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探讨论文_许婵

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探讨论文_许婵

浙江森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1

摘要:园林绿化是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全面的改善城市内居住环境,起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全面的进行园林绿化与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的主要内容,要想确保园林作品能够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需要将绿化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构建绿色生态的园林工程氛围,对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事业的核心工作,只有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才能促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园林绿化和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需要利用多种工艺技术对园林中的植物和道路进行布置和改造。整个工程建设的进程主要为设计、施工和养护,并且各环节之间并非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其中,绿化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施工和管理是工程建设后续的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了园林建设的人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其施工和养护工作的高效结合可以提高园林建设的理想效果。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的同时,在推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实力的提升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但是园林绿化与城市的其他建设有所差异,绿化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就是绿色植物,更重要的是园林绿化必须投入更多的养护和管理,进而取得最好的美化效果。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2.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根据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的现状,可以发现其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材料质量比较差,而这些都会造成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质量管理,通常情况下在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时候,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是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所进行的。这就需要有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也要强调管理人员的配备、组织行为能力以及材料检测等。也要于施工方明确材料使用的标准与质量,签订相关的合同来避免发生纠纷。

2.2绿化工程施工

定好点。在适当的间距下依照施工的相关要求进行定点。以路缘或路肩作为基准线,按照施工图纸对定点的相关要求,划定间距距离,并采用“刨坑”和“撒灰”的形式,对定好的点进行标记;栽好苗。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所采用的苗木品质对于植被的成活率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在对苗木进行栽植前,应按照剪冠、修根、栽植的先后顺序开展施工。其中,剪冠主要是为了降低植被表面的水分流失情况,使植被的上下部分比重得以均衡。同时,栽植的深度要适宜,不易过深或过浅。深度的把握应与植被原圃的深度相一致。或比之前深越5~10cm。同时,为了保证树木可抗击“风吹雨淋”,应分层进行压实;浇好水。水分是植被生长的根源所在。因此,浇好水对于植被生长是十分重要的。在针对刚移植过来的植被种植时,因其在挖掘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植被根部的磨损、断裂,进而影响到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为尽可能提升和恢复植被对水平的吸收功能,应遵循适时浇水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针对本年分的植被,应在当天浇水进行第1次浇水,12h后进行第2次浇水,20h后第3次浇水。而在干旱季节或雨水较多的季节,则应适时调整浇水时间和次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后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3.1除草与松土技术

在幼苗开始成长的第一阶段,园林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为其浇水,再加之受到降雨的影响,有时会使得苗木周围的泥土变得格外密实,树根无法进行呼吸,这时,园林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地进行松土工作,并在松土的过程中将苗木周围的杂草除掉,否则这些杂草将会与树苗共同分享阳光与水分,导致树苗的生长速度变缓。在进行除草与松土工作时应当格外注意如下事项:一是除草时工具不能直接触碰树根与树干,否则会影响树苗生长;二是松土的深浅应适中,过浅会使得松土的作用无法发挥,过深会使得树苗的根部受到损害,以6厘米、7厘米为最佳。

3.2有效防治病虫害

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极为重要,一定要对病虫害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一般食叶害虫主要有甲虫类和娥类等,螨虫和蚜类害虫的主要危害就是吸取植物的汁液,如果植物遭受到白粉病和枯萎病的话就会对其产生一定的病害影响。在病虫害的防治中,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同时,各种方式各有利弊,一定要根据绿植病害的特征以及当地的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再确定防治方式。通常物理防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人工清理来消除病害,该方式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比如对病害植物进行修剪枝叶等;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或者其他化学制剂的方式来进行虫害防治,其效果比较明显,对小面积的病虫害情况不宜选用该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通过对有益生物的培养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该种方式费用较低,应用范围广,同时还能够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优点,所以,生物防治方法广受业内人士欢迎。但是,该种方式的弊端就是见效慢,对一些病虫害已经比较严重的虫害防治不能采用该方式。

3.3修剪技术

对园林绿化中苗木进行修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秋季开花树木最好的修剪时间为冬季和早春;第二,春季开花的树木最好在其开花后再进行修剪;第三,对树木进行修剪时应结合树木自身特点,且修剪必须符合一定的园艺标准;第四,病枝、内向枝条、枯枝、死枝、密枝、弱枝都应当及时进行修剪;第五,对于正在发芽阶段的树木,应在其发芽阶段对多余的幼芽进行摘除,尤其是生长能力强的幼芽;第六,在冬季进行修剪工作的养护效果是最好的;第七,一年中至少进行2至三次的修建,夏季是做摘心处理的最好时节。

3.4水分充足

在园林苗木种植以及养护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水分的充足性。浇水的过程中,需要养护人员遵循一次浇透的原则,并定期进行浇水。通常状况下,浇水的时间应该维持在清晨或是傍晚,注意排水工作设计的合理性。在苗木的边缘应该设置排水沟,避免浇水过多或是阴雨天气出现大量水无法排除的问题。

3.5施肥管理

通过对园林绿化苗木养护工作的分析发现,施肥管理作为苗木健康成长的重点,通过科学化的苗木施肥管理,应该结合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的土壤状态,进行施肥管理方案的构建。由于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建筑垃圾,在一些园林苗木种植中应该及时处理表皮土壤贫瘠的问题,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同时,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也应该及时清扫落叶,这种状况下也就无法完成苗木的自然肥力循环,因此,定期施肥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4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关键内容,是在对城市环境与绿化进行改造时需要着重强调的。所以,只有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进行综合研究分析,通过艺术手法和园林设计的加工,提升花草植物的成活率,并且在经过一定成长后形成特色景观。这样才可以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钊.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

[2]徐新平.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3]黎沛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7).

[4]宗绪.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效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

论文作者:许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探讨论文_许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