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支出、房价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出论文,地方财政论文,住房论文,房价论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城市政府的财政收支规模逐年扩大。2003年至2011年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财政支出从43.5万亿增长到217.8万亿,人均财政支出规模也从每年1 697元增长到7 948元,年均增长13.7%(见图1)。其中,在科技、教育、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等方面支出的增加有效地带动了城市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城市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伴随而来的是城乡竞争力差距的进一步拉大(陆铭和陈钊,2004;陶然和刘明兴,2007),大量农村人口选择进入城市安居,成为推动城市住房价格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2003年至2011年间,中国城市平均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从194.8万平方米增加到578.7万平方米;平均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从1 467元/平方米增加到4 161元/平方米,增长了近两倍。 然而,与过去近十年来住房价格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平缓,特别是加之人们对于住房空间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房价收入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如图2所示,从2003年到2011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房价收入比从3.02增加到6.70,增长了一倍多,已经超过了通常认为的4—6的合理区间。其中东部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2011年,东部城市的平均房价收入比为7.64,最高的三亚已经超过20,北京、上海、温州、杭州等房价较高的城市房价收入比也都达到了14—18的高位。 图1 2003-201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财政支出和商品住房销售价格 图2 2003-201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房价收入比① 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在推动中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和房价快速上涨的同时,是否也成为了导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下降的背后“推手”?从理论上来看,根据Rosen-Roback的城市空间均衡理论,在劳动力空间自由流动的假设下,收入、生活便利性与住房价格之间存在权衡关系,高房价必然与高收入或更好的便利性相对应,即“收入+便利性-房价”在各城市之间是无差异的。如此来看,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更高的城市便利性,从而使得房价的水平超过收入水平,导致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下降。然而,在现有的少数相关研究中并没有发现与该理论相一致的结果,例如薛莉苇、赵晓军和许健(2010)利用中国21个大中城市的数据研究发现,除了教育支出对房价收入比有正的影响外,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科学事业、社会保障补助支出都对房价收入比具有负向影响;Zheng、Kahn和Liu(2010:1-10)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截面数据的研究发现,人均绿地面积不仅对住房价格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且与居民收入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对收入的影响更大。针对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Glaeser(2007)指出Rosen-Roback的空间无差异条件只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住房市场的需求,而忽略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住房市场供给对收入和房价的影响。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出发,公共支出的增加也不应该为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下降买单。相反,我们认为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通过两种路径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第一,地方财政支出,特别是与教育相关的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提升人力资本增加收入,从而增加居民的住房购买力;第二,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增加地方公共品(服务)的供给,减少因公共品(服务)竞价带来的房价溢价,从而降低住房支付成本。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出与住房价格以及居民支付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利用2003-201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住房价格,同时也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第二,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科教支出更为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并且在中、西部地区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其余部分的内容安排为: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第三部分为计量模型设计和数据描述;第四部分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二、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 (一)地方财政支出与房价 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影响的理论分析最早来自于美国经济学家Tiebout(1956:416-424),他在“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一文中提出了地方公共服务支出中的“用脚投票”(vote with feet)理论,即居民通过居住选址行为来选择税收和公共服务支出最能满足其需求的社区。该理论重要的思想贡献是指出了在人口充分流动及地方政府竞争下,地方公共品能够通过住房市场实现有效配置。Tiebout理论被认为是财政分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对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经济学科的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Tiebout理论中蕴含的一个重要的微观机制是人口在不同社区之间的选址行为会使得税收和公共支出资本化到房价中。Oates(1969:957-971)最先对这一微观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通过对美国新泽西州53个城镇的截面数据的回归结果发现,税收越高的社区住房价格越低,而公共教育支出越高房价越高。之后,学者们围绕Tiebout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Hamilton,1975:205-211;Hamilton,1976:743-753;Bewley,1981:713-740;Fischel,1995)和大量的经验研究(Rosen和Fullerton,1977:433-440;Schultz和Sjstrm,2001:313-337;Rhode和Strumpf,2003:1648-1677;等等)。Dowding等(1994:767-797)以及梁若冰和汤韵(2008)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在我国,由于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中的主导作用要明显弱于西方发达国家,加之户籍制度的障碍,使得居民“用脚投票”的机制并不明显。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提高和地方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用脚投票”机制在地方财政供给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国内学者围绕地方财政支出与房地产价格也进行了诸多的实证分析。例如,梁若冰和汤韵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强度和地方公共服务水平对商品房价格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杜雪君、黄忠华和吴次芳(2009)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地方公共支出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公共支出的增加对房地产价格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刘翰和颜燕(2014)利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出会显著资本化到住宅价格中,并且对住宅价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周京奎和吴晓燕(2009)对我国30省市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教育投资,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对住宅的溢价效应较高。 Tiebout理论同时指出,不同人群对于税收和公共品的偏好不同,具有相同或相近偏好的人们在均衡时会集聚在一起,也就是说居民在选址过程中隐含着对区位的竞价过程。此外,存在异质性偏好的不同群体对各类公共品的支付意愿也存在差异,导致在市场竞租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群体分开居住的群分现象。这种社会互动的存在会放大公共品供给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作用,形成社会乘数。例如Bayer等(2007)的研究发现由于这种社会乘数的存在,使得学校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效应提高了70%—75%。居住群分现象的存在有利于地方政府根据居民的偏好差异更有效率的供给公共品,但过度群分所形成的居住分异往往会抑制弱势群体的公共品消费(Glaeser和Scheinkman,2001;Glaeser和Scheinkman,2003:83-132,199-222;陆铭和张爽,2007)。这主要是因为,地方公共品特别是高品质地方公共品的稀缺性促使高收入家庭在这些地区的集聚,以争夺稀缺的公共资源。而这些高收入群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支付意愿(Zheng,Fu和Liu,2009:194-213),加之社会乘数效应的存在,从而推高了住房价格。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由于对公共资源竞价造成的住房价格偏高会降低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因为这个溢价的形成并没有对居民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土地和住房供给约束的情况下,地方公共品的增加将有助于缓解因竞价和居住群分所导致的房价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住房支付能力的下降。 上述过程可以通过图3进行更为明确的说明:在给定居民住房需求分布的情况下,公共品供给量较少时,例如,那么,只有支付意愿大于的消费者才能享受到公共品带来的便利性,此时公共品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价值较高,为;如果增加公共品相对于住房的供给量,例如到,那么,支付意愿在[]之间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公共品带来的效用提升,而此时公共品的资本化价值会从下降到。但是,由于收入分布通常类似于正偏态分布(章上峰等,2009),中低收入人群较多,高收入人群较少,因此,当公共品存量较小时,每增加一单位公共品供给,对公共品资本化价值的影响要更大;而当公共品存量较大时,一单位公共品的增加对资本化价值的影响要相对较小。 图3 公共品供给与公共品资本化价值关系图 (二)地方财政支出与人力资本 地方财政支出影响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另一个途径表现为地方财政支出与人力资本的相互关联性。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而公共教育支出是人力资本积累函数的投入(Lucas,1998:61-70;Romer,1990:S71-S102)。通常来说,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特别是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教育支出的对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提高收入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力。例如,Helms(1985:574-582)较早利用美国48个州的数据研究发现,教育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Jung和Thorbecke(2003:701-725)利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指出公共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减轻贫困状况。陈公良(2010)利用我国1979-2008年的数据发现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对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冲击作用,并且指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是通过形成人力资本的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改进实现的。Easterly和Rebelo(1993:417-458)在研究中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多种渠道,除了教育投入能够直接提升人力资本外,生产建设部分相关投入的增加也可以通过为人力资源提供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而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周建安和张望(2009)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四部门模型,分析了政府支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支出政府支出是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单纯的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有限,还需要其他支出如生产建设支出的配合。 综上可见,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在提升住房价格的同时,能够通过两种途径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其一,地方财政支出能够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居民的收入和住房购买力;其二,由于不同收入群体对地方公共服务支付意愿的差异以及居住群分带来的社会乘数效应的存在,使得在住房供给约束的情况下,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增加能够通过减少地方公共品的溢价来降低住房价格和居民的购房成本。本文接下来的实证研究部分将围绕地方财政支出与住房价格和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的关系展开。 三、实证方法和数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为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各城市指标主要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各年份的相关统计资料。其中部分样本缺失,以及可能由于统计错误造成的异常值,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已经予以剔除。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在实证研究阶段,我们首先通过实证检验地方财政支出对住房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影响;接下来通过构造合理的变量来反映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并重点分析其与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 1.地方财政支出对住房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首先,对于地方财政支出影响住房价格的模型,我们采取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方程形式如(1)式所示: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i城市在t时期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对数值,为房价的滞后一期项,用以控制房价自身的序列相关。在该模型中,我们重点关注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影响,其中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了缓解内生性问题,我们选取滞后一期变量引入模型。X为控制变量,包括人均GDP的对数值,当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以反映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口密度的对数值;此外,在方程中我们还引入了反映住房供给的变量,为了缓解内生性问题,同样以滞后一期变量引入。ω是年度固定效应,ε是误差项,考虑到省份内各个城市在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在模型估计时将残差按省份集簇来解决组内相关带来的异方差问题(更为详细的说明可参见Everitt等(2011:71-110))。在实证模型估计时,分别采用OLS估计和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此外,考虑到滞后解释变量引入可能带来的残差序列相关问题,我们同时进行了系统GMM估计,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其次,对于地方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收入的模型,我们采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进行实证检验,方程形式如(2)式所示: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数值。考虑到人均GDP与居民收入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在该模型中我们没有加入人均GDP变量;其他控制变量包括三产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口密度。具体模型估计时主要采用OLS估计和固定效应估计。 2.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前国内外在理论和实践中度量住房支付能力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比率法和剩余收入法两类,本论文采用比率法,即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的比值的对数值作为住房支付能力水平的度量:。对于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我们采用如下所示的计量模型。 其中,大部分解释变量与(1)式和(2)式相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入了一年期存款利率变量,来控制家庭储蓄对其消费能力的影响。实证估计时主要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各变量的定义及统计描述见表1。 (三)描述性分析 图4给出了2003年至2011年所有城市的地方财政支出与住房价格的散点图(已剔除部分异常值),整体上来看,地方财政支出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联性,地方财政支出越多的城市住房价格越高,表现出同步增长趋势。从图5中可以看出,地方财政支出与城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也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地方财政支出越多居民收入水平也越高。 图6报告了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整体来看,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与住房支付能力之间表现为负向关系,即人均地方财政支出越多的城市相应的住房支付能力越低,但是这一相关性并不显著(线性拟合优度仅有0.12);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数据的线性拟合优度只有0.03。因此从统计结果来看,很难较为准确地得到财政支出与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下一章将通过更为严格的计量模型设定来分析地方财政支出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效果。 图4 财政支出与住房价格 图5 财政支出与居民收入 图6 财政支出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和收入的影响 表2的第(1)列、第(2)列、第(3)列分别报告了利用OLS,固定效应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得到的地方财政支出对住房价格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其中AR(2)统计量和Hansen统计量的结果表明系统GMM估计过程中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和工具变量过度识别问题,结果是较为稳健的。 从回归结果来看,在充分控制了其他与房价相关的变量以及年份哑元后,地方财政支出变量的系数分别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对于住房价格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人均GDP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与房价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房价越高;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密度对房价也有正向作用,但是回归结果不显著;从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的回归结果来看,住房供应量与住房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系,即住房供应越多对房价会产生平抑作用。 表3的第(1)列和第(2)列分别给出了用OLS和固定效应模型方法得到的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收入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从回归系数的正负和显著性来看,用两种方法估计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说明该回归结果是较为稳健的。其中地方财政支出滞后项的系数分别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为正,说明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收入的提高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其他控制变量中,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人口密度与居民收入都存在正向关联性。 (二)地方财政支出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② 我们重点分析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表4的第(1)列给出了用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对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总额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因素和时间哑元后,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变量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这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对本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系数值来看,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增加1个标准差,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显著提升0.07个标准差。在表4的第(2)列中,将地方财政支出分成了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和其他财政支出三类,来看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可以看到,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对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都为正,其中教育支出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科技支出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且影响效果要大于教育支出,具体来说,科技支出增加1%,对应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将提高0.077,约为0.24个标准差。对比两者的差异,我们认为教育支出对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带动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增加,但是另一方面,教育支出的增加也会通过提高学校的质量进而提高其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效应(Zheng、Hu和Wang,2015),从而提高住房价格;相比之下,科技支出则主要影响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较小。其他财政支出对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为负,这主要是因为在其他支出项中与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相关的支出对于住房价格的提升作用要更大。 控制变量中,住房供应量和利率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住房供应量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这主要是因为住房供应量的增加能够通过缓解住房市场上需求过剩带来的房价偏高现象。与之相对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显著为负,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在房地产开发市场上,利率的提高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增加了其资金借贷成本,为了不降低收益率,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会提高住房销售价格来弥补成本增加带来的利润损失,因此会导致居民购房价格提高。此外,三产比重越大的城市对应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越高,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企业劳动力收入水平较高;固定资产投资越多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越低,但是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住房市场发展状况、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有必要从区域层面对本文的论断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当然这也更加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方财政支出影响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内在机制。为此,我们将287个城市按照东、中、西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表5的第(1)—(3)列分别给出了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总额影响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地方财政支出变量的系数在三个地区的回归结果中都为正,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分别在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从影响效果来看,单位人均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对本地区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较大,在东部沿海地区最小。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东部地区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此时单位财政支出带来的公共服务改善主要是影响了支付意愿相对较低的人群(如图3所示),因此,对公共服务的资本化价值影响要小于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缺乏的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受到教育资本投入边际递减的影响,单位地方财政支出对东部居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有限,相应的对收入和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也要明显弱于中、西部地区。 接下来,表5的第(4)—(6)列中将地方财政支出分成了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和其他财政支出三类,并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分样本回归。整体来看,科技支出对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各个地区都显著为正(10%的显著性水平),表明科技支出对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作用在不同区域普遍存在;从系数值来看,科技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教育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各个地区也都表现为正,但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表现不显著,仅在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他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表现在各个地区表现为负效应,其中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大且更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不显著。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我国城市的地方财政支出也在迅速增加,有力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推动城市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房价的上涨会降低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财政支出是导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背后“推手”。相反,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提出了两点地方财政支出能够提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途径:第一,地方财政支出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投入,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第二,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缓解因稀缺公共品竞争导致的住房溢价,从而降低购房成本。 针对地方财政支出、住房价格以及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之间的联动关系,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显著资本化的住房价格中,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二,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地方财政支出越多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越高,特别是与科技相关的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在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单位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当然,本文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所提到的地方财政支出影响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两种路径是现实存在的但并非全部,更多的机制有待对相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此外受到数据限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并没有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过多的讨论。尽管存在上述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仍然是较为稳健的,相关研究发现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和城市空间快速扩张阶段,公共品供给和基础设施配套仍然不足,即使是在较为富裕的东部城市,高质量公共品的供给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消费人群基本上是以中高收入家庭为主,导致公共品在住房市场的资本化价值明显偏高,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质—量”并行,增加与居民生活相关的财政支出,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其次,人们对于优质公共资源的竞争加剧了房价的上涨,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这角度来说,征收房产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公共品竞价和社会群分导致的不合理的房价升高,有助于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缓解贫富差距;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制定房产税收政策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的可支付能力。第三,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公共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中央政府有必要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等手段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水平,并且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①房价收入比=商品住房销售均价(元/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②受篇幅限制,该部分仅报告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标签:财政支出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房价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资本化支出论文; 地方财政论文; 价格发现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 科技论文; 全国房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