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改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几个问题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02)04-0030-07

21世纪,科学技术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事业正在经历着一场 严峻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最大限度 地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是高校哲学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根据大文科学生的特 点和几年来大文科哲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 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以“史”带“论”,处理好哲学与历史、文学的关系

叶秀山先生说,哲学好像一个生命体,有自己的活动,有自己的运动轨迹。“生命体 ”必然是历史的,而“活动”则必须有所附属,文学、艺术、宗教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其 历史性活动的载体。由此所见,哲学与历史、文学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哲学的历史性 ,历史的哲学性,这就构成了哲学与历史的本质一致性。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它是思想 性的历史,又是反思历史性的思想,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 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家,甚 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P650)龚自珍也曾说过:“出乎史,入乎道,欲知 大道,必先为史。”[2](《尊史》)社会演进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道必从史出”说明 哲学与历史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历史是哲学的前提,哲学则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升 华;只有以史作为基础与背景,哲学才成为生动的人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思想历程看,马克思主义离开对历史的深刻研究和把握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必须具有历史特征,离开了特定的历史语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便可能仅是一些僵死的教 条。

文学与哲学是相通的。文学是哲学思想的表达形式,一篇令人深思的论文,一部使人 玩味的小说,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常常被赞之以富于“哲理”;一位目光远大的政治 家,一位思想敏锐的科学家,一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家,又常常被人们赞之以具有“哲学 ”头脑,这说明,一位好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他们用 娴熟的艺术、审美风格和深邃睿智来阐发自己的哲学理论。鲁迅是如此,托尔斯泰也是 如此。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好的哲学家同时必定是好的史学家、文学家,但至少可以 说明文学与哲学的相通性。尼采《归乡》诗写道:“当钟声悠悠回响,我不禁悄然思忖 :我们全体都奔向永恒的故乡……”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 为亲近本源之处。”[3](P87)诗人的还乡情节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向绝对本体回归的取 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哲人”与“诗人”是相通的,真正的诗人也就是真正的哲人 ,反之亦然。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曾指出:“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 动到处寻找家园。”就哲学的历史存在而言,后来的哲学家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寻找,就 是向人的心灵故乡的复归。所以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哲学终结”虽是时尚之论,却也 是虚亡之论,因为就哲学在时间中的存在和延续而言,哲学永远不可能终结。

以萨特为例,萨特不仅是个哲学家,而且是个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戏 剧有其独特的风格。他把哲学观点作为文学的出发点,把存在主义思想带进小说、戏剧 ,使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1947年他发表的文艺理论专著《何谓文学》就是通过回答何 为写作、为何写作、为谁写作等问题奠定了他“介入文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深 切地阐述出其对文学本质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所讨论的一些热点话题 ,诸如“人道主义与异化”、“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如果没有文学界(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美学等)的广泛关注和反映,恐怕也不会很快形 成后来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潮和哲学热。

由此可见,哲学与文学、历史总是相通的。在教授大文科哲学的课程中,既要充分利 用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这种理论背景,又要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顿悟 哲理,帮助学生从历史典章中去透视哲学的底蕴;既要以“史”带论,又要以“文”带 论。积极营造一种文史哲三位一体的文化氛围,是搞好大文科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论原则。

二、以“比”带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关系

现代西方哲学在高校学生中传播所产生的思想震动任何人都不能小视,对这种思潮, 如果不能做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回答,我们就会犯大错误。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哲 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和教学,不仅是合理评价与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需要,而 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发展自我的需要。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资本主义垄断时期以来产生或盛行于西方 资本主义世界的各哲学流派。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双峰对峙的两大哲 学思潮,前者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他们拒斥形而上学,倡导科学哲学,否定哲学 关于世界普遍性原理的追求,把哲学的视野聚焦于科学,其首要出发点在于通过科学限 定理性,认为哲学理性只能是“给予知识”的幻想,而实际上不给予任何知识。后者以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本旨,从人的“丰富性”方面展 开对人的哲学反思,他们认为人生是自主的,自主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此人不应该寻 求终极意义,而应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以上观点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通过对传统哲 学的现代文化批判而启发人们对人类理性及其对象化活动进行深刻反省;另一方面,则 在哲学层面上向人类生存的合理性和历史发展的进步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代西方人学是西方哲学发展中一个崭新阶段,与近代西方哲学相比,现代西方人学 具有全新的内涵。它很少去研究作为近代哲学重要内容的人类社会、理性、统一,而是 重在研究个体、生命,感性、多样是个体存在状况的全面生动的写照。正因为如此, 它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的重大转折。

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出现了被称为“后现代主 义”的哲学思潮。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它并不是产生于“现代之后” 的“现代”,而是反思和批判盛行于“现代之中”的“现代主义”。它以现代化和市场 经济条件下人的历史发展形态仍然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为 立论的基础,认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并不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的“乐土”,反而使人的独立性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失去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 度的“单向度的人”。正是在此基础上,许多“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各以不同的方 式去“引申”和“发挥”马克思的某些思想去批判“现代主义”,并以此构建起他们的 “后现代主义”理论。

由此可见,“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生成的,其直 接的基础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和存在的极为尖锐和严峻的自然、社会、人生和个 性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非常现实的,回答这些问题是 哲学家的责任,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很显然,这种挑战是双重性的:一是西 方发达国家现实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这些问题与矛盾应当“ 说话”,应该“介入”;二是面对“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 当沉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应“气量狭窄”,也不能不加批判,不表明我们的立 场和观点。

在高等院校,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 刻的。这种张扬个性、强调自我、贬斥集体、否定一切的思潮所具有的合理意义和消极 意义都结出了它不成熟的果子。对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令 人信服地评价现代西方哲学,肯定其合理性,批判其谬误,就不能在大学生中确立马克 思主义的思想地位。肖前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同在20世纪,并仍 将同在21世纪,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要发展中国的哲学,就必 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现代西方哲学,不仅要研究其内容,说明其根源,而且必 须深入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是如何应对现实资本主义世界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的,必须主 动地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滋养。以与西方哲学各流派思想、任务研究相关联的方式,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诠释和表述,或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西方 哲学思潮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必定是引人入胜的,也是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大文科 学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比较和顿悟中,才能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理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以“人”带论,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文性的关系

以与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相关联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诠释和表述,既是 哲学史上哲学研究的基本轨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这就要求在哲 学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以及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所谓人文性,是以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作为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根据和标准的 理论属性。这种以人性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为根本内容的理论品格,强调以人为本,以充 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个性为前提,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 标,是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与呵护。哲学是一种反思的人学。哲学作为自我 意识,势必演化为人学,即自觉以人为对象,以肯定人的价值为指向的人道主义。这不 仅是逻辑的必然,而且是现实历史的要求。近代以来,为适应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张扬 个性的要求,现代哲学便不可能游离于人之外,而只能处在人学中。冯友兰先生指出: “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哲学就是人学,是一种反思的人学。 迄今为止所经历的任何一种哲学历史形态都是以人作为思考的中心和主题的,只不过受 各时代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同历史形态的哲学思考人的角度或关注的中心问题有所不同 罢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合乎逻辑地凸现人的主体地位并对 人的问题给予合理说明。因为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实践问题和人的问题、实践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之间,应该具有深刻的内在 一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同时也是一种“主体性的人学 ”。

人文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维度。确实,哲学从其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是关注 人的发展的;一部哲学史就是一个被把握在思想中的人类史。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 哲学再到现代西方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都以人的自由为哲学探讨的最高目标。马克思 主义哲学甚至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 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P104)为宗旨。如果说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由的实践追 求的历史的话,整个哲学史就是人的自我生成和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历史在思想史中的确 证和揭示的过程。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性、人的本质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到80年代中后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再到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所谓“人学热 ”,中国哲学界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人也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并不存在所谓的“人学的空场 ”。关于这一点俞吾金教授曾著文指出,“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 ”[5],这就把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作为历史前提的人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 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了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一种全新 的人学理论。所以,当前哲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挖掘马克思主义学说中 的人文因素,以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型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底蕴;另一方面,在实 践中对“人文精神”本身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建构一种现代人文精神,重要的是澄清人 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人文精神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前哲学教学不仅应当突出人文精神,而且应当突出人文精神鲜明的时代 性和科学性特征。尤其在面对近年来追求功利与社会道德衰落之间的巨大反差时,哲学 教学需要给浮躁的心灵注入深厚的人文精神,确实建立起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确定的、能 够主导人们的心理和观念的“人文精神”。

四、以“实”带论,处理好哲学与中国当代现实的关系

哲学是现实的理想,是现实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关注现实、回答现实问题、对现实进 行批判性反思是哲学的责任。马克思主义哲学若能切实联系中国和世界的实际问题进行 研究,并把有关的哲学原理贯穿进去,空洞的说教就有可能变为紧贴实际的理论指导了 ,这一方式可以称之为以“实”带论。

哲学从来就不是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或者 更简单地说,是“思想中的现实”。这就是说,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时代性的内 容,而不是纯粹的思辨的产物。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又都是以“思想”即“理论”的方 式所把握到的“现实”,而不是简单的关于“现实”的表象。因此,哲学必须在深入生 活现实的过程中,真正捕捉到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生活的内在脉搏,从 而进行“哲学的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性思想建构”。

当代中国的现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的典型形态,所以它只有在积极回应和解决 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干预和规范现实的社会功能。正如马克 思在谈到时代精神与哲学的关系时所说的:“一个时代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 正当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回答,而是问题。”[6]( P289)21世纪,科学技术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实问题也非常广泛,社会正义 、生态环境、信仰信念、道德构建等,都是与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紧密关联的。当 人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追寻答案时,必追寻哲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会受到来 自各方面的挑战。从理论方面讲,主要来自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如后现代主义、后殖 民浪潮、新文化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苏东剧变,使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所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因国际社会环境和氛围的变化 而面临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比别的哲学更透彻地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它 才能掌握人们的心灵。从实践方面讲,主要是来自科技革命方面的挑战。现代科技的发 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而且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使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甚至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科技发展已经和正在造福于人类;另一 方面,科技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就业、资源、生态 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极大困难。由于我国原有生产力水平低又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发展科 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所以就有一个如何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当代科技的发展潮流很好地 结合起来的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可回避的重大任务就是及时、准确、深入地把 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新影响、新认识,探索 并回答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自然观、历史观、真理观、价值观和认识论、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积极回 答世界经济发展和最新科技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中发展自己。

哲学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必须回答和解决中国当代的现 实问题。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理想性的追求,但任何哲学的产生及发展绝不可能没有实际 的基础与资源。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驱动下的功利主义思潮实质是对哲学的形而上追 求的挑战。如果不对功利主义进行反思、引导,那么就极易演化成经济实用主义和拜金 主义。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努力把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的理想价值 追求注入经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中,在顺应生活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潮流的同时 ,努力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呼唤着具有中华民 族性格的现代哲学去为它开拓道路,应该让哲学回到现实中,关注生活实际,解决现实 问题,真正成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历了20世纪以来一系 列重大事件诸如苏东剧变、后工业社会的洗礼、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和后现代化的冲击 之后,其理论魅力特别是其世界观还能够成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旗帜”(萨特语)。

青年大学生,尤其文科青年大学生的“问题”思维方式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 答、反思现实存在的问题。对现实采取回避、不接触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 的教学态度和方法。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都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给予理 性解答。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解惑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真谛。

五、以“新”带论,处理好哲学与批判性的关系

哲学是“爱智”,这意味着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创新 的智慧,以弘扬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探索精神相关联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 学进行诠释和表述,这一方式可以称之为以“新”带论。显然,这一方式是由哲学本身 的批判性特质决定的,既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批判过程中,也表现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批判性是人特有的活动方式,也是哲学的根本特性。人类在观念形式的精神批判活动 中,否定观念中的世界图景,并在观念中建构人所要求的理想性的世界图景;人类在客 观的实践批判活动中,则现实地否定世界的现在状态,而把世界变成人所要求的理想性 现实。哲学正是以理论的形式集中地表现了人类的批判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 法在对现有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有事物的必 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此也是从它的暂时 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 P112)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它以自身的巨大的逻辑征服力去撞击人们的理论思维 ,使人们敞开思想自我批判和思想自我超越的空间,形成更为合理的理想性图景和目的 性要求,从而以实践批判的方式使世界变成更加理想的世界。

哲学教学应深刻洞悉并审视哲学的批判性。从哲学发展史上看,哲学的批判在近代和 现代发生了重大转换。近代的哲学批判集中表现为“理性的批判”,即对人类理性的批 判反思;现代的哲学批判,在西方哲学中主要表现为“文化批判”。“文化批判”是现 代哲学的批判观。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霍克海默说:“哲学认为,人的行为和目的 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 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该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批判地仿效。科学反对盲目地抱守 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问题上的退缩。”[8](P243)因此他认为“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 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8](P250),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 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防止人类对社会的有价值 的、和平和幸福的倾向丧失信心”[8](P257)。

赫伯特·马尔库塞以其大量的理论著作系统地构建了霍克海默开创的社会批判理论, 其中尤以《单向度的人》而著称于世。这部著作的中心论题是: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 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压抑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使它成了单 向度的社会,生活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则成了“单向度的人”。因此,“理智地消除甚至 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这就深切地阐述了当代西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批判性理论的哲学观。

应当看到,这种批判的哲学观已经超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所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范畴,愈来愈成为人们对哲学的重要理解方式。英国哲学家布莱恩·麦基主编的《思想 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一书的引言部分就提出这样的基本思想:“受柏拉图影响 的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无价值的生活。然而,如果全体社会成员都是一些孤 疑满腹的知识分子,人人都不断地检验信仰的假定条件,那就没有行动的人了。另一方 面,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 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 上睡大觉,就有可能被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 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 前进的水平。”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基础,一个没有批判头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性的 民族;一个不具有自我批判机制的社会是一个毫无生机的社会。因此,在大学生中培养 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实在是我们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总之,在坚持以上思路基础上搞好大文科的哲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以力求打通哲学与 其他学科的知识之间、与现实之间、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原则的;哲学的主体内容 只有在渗入周边的其他学科如历史、文学甚至美学、人学等等的过程中,同时也从周边 的学科群中吸取养分的基础上,把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 ,才能摆脱哲学教学的困境,达到形而上升华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2-08-15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