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贡献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假设的前提是,市场竞争是均衡的;需求变化和部门之间的资源流动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和资本都带来相同的边际收益。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是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不同的产业结构能带来不同的增长速度,因此,劳动和资本从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这种部门间资源的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其产业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内在要求,所以,由结构不合理问题造成的对经济增长的阻碍相对较小;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却渗入了更多的人为因素,自然的经济发展过程被打断,由此而造成的结构失衡问题也就更为突出。因而,产业结构的转换、资源在不同部门中的再配置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更大。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结构问题是二元结构问题,二元结构改造的核心是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非农部门的转移。如何实现这一转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一问题不但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结构成长的效应,而且还关系到该类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我国是一典型的农业劳动力过剩的二元结构国家,这一问题对我国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我国近20年来经济增长的实绩出发,来实证分析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指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还有发挥巨大作用的余地。

一、我国20年来经济增长的实绩

(一)增长的总体概况

在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看一下我国20年来的经济增长实绩。本文直接采用周海春(注:周海春:《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的计算结果得到按支出法计算的1978~1998年的现价GDP、缩减指数和不变价GDP,并由此算出GDP的增长率(见表1)。

表1 GDP增长率推算表 单位:亿元

年份 支出法GDP  GDP缩减指数  不变价GDP  GDP增长率%

19783606  100 3606

19794074  104 3934 9.09

19804551

107 4235 7.65

19814901  110 4416 5.34

19825989  119 4625 3.68

19836076  111 5477 18.42

19847164  116 6155 12.38

19858792  128 6857 11.41

198610133 134 7559 10.24

198711784 141 8365 10.66

198814704 158 9306 11.25

198916466 172 9574 2.88

199018320 182 10083 5.32

199121280 194 10974 8.84

199225864 209 1236512.68

199334501 240 1439716.43

199447111 287 1640513.95

199559405 325 1827911.42

199668498 348 19695 7.75

199776077 349 2182910.84

199879395 347 22881 4.0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978~1998年间,我国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68%(注:该数据通过以下计算方法得出:1998年的不变价GDP除以1978年的不变价GDP,得出的值开20次方(计算期为20年)后减1,再乘以100%。即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以下分阶段年度平均增长速度也是如上计算的。)。如果把经济按改革的力度不同划分3个阶段(1978~1984,1985~1992,1993~1998),则1978~1984年间平均增长率为9.32%;1985~1992年间平均增长率为8.79%;1993~1998年间平均增长率达到9.71%。

(二)增长阶段的划分

由于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4,1985~1992,1993~1998)。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间,此间农业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1978年底进行的改革首先发生在农村,农业非集体化和扩大农业市场的尝试使农业部门首先从僵固的经济体制下脱离出来,获得广泛的自由。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各地区依据原有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禀赋进行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活动,原先被压抑的生产力得到迅速释放,使农业在GDP中的贡献份额较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1978~1984年GDP的年均增长率是9.32%。农业和工业对产出扩张的贡献大体相同,分别是36.1%和38.4%(见表2)。

表2 各部门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 

单位:%

年份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1978~1998 17.9  48.8  33.3

1979~1984 

36.1  38.4  25.5

1985~1992 

18.4  44.3  37.3

1993~1998 

16.7  51.2  32.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第二阶段是1985~1992年间,GDP的年均增长率是8.79%。此间,农业的贡献开始下降,工业产出增加到44.3%,第三次产业37.3%的贡献度大大超过了第一次产业。在这一阶段,第三次产业的贡献度之所以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由于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压抑,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制度的放松才使得第三次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尽管当时第三次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在这一阶段中,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工业部门。在工业部门内部,根据胡永泰(注: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的测算,集体工业企业部门的贡献份额是29%,私营工业企业的贡献份额是8%。这是由于政策对私营、集体企业限制的放松所引致。

第三阶段是1993~1998年间,其中GDP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71%。在这一阶段,第二次产业的贡献份额达到51.2%;第一次产业的贡献份额继续下降;第三次产业32.1%的贡献率比前一阶段减少了5.2个百分点。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得利于全面市场化的推行,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获得了较以前更为广泛的自由;同时,由于国营企业承担了更大量的改革的代价,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私有部门对GDP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次产业的贡献份额下降有可能是受城市化滞后的影响,第三次产业发展的速度放慢。

二、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

(一)模型及数据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结构变动的过程中,部门间的资源流动(主要指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为此,笔者采用胡永泰的测算方法(注: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来计算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再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经济增长如果按三部门模式即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来进行分析,每个部门都可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如公式(1)所示:

Y=Σ([,αi]X[,i] Z[1-β,i])W[,i]L[β]K[1-β] (1)

其中,Y=GDP;W[,i]为部门i占GDP的份额;X[,i]为部门i占劳动力的份额;Z[,i]为部门i占资本的份额;部门i为第i次产业(i=1、2、3);α为i部门商品增值系数;L代表劳动力数量;K代表资本存量。

按照钱纳里的观点,一国GDP的增长可被分解为几个部分,它们分别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由公式(1)可得到关于GDP增长和TFP增长的分解公式,如公式(2)、公式(3)所示:

GDP的增长率:

TFP的增长率:

其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可分为劳动力再配置效应[βΣW[,i](dx[,i]/x[,i])]和其它因素(如资本再配置)造成的增长。如果得到较为可靠的有关资本存量的资料,则还可以计算出资本再配置的效应。但是,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比较权威的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上没有资本存量的统计数据,要计算资本因素造成的的TFP的增长就需要大胆假设,这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因而,本文只突出劳动力再配置的作用,而将包括资本因素在内的其它因素造成的TFP增长归结于净TFP效应。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过剩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即意味着结构调整。如果部门2、部门3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1的劳动生产率,则(W[,2]/X[,2])-(W[,1]/X[,1])>0,(W[,3]/X[,3])-(W[,1]/X[,1])>0。由前面的分解方程可知,重新配置从农业部门流出的劳动力,将产生一个正的配置效果。

表3 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

(一)分阶段GDP增长率

单位:%

年份GDP增长率

平均 1978~1998  9.68

平均 1978~1984  9.32

平均 

 1985~1992  8.78

平均

1993~1998  9.71

注:分阶段GDP增长率是根据表1中的历年来不变价GDP数值,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出整个时期和分阶段的GDP的增长率。

(二)资本积累的贡献

资本积累对GDP增长的贡献(%)

对增长率的贡献(%)

复合增长率β=0.4β=0.5β=0.6

平均1979~1998 10.97  6.58 5.49 4.39

平均1979~1984 14.1

 8.46 7.05 5.64

平均1985~1992 7.18

 4.31 3.59 2.87

平均1993~1998 8.22

 4.93 4.11 3.29

(三)劳动力的贡献

劳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

对增长率的贡献(%)

复合增长率β=0.4β=0.5β=0.6

平均1979~1998 2.47 0.99 1.24 1.48

平均1979~1984 3.01 1.2

1.5

1.8

平均1985~1992 2.08 0.83 1.04 1.25

平均1993~1998 3.5 1.4

1.75 2.1

(四)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TFP对GDP增长的贡献(%)

对增长率的贡献(%)

β=0.4β=0.5β=0.6

平均 1979~1998 

2.11 2.95 3.81

平均 1979~1984  -0.34 0.77 1.88

平均 1985~1992 

3.64 4.15 4.66

平均 1993~1998 

3.38 3.85 4.32

注:表3中资本和劳动力的复合增长率是如下得到:用各年份的GDP、K、L的数据作时序回归,得出K、L的系数,用系数乘以K、L各自相应年份的增长率得出复合增长率。由于TFP是GDP增长中无法由K、L的投入解释的残差,所以,无法计算TFP的复合增长率,所以,其对应栏内的数据缺省。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年份。

表4 分解TFP增长为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和净TFP增长 单位:%

(一)劳动力再配置效应1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不考虑流动人口)

 净TFP

β=0.4 β=0.5 β=0.6

β=0.4 β=0.5 β=0.6

平均

1979~1998

0.45

0.55

0.57 1.66

2.43.24

平均

1979~1984

0.58

0.72

0.86-0.92

0.05

1.02

平均

1985~1992

0.53

0.67

0.8 3.11

3.48

3.86

平均

1993~1998

0.20.25

0.3 3.18

3.64.02

(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2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考虑流动人口)

 净TFP

β=0.4 β=0.5 β=0.6

β=0.4 β=0.5 β=0.6

平均

1979~1998

0.95

1.11

1.32 1.16

1.84

2.49

平均

1979~1984

0.58

0.72

0.86-0.92

0.05

1.02

平均

1985~1992

1.38

1.72

2.06 2.26

2.43

2.6

平均

1993~1998

0.89

0.97

1.04 2.49

2.88

3.28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年份整理。

注:假定1985~1992年间的流动人口为1亿,60%的人有工业就业机会;1993~1998年间的流动人口为5000万,60%的人有工业就业机会。

在已有的统计资料中不能得到有关部门资本存量分配的确切资料,因此,笔者根据历年来的资本增量在扣除一定的折旧(折旧率为5%)的基础之上计算出资本存量的估算值(注:以1978年为基期,以当年的资本增量作为资本存量,以后每年的资本增量加上上一年的资本存量扣除5%折旧后的总和为当年的资本存量,依次类推,得出1978~1998年度的资本存量估算值。)。这样计算,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亦可反映基本情况。β值的估算是建立在部门资本存量基础上的,由于对资本存量的不同估计就得到不同的β值。因此,在估算劳动力的再配置作用时,根据有关计算中国的生产函数的文献,笔者采用β=0.4,0.5,0.6来进行测算(注:β的值是根据有关计算中国的生产函数的资料综合而来,如:Chow(1993,PP.827)得出的总量生产函数中的β约为0.4;胡永泰等(1994)估算的在国有工业企业中的β值为0.54,乡镇企业为0.60。这两组资料均来源于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对GDP增长的有关计算是通过对整个1978~1998年期间和对3个分阶段1978~1984年,1985~1992年,1993~1998年分别展开的,计算结果如表3(一)所示。

各因素对GDP的贡献测算如表3(二)~(四)所示:

(二)数据分析

表3说明了多个因素对GDP增长的贡献。我们通过测量GDP的增长率以及3个β值(β=0.4,0.5,0.6)得出了多个要素贡献度估计值的范围。由于改革初期中国较低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投资率使1979~1998年间的资本存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87%(注:该数据是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出的历年来(20年)的投资的平均发展速度,有关投资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整理而来。)。资本积累使GDP增长了4.1~6.1个百分点(注:根据表3中“资本积累对GDP增长的贡献”一组数据,β取0.4和0.6对应的两列数据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这表明在β的不同取值下对资本贡献率的估计范围。以下该类数据也是如此得到的。);劳动力的增加使得GDP增长了1.1~1.6个百分点;而1979~1998年间的TFP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则为2.2~3.7个百分点。

表4把TFP增长分解为劳动力再配置和净TFP增长率。在进行估算时,笔者做了两组数据,一组是按照统计年鉴有关数据作出的,另一组则是在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又增加了流动人口的估计值而作出的。因为对农业劳动力的官方估计是建立在户口登记基础上的,但是,中国的户籍制度虽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取得城市户籍,但并未阻挡农村人口向其它产业的流动,也未阻挡乡镇企业吸纳农民工。所以,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明显高估了第一次产业包容的劳动力。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达到1.5亿人次。考虑到1984年以前的农业产值增长较快,且第二、第三次产业的自由化程度较低,因此,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外流较少;中国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外流应当发生在1985年之后。因此,在计算第二组估计值时,笔者假定1985~1992年间的流动人口有1亿左右;1993~1998年间的流动人口则有5000万。

表4(一)表明1978年以来的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0.45~0.57个百分点。而且,1985~1992年的劳动力再配置作用明显低于1979~1984年间的,这与事实是不符的。1984年以后,不受户籍制度约束的乡镇企业创办和活动规则逐步放松,吸收了大量农业外流劳动力。这种外流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然没有在官方数据中反映出来。表4(二)表明劳动力再配置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显著得多。它使GDP在1979~1998年间增长了0.95~1.32个百分点,其中1985~1992年间的贡献是最为显著的,达到1.38~2.06个百分点。净TFP在整个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为1.25~2.35个百分点。

通过表3、表4对GDP增长因素的分析和对劳动力再配置以及TFP的增长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国初始阶段净TFP的增长中有较大部分可能应归因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以及经过10年动乱和中央计划的过度管制之后,国民经济在效率上的一次恢复。农业改革的成功在初始阶段对TFP增长有重大作用,制度因素在TFP增长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考虑到流动人口,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再配置作用是巨大的,在整个时期占TFP增长的32%~45%。而在第二个时期,劳动力的再配置占到TFP增长的38%~44%。美国(1948~1969)年间劳动力再配置仅占TFP增长的13%(注: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劳动力再配置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应占据重要地位。

三、劳动力转移因素继续发挥作用的余地

20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中的重要地位恰恰说明了农业劳动力的部门间再配置的结构效应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这条途径进行的,通过城市化转移的流动人口的数量较少。应当注意到,这部分流动性人口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在许多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人口回流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许多小企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面临着破产的威胁,不但其继续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且已被吸收的劳动力也有可能随着乡镇企业的破产而被迫回到农村。我国农村目前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这可以从我国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中得到证实,如下表所示:

表5我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年份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1978 0.41 2.78

 1.95

1980

 0.44 2.67

 1.63

1985

 0.45 2.07

 1.7

1990

 0.45 1.94

 1.69

1995

 0.39 2.12

 1.24

1998

 0.38 2.11

 1.1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库兹涅茨的大量实证分析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等于该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该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会趋于稳定,尤其是在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会明显上升;第二、第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较高收入水平上)则会明显降低;而且当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第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时,产业结构总体效益水平较高。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从1978年的0.41降低到1998年的0.38。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降低的速度大于其劳动力比重降低的速度。同样,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历年来我国第一次产业和第二、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差较大,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率偏低,而第二、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偏高。这说明我国第一次产业收容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在乡镇企业继续发挥作用的余地已不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城市化来解决。同样,主要通过城市化水平提高来进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还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巨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