庆安村结下了不解的缘分。”现在的李茂丹不仅是庆安村的第一书记,更被提拔为庆卫镇副镇长。

从第一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李茂丹的小身躯里蕴含着大能量。2015年,威远县按照分级分类遴选的原则,对全县5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精准选派,激发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乡村发展代言。

如今的威远乡村,就如同李茂丹所代言的“樱桃”一样,红红的,甜甜的,很暖心。

根据血型的遗传规律,含有高频抗原抗体的稀有血型患者,在近亲和家属中找到相同稀有血型的概率远大于在人群中成功匹配血液的概率。据报道,北京2000—2011年发现了7例稀有血型患者,其中3例通过亲属互助献血解决输血困难[21]。

角色转变 扑下身子扎根一线

刚到庆安村,李茂丹没少受委屈,“大家看我是一个小女娃娃,又背着个双肩包,就有些不信任”。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李茂丹带领村民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采取‘划片’方式将20个镇划分为5个片区,分片区开展‘竞比计划’,将每季度得分排序靠前10%的第一书记作为季评表扬激励对象给予奖励,并从中推荐省市表扬对象。”倪轮说,这是威远县近年来探索第一书记自主管理考核的新模式,让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快速成长成才。

2015年,在威远县人社局工作的李茂丹服从组织选派,来到庆安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次进村,李茂丹从“游客”变为了“主人”。身份的变化,让李茂丹面临着和大多数第一书记一样的问题:“环境艰苦”“面子生”“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为了打消顾虑,威远县全覆盖开展村第一书记谈心谈话,按照“县级示范谈,各镇全覆盖谈”的原则对村第一书记进行关心慰问。

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对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用“十个始终坚持”高度概括了党引领亿万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创造的人间奇迹。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实践深刻启示我们,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庆安村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印在了李茂丹的脑海里,当年那个背着双肩包,走在田坎上的“第一书记”靠实绩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7年度四川省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现在,已被提拔为庆卫镇副镇长的李茂丹,依然担任着庆安村的第一书记,继续着她的扶贫事业。

当时李茂丹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贫困村的樱桃产业发展起来。“走村入户,每天走三万多步,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李茂丹快速地实现角色转变,沉到村子里听民声,扑下身子帮村民解决难题。

村民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想修路、想修房子、想发展产业,该怎么解决?李茂丹积极与上级帮扶单位和自己的派员单位县人社局联系,找政策、寻资金,改善村委会办公环境,为老百姓进行危房改造,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保缴费。

“再也不用住‘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房子了。”年过六旬的贫困户邓全德现在不仅有了医保,还得到专项资金支持,新盖了两间砖瓦房,“我还在村上公益性岗位工作,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劲了”。

起初,地处山区、沟壑丛生的庆安村只有几百亩樱桃产业,名气也不大,该如何发展呢?竹塘村的发展模式为李茂丹打开了思路,“乡村不能靠单一产业发展”。

互学互促 竞比促成长添活力

引进返乡创业农民工发展樱桃产业,建立竹林湾青脆李基地和藤椒产业,现在庆安村的樱桃产业已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李茂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樱桃书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方针的深刻影响,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9月23日,威远县举办“311”帮扶干部培训班

“全方位、多角度的正向激励,让更多第一书记看到在农村是能有一番作为的。”倪轮说,关心、暖心、舒心、尽心的“四心服务”激励举措,让第一书记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拼搏奉献、砥砺成长。

李茂丹一直说:“任务重,就一件一件地做,既然答应了老百姓,就一定要做到。”2017年,庆安村顺利脱贫,而这一年,邓全德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 Financing Lease Business System……………SONG Xingyun, FU Guobao(3·67)

从一名普通机关干部到乡村发展的“领头雁”,李茂丹的成长显而易见。而如何把第一书记选派到一线,激励他们拼搏进取,也是威远县委组织部部长倪轮一直思考的事。

图7:引自htt ps://agrar iantr ust.or g/news/what-coul d-youdo-with-596-acres/;

尽管下派之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进村后泥泞的道路、简陋的办公环境、村民破旧漏雨的房屋,还是让李茂丹的心里咯噔一下,“没有想到农村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

庆卫镇跳石河村第一书记李红利(左一)到村内河口水库备用水源进行量地登记

“我刚到村上时,对如何发展产业,还有些迷茫,但在片区会上,观英滩镇竹塘村的乡村旅游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提起当时到其他乡镇学习的经历,李茂丹认为自己获益匪浅,“我与第一书记们一起交流脱贫攻坚的方法、学习产业发展的经验,感触很深”。

类似的第一书记培训会、第一书记“四送帮扶”活动,威远县每年都会开展很多次,帮助第一书记迅速打开局面,开展工作。“而且我们还为第一书记制作了口袋读本:村集体经济政策汇编和村集体经济案例选编。”倪轮介绍,这既方便了第一书记的工作,也让他们能随时学习新知识。

凝聚合力 做帮扶路上的坚强后盾

“我们是第一书记的坚强后盾。”作为帮扶责任人,县税务局局长郑国伟不断加强对下派第一书记的指导帮助,让第一书记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2015年以来,通过捐款和从办公经费中划拨资金的方式,县税务局已经投入三十多万元为高石镇石牛村堵漏堰塘,发展鱼禽养殖。”

现在的石牛村基础设施、乡村面貌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为第一书记提供资金支持、智力支持,才能让第一书记放开手脚大胆干。”郑国伟说,在做好第一书记保障的同时,要压实帮扶责任,帮助第一书记消除畏难情绪,减少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从2017年开始,威远县通过开展“三帮三带”活动,遴选20名干部担任新选派第一书记的帮带责任人,对新任第一书记进行跟踪指导和结对帮扶,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帮,在脱贫攻坚中、在服务群众中、在破解难题中带,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

这些艺术家显然忽略了技与艺是不分家的,技中包含艺的因素,艺亦隐藏于技中。宗白华曾认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技术,中国古代艺术家,例如许多手工艺大匠,实际上就是技术家。因此他认为无论是现代还是将来,艺术都应该重视技术的训练。不仅如此,黑格尔也认为人们或许将技术看作与艺术无关的一种单纯的技巧,但是每个艺术家都必须运用某种材料进行创作,而天才的特有本领就是能够完全驾驭材料。要成为天才,则必须熟练掌握技巧和手艺。

李茂丹就是其中一名帮带责任人,这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还记得当时刚到村里,面对任务多、责任重的村情时,很是迷茫。”黄石村第一书记王曼感到很幸运,“有李茂丹书记帮带,让我知道该如何跟村干部打交道,如何与老百姓交流,如何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工作中”。

“现在老百姓笑了,腰包鼓了,第一书记的干劲也长了。”一谈起变化,倪轮忍不住说,第一书记们已经在主动思考自己村上的产业如何发展,积极通过“第一书记·为你代言”活动推介自家产品,“让第一书记干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而我们也收获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口碑,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合力”。

(责编/黄薇)

(本栏目供图/威远县委组织部)

标签:;  ;  

精准选派帮扶一线练“精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