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中容易出现铁路通信中断的现象,为有效解决替换新旧线路以及设备引起的铁路通信中断的难题,可以先进行通信过渡以保证通信系统畅通,之后待新线路、设备施工完毕后,再申请要点进行割接,将通信系统业务过渡新设备上。
1信号设备过渡的基本原则
1.1满足本工程设计原则
在信号过渡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此项工程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以前可以应用的设备。比如说,在车站,这方面的过渡就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有效地配合站场采取挪移安装、分步过渡的方法,从过渡的次数和时间上来看,这样能大大降低过渡工程的费用。
1.2依照运输的要求原则
针对站内连锁施工,必须依照运输要求,根据信号设备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考虑,在不影响有线行车的前提下,拆除旧道岔,并开通新道岔等等。除此以外,各个站的过渡工程最好不要增加接车进路数以及连锁道岔数,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信号过渡的工程量。
1.3采用永临结合的原则
在铁路通信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其过渡工程最好采用永临结合的原则。比如:不增加接发车进路,对于平行进路和接发车进路,可适当压缩,为了从根本上满足站场和线路过渡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尽早铺成既有线上线路,并固定道岔固定于既有方向,完成新信号设备的施工以后,即开通运营。
1.4先建新和后拆旧原则
对既有自动闭塞进行改建时,一定要遵守先建新设备,再拆旧设备的原则。
2铁路通信工程的过渡技术要点
2.1铁路通信接入网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铁路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部门必须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接入网技术无非是一个必然选择。接入网技术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下面主要介绍这两部分的接入网技术:
(1)无线接入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是一种属于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链状网。它将交换、控制、通信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拨号把一组信道自动最优地动态分配给各个系统内部用户,最高限度地利用系统资源和频率资源,降低系统内呼损,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缺点是,采用动态的频率分配,没有考虑与周围公用网的有效融合问题,没有先进的路由合理选择功能。(2)有线接入网技术。有线接入网技术具体的可以分为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和光纤用户环路技术以及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这三种。
首先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该技术是基于有线电视系统CATV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采用副载波调制,将CATV原有的单向传输系统改造成双向传输系统。然后是光纤用户环路技术:根据光纤向用户延伸的距离,且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介可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家(FTTI),光纤到大楼(FTTB)等。最后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该技术的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有一定的差别,它的上行速率只有数l一或数百kbit/s,行速率却高达(9-10)Mbit/s,这一技术适用于视频点播VOD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铁路传输技术
如今的铁路通信传输技术主要是依托于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发展至今已经为铁路通信构建了一个传输网。主要的铁路传输技术有五种,它们分别是:1)SDH传输技术。SDH光传输技术是为目前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同时是取代PDH的新数字传输网体制,其主要针对光纤传输,是在SONET的标准基础上形成的。2)MSTP传输技术。它是在SDH传输技术的基础之上将几种标准功能集成在一起,配合核心智能光网络的自动选路和指配功能,同时MSTP保留TSDH固有的交叉能力和传统的PDH业务接口与低速SDH业务接口,继续满足TDM业务的需求。3)ATM网络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即一种转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则被组织成信元。4)WDM传输技术。长距离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是在光纤上同时传输不同波长信号的技术。5)RTKGPS网络传输技术。CPS技术应用能满足长距离RTK作业的需要,而且,网络RTK技术是利用网络来取代UHF电台进行数据传输。
3提高通信工程施工过渡工程质量的措施
3.1把握过渡工程的核心
过渡工程的核心在于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空间和施工工艺做出合理选择,同时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为系统升级建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初步做出设计方案后,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分析,从而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设计完成之后要做好设计评估工作,并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规范、系统是现阶段施工管理工作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很少有施工单位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没有相关依据可循,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促使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将施工管理工作纳入施工质量评价的考核内容之中,让更多的人重视该工作的重要性。
3.2加强质量监督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需要以防控为主。工程建设过程包括开工前准备、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需要加强对这几个阶段的管理和控制。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是以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为重点监控阶段。在现代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过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将重点放在工程建设的开工前准备、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的全过程中,实现对过渡工程建设的全面监督。就现阶段过渡工程建设现状分析,需要加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和试用阶段等方面的监督,同时要加强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管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3加强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证、越级承接各种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的现象层出不穷,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提高过渡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统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完善专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充分利用专业人才的才能,推动我国工程建筑制度的完善。由于许多施工单位都是让非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管理工作,导致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专业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定时开展专业培训或聘请专业统计技术人员进行授课等方式,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为保证通信过渡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掌握工程施工的过渡技术要点是关键,相关负责人绝不可忽视这个问题。加强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过渡工程质量控制,提高我国铁路整体的发展水平,加快我国铁路事业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周爱华.浅议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过渡技术[J].科学之友,2010,09:4-6.
[2]杨爽洁.关于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8:152.
[3]张卫党.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1:41.
论文作者:王生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技术论文; 铁路论文; 光纤论文; 通信论文; 进路论文; 阶段论文; 接入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