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理论与政策取向——为“十一五”规划而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取向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而作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十一五”计划期间,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范式的 转移,结构调整仍然是主线。向结构调整要效益、要速度,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的核 心和精髓。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而客体则主要落实在产业结构 调整上,前者为结构调整提供动力机制,后者则是结构调整的主干内容和效率体现。
本文对有关问题以命题形式进行研究和阐述,试图为正在制定和决策中的“十一五” 计划提供某些方面的智力支持。
命题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并不一定要严格遵循三大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安排产业 结构调整政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主要遵循产业分工和地理集中规律
现在各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都以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为高度化目标,并把偏离这 种目标的产业结构看成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我认为这种看法违背区域生产力配置 规律,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众所周知,三大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一克 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了20多个发达国家100多年的统计数据,从国民收入和 劳动力在产业间配置转移的特点分析中得出的。这一规律揭示了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和 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演变从最初的“一二三”比重分布,经过“二三一”或“二 一三”中间过渡阶段,最终必然达到“三二一”的趋势。毫无疑问,这一规律在解释具 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级水平的经济系统的演变时,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 持。但是,它在说明不具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地区经济系统的结构演变时,特别是具 体到我国开放中的地县市经济结构演变时,并不能完全适用。因为,第一,地县市经济 结构是一个非独立的开放体系,其产业结构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应服从于分 工和竞争优势的要求,一个地区具体应该搞什么样的产业,既取决于资源条件,也取决 于市场竞争能力。第二,把适合于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次产业演变规律,机械地套用 到非独立的地县市经济结构,要求层层都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分布状态,等于取 消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补性,否定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到目前为止,全 世界的服务业发展都服从于“地理集中规律”,即服务业具有在特定的地区集中的趋势 (特定的地区主要是指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与此产业配置特征相吻合,对成本比较 敏感的一般制造业往往配置在大城市的周边地区。这种配置格局既可以降低制造业的生 产成本,又可以发挥大城市在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中的作用。这一产业配置规律使许多 处于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地市县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次产业比重始终“过高”的正常 格局。
命题二:工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部门而不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第三产业中也 仅仅只有传统服务业才能成为一般劳动力的蓄水池
我国在结构调整中企业难以正常退出和淘汰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安置劳动力问题上的 困难。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低工资的就业政策形式,把过多的劳动力强行安置在工业部 门。这一做法不仅维护了工业的粗放经营,而且加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
实际上,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证明,工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部门而不是吸纳劳动力就业 的蓄水池。虽然,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工业部门的总量扩张和新型工业门类的 增加,会不断地吸收新的劳动力加入,但这些新加入的劳动力主要是技术密集和知识密 集的,相反,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会不断地排斥一般性劳动力。工 业部门能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取决于这两种平衡力量的此消彼涨。根据库兹涅 茨的分析,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100多年历史上,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三大产业部 门中只有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普遍上升,但同时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基本保 持不变或者略有上升。
我国目前的就业政策仍然偏向于把工业作为就业的蓄水池,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制造 业粗放型经济的扩张。在原材料等价格已经基本全球化形成的条件下,以近似于无限供 给的劳动力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暂时地取得了产成品在最终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 如果制造业的生产率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或粗放型经济不能有效地向效率型经济演化 ,那么一方面随着熟练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就会消失殆 尽;另一方面,制造业的低效率和由此带来的低收入水平,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第三 次产业的需求扩大。看来,改变把工业作为就业的蓄水池的政策,既是提高工业生产率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移的内在要求,又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根本前提。
现在很多地区提出通过加快发展第三次产业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的思路。这种 思路并不全面。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起蓄水池的作用,仅仅表现在其中的传统 服务业部门,主要是那些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的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中的许多为生 产者服务的部门,如像金融服务、工程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广告服务、管理咨询服务 、批发仓储运输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等,都具有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 的特征,有些还是资本密集的产业部门,其高进入门槛的特性不仅不能成为劳动力的蓄 水池,而且还排斥一般劳动力进入。由此看来,加快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使服务业成为 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水平,以使其适应 服务业各种岗位知识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要求。
命题三: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打破这些服务业部门的行政垄断格 局,是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根本措施
现代生产者服务的特征之一是企业对企业服务,即服务企业的产出,是其他产业中企 业的投入;特征之二是现代生产者服务产出中内涵有密集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是把 这些资本引入商品生产、从而提高商品附加价值的飞轮;特征之三是其所创造的附加价 值比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提高。二战之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实际增长,几乎 全部都是来自于生产者服务或者中间投入服务。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生产者服务业产 出占全部服务部门产出的一半以上。(注:赫伯特·G·格鲁伯和迈克尔·A·沃克,《 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第4—6页。)
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占据其国民生产的70%左右,考虑到生产者服务业占服务业 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生产者服务业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相对 应,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消费者服务的比重相对稳定,而同时政府服务业则在稳定 地下降。因此根据国际经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是“十一五”计 划期间经济增长政策的最佳选择。这种明确的政策目标,要比笼统地提“发展第三产业 ”高明得多。
“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正处于结构变动的最剧烈时期,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和 转换增长方式的策略来自于何处?我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大力 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所组织的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经营事业,是其转向效率新经济、赶超 先进国家的最有效手段和途径。因为基于知识资本的生产者服务创新可以产生极高的附 加价值,促使商品生产的价值链发生连续突变和飞跃,使国家经济发展的范式出现转移 ,使经济呈加速度的几何递增。
要加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我们不得不提出要打破这些服务业部门的 行政垄断格局,因为对现代服务业的行政垄断,是阻碍我国目前和今后很长的时期中现 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迄今为止在各种西方国家已经高度 竞争的各种生产者服务业,都或强或弱、或多或少地被政府权力部门或者其所主导的国 有经济垄断,都是政府主导的营运方式,市场化程度较低,存在着较高的行政性进入壁 垒,比如银行、证券、保险、铁道、民航、邮电通讯、外贸、教育、医疗卫生、商业、 文化、旅游、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国际货运代理等行业。行政垄断导致的低产出和 高价格,既损害了社会福利,又耽搁了经济发展。为此我们要打破生产性服务业部门行 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较低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 ,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要增加竞争主体,引 入市场机制,逐步取消限制社会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的不合理规定,并在市 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各方面实行切实的公平待遇。要加快铁路 、民航、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放宽外贸、教育、文化、中介服务等 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对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专项清理,大幅度减 少行政性审批。
命题四:产业政策的核心是竞争政策,它不应该仅成为挑选输家和赢家的冒险游戏, 更应当为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优良环境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有力的工具。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产业政策 作为计划的代名词,把它仅仅当成了安排产业发展次序、选择重点产业或战略产业的工 具,一句话,成为了“挑选输家和赢家”的冒险游戏。这是产业政策的本质吗?在市场 经济下它会有效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不可少的,应当继续发挥作用。问题在于,我 们对产业政策的理解与流行的观点不同,它应该是指这样一种政策:即在选择战略产业 的基础上,实现对产业内各类企业的公平竞争,而不是仅对同一产业内某些企业重点倾 斜,同时对另一些企业进行歧视。这样,我们就把战略产业的选择与实现产业内企业竞 争环境的公平这一表面上看似矛盾、而实质上是一致的两难问题在逻辑和操作两个层面 都统一起来了。换句话来说,产业政策被赋予双重含义:它既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也包 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体现产业发展的重点选择,体现产业之间的关系, 产业组织政策主要体现为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体现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前者 可以体现政府的战略意图,其效应是加快产业之间的资源转移和产业结构变动;后者可 以体现市场经济按产业公平的本质,加快资源在产业内企业之间的转移和市场结构的变 动。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并不处于一个产出市场,其相互之间并不会就产出品销售 问题发生竞争,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企业之间,所以产业政策的要义是 要在不同产业之间体现政策的重点,而在同一产业内部提倡公平竞争。
应当重点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直接指挥功能的缩减,市场调节范 围的扩大和程度加深,以体现政府战略意图的产业结构政策的力度会逐步降低,而以促 进竞争为目标的产业组织政策则会逐步加强。原因其实很简单,只有公平竞争才会创造 效率,为使企业更有效率而允许其不相互竞争的做法,其可行性越来越受到理论的怀疑 和实践的否定。(注:费舍尔:“竞争政策于微软反垄断案”,第322页。)
命题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要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而不应该主要是调 整产业间关系
现在很多地方的“十一五”规划,都提出要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科学发展观上某些产 业和下某些产业的思路。把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调整产业之间的关系上,既是我国现阶 段政府力量强大的特征,也是对产业发展规律认识肤浅的具体表现。如果说,假如当地 的发展格局是一种“一穷二白”的初始型经济形态,由政府来主动地推动新产业的崛起 还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相当多的地区,内涵 式的发展模式则要求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上,而不 是主要放在调整产业间的关系上。
首先,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要求通过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形成市场结构上的 寡头垄断格局或者垄断竞争格局。我国很多制造行业的企业之所以经济效益差,一个主 要原因是这些行业竞争过度,没有形成类似于发达国家寡头垄断或者垄断竞争的市场结 构格局。通过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形成“资源向大企业集中,市场份额向规 模企业集中,效益向品牌企业集中”的垄断与竞争格局,不仅有助于中国行业巨人企业 的成长,而且能够形成行业竞争的有序结构。如果老是“一窝蜂”地进出产业,将会付 出极大的调整成本,迷失发展方向,丧失企业成长的机遇。
其次,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要求通过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形成主业突出、市 场占有率高、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以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为重点,以收购 兼并为主要的扩展手段,整合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果必然出现主业突出、竞争 力强的行业巨人;而不断地进入新行业,必然会不适度地形成企业无关多元化的经营格 局,加大企业发展的风险。
第三,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要求通过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结 构调整的成本。任何结构调整都必须考虑调整成本。当结构调整发生在产业之间时,这 种成本最起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专用型设备和资产的沉淀成本,如报废、改装成本 和新投资的成本;二是劳动力调整的摩擦成本,如劳动力因转行而出现的失业、重新安 置、寻找新工作和教育培训的个体成本和社会成本等。很明显,当结构调整发生在产业 内部时,这种成本就可以最小化。
第四,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要求通过调整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市 场需求。对产业内原有技术、产品、流程、工艺、管理的创新,会提高产品性能,降低 购买者成本,提高消费者的性价比,刺激市场需求扩大。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 市场。由于创新发生在原有市场边界内,不像进入新产业要冒那么大的不确定风险和市 场风险,因而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命题六: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的产业“重复建设”无法避免。“重复建设”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缺乏以收购兼并为主的淘汰和集中机制
产业“重复建设”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体制顽症。前一时期,针对各地掀起大 规模的钢铁、汽车、电力、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投资热潮,决策者采取了大力度的 直接调控方式,由此引起很大争议。如何抑制新的“重复建设”现象,成为“十一五” 规划不得不直面回答的老难题。
“重复建设”是一个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生的概念,是在“条块分割”的计划经济年 代对各种类似的投资项目在不同地区配置脱离“全国一盘棋”的情况的描述。因为这种 体制下的投资决策者是各级政府,一旦投资行为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就必定形成典型 的“盲目重复建设”。因此,计划体制下的“重复建设”,以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是不 是脱离中央计划的盘子为判断标准。
在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的先进国家中,似乎并没有“重复建设”这么一个概念。恕 我孤陋寡闻,西方经济学中好像也没有这么一个专门的名词。与之最为接近的相应概念 可能是“过度进入”,指的是在某一产业高盈利信号的刺激下,有过多的企业投资于这 一产业,出现该产业的供给大大超过产业需求的不均衡情况。但对于什么叫做“过度” ,也有分歧。同一产业中进入的企业多了、供给大于需求,是不是就是“过度”?并不 见得。一般而言,进入竞争是一种最重要的竞争活动,供给大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买方 市场的常态,是经济竞争和促进企业进步的必要环境。
作为政府,有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企业的进入竞争行为?其实,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内生的 纠偏机制,这就是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自由的市场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周期的循环自动 消除“过度进入”行为的,它的过程具有自发性和内生性的特点,以产权约束为基础, 以追求盈利为动力,以自组织行为为机制。如果一个经济系统缺乏这种“自清除机制” ,才是政府真正需要担心的问题,因为这时低效率的企业不能顺利退出,不仅会继续吸 纳宝贵的经济资源,形成国民经济浪费,而且会引发较大的社会矛盾。
因此,通过经济周期的循环自动消除“过度进入”,是市场经济体制调节资源配置的 必要成本,这与计划经济在行政体系内部配置资源一样,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须注意 的是,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鼓励政府不作为,恰恰相反的是,反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 ,是二战之后西方国家采取的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不过这种干预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波 动现象,并不能消除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成本,它并不以插手企业的项目选择和微 观决策为前提,而是在市场发展的环境方面加以有力的干预,以减少发展成本。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我这样论证“重复建设”的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 我国所有地区、所有的产业建设行为和现象都是合理的。在我看来,由地方政府主导的 一部分竞争性项目和绝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过去进行的、目前发生的盲目进 入和重复行为,都是极其不合理的,也是我们坚决要反对的。因为,公共基础设施产业 的盲目进入和重复,不仅仅面临着投资大、回收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明显的 社会意义上的浪费性质,具有反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是我们需要避免那一种类型的 “重复建设”。这个领域最需要的不是自由竞争,而是强有力的政府协调和政府管制。
命题七:通过地区经济关系的整合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 期间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思路。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要撤并行政区域和调整行政 权力关系,而是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一体化
“十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强调在区域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 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因为只有在市场竞争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才能获取区域内产业 发展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才能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率和增长潜力,才能 打造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所要求的投资环境。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现在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按目前这样的分割式格局发展,长三 角地区顶多只能形成一个“三雄”割据的诸侯局面,只会消耗彼此的发展实力。甚至在 某种程度上说,恶性竞争将会削弱三地政府的公共资源,并给企业发送各种错误的资源 配置信号,使长三角地区丧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因此,在区域竞争 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三地的紧密合作,具有重大的历史性的战略意义。
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关系,我是这样认识的:江苏、浙江目前特 别是未来的经济功能应该是成为降低商品制造成本的地区,而上海则应该成为降低长三 角地区商品和服务产出的交易成本的中心。因为,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基本充分必要条 件和前提在于,该区域不仅要成为世界制造成本的“洼地”,而且要通过一个特大城市 为该中心的周边地区的制造业降低交易成本。只有“制造成本 + 交易成本”最低,或 具有世界竞争优势,才能吸引世界各国制造业投资者。
我国珠三角地区在特殊政策的激励下,之所以可以形成中国制造业的新的增长中心, 是因为珠三角地区广泛利用了香港这个特大城市所提供的生产者服务,同时努力降低广 东南部地区的制造成本。其著名的“前店后厂”模式,就是对珠三角区域生产力配置理 论的精彩说明。反过来看,我国渤海湾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之所以目 前还缺乏形成制造中心的条件,是因为目前的北京、武汉、重庆和西安等大城市还不具 备可以与香港、上海媲美的条件。因此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要与制造 业同步千方百计地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
据此看来,上海应该大力发展各种服务业和某些先进的高科技制造业,尤其是要大力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而江苏和浙江应该充分利用发展制造业的历史传统和市场优势 ,大力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各种制造业。上海这些年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迈出了 实质性的步伐,这是顺应产业转移规律所做的聪明举措。放弃了某些缺乏比较优势和竞 争优势的制造业,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不意味着产业空洞化,实际上 意味着上海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与我们上述观点相反,现在有人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化,必然要涉及到适当地撤 并行政区域的问题,或者要求在现行的省级政府之上,建立一个凌驾于中央和省级政府 之上的区域行政管理机构,这种看法我认为是错误的,不仅会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和反 对,也会增加新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难度,使长三角区域管理更为复杂化。区域行政管理 并不妨碍区域经济合作。全球如此,国内更是如此。美国有那么多的州,人家在搞统一 市场的过程中,我们也没用看到人家不停地调整洲际的行政版图和界限;欧共体市场一 体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版图一点也没有变,人家不是连货币也统一了吗?因此,合作和 一体化并不意味着行政版图的调整,而仅仅是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发展机制的融合。
我们提倡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推行长三角地区发展机制的一体化和融合,其基本出发 点是要在保持现有行政边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我们不排除必要的合理的区域调整),在 形成市场同一竞争规则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微观经济领域中的以下各种经济活动:(1) 长三角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活动;(2)长三角企业跨地区发展;(3)在“走出去”的过程 中,长三角企业联合起来收购国外的企业;(4)各种形式的企业联合、合作和合营。这 样才能实现企业产权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联合、合作、合营、兼并收购 等形式,是长三角经济发展机制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企业集中、市场 集中和产业集聚。
命题八:“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了由市场消费力增长变化为主 要引擎的、以固定资本形成为中心的超常规增长轨道,其发展阶段仍然处于重化学工业 阶段,推动重化学工业迅猛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是市场消费力集聚性的不断增强,以及由 这种增强效应所引起的基础产业部门的大规模扩张
“十一五”计划期间,产业结构演化的方向和动力究竟是什么?对此问题的判断关系到 经济政策的基本走向和宏观调控的策略选择。我认为,撇开现阶段经济周期运行中的处 于上升时期的力量推动不论,当今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受以下两种力量的驱使:
第一,推进中国工业化高速成长的原始动力、促进重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中等收入群体消 费的升级和消费偏好的变化,以及这个群体边界的不断扩大,决定了市场消费力集聚性 的不断增强,并由此决定了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新时期。按一般的认识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超过3000人民币,年收入在4万元人民币以上,家庭金融资 产或不动产在30万人民币以上的群体。这个阶层在中国目前大约有1.5亿人,他们是11 万亿人民币储蓄、6千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主体。这个阶层特征性的消费偏好,在其支 出结构中集中表现为购买商品房、家庭轿车、高科技电子产品,以及某些服务产品如旅 游、教育、医疗等。对这些领域产品的直接需求,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作用,拉动了现 阶段中国重化学工业的直接扩张。
第二,中国市场供给条件,受经济系统中外部冲击力和制度改进力量的影响,已经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市场消费力的集聚性增强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入世后我国大幅 度地降低了各种关税,国外各种耐用消费品制造公司大举入侵中国市场,导致了产品价 格迅速下降,使原有消费群体大大扩展;同时由于消费信贷制度的引入和这种信贷额的 倍增,又进一步刺激了市场购买活动的扩张。
可以想象的是,当我国房地产商品每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亿人民币甚至接近万亿,家庭 轿车达到200—300万辆,电话增加到1亿多部而且每年还在迅速增加时,当很多大中学 学生要在电子产品上花费近万元时,这种最终需求所拉动的生产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和 能源生产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速度扩展。2003年,我国钢材生产量为2.5亿吨,其中线材 的60%用于房地产和建筑业,板材中的高端钢材绝大部分被用于汽车制造;水泥消费的8 亿吨中,约50%用于房地产和建筑业;电解铝548万吨的消费中,40—50%用于各种建筑 材料。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测算,该年度GDP增长9.1%中,制造业大约贡献了70%以上,其 中40—50%的增长来自于装备制造业、能源和原材料等重化学工业部门的增长拉动。
因此,经济系统中原动力的集聚性增强、市场供给条件的改善,以及本文因篇幅未提 及的经济周期上升环境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中国工业高增长率和高投资形成率。这不能 说是完全的经济虚热,而主要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的因素使然。这种情况也可以在日本 经济高速成长的经验中找到。1955—1964年,是全球公认的日本经济超高速增长阶段, 其GNP平均每年实际增长10.1%,民间设备投资增长最低的1957年为35%,最高的1956年 为55%,平均在40%以上。这个时代被日本经济学家称之为“新型重化学工业化一举创建 ”和“新再生产结构的形成”时代,是日本小汽车、石油化学、合成纤维产业崛起的年 代。(注:井村喜代子:《现代日本经济论》,第154—167页。)
命题九: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实现产业融合 ,即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在增长方式方面实现内涵化和可持续。为达到这一目标,不 断进行产业升级是主要的政策选择。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实现产业融合,即在 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 的赢利模式、市场需求、产品性能、生产组织方式、资源消耗等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使 其增长在增长方式方面更加符合内涵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提供了共同的技术基础,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 趋势日渐增强。尤其是作为信息时代主流的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其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 出现了广泛的融合,而且信息技术产业正以其巨大的波及力和影响力逐渐融合和渗透到 其他产业中。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通过以下过程完成的:首先,信息技术在某 一产业的部分企业首先得到运用,信息技术与这些企业传统技术的融合,导致了产品市 场特征的变化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因而这种融合的过程在该产业内的其他企业之间广 泛地扩散,最终导致该产业全部企业的生产过程发生改变,因而完成了信息技术与该产 业的融合过程。导致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过程得以扩散的传导机制源于人类模仿行 为的作用。第二,信息技术在产业之间扩散,导致与信息技术相关联的其他产业与信息 技术产业融合,使得这些产业普遍获得升级;所有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升级的 结果,是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从而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个过程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模仿示范作用来进行的。在众多的 产业中,绝大多数产业与信息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可以融合。产业之间模仿 与示范的结果,是产业门类中的大多数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从而这些产业从低技 术水平转向高技术水平、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低增长状态转向高增长状态,最 后完成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的过程。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规划条件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十一五论文; 产业规划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