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和教材文本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基本依据。而教材文本又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基本载体,所以提炼与拓展教材文本应该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基础性工作。再则,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因此,只有深入提炼与不断拓展教材文本这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要深入提炼教材的生活性
新课程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理念,因此要深入提炼教材文本的生活化元素。比如《思想政治1》第一课中有关信用工具——信用卡的知识,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不感兴趣,进而知识也不能够牢固地掌握。提炼生活化元素,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自己到相应银行存入或提取一笔款,这对于目前较多学校要求学生到银行缴存学杂费来说,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有使用校园“一卡通”的学校则更好。生活的实践,使教材上相关信用卡的知识“刷卡”式地“解决”了。
教材的观点和原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要运用教材的观点和原理指导生活,必先将其还原于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新课程的模块设计来讲,就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所以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就能很好地提炼生活中鲜活典型的案例服务于教育和教学。把教材上的观点和原理还原于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提炼观点和原理,相得益彰,既拓展了活水的源头,又能够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而且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所以教师对教材文本的预设,应该着力于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平台和条件,以利于学生创造性成果的自然生成。因此,可以说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所以“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成功的教材文本预设,能开启活水的智慧。
预设应具有开放性。预设的开放性能“使师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思想政治1》第三课中有关恩格尔系数的知识,虽然教材没有涉及“如何减小恩格尔系数的具体措施”,但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预设此类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与老师恰到好处的概括和引导相结合,不难生成这样的逻辑架构:既“承前”与“收入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知识的逻辑,又“启后”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的逻辑。比如《思想政治1》第三课中有关“要做理性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知识,应该说教学中预设理解这条原则要求的问题很容易,教材也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但学生在答案之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怎么知道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的确是一个难以精确回答的问题。客观上,学生不知道自己家庭当前的收入及未来收入的预期,是正常的普遍的情况。课堂上有学生给出了“可以问家长”之类的答案,但又有学生说自己大概知道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父母亲每个星期就没有给自己所期望与要求的数量的钱,说家长不理解自己之类带有情绪的话。此刻,我们应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机,指出,无论父母亲给你多少在学校用的零花钱,首先说明你父母亲已经按照“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的要求,如果有钱而不多给,则进一步说明了你父母亲是在培养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习惯与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下框题要学习的内容。
三、要注重教材的人文性教学
1.抓准切入点,及时点化。比如学习《思想政治1》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正反材料文本进行对比,在引导学生展开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及时点化,指出“金钱万能”、“金钱等于罪恶”等观点是错误的,应该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的正确的金钱观。这样处理,既能够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又集中自然地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
2.拓展教育点,促成升华。拓展教材文本的教育点,并促成升华,使教材文本的人文性成倍增值,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举措。比如学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可以结合辩证法的思想,一分为二地看待与评价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明确我们国家具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义务,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可以结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树立起维护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3.巧布生长点,萌发行为。将学生领悟到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也正是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比如在正确的金钱观的指导下,学生养成了科学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正确思想观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自觉刻苦地学习,在困难面前具有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正确政治观的指引下,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等。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文本这一师生交流与对话的基本载体激发这源头活水的生命力,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以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情感课堂的建构,有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那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又一春必将到来!
论文作者:燕 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教材论文; 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政治课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知识论文; 高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