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321261976****0056 青海海东 810500
摘要:长期以来,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基础差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得我国在经济建设、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不断提质增速。建筑行业作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住房、水利、道路交通、军工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建筑行业健康持续高速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造价计价模式,并对造价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了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造价控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产生了质的飞跃,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国内的建筑行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密不可分。工程造价作为工程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标在于从市场发展需求出发,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的目的。不同的经济发展体制下会形成不同的计价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定额计价模式,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清单计价模式必将完全取代定额计价模式。
一、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基本情况
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是计算工程费用的程序和方法,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收益情况。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密切联系,不同的经济发展体制下形成了不同的计价模式。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经验不足,我国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引进了前苏联的定额计价模式。虽然定额计价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这一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清单计价模式也随之出现。这种新的计价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解决定额计价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清单计价模式并没有在国内广泛推行开来。
(一)定额计价模式
定额计价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面临着大规模的建设任务,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最大化利用,是当时工程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定额计价模式体现了政府的主导支配作用,它是企业依据建筑项目工程量和政府事先统一规定的工程造价计价标准而计算出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和其它各项费用进而汇总成项目的总费用。在工程完工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调整原先的总费用形成最终的工程费用。定额计价模式是一种量价合一的模式,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费用。
定额计价模式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对于规范建筑市场、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定额计价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清单计价模式
清单计价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由招标人公开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或招标人编制标底及双方签订合同价款,工程竣工的结算是由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模式下,工程造价是动态的,随市场波动而波动,以低价中标、量价分立为原则,政府不再进行工程造价的制定,市场风险转嫁到投标人和招标人身上。
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有助于解决定额计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平等的竞争平台,规范了建筑市场竞争秩序,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经营成本,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这一模式把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引入市场机制中,有助于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政府从具体的工程造价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转变政府职能中,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造价控制研究
(一)加强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造价控制贯穿项目决策、设计、实施和竣工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项目的关键。一项工程能否盈利在于工程造价,而做好工程造价的前提在于造价的控制。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二)做好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第一,在项目决策阶段,就有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未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全盘考虑。因此,作决策之前,一方面要考虑到市场的前瞻性,认真研究相关合同,分析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预防风险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要对招投标文件进行研究,并通过实地考察,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估算,在制定出多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选用最优方案。
第二,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本着方便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尽量不要增加施工单位的难度。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要深入到工程现场,通过实地考察,为施工单位提供多套设计方案。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不能盲目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应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预估各种方案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合理性,本着满足用户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第三,在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人员要全面控制工程项目,及时发现项目出现的新问题,并根据项目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造价预算。同时,要加强资金的管理,了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明确项目每个环节的花费,保证各个环节在造价预算范围内,一旦花费超出预算太多,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地跟踪调查,纠正错误,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
第四,在项目竣工阶段,要做好竣工验收、工程计量和竣工结算等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图纸和项目竣工情况,做好项目的质量验收和评估工作,一旦发现有出入,应该要求施工单位作出解释。同时,还要根据施工图纸、竣工图纸以及设计变更情况计算出完成的工程量,最终确定工程总花费。
结束语: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模式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对造价的控制都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清单计价模式已成为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内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从而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工程市场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进而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登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叶娟.浅析工程造价中的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J].建材与装饰,2017(41):119-120.
[2]朵成斌.浅析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30):168-169.
[3]张骞.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途径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0(20):67.
论文作者:刘荣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模式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定额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经济体制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