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面对WTO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电力行业面对WTO应对策略研究

任莺[1]2003年在《中国电力行业面对WTO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在制定“七五”计划时,就明确提出了“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在1997年结束了自70年代以来长达25年的缺电局面,实现了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如此规模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特殊的地位,它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垄断的特性。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和国家电力工业部的撤销,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然而,电力行业的垄断体制并没有完全被打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能源市场逐渐放开,中国的电力行业面对着更为直接和严峻的挑战:国际跨国电力企业将凭借其产品的低成本和高质量优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全力抢占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作为WTO组织的一员,国际市场的开放也为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力行业应该如何迎接这个挑战,更好地把握住发展的机会?在本论文中,笔者以国际贸易学说最基本理论——比较优势学说及其他相关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WTO规则、跨国公司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电力改革的理念进行相关的深入讨论,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对中国电力行业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一些现状和问题进行阐述、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中国电力行业现状。首先,通过对中国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家对电力工业的投资结构、中国电力工业的生产能力,以及中国电力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中国能源产业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既肯定了成绩,又提出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然后,对中国电力行业管理体制从国家行政管理到国家电力公司直到2002年12月底开始的最新模式(即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进行了<WP=4>详尽的介绍,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是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又如何从一体化垄断经营体制,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监管”体制的历史过程。最后,综合上述两个方面,揭示出中国电力行业目前存在的特有的一些问题:例如垄断性和行业保护;立法不完善;电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行业集中度较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等。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加入WTO后中国电力行业所将面对的种种挑战进行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情况和中国加入WTO的过程。继而,对加入WTO后给中国电力行业特别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带来的种种挑战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跨国公司对中国电力市场的大举渗入进行了较详实的介绍。同时,也对中国电力管理体系应对市场开放和彻底打破垄断而刚开始进行的新一轮改革有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此外,对世界上英、法、美、日等国家进行电力改革的不同模式进行了一一介绍,以期能给中国电力行业改革道路选择带来了一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论文的第叁部分讨论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开放给中国电力行业带来的机遇。以国际贸易学说最基本的理论——比较优势学说为理论基础,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加入WTO以后,我国电力行业的对外贸易发展外部环境确实得到了改善:外资的引入和技术的引进加快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作为WTO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到WTO规则带来的好处;增加了中国电力设备和技术的出口的竞争力和机遇;而且还能降低自己生产的成本。基于上述叁个部分的介绍和分析,论文的第四部分对中国电力行业如何应对WTO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主要着眼于下面几个方面:首先,要完善法规,根据中国加入WTO后的种种新的问题,修订原有的《电力法》,并且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对于各个电力企业,必须合理重组,优胜劣汰,向真正企业化目标发展;建立起电力市场的现代监管体系,真正发挥行政监管作用,这是竞争性电力市场成功的保障;抓住“西电东送”带来的发展机遇,给中国的电力市场带来结构性的变化;积极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中国电力企业和技术升级换代;在注意适度开放的同时,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掌握主动权;重视人才的培训、引进和使用;电力工业的发展,对资金有巨大的需求,这就必<WP=5>须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建立起行业信息网络,拓展营销渠道;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真正的跨国公司,同时利用自有资源,实现跨国联网,对外供电。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相信我国的电力行业一定能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稳步向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彭忆[2]2002年在《加入WTO对湖南电力工业的影响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已于2001年11月10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作为具有垄断优越感的电力行业在“入世”后,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因此,从湖南电力行业的实际出发,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湖南电力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本文从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和电力行业的特性入手,介绍了垄断湖南电力的省电力公司现状,分别从“入世”后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入世”对省电力公司现有管理模式的冲击及对省电力公司经营的影响叁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就电力管理、电力监督、电力人才、电力投融资、电力运营、电价及电力营销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总之,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电力垄断即将打破。面对更加开放的电力市场,湖南电力人一方面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另一方面应认真研究各种措施,包括保护措施。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湖南电力行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程阳[3]2003年在《论加入WTO后:中国电力建设设备成套招标采购的对策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的大背景,从电力工程建设者的角度对电力设备招标管理在电力建设中的作用,电力设备市场运行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文章通过对国内电力建设的特点和电力设备招标状态的分析,着重论述了电力建设设备招标在新形势下应对的手段与策略。指出中国现有的设备市场条件下,必须采用与电力系统特点相适应,与当前市场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招标方式,才能真正满足电力工程建设的需要。

刘园园[4]2016年在《中印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顺差额也在不断增加。在2015年,我国已成为对外贸易顺差额最大的国家,而同时面临的贸易摩擦潮使我国对外贸易受到极大负面影响。中印两国是当前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合作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也已经成为印度最大贸易对象国。但随着两国贸易合作的深入,印度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越来越频繁,涉案金额逐年增多,这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加之,印度对于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研究何种因素影响中印之间频繁的贸易摩擦,并找到相应的策略来应对,以期减少贸易摩擦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论点和研究方法,本文在已有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印贸易发展现状,对两国贸易摩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很长时间以来,中印两国贸易额呈持续上升态势,我国大部分年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两国贸易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且两国贸易往来的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导致部分类别的商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根据以上分析,两国的贸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产品竞争性可导致贸易摩擦的产生,即我国对印度的出口商品与当地产品形成竞争关系,冲击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引发印方实行贸易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本文从中印贸易摩擦历程入手,发现印度对我国产品实行贸易救济手段主要是以反倾销为主,且涉案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工行业和机电行业,而恰恰这两种产品的竞争系数较高,从而导致此类产业成为中印贸易摩擦重灾区。在实证检验中,根据已得的数据,本文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政党选举及我国加入TWO变量不仅显着且变化与预期一致,说明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会对贸易摩擦有正向作用,我国加入WTO的影响及印度政治选举也促进贸易摩擦的发生。由于部分数据难以量化,本文还分析了非实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因素对双边贸易摩擦的影响。最后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层面提出从政府、行业及企业叁个角度应对措施的建设性意见,政府层面包括要加强对话沟通,提升中印政治互信度;争取印度认可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建立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及建立完善的出口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行业层面包括促进产业升级,实行多元化出口战略;规范行业出口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及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服务。企业应当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降低贸易摩擦频率;树立中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改变产品的竞争策略,实施差异化竞争还要对印度的贸易救济法规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应对中印贸易摩擦。

王开成[5]2002年在《加入WTO对我省发电业带来的冲击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众多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使我国早已成为国际发电商关注的目标。由于国内发电业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及厂网统一经营,使得对发电业的研究不足,没有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发电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导致我国发电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并且长期的垄断经营,致使发电市场发育不成熟,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我省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原因,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已成为WTO的一员,厂网分开、竟价上网实施后,外资公司将进入我国发电市场,从而使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这对中资发电企业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其结果更是我们难以预料的。 本文通过对我省发电业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发电市场状况的全面分析,研究了我省发电业发展中的不足。通过对比世界发达国家发电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我省发电业存在主要差距,着重研究了导致国内发电企业竞争力弱化的资金实力、治理结构和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分析了外资公司的进入在人才和市场竞争、管理水平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将会给我省发电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如何通过完善电力监管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发电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作用;如何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主辅分离,来提高营运效率;以及我省发电企业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合理开发与使用人力资源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拓宽主营业务范围的渠道,以规避风险和获得规模效益。 面对外资发电公司的挑战,我省发电企业应积极寻找方向、提供对策。使我省发电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挑战,并在未来的竞争中尽可能占据主动。

王启东[6]2010年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王静[7]2005年在《国际反倾销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文中认为随着关税壁垒作用的减弱,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措施成为各国新的贸易保护手段。所谓倾销是指出口商在他国市场廉价抛售产品的行为,而反倾销则是为阻止这种行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六条到《WTO反倾销协议》,虽经多次修改,作为国际上关于反倾销的纲领性文件,《协议》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未能给出明确的规定,给各国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使反倾销日益成为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欧美的反倾销制度较为完善,其中的反规避条款、公共利益条款等都可作为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借鉴。 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反倾销诉讼来自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不断增加。反倾销税逐步攀升,被指控的产品价值越来越大。入世后,对我国的反倾销起诉不减反增。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其他国家不安;被诉企业不积极应诉;预警机制与反倾销立法尚未完善;国外对我国存在歧视行为,视我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价格过低;入世承诺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应对反倾销,从宏观方面来讲,要切实改进政府职能,改变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加强对反倾销应诉的管理;整顿外贸秩序;完善我国的救济制度。从微观方面来讲,一方面要预防,如及时提价;健全商务档案;进行海外投资等。另一方面是积极应诉;挑选好律师;利用承诺条款;上下游企业在救济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团结协作。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倾销的含义、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及对反倾销的不同观点。第二章介绍了WTO反倾销规则、欧美及我国的反倾销制度,指出了我国反倾销立法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了当代国际反倾销的发展特点。第叁章讲述了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其原因。第四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张利洁[8]2011年在《中印贸易摩擦对两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印贸易摩擦也越来越频繁,印度对我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猛增,对中印的经贸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两国经贸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但近年来两国的贸易发展迅速,同时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深入剖析两国贸易摩擦的内在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环境因素、印度自身的经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贸政策、还有中国自身经贸发展问题和制度的缺陷等造成的。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频繁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虽然也存在一些正面的作用,但经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分析显示,印度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缓解中印贸易摩擦,改善两国经贸环境,并积极推进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推进两国自由贸易的顺利发展。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印度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对两国的贸易造成的影响。全面综合分析了中印贸易摩擦的原因,利用最新的数据说明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最后提出了一些缓解两国贸易摩擦的建议。

赵建华[9]2008年在《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外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日益巨大,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瓶颈。21世纪的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繁荣发展阶段,农业在这一阶段要实现转型,农产品要实现升级,这种质的变化是在WTO的外部环境和人类环境保护事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复杂性和严峻性备受世人瞩目,能否选择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跨越绿色壁垒对拥有13亿人口、近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以技术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研究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绿色壁垒日益制度化的外部环境中如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走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跨越绿色壁垒,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农产品绿色壁垒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必然产物,是平衡人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工具,我们应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来适应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通过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化、区域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来实现农产品升级和农产品新的竞争力的培育。绿色农业的实现机制是市场拉动、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民启动。其中的关键是政府利用所掌握的规制手段和政策资源建立互相配套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和农户走发展绿色农业之路。龙头企业、农户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实施者,行业协会是引导者和服务者。上述四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协调机制,这一机制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跨越绿色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文秀[10]2009年在《美国对华反补贴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成为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而美国也是中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伴随越来越紧密的经贸联系的是两国之间日渐频繁、不断增多的贸易争端,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反倾销、特保和知识产权问题上摩擦激烈,但由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美国一直未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直到2007年3月,在美国国内不断高涨地加强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呼声中,美国政府转变态度,宣布对华适用反补贴法。“铜版纸案”成为美国对华反补贴的开端,紧接着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美国密集启动12起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迅速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常用保护措施。本文在从理论和经济效应两个方面对补贴与反补贴进行分析后,概述了美国现行反补贴制度,依判例法脉络展现了美国对华反补贴的制度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美国转变态度对华适用反补贴法有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原因,经济上,中国自身的问题是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集中度过高,而促使美国转变态度的重要因素是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和对“夕阳产业”的保护;政治上,反补贴政策变化与美国的选举政治特征和民主党控制国会关系密切,在贸易中利益受损的各利益集团积极向政府游说、施压推动了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在介绍美国对华反补贴现状后,本文认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政府需要调整补贴政策、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发展与出口相关的基础设施,而行业组织和企业要与政府密切合作、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力行业面对WTO应对策略研究[D]. 任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加入WTO对湖南电力工业的影响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D]. 彭忆. 中南大学. 2002

[3]. 论加入WTO后:中国电力建设设备成套招标采购的对策与研究[D]. 程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

[4]. 中印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园园. 云南财经大学. 2016

[5]. 加入WTO对我省发电业带来的冲击及对策[D]. 王开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

[6].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

[7]. 国际反倾销与我国的应对策略[D]. 王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8]. 中印贸易摩擦对两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张利洁. 河北大学. 2011

[9]. 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D]. 赵建华. 吉林大学. 2008

[10]. 美国对华反补贴问题研究[D]. 李文秀. 山东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中国电力行业面对WTO应对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