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例住院痛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何惠红 金永红

何惠红 金永红 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作者简介:何惠红(1977年04月),女,本科学历,江苏无锡人,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管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风湿病护理基础及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痛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无锡市中医医院痛风住院病例136例.观察和统计分析痛风住院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实验室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胱氨酸抑制剂C、血β2微球蛋白、尿隐血、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尿酸;专科用药;结果 痛风住院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分别集中于50-79岁、男性、病程5-10年、住院10-14天.肾脏损害比例较高,专科用药存在局限性.结论 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完善其诊治过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痛风; 临床观察; 护理Theclinicalobservationandnursingon136casesgoutinpatients HE Hui-hongJIN Yong -hong  WuxiCity Hospital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Wuxi,214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discussclinicalobservationandnursingfeatureonthegoutinpatients.Method136casesgoutinpatientsfromtherheumatismdeGpartmentofWu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duringin2011.1-2014.4.Observedandstatisticalanalysisedgoutpatient'sgeneraldatainclude:age,gender,courseofdisease,lengthofstay;laboratoryindicatorsinclude:ureanitrogen,creatinine,uricacid,cystineinhibitorC,β2microglobulin,leucocyte,plateGlets,neutrophil,urineoccultblood,urineprotein,24-hourUrineproteinquantitation,24-hoururineuricacid,erythrocytesedimentation,Creactiveprotein;Specialtymedication;ResultsThegoutinpatientsage,gender,courseofdiseaseandlengthofstaycenteredin50-79age,male,5-10years,10-14daysrespecGtively.Therenalfunctionlesionwasofhighproportionandspecialtymedicationusehaditslimitations.ConclusionThecarefulclinicalobservationandnursingareofverysignificanceforthegoutinpatientsdiagnosisandtreatment.【Keywords】 Goutinpatientsclinicalobservationnursing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71-0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1].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该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反复发作,借助仔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完善其诊治过程有重要意义.本科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痛风病人136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观察指标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无锡市中医医院痛风住院病例136 例,其中二次重复入院,以单次病例统计;病例实验室数据资料不全,予以排除.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标准.1.2 观察指标一般指标:住院痛风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实验室指标包括: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胱氨酸抑制剂C、血β2微球蛋白、尿隐血、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尿酸.专科用药:NSAIDS、秋水仙碱、激素、碳酸氢钠、别嘌呤醇、苯溴马隆.2 统计学方法应用16.0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量结果以X±S表示,一般资料用描述性统计中频次分析,治疗前后比较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痛风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男、女例数比较P值<0.05,男女平均年龄比较p>0.05,男女平均年龄与总平均年龄比较,p>0.05;3.6 痛风患者专科用药

4 护理

4.1 加强基础护理因本病男性老年病人多,老年病人具有记忆力下降、行动减慢、思维迟缓等特点,应注重细节护理,在科室内的醒目处贴上各种温馨提示,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患者住院期间感觉安全舒适.各班护理人员还应仔细观察,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晨晚间护理,协助无生活自理能力及部分生活自理患者用餐、订餐、口腔护理、洗脸洗脚、服药、翻身、入厕、皮肤护理等,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主动巡视,及时更换补液及其他所需,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或认同感,保障护理安全,避免护理风险.

4.2 心理护理万素英等[2]认为痛风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失望等情绪反应,针对住院患者中老年男性较多,对疼痛的耐受性低于女性,护士每天应多巡视病房,向患者宣教相关的痛风知识,主动关心体贴病人,用精湛的技术和和蔼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紧张消极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老年男性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属对患者心理、物质等方面作用,让家属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属的有力支持,同时也能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4.3 饮食护理让病人意识到饮食治疗可以限制嘌呤的摄入,减少外源性嘌呤形成,促进体内尿酸排出.痛风饮食治疗原则应坚持四低一高,即低嘌呤、低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饮食,并多饮水.高嘌呤是痛风发作的高危因素,因此必须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蛤蟹、肉类、菠菜、蘑菇、黄豆、扁豆、浓茶等[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小于3g,并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g/(kg.d),首选牛奶、鸡蛋等不含核蛋白.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3000ml,使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最好睡觉前半夜饮水防止尿液浓缩,有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出[4].严禁饮酒:乙醇可使体内乳酸增多,抑制尿酸排出并促进嘌呤分解,常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酒类中嘌呤含量的规律是:陈年黄酒>啤酒>普通黄酒>白酒[5].4.4 用药指导统计发现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比例较高,存在NSAIDs、秋水仙碱使用禁忌或炎症不易控制,同时合并肾损害、其他药物使用受限,因此激素使用率最高.治疗过程中,应告知病人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副反应,同时告诫病人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因此,在护理上要严格掌握给药剂量和时间,按时服药,监督服药到口,并密切观察疗效、不良反应.降尿酸治疗以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为主,使用后会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还会有肝损害、骨髓抑制等.碱性药物主要选择碳酸氢钠片,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护士不仅要掌握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而且要让病人了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副反应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指导病人遵医嘱按照计划、长期正确用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4.5 疼痛护理急性发作期或局部疼痛剧烈时须严格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关节制动,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患处外敷我院自制的风湿消肿止痛膏,每天一次,一般5-7天,以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止痛.

4.6 健康教育任何疾病的控制以及治疗均需要教育的配合,纵观对痛风病人的研究,病人对痛风相关知识的认知欠缺,不能做到很好地预防,且容易延误治疗[6].告知患者疾病的一般知识,避免发病的各种诱因,如过度劳累、紧张、湿冷、精神刺激、感染,穿鞋要舒适.通过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和评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己制定计划进行锻炼,做到劳逸结合,情绪稳定,保持心情乐观,保证睡眠,合理饮食,严格限制高嘌呤饮食摄入.定期检测血液尿酸值、肾功能、血常规,早期发现肾损伤的程度.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其自我保健、监查意识,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促进康复,预防复发,减少痛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7-9].5 小结我们发现大多数痛风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与WallaceKL[10]报道见于老年男性,男女发病之比约20:1相一致.病程和住院天数较长,肾脏损害比例较高,在药物使用方面有局限性.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不仅应密切观察病情,而且要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交待患者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门诊复诊.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6):410-413[2] 万素英,何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探讨[J].四川中医,2012,30(1):123-124.[3]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37.[4] 郭红琴.痛风患者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9(17):143-145.[5] 金肖愉,何贵蓉.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719-3720[6] 赵义,李嗣钊,李小霞,等.痛风患者医疗认知行为问卷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1011,3(1):15-17.[7] 卢洪敏,叶美君,林玉辉.痛风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527-1528.[8] 奚朝晖.痛风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160-161.[9] 王芳.间歇期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51_152.[10] WallaceKL,RiedelAA,Joseph-RidgeN,etal.Increasingprevalenceofgoutandhyperuricemiaover10yearsamongolderadultsinamanagedcarepopulation[J].JRheumatol,2004,31(8):1582-1587.

论文作者:何惠红 金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136例住院痛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何惠红 金永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