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与民族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价值取向论文,核心论文,民族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4)03-0132-05
多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一直徘徊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边缘,当民族地区社会开始向现代化转型时,正视现代化对民族地区的深刻影响,调整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发展更具有活力的民族教育制度的重要基础。在所有的现代化因素中,经济现代化是最基本的因素,因此,本文将侧重对经济现代化及其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下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鲜明地体现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
国家的发展也是国家内各个区域的发展,民族地区在我国的区域发展中,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到2000年,民族地区尚处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1998年,以民族地区为主体的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GDP构成为24:42:34,全国为18:49:23,东部为14:48:38。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受到两个特定的历史条件的限定与影响。一是全球性知识经济浪潮正在迅速推进,并日益强烈地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二是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开始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成为“十五”时期的重大举措。这两个条件,决定了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要求。
因此,民族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本。按照发展经济学增长极的理论,区域经济与教育协调互动的关系,可以用下表来说明:
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人才增长极与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相互作用,并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此过程中,教育直接为人才增长极服务,并通过产学研合作与文化渗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间接为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服务,反过来,区域经济增长又可以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1]
我们在四川民族地区所做的教育调查显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低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在结构和数量上的缺失,给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提高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调查组的报告显示:“到2000年初为止,全州的青壮年文盲仍然高达34%,还有近半数以上的县和乡(镇)没有普及初等教育,只有人口覆盖率13%的乡(镇)初步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近25%和45%的适龄儿童未能受到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民族地区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巨大的人才需求,因此,将为经济现代化服务并作为民族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民族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民族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形成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结构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以基础教育的效益最高。但是,我们在四川民族地区的调查却显示,基础教育与当地经济基础和经济现代化的人力资本素质需求严重脱节,从而导致民族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一方面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的状况。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初中教育大幅下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查组的调查显示:调查的几个县都明显地存在初中教育大幅下滑的现象。茂县是正在“普九”的县,全县在校学生有3000多人,每年开学初都有近千名学生流失,大部分是初中生。茂县初中每年入学时有1200~1300人,毕业时只有600~700人;升入高中只有300人左右,考上大学的仅100余人;这之间的失学率比为50%:67%。
马尔康县第二中学在1987年至1989年间,学生人数达300人以上,1990年至1997年也在280人左右,仅个别学生因贫困而退学;但从1998年开始,生源大幅度减少,学生人数为164人。1999年在校生只有96人。据了解,从小学到初中的这部分应入学的农村学生,只有个别到了县城较好的学校,而其余的则放弃了读书;在校的学生,有的还到九寨沟风景区打工。所以,动员学生读书成为该校领导的主要工作。
在中学的校长问卷中,学生辍学成为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90%的校长认为经济困难和“读书无用论”思想是导致学生入学困难的首要因素。从教师角度去了解学生升中学的意愿,只有少部分学生愿意继续深造升中学,一部分学生取决于家中的经济状况,而大部分学生愿意上就业机会多和国家包分配的学校。在家长问卷中,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都是比较迫切的,100%的家长认为送子女读书的目的是让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材,但面对国家不包分配和昂贵的学费,他们又明显信心不足,犹豫不决。有的完全不接受花钱读书没有工作的现实;有的认为读书后又回到农村,与文盲一样劳动,既加重家中经济负担又不能干活,还不如不读。这一点在牧区更为突出,10岁左右的孩子在家放牧可充当全劳力,在劳力缺乏的家庭更是如此,有的还出现了花钱(150元/学期)雇人代子读书的现象。
根据凉山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地最需要的是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性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民族教育的结构应主要以发展初等、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为宜。但是职业教育却是当地民族教育的薄弱环节,从现行的教育体制来看,虽然各级教育比较齐全,但其内部结构极不合理。多年来,在初等教育中,只注重基础教育的普及,却很少有初等技术教育;在中等教育中,与社会生产直接挂钩的职业中学很少,大多数地区从课程开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甚至教学形式、教学用语都与全国统一,向内地看齐,搞同步走,由于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区对劳动力技术的要求,使实用型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社区经济的发展。这种教育培养目标与社区发展需求脱节的教育模式,也是影响人们的求学积极性,导致民族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弊端也日渐突出。
因此,民族教育的价值目标应该是形成能够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教育按照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工的教育体系完全不能满足人力资本形成的要求。必须从体制上打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界线,把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贯穿到义务教育中去。为此,必须进行民族地区办学体制的创新,从提高全体劳动力素质的角度,培养与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力资本。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特点
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三个特点,表现为:
第一,人力资本形成的时滞性,导致从政府财政投入到群众自己投入的积极性都不高。甘孜州的调查显示:近10余年,虽然国家下拨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但因为本州教育经费历史欠账太多,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太低,而教育规模却十分巨大,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使教育经费出现很大的缺口。
据统计,甘孜州目前的1200多所学校中,教师总数为7600人,占干部职工总数的四之分一。到21世纪初,全州中小学生将达到11万。目前,全州财政收入仅6000万元,财政支出6.69亿元。1999年,全州教育经费为13570.8万元,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为10739.7万元,其中,人头工资8988.5万元,占地方财政拨款的83.69%;学校办公业务费829.7万元,占7.72%;设备仪器购置费172.8万元,占1.61%。而由于群众认识等原因,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不能完全落实,教育筹资政策难以足额兑现,因为地方财政困难,国家投入的教育专项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屡禁不止。
第二,由于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很小,后续的人力资本生产和开发也就很困难。四川民族地区的教师状况就是一个典型。尽管四川民族地区现有各级各类教师5万余人,师生比约1:16,略高于内地,但教师的数量、结构和总体素质仍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突出的表现为:代课教师多,骨干教师少。一方面受地方财力影响,民族地区特别是贫困县聘用了大量代课教师,仅凉山州就有4000余人,美姑、布拖、金阳等县的代课教师已接近教师总数的50%。代课教师虽然工资低,但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自身文化素质低。昭觉县526个代课教师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3%,初中文化程度占20%,高中文化程度占5%。现有教师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学历不合格。据调查,甘孜州中学教师学历不合格的占三分之一,其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在35%以下。二是缺乏正常的在职培训。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经费,一些偏远地方教师的知识老化现象严重。三是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调研中,在昭觉县一所乡中心小学看到一名具有中师学历的教师在阅改数学作业时,居然在10道题错了9道的情况下,还在作业结尾处划了一个钩,签了“3月9日阅”几个字。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但同时也反映出学校管理水平低的问题。现有教师学科不配套。教师供需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等主要学科教师就更是奇缺,在这些学科上的代课教师也较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从业要求。教师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就必然影响到整个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开发。
第三,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在民族地区表现极为突出的是人才流失。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生产的人力资本留不住。多年来,民族地区大批优秀学生考上了各地高校,但毕业后能够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寥寥无几。以各种途径培养的专业人才,也大多离开民族地区。因此,出现了教师队伍不稳定,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想进城、本地教师想改行、外地教师想内调,教师流失数量较多。如凉山州美姑县仅在1996至2001年间就流失106名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年流失27人,流失率占现有教师总数的11.5%。卫生队伍不稳定。甘孜州1980~1990年调出和改行的卫技人员达1798人,从本州考取的本、专科毕业生多数不愿意回本州工作,千方百计寻找种种理由调离,有的干脆一走了之。1996~2000年分配到甘孜州的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不报到、不就职便不辞而别的有78名;96名州卫校毕业生改派到内地分配工作。甘孜州乡以上卫生机构在1972年时,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卫技人员422名,占当时卫技人员总数的39.66%,而2000年全州仅有大专以上学历卫技人员420名,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2.46%。阿坝州卫技人员中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仅占10.86%,乡镇卫生院几乎没有大专毕业生。
四、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按照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二是从区域外吸引人才。必须根据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需求,合理确定人力资本生产的重点和方式,才能使民族教育真正发挥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主导力量。
1.人力资本的生产
由于民族地区条件艰苦,人力资本市场尚未形成,人才的流动目前基本是单向的。民族地区人才的流出多,流入很少。因此,在人力资本的生产上下功夫,是最重要的措施。
为了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必须给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力资本结构确定一个基本的原则,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转化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本要素。
首先,鉴于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农业,加上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管理的特点和巨大的城镇就业压力,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生产的第一目标是满足农业生产升级换代的需要。根据我们的调查,民族地区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接受程度是:在基本是传统农业的农区,群众只要求孩子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和计算,在正在向农业产业化生产转化的农区,群众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具备了上述简单技能后,能够了解和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特别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在基本是传统牧业生产的牧区,群众则只要求孩子能够有基础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牧业生产的技能。按照人力资本生产的时滞性特点,可以确定,在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区,应该把文化教育的重点放在小学阶段,把农业技术知识教育放在初中阶段。而在牧区,则要在小学三年级就增加牧业技术知识教育。要解决上述教育的难题,必须树立教育职业观,即教育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使教育成为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比相协调的基本条件。
第二,民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人力资本在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产业。因此,加快生产和开发第三产业人力资本是短期内可以见效的。在四川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旅游业的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级管理人才,一类是旅游业的普通从业人员。其中基础教育可以介入的主要是普通从业人员的培养。由于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结合基础教育进行旅游业从业人员培训,对提高景区群众对旅游业的参与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以考虑在当地初中开设家庭旅游接待知识和技能、景区历史文化知识、优秀民族文化技能等课程,使景区群众可以获得在旅游业从业的优势。旅游业的家庭接待,是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最佳形式,国际旅游组织在尼泊尔进行的家庭旅游业接待培训,就成功地使当地群众具有了接待西方旅游者的能力。一个普通的家庭,既能够做20多种地道的西餐,也能够按照游客要求,做出干净卫生的传统饮食。同时,还能解答关于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四川民族地区的羌族刺绣、彝族漆器、藏族唐卡等民族传统工艺品,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却面临失传的危机。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这些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本的竞争力,也可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工业门类不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更是呈现多样化、小批量的特点。因此,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主要以企业培训为主。当企业确定了人力资本的培训计划时,可以提前在高中阶段介入当地中学教育,这部分教育费用可以考虑由民族地区企业支付一部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适当补贴。
2.人力资本的开发
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途径。因此,一是要结合民族地区开发重点任务、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研究课题的实施,采取当地培训、到东部地区培训、出国培训等方式,培养民族地区紧缺人才。加强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中青年科技骨干培训和公务员培训的指导与支持。增加培训经费,对负责培训的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支持。用好国家专项经费,争取国际援助项目,重点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二是要在2006年以前,完成对民族地区50周岁以下,学历不到大专水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培训。三是通过教师职业认定工作,促进教师培训,使所有教师学历达标。
民族地区的党政机关,是人才最集中的部门,做好这部分人才的开发,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内容。这种开发的关键是分级培训。一是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推动人力资本进入需要职业资格认证的领域。如审计、监理、司法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咨询等行业。二是进行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知识培训,鼓励他们进入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行业。三是根据企业需要培训管理人才。如果能够顺利推动民族地区政府人才的溢出工作,就可以把这部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3.人力资本的引进
由于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民族地区还不具备长期稳定引进人才的能力,做好短期人力资本的引进和利用就具有重要意义。短期内引进的人力资本必须是关系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生产和开发的重要领域内急需的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引进教育人才。由于教育是关系人力资本生产和开发的基础,因此,引进教育人才,是弥补人力资本存量太少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讲,要继续抓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两大工程的实施。做好志愿者支教工作。
二是引进经济管理人才。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缺乏,是人力资本不能得到有效使用的重要原因。要继续抓好定点帮扶民族地区的工作,多派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干部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工作要特别重视对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援助单位和地区要免费为受援单位和地区培训技术、经济、管理、行政人才。分配到援助单位和地区的大学生要有计划地到受援单位和地区锻炼1~2年。援助单位和地区派出的人员,在本单位待遇不变的情况下,享受民族地区同等补助和津贴,由派出单位和地区负责支付。援助单位和地区要多接收受援地区的人员到本单位本地区挂职锻炼。
人才资本的引进,需要特殊政策的支持。对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各类高级人才要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对特别急需的人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高定工资标准。对特殊领域的特殊人才,可以实行科技产权入股等举措以确保人才资本的引进。
〔收稿日期〕200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