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缘起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缘起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1)0018-0025-04
自主招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多元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和重点大学有所区别,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又称单独招生。本文拟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与考生角度探讨改革缘起,在此基础上,以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为比照,分析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缘起
(一)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分流的迫切需要
2001年之后,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表1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普通高中毕业生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绝对规模从340.46万猛增至661.57万,净增321.11万,年均增加80.28万;相对比重也连年大幅攀升,4年累计增加13.55个百分点,与“三校生”(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毕业生)逐渐萎缩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表2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高职院校数从628所猛增至1 091所,净增463所,年均增加115.75所;招生规模从34.49万猛增至144.40万,净增109.91万,年均增长27.48万。
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高职院校的生源困境越来越凸显。连年的跨越式发展使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原本简单的对接关系变得复杂。招生实践中,有人没学上和有学没人上的现象同时并存。一方面,大量不具备学术性人才培养潜质的高中毕业生在“一考定终身,一卷试天下,一分论输赢”的残酷高考竞争中纷纷落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又因在教育谱系中的不利位置而招不到足够和理想的生源。这种矛盾状态在2005年前后达到了高点。这一年,普通高中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增幅超过20%。2004年,高职院校数和招生规模双双突破1 000所和100万,增幅分别达28.94%和34%。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合理分流就成为一种迫切要求。同时,较早开展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良好社会反响和教育部对专科层次招考管制的适时放开,也使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具备了更好的舆论基础和实施条件。事实上,虽然在2003年和2004年黑龙江、江西等省份就已经开始探索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但真正使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走进公众视线成为一个多方共议的热门教育话题,却是2005年教育部决定在上海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考改革试点。巧合的是,试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之后的2006年,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规模以及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的规模虽然惯性上升,但增幅却大幅下降(见表1)。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选择在2005年打开高职院校单独招考改革试点的时间窗口恰得其时。
(二)应对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现实选择
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整体与个体的层面,一个是数量与质量的层面。从整体看,中国高校是按照圈层分布的同心圆体系。高职院校处于同心圆的外围,在招生市场上容易受到其他圈层的联合挤压。加上中国社会“重学轻术”的固化思维,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局限在专科水平的高职院校往往会成为人们心目中对高考落榜生理所当然的收容所。从个体角度看,在高职院校圈层内部,也存在公办院校对民办院校的挤压,示范性院校对非示范性院校的挤压。从数量与质量层面看,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招不到足够数量的生源,招生计划完成难度大,新生报到率低。对办学实力较强的公办高职院校而言,生源危机主要表现为生源质量不理想,新生对高职教育的适应期过长。
从成因来看,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是适龄人口减少。以上海为例,新生人口数据在1988年达到19.03万人的历史高点之后,其后几年逐年递减,而且递减速度越来越快。1992年跌破10万,为9.37万人。1998年,跌破7万,达6.17万,不到10年前的1/33。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统计,2010年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已达5.83万。从趋势来看,很可能出现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与适龄人口总量持平的局面。到那时,在圈层之间和圈层内部双重挤压下的高职院校生源危机会更加严重。其次是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主要是三点:高等教育大扩招、高等教育入学年龄的放宽以及就业市场对学历层次的过分看重。高等教育大扩招使高中毕业生面临的入学选择越来越多,高校入学年龄的放宽也促使一部分本应进入高职院校的考生宁可选择复读也不愿屈就于高职院校,再加上就业市场往往以学历层次为招聘口径,也在无形之中降低了高职教育在高中毕业生中的吸引力。
在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日渐突出的大背景下,单独招生便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政策尝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制度特征可以概括为:招生批次提前,录取标准多元以及录取成功后不得填报其他志愿。应当说,这几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生源考虑。招生批次的提前,可以使高职院校在挑选生源时有一定的优先权,提前招到合适的生源;录取标准的多元,有利于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设定入学门槛,增加完成招生计划的技术可能性;录取后的志愿受限,可以稳定高职院校的招生秩序,保护既有的招生成果。
(三)对考生群体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政策回应
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仍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对那些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论素质欠缺的考生而言,现有的高考模式使他们具有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强烈愿望。概括起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足有几种类型。第一,绝对性不足。以上海为例,尽管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普及化水平,高考录取率也达到80%以上,但每年还是会有20%左右的考生没有得到上大学的机会。从相对量来说这个比重并不算大,但从绝对量来说,却不是一个小数目。从历年情况来看,每年的落榜生规模大概都在1万人左右。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有利于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绝对量,从而使学业表现欠佳但仍可造就的学生增加上大学的机会。第二,体制性不足。目前,旨在推动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尚在试点,“三校生”的学历上升通道并不通畅。2006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地安排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的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本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5%”,这使得在高考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劣势的“三校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得更小。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有利于在“三校生”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更能发挥他们优势的招考通道,回应其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第三,竞争性不足。由于高职名校特色专业的招生计划相对有限,有相当比例的考生无法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的高校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构成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竞争性不足。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2007年单独招生计划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280名,报名数和参加考试数分别达5 300人与4 305人,计划数与报名数、参加考试数之比分别高达1∶18.9和1∶15.4,竞争激烈程度甚于高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为考生多提供了一次参与热门专业竞争的考试机会,有利于增加其录取可能性。
从实施效果来看,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大都受到了考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比如,2005年上海首次试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录比就高达6∶1,新生报到率超过98%。
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特点:以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为比照
(一)录取性质是终结性录取
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是预备性录取,考生通过测评后,获得的只是预录取资格和某些加分优惠,还须参加全国高考。如果高考成绩未达到所在地的最低投档要求,一样不能获得正式录取资格。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一种终结性录取,考生通过测评后,获得的是正式录取资格,同时自动失去报考其他高校的资格。除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主要依据面试与综合素质测评做录取决策外,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主要依据依然是高考成绩。与重点大学“高考评价为主,自主选拔为辅”的有限招考自主相比,高职院校具有更充分的自主权,录取依据不是高考成绩而是考生在高职院校个性化招考方案中的综合表现。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在高考之外开辟了一种新的优秀生源遴选途径。这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基本区别。
(二)试点院校多是民办高职院校
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院校全部是在招生市场上极具号召力的国家级名校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的试点院校中民办院校占了大多数。“民校”与“名校”的招考主体区别,主要是源自两者的改革动因不同。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背景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加快推进招生方式多元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事实上,改革试点之所以首先在北大、清华等顶尖大学展开,正是因为社会各界对它们培养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怀有更大的期待。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的出台背景更多的是推动作为教育需求者的考生群体和作为教育提供者的高职院校之间的有效对接。2005年,上海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之所以选定上海杉达学院、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新桥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民办高职院校群体的生源危机更加突出,进行多元化招考改革探索的愿望更加迫切。
(三)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报考条件比较宽松
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测评目的是选优。为了节约招考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其报考条件往往有所限定。比如,有的高校要求考生获得省市级重点中学的校长推荐,或在全国性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名次。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相比,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报考条件比较宽松,具备高考资格的所有考生均可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国性技能大赛上获得名次等是作为录取的加分因素,而不是招考的必备条件。
在招考实践中,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低门槛策略收到了很好的试点效果,有效减少了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单独招考起点公平的质疑,提高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对高职院校自主招考的参与积极性,避免了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由于高中追求升学率而雪藏优秀生源、推荐次优生源的“推良不推优”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低门槛策略也加大了高职院校的甄选工作量,无形之中增加了招考成本。