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论文,模式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学院是教育研究机构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机构,而开展教研活动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了教育学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有从内容上积极推动用案例来教研,也有从方式上积极推动利用网络来教研……我们则积极研究、探索、推进了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模式。这是一种以创造“关键教育事件”为内容的,以有载体、有聚焦、参与式、开放式为特点的教研模式。
一、“关键教育事件”与提高教师专业判断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林晓东教授用过“关键教育事件”的教师培训模式,在山东省潍坊市进行过三期的教师培训。教师教育专家、澳大利亚学者大卫·特里普(David Tripp)著有《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发展教师专业判断力》一书。这本书认为:发展教师专业判断力的关键是“教学中的关键事件”。作者还认为:专业判断包括实践性判断和诊断性判断。实践性判断是为解决实践疑难的,是为行动而做的判断。诊断性判断是要解决理论疑难的,是为理解而做的判断。“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判断做出教学中的大多数决定……专业判断力使教学成为一个专业,而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行业或职业”。
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在他的专业判断力。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判断力呢?教师是在教育实践中成长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疑难问题,有实践疑难和理论疑难,在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判断力;也只有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才能表明教师的专业判断力。教研的价值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我们尝试以“关键教育事件”为内容开展教研活动,这种方式:
1.能帮助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
教学中的事件乍一看并不起眼,通常还是教师习以为常的、并没有引起教师自己关注的事件,或者也可能是教师自知有问题却不知问题所在的事件。教师对这事件真正的原因并不清晰,而这又恰恰正是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正是影响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这时候有具有一定专业判断力的专家或专家型教师在,他们就能点出这个关键因素,即“关键在哪里?”进而,专家及专家型教师与“实战”中的教师一起探讨“可以怎么做?”“何以这么做?”使教师提高了专业判断力,突破了专业发展的瓶颈。
2.能丰富教研活动的资源,让更多教师受益
有效的教研需要有经典的案例,“关键教育事件”用于教研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判断力,不仅是个别指导,是能在更多的场合让更多的人受益,能让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各有所获。“关键教育事件”具有经典性,参加教研之后,有的教师因此解决了实践疑难,回到课堂就能触类旁通,活学活用;有的教师可能解决了理论疑难,不仅能了解到其它的做法,还能理解“何以这么做”。
二、“关键教育事件”及其创造
对“关键教育事件”,我们的理解是,既不是发生了大事情,出了大问题;也不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事件,就是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是很普通很寻常的事。但一旦点出它的关键原因,它的症结所在,并阐释出背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所谓“点睛释义”,那么,这普通寻常的事件就成为很有价值很经典的事件,用于教师教育,对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关键的作用。这个事件就成了关键教育事件。
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事件的存在原本是向所有人开放,但对事件的解释及其连带着的处理方式却不尽相同。事件就好比是原材料,在没有赋予它特别的意义前,它的作用它的价值并不大。但经过创造性地加工,成为了典型的、具有特别意义的事件,这个事件的附加值就大了。具有将“事件”创造为“关键教育事件”的能力,就体现了专业判断力。
怎样创造“关键教育事件”,也就是“点睛释义”?我们可以考虑下图所示的四个问题:
图1 创造“关键教育事件”
事件是什么:将关注到的认为需要反思的“教育事件”客观地呈现。
关键在哪里:需要非常专业的判断。画龙点睛要点准,找准“事件”的关键、它的症结所在。
可以怎么做:操作层面的分析,知道该怎么做。解决实践疑难,这是实践性判断。
何以这么做:价值层面的分析,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对背后隐性的、本质的、有普适性的东西进行阐释。解决理论疑难,这是诊断性判断。
下面举个例子。
事件1:“桌子会伤心吗?”
(1)事件是什么?
王芳是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本学年王老师教五年级两个班语文,兼一个班班主任。小王非常喜爱自己的学生,从不随便批评他们,哪怕是班里所谓的“差生”。上周三,中午午休,当她走进自己所负责的班级教室时,只看到最近由外校转来的学生李刚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拐角。当王老师走近时,发现这个同学用笔在课桌上划什么,感到十分诧异,但并没有厉声呵斥,却和颜悦色地说:“李刚小朋友,你在课桌上这么划,课桌可要伤心的噢”。想不到,李刚却毫不客气地反诘道:“你骗人!桌子又不是人,怎么会伤心?”孩子的回答令王芳非常惊讶,半天不知说什么为好,心里感到很委屈:李刚这孩子怎么是这个样?我对你还不够宽容吗?自己的爱心怎么就被当成“驴肝肺”了?
(2)关键在哪里?
老师良苦用心的批评,学生并不领情,这种事经常发生。为什么呢?是不是不能批评学生了?是不是批评的方式和艺术上的问题?是不是学生太不懂事?这不仅是小王老师的困惑,也是许多老师的困惑。
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点破就明白了。但难也就难在这点上,点不破,就会成为老师专业提升的瓶颈。那么,这件事的症结在哪里呢?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会告诉你:先听听学生的解释。因为很显然,小王老师没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就已经下了定论:学生在干坏事!
(3)可以怎么做?
关键被点出来,就豁然开朗,事情也就会做了。比如王老师可以先对孩子说:“李刚,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在桌子上这么划呀?”先听听当事人的解释,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批评、用什么方式批评。
(4)何以这么做?
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他能很好地解决实践疑难,但往往不会进一步阐释理论疑难。因此,常常是无法将经验有效地传授给缺乏经验的其他老师。
我们知道,师生之间的很多对立都是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老师都想爱学生,也知道要尊重、信任学生,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桌子会伤心的”,这确实是很婉转的批评了,但婉转仅仅是形式,实质还是批评。学生懂,他能从老师的话中听出批评,老师已经断定他在干坏事。这样与学生的沟通之门被关闭了,学生就会抵触,就会抗拒。所以,我们能不能试着做个听话的老师——听学生说话的老师——而不是说教的老师。多听听学生说,先听听学生说,倾听学生说。面对学生荒诞的看似明显不对的行为举动,不要冒火不要急躁不要用成人的理解、成人的价值观或道德观立即作出判断,并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慢慢来,多听听。听,会拉近距离;听,会解除戒备;听,会消除误会;听,可能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我们先入为主地认定学生在做坏事,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难奏效,常常还会把事情搞僵、搞糟、搞砸。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每个孩子都是希望自己得到爱和信任的,也都是愿意努力向上向善的,学生也是有自己独立想法的人。能不能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能不能先认定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有他的道理,做个听话的老师,这不仅是沟通能力工作技巧方法问题,背后是一个教育理念教育观念问题。
“桌子会伤心吗?”原本是个普通的事件,经过“点睛释义”,就创造成“关键教育事件”了,不仅王芳老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力,而且,可以作为一个经典案例用于教研培训。
三、基于“关键教育事件”教研模式的流程
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模式,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基于“关键教育事件”教研模式的流程
1.呈现“教育事件”
一般由培训的组织者准备并呈现教育事件。例如:
事件2“情境题做不好”:李老师根据学生情境题总是做不好的实情,在课堂上加强这类题型的训练。老师很认真地在解读情景材料,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顺利地找到问题对应的知识和原理,然后解题,教学很顺利,效率也很高,一堂课五道习题顺利解决。可是,一到考试,学生又不会做情境题了。
能否意识到一个教育事件值得反思,取决于组织者的专业敏感性。
2.点出“关键”
学生情境题总是做得不理想,课堂上,老师对情境题都会作讲解和训练,当堂训练时效果也不错,可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不行?看上去老师的教学行为没有问题,这一事件的关键或症结在哪里?
这一事件的关键在于:是老师解读了文本材料,而不是学生独立阅读了文本材料。
执教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习惯性的读题行为,包办了学生的“审题”经验,是导致学生考试时做不好情境题的关键原因。培训的组织者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力发现了这个原因。一般由培训的组织者或参与者中的经验型教师点出关键。虽然在选择教育事件时,培训的组织者已经对其关键作了判断,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参加培训的经验型教师作出判断并点出关键。
此外,可以在呈现教育事件之后即点出关键,也可以在反复、充分讨论了“可以怎么做”、“何以这么做”之后点出关键。
能否点出关键,主要取决于培训组织者的专业判断力。
3.讨论“可以怎么做”
在“讨论可以怎么做”时,愿意或能够参与的教师可能最多了。面对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教师选用的具体做法也会不一样。一般由有一定实践性判断力的参与者阐释。培训的组织者也可呈现一些事先收集整理到的其他同行、专家的做法。比如上述事件的讨论,可以怎么做呢?老师悠着点,少一些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读懂文字,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样训练,才会有真正能力的提高。
4.讨论“何以这么做”
一般来说,能够说出何以这么做的教师,或者是专家型教师,或者是也拥有一些诊断性判断力的经验型教师。能否讨论出何以这么做,需要培训的组织者拥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大家对“何以这么做”展开了热烈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但散的珍珠要穿成串,组织者要梳理归纳:
李老师的课看上去是学生在阅读情境材料,但李老师又忍不住一直在帮助解读。在该联系什么知识点和原理的地方,有意无意地会用语音语调暗示、提示。学生因为这种暗示、提示,马上心领神会,接下来顺利进入解题步骤。所以,表面看是学生理解了,其实学生并没有独立地读懂文字,而是读懂了老师对文字的理解。所以情境题做不好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解题能力上,而是出在对文字材料的理解上。做情境题一般分三步:审题、挂钩(建模)、解题。李老师在课上显然是急于做后面两步。结果,一到考试,离开老师这根拐杖,学生独立地阅读文字材料就出现问题了。学生不会做情境题,不是解题能力的问题,而是审题、挂钩(建模)的能力问题,是阅读、理解情境素材的能力问题。
那么,为什么李老师要帮着去解读文本呢?一是“怕静”。老师有个共性,常常是忍耐不住课堂的“静”,自己无话说、无事做,会觉得很不自在。其实在课堂这个舞台,老师不是演员,是导演,真正的演员是学生。二是“提高效率”。看着学生阅读文字材料,不得要领,浪费时间,及时提示一下,这个“坎”就顺利过去了。一节课是可以多讲几道习题,可结果学生便依赖上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信赖老师,但不能让学生依赖老师。因为学习归根结底是要靠他们自己,要让学生独立地经历从看题到问题到解题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他的学习力。
我们一直讲教学三维目标,大家都觉得过程和方法这一维目标没多大意思,往往是写在教案上而忽略在课堂上,最多形式上走走场。其实,如果不给学生时间去独立自主地经历“解读情境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过程与方法由老师包办代替了,看似效率高了,但长远的效果并不好,而没有效果的效率又有多大意义?老师不可能陪伴学生进考场,学生最终是需要他自己去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教研是要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活动,就是突出一个困惑问题,突破一个瓶颈问题,使老师能举一反三,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基于“关键教育事件”教研模式的特点
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模式有如下四个特点。
1.有载体的教研
教师培训是需要有载体的,是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判断力。顾泠沅先生认为:“教师的学习常常是基于案例的学习,教师的理解常常是基于案例的理解”。现在都说教师不缺理念,可课堂里教学行为依旧。这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把理念与教学行为改进联系起来。对于教师而言,道理不是用来说的,而是要在实际中用的。要让教师在解决具体问题、分析具体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判断力。
2.有聚焦的教研
通过观课评课进行教师培训,也是有载体的培训,但一堂课要评的东西太多,从不同角度,你说一点他说一点,都有道理,但是没有聚焦,聚集是为了突破。有时教师在某个环节上卡住了,有困惑,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上不去,总在一个水平徘徊,无法突破。经验型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往往就能点出关键,这么一点,就使人豁然开朗,一下突破,有突破才有发展。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研模式,就是要聚集在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上,帮助教师突破瓶颈。
3.参与式的教研
教研的有效性在于针对教师的需求,让教师在熟悉的事情熟悉的问题中,去发现自己的实践疑难和理论疑难。针对性越强,教师越会关注,越有参与的欲望。当“教育事件”呈现出来后,参与教研的老师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把自己放进去,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对策等。然后听听来自不同的声音——同伴的、专业引领人员的等等。再对照自己原先的想法,看看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人们往往会忽视对习以为常的东西的思考,而“关键教育事件”就是反思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质疑做事的一般方式。经常反思和敢于质疑自己的行为,正是发展专业判断力的必经途径。
4.开放式的教研
培训应能让人提升,开放式的培训有助于不同的人都能够得到提升。所谓开放,第一,有事件但不限定背景。不同的教师可以融以自己的背景去建构;第二,有解决的方案但不是唯一方案。不同的教师可以融以自己的特点,介绍自己独特的做法;第三,有专业引领但不垄断话语权。不同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瓶颈是不同的。有些属于缺乏经验,有些属于缺乏提炼。比如,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其专业判断力还是很强的,但往往是停留在实践性判断的层面,未必真正理解或者难以用语言表达出为什么这么做,因此其经验通常难以分享。做得好固然重要,但说得好更重要,能不能将经验梳理提炼,标志着专业发展能否上个台阶。以常见的、熟悉的教育事件作为培训载体,隐性知识容易被激活,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不仅使其他老师受益,也使自己得到提升。
张民选先生主张,教师应该成为教育学知识的发现者。关键教育事件的研修,不仅有助于教师成为教育学知识的自觉实践者,而且还成为教育学知识的发现者。通过经常性的反思,提高实践性判断和诊断性判断的能力,使我们的老师能以学术的方式对教育教学问题作出专业的判断,享受到作为专业人士的尊严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